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評水滸傳

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109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作家DoFINz 本章︰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109

    第十篇-三國宣傳是忠義

    舍生忘死感天地3)陳宮、趙彥

    1、賈文和料敵決勝一節。且說呂布在徐州,每當賓客宴會之際,陳父子必盛稱布德。

    陳宮不悅,乘間告布曰︰“陳父子面諛將軍,其心不可測,宜善防之。”

    布怒斥曰︰“汝無端獻讒,欲害好人耶?”

    宮出嘆曰︰“忠言不入,吾輩必受殃矣!”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終日悶悶不樂。

    2、呂布直殺到天明,方知是計,急與陳宮回徐州。到得城邊叫門時,城上亂箭射下。布回顧宮曰︰“陳登安在?”

    宮曰︰“將軍尚欲執迷而問此佞賊乎?”布令遍尋軍中,卻只不見。宮勸布急投小沛。行至半路,只見一彪軍驟至,視之,乃高順、張遼也。

    布問之,答曰︰“陳登來報說主公被圍,令某等急來救解。”

    宮曰︰“此又佞賊之計也。”

    布怒曰︰“吾必殺此賊!”

    3、曹操統眾將至下邳城下。大叫︰“呂布答話!若早來降,共扶王室,當不失封侯之位。”

    陳登在布側大罵曹操“奸賊”,一箭射中其麾蓋。

    操指宮恨曰︰“吾誓殺汝!”

    4、陳宮謂呂布曰︰“曹操遠來,勢不能久。將軍可以步騎出屯于外,宮將余眾閉守于內。操若攻將軍,宮引兵擊其背。若來攻城,將軍為救于後。不過旬日,操軍食盡,可一鼓而破。此乃犄角之勢也。”

    布曰︰“公言極是。”遂歸府收拾戎裝。

    布乃出謂陳宮曰︰“操軍糧至者,詐也。操多詭計,吾未敢動。”

    宮出,嘆曰︰“吾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5、曹操入城,出榜安民,提過擒獲一干人來。徐晃解陳宮至。

    曹操曰︰“公台別來無恙!”

    宮曰︰“汝心術不正,吾故棄汝!”

    操曰︰“公自謂足智多謀,今競如何?”

    宮顧謂呂布曰︰“恨此人不從吾言!若從吾言,未必被擒也。”

    操曰︰“今日之事當如何?”

    宮大聲曰︰“今日有死而已!”

    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

    宮曰︰“吾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絕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請即就戮,並無掛念。”

    操有留戀之意,宮徑步下樓,左右牽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宮並不回顧,伸頸就刑。眾皆下淚。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宮台。

    6、曹阿瞞許田打圍一節。曹操對眾謀士曰︰“吾所慮者,太尉楊彪系袁術親戚,倘與二袁為內應,為害不淺。當即除之。”

    乃密使人誣告彪交通袁術,遂收彪下獄,命滿寵按治之。

    孔融因諫操曰︰“楊公四世清德,豈可因袁氏罪之乎?”

    操曰︰“此朝廷意也。”

    融曰︰“使成王殺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操不得已,乃免彪官,放歸田里。

    議郎趙彥憤操專橫,上疏刻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操大怒,即收趙彥殺之。于是百官無不悚懼。

    羅貫中寫出了,陳宮足智多謀之士。只因曹操用心不良之人,甘願在呂布手下,出謀劃策,充當謀士。然呂布有勇無謀之輩,為二陳所惑,對陳宮言不听,計不從。致使中了計謀,被圍下邳城。又听信妻妾之語,反敗為勝,終于無成,死無葬身之地矣。

    良禽擇木而棲,賢士擇主而事。儒家之經典,陳宮恰忘記矣。死抱著忠臣不事二主,而不棄呂布而去。從投明主,施展才華,定能干出不朽業績。然為呂布義然赴死,此為愚忠也。羅貫中對此表示贊成。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宮台。要歷史的、站在當時觀念,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

    議郎趙彥,憤操專權,上書刻操。雖無任何作用,然正是儒家宣揚的,舍生取義,為主盡忠的典範。三國宣傳是忠義,舍生忘死感天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淺評水滸傳》,方便以後閱讀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109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淺評水滸傳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109並對淺評水滸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