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
如今的疏勒城,一擴再擴,人口不下五十萬,儼然成為西域第一大城。
這麼大的人口,使得疏勒城不堪重負。
好在,人口遷移和分流,已經展開。
疏勒王宮。
秦王柴藍玉匆匆而來,對著一位老者拜倒在地︰“佷兒拜見伯父。”
柴藍玉口中的伯父,普天之下,只有周帝柴衡了。
“賢佷快快請起!”柴衡扶起柴藍玉,問道︰“伊河流域局勢如何?”
“伯父,局勢大好,雙咿帝國的皇帝已經敗逃伊莎帝國,雙咿帝國的一大半領土已經落入咱們的手中。”
“好,實在是太好了!”
柴衡非常高興,雖然這件事他已經知曉,但從柴藍玉的嘴里得知,更加高興。
說明柴藍玉沒有食言,會遵守諾言。
“伯父,可以啟程了!”
“好,啟程!”
周帝和秦王府的龐大隊伍,離開疏勒,向伊河流域進發。
伊河流域,是指伊河從西北到東南流入海域的廣大區域。
這片區域的面積,不亞于長河或者黃江流域。
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更不在黃江流域之下,加上伊河流域屬于亞熱帶一年兩熟,簡直是一塊風水寶地。
“好地方啊,好地方,這要是開墾出來,不比中原香?”
到達伊河流域的人,對這片土地都非常滿意。
周帝和秦王府,將共同佔據這片區域,以伊河為界。
伊河以北,由柴衡的大周佔據,繼續以“周”為國號,史稱後周、西周。
伊河以南,由柴藍豆代表的秦王府佔據,以“秦”為國號,史稱後秦、西秦。
在這片陌生的疆域,周秦二國和平共處長達五百余年,為後世產生了“周秦之好”這個成語,寓意為兄弟和睦相處攜手共進。
隨著周帝和秦王府的撤離,疏勒都督府也正式接管了疏勒地區。
對戰土番,奪取大小勃律,也就進入了日程。
在大漢帝國,雲棉省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漢人比例最小,連同漢軍在內,不足六萬人。
實在是雲棉省的條件不咋樣,不但沒有漢人遷移而來,反而之前就在原北方十五城的漢人還走了不少。
漢人雖少,可地位在雲棉省,是絕對的一等人。
原南蠻土著並入大漢帝國,成為準漢人,地位二等。
北疆羌胡人漢化時長,也是妥妥的準漢人,地位跟土著並列為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