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風雨欲來中)
一道道消息傳來。
“新皇大赦天下,分封百官。”
“老皇斬殺元翟等佞臣傳首天下,下罪己詔,南下金陵!”
“虢王在河西稱帝。”
“秦王在羽林衛大將軍林中沖的支持下,佔據西京長安,發出檄文︰擁戴父皇,清叛逆!”
“江宋蓋晁打破巨野,佔據濟州府,聚一百零八位首領,號天罡地煞,自稱江蓋二天王。”
“劉大壯在丘山府打出‘反周立明’旗號,自稱日月神教護教玄武法王。”
“淮西萬慶攻破房州,自稱‘楚王’,分百官。”
天下徹底崩了。
為了區分父子三帝。
將柴進稱為老皇,將柴衡稱為新皇,將柴宏稱為西皇。
天下各省各府各縣,渡過懵逼期,陸續做出選擇。
如︰
西疆三省中的其他兩省西涼省和西海省,選擇了西皇柴宏。
從京畿到南疆三省的中部各省,選擇了新皇柴衡。
老皇柴進南下金陵,東部東山、西山等省選擇了柴進。
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省份暫時保持中立。
對于天下的局勢突變,安逸是喜聞樂見的。
正所謂︰風浪越大,魚越貴!
畢雋來到府衙,朝安逸拜倒︰“下官知錯,懇請府尊頒布免稅令,救波寧百姓,救東南百姓。”
畢雋的思想轉變,安逸感到有些意外。
對畢雋的提議,安逸沒有感到意外,就算他不說,也準備頒布兩年免稅。
“一旦波寧兩年免稅,將人滿為患,該如何安置?”
“下官考慮清楚了,從現在起,新流民每人只能開墾一畝地,每戶新流民的田畝數不得超過三畝。”
鄔師道問道︰“畢同知,如何防止流民不會搶佔?”
“下官認為,升米恩斗米仇,不需要免除所有田賦。”
安逸對此問道︰“怎麼說?”
“只需要免除兩年內的所有的苛捐雜稅。
田賦每人減免一畝,每戶減免不超三畝,多出田畝數征收三成賦稅。
免除賦稅,也不是全府推行,而是選豐華縣來試點。”
安逸雙眼一亮,贊道︰“這倒是一個好主意,有豐華縣當試點,即可積累經驗,也不會手忙腳亂。
只是三成賦稅,會不會太多了?”
畢雋搖頭道︰“一點都不多,佃戶租種的田畝要交的地租都遠不止三成,再加上田賦就更多了。”
“就這麼辦,可有預案?”
“有!”畢雋掏出一份預案遞給安逸。
安逸看過遞給鄔師道,後者看完贊道︰“畢同知大才,此舉便于管理,減輕咱們的壓力。”
“府尊,鄔先生,下官已經挑選了三百人,這些人都讀過私塾,將他們任命為村長,統一管理流民。”
畢雋是以“編戶為村,編村為鎮”的方式,對流民進行統一登記入戶。
“畢同知,就由你來全權負責,我們全力支持!”
畢雋的這個方案更加穩妥,也更加省錢省糧省物資,還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煩,安逸非常滿意。
“謝府尊支持,那下官就著手開始了,只是下官還有兩個請求。”
“畢同知請說!”
“豐華縣的兵丁不堪使用,請府尊另派能人,最好能夠對豐華縣的兵丁衙役進行整編。”
安逸正要著手整編各縣鄉兵,就說道︰“整編豐華營,趙無畏去當個千總,豐華縣上至縣令下至衙役,任免權在同知手里。”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安逸完全放權。
“多謝府尊信任!”
畢雋滿懷感慨,這安逸的確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
或許,這亂世,就需要安逸這樣的人,才能給天下人帶來福祉。
畢雋離去,安逸叫來趙無畏,宣布對他的任命。
率領五百鎮北軍退役士卒,前往豐華縣組建豐華營,整編豐華縣鄉兵。
畢雋試點期間,趙無畏听命于畢雋。
“主公,屬下保證訓練出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豐華營!”
隨即趙無畏又道︰“就是這編制人數,能不能不要限制太死!”
安逸笑道︰“一千五百人之內的吃喝拉撒我負責,你要是有本事將兵員擴編到一萬人,我沒意見。”
“那我盡力!”
趙無畏悻悻然地去點兵了。
趙無畏的麾下,聚集的鎮北軍退役士卒和邀約來的人,總數已經在兩千開外,安逸只讓他帶走五百人。
“主公,既然如此,就將香山縣也給整編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
安逸整編香山營,任命張生擔任千總,從趙無畏的麾下點起五百人,前往香山縣整編鄉兵。
張生領命而去。
“主公,全忠江派人來了!”
“讓他們進來!”
黃漢忠帶來了兩人。
其中一人是全忠江麾下的百總高大松,另一個是張猛派來的心腹劉德貴。
全忠江之前認為張猛騙船,向安逸上報請罪,安逸沒有責怪全忠江,還安慰一番。
在那種情況下,完全值得冒險一試。
劉德貴的到來,說明全忠江沒有看錯人。
張猛要利用山舟群島的地形,以及本地人的優勢,組建一支水上力量。
張猛向安逸要一個名分,以及五千兩銀子的活動資金。
安逸听了劉德貴的話,說道︰“水軍蛟龍營千總,一萬銀子,如何?”
安逸決定信張猛,就算上當,也不過損失一萬兩銀子而已。
要是張猛信守承諾,真的打造出一支水上力量,那可就是一本萬利了。
“小人代大哥拜謝府尊!”
劉德貴興高采烈地走了。
烏青領著兩個興高采烈的人來了。
“末將徐三謝程三牛)拜見府尊!”
徐三謝和程三牛都是游擊將軍,鎮北軍中的中流砥柱。
甦有容擔心安逸的得力助手不夠,就增派了二人來協助。
“快快請起!”
安逸大喜過望地扶起二人,他現在最缺的,就是能坐鎮一方的將才。
徐三謝善守,安逸就讓徐三謝擔任 城防御使,整編城里的三千鄉兵,創建 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