由于原著劇情寫的是榜1劇情梅長甦前面十二年的籌謀,所以我寫的是個正兒八經的權斗劇,其實還是很悶很壓抑,我這里花了很多時間去看二十四史,以及近現代史,我這里對海宴原著的部分設定進行如下修
首先還是要說明白的是,這本書你很難肯定一個人到底是不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
比如說這本書算是最好的一個人︰蕭景他有過坑殺戰俘的行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淮河以北,幽州以南的吏治腐敗和經濟問題是蕭景琰解決
此外,瑯琊榜的主角梅長甦,他全家被害,但是我們不能太過同情梅長甦,因為他在本作的一個重大節點,也就是“張猛案”後,差點導致了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人去給他的復仇計劃陪葬,若不是張猛喝醉酒透露了自己造反的計劃,張猛完全有可能扼住梁朝咽喉,把梁朝滅亡,並使整個淮河以北的中國北方陷入劇烈的軍閥混戰
然後很糾結歷史事實的人總是會懷疑瑯琊榜到底是講南朝梁還是五代後梁?這里我決定根據元朝在1339年發生的“範孟案”和元朝以及五代十國的氣候環境對瑯琊榜原著前十二年發生的事情進行設
我將解答幾個問題,將設定修改如下
一︰赤焰案死七萬人是怎麼回事?
由于很多人認為這是個巨大的劇情bug,我改成赤焰軍總人數七千人,同羅紹威制造的魏博鎮牙兵屠殺事件一致,赤焰軍全軍覆沒,死亡七萬是後來朝廷諫官編造的謊言,由于本作設定的事件是928年開始,因此宋代的台諫合一制度並沒有出現,所以蕭選將大量諫官殺死並闢
二︰大梁首都為什麼不是汴梁?而是金陵?
由于蕭選在五王之亂後于汴梁登基,並迅速發動赤焰案,導致梁國在關中的防守陷入極端的窘迫之中,所以抽調了大量位于汴梁的軍隊北上抵抗大渝和北燕的進攻,導致了河南掌控的嚴重空虛,這里設定蕭選在大概類似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範圍內廣布手下心腹,使整個中原滴水不
但是由于五代十國處于中國第三個寒冷期,嚴重干旱,干旱導致梁帝國出現了嚴重的漕運危機,大量漕糧運不進當時梁朝的首都汴梁,導致河南官場出現嚴重的分裂,最終在一名叫做張猛的底層小吏的策動下,由江左盟作為依托,對河南官場進行大規模的破壞,破壞結果就是梁帝蕭選在汴梁及河南官場的心腹出現巨大損失,河南、淮南的官場幾乎真空,在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影響下,蕭選不得不遷都江寧,並改國都名為金
三︰梅長甦的原型設定,廊州到底在哪里?江左盟的收入是怎樣的?
這里,作者決定根據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方國珍的故事對梅長甦進行改編,將廊州改為浙江東北海域的一座小島,而江左盟則截斷了大梁帝國十分之一的稅收,這些稅收全部來源于鹽稅,而梁帝國一年歲入大概是八百萬貫左右,江左盟一年便能利用強大的私鹽收入獲得八十萬貫的進項,而在“張猛事件”出現之前,梅長甦通過個人手腕在三吳廣布產業,使江左盟一年的收入就遠遠超過了一百萬貫你也可以理解為一百多萬兩銀子),這也是梅長甦可以安插大量的心腹進入梁朝各地的原
四︰為什麼全國輿論聲浪都支持梅長甦?可以讓梁帝對他放下心中的芥
這一方面,作者反復觀看了中國農民起義史,認為梅長甦在當時不斷宣揚道教和佛教合一的“江左五斗米道”,跟瑯琊榜史料本一致,在這個情況下,朝廷上下除了譽王和太子黨以外,大部分人都去相信江左五斗米道,而蕭選都選擇相信這種教派,導致蕭景琰登基前,朝廷內外形勢格外嚴峻,內部傾軋極其嚴
五︰為什麼梁帝會信任蒙摯這個赤焰舊人?
我認為,蒙摯在赤焰案中應該是選擇了隱忍,他不斷地巴結討好梁帝,通過捧殺的方式趕走了一批上級,最後控制了梁國禁軍的兵權,最終幫助梅長甦平
六︰南楚的宇文氏改為馬氏,抵消觀眾的違和
七︰為什麼梁帝不查江左盟
這本書里設定了節度使制度的存在,因此江左盟有很多個節度使作為自己的後台,在發展壯大之前,梁帝需要依靠揚州的節度使來保證江南提供的國庫收入,因此不查,也查不了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