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印度,
你便在飛龍上頭,
南亞次大陸地圖,
耐心的給大家講述,
印度的故
你說在不同的歷史時候,
印度次大陸,
注意,是印度次大陸,
而不是指印度這一國度,
頻繁被不同的民族侵入,
並被入侵者進行了長時間的管
從歷史的角度瞅,
也正是這樣一個,
“主觀上不願,
客觀上造就”,
被入侵過程,
形成了今天南亞次大陸,
民族、語言、文化格
有據可考的首批入侵者人物,
是中亞的雅利安人
沒錯譜,
作為入侵的一方,
往往來自于游牧民
雅利安人,
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的游牧民族,
後遷移至中亞地
大約公元前1500左右,
雅利安旁遮普人,
發現了進入“桃花源”的秘密通路——
開伯爾山口,
于是長驅直入,
進入南亞次大
進入南亞以後,
他們發現當地土著民族——
古達羅毗荼人,
非常好對
嗚嗚,
這里沒有奇跡現出……
雅利安人當家做了
作為“外來戶”,
雅利安人為了鞏固統治,
創造了吠陀文化並建立了種姓制度,
並把雅利安旁遮普語族的言語,
帶到了印
幾百年後,
雅利安人的統治逐漸落
公元前6世紀末,
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
波斯第一帝國逐漸崛起,
並且急速對外擴張,
他們沿著當年雅利安人到印度的秘密通路——
開伯爾山口,
又走了一遍,
只不過國王大流士一世淺嘗輒止,
僅僅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帶地區主要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國度
公元前327年度,
印度迎來了更強大的敵手——
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
被稱為歐洲歷史上頭,
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一的頭目,
其他三位人物,
分別是漢尼拔•巴卡,
愷撒大帝,
拿破侖,
前面已經講
經過與印度國王,
波拉斯的四次大會戰之後,
亞歷山大終于取得勝利,
在印度河谷,
建立了兩座亞歷山大城,
迅速佔領了西北印度的廣大地
從公元前2世紀初開始,
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
約在公元前160年前後,
塞種人受大月氏人的趕驅,
向南遷徙,
還是相同的開伯爾山口,
只不過這一次路過的換成了塞種人物,
他們進入南亞次大陸,
消滅了幾個小王朝國度,
並建立了治
公元前2世紀,
游牧于河西走廊的月氏人——
沒錯,就是那個驅趕塞種人的月氏人,
被匈奴擊敗被迫西遷搬
而匈奴為什麼要欺負月氏,
完全是因為被漢朝打得沒活
似乎中亞混不下去的民族,
一般都要想辦法進入印
當年的塞種人是此舉,
現在的月氏人也是此
最後,
月氏人一路向南,
佔領了印度北部地
二)
你說公元1世紀中葉,
大月氏五翕侯之一的貴霜翕侯部,
統一五部,
建立貴霜帝國國
公元5世紀的時候,
中亞塞種人與漢代大月氏人的後裔——
�噠yan da)人物,
沿著當年大月氏南征線路,
越過開伯爾山口,
佔領印度河流
開伯爾山口,
都不知道放進來多少入侵敵寇,
印度人就是不知道在這里修築,
大規模防御工事,
這真是一個迷局……
從公元7世紀,
伊斯蘭文化主導下的民族,
開始不斷入侵印度,
並且在印度,
建立了德里甦丹國和莫臥兒帝國等強大國
公元8世紀時候,
阿拉伯帝國佔領了印度西部的信德地區,
擂響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號
公元11世紀時候,
伊斯蘭化的突厥人,
開始入侵北印度,
並建立了印度歷史上頭,
第一個伊斯蘭帝國——德里甦丹國
1526年度,
帖木兒帝國崩潰後,
其信仰伊斯蘭教的皇室後裔巴布爾,
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
建立了莫臥兒帝國國
莫臥兒帝國一共存活了300多年之
帝國崩潰的時候,
西歐國家,
正進行如火如荼的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
還處在封建社會的印度,
在這一時期輪番被歐洲列強從海上侵入,
經過激烈角逐,
實力更勝一籌的英國,
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開始了對印度的殖民管
三)
你說印度被輪番侵入,
原因是多方面造
地形地貌緣由,
印度地區,
東邊是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的若開山脈,
北部是平均海拔超過7000米的喜馬拉雅山,
西北是平均海拔約5000米的興都庫什山脈,
西部是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的甦萊曼山
南邊則是廣闊的印度洋海
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以前的時候,
被高山環繞的印度地區,
有天然的防御屏障
但“上帝在把所有的門關上的時候,
給印度地區留了一扇窗口——
開伯爾山口
開伯爾山口,
是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
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之間,
山口西北東南走向,
全長53公里左右,
最窄處不超過600米,
是中亞通往南亞的唯一通
從二千多年前的雅利安人,
再到幾百年前的突厥人,
入侵印度的民族,
一直在變,
不變的永遠是入侵線路——
經開伯爾山口,
入侵印
近代印度的海防,
甚至不如晚清政
因此,
較為諷刺的事務︰
最後一個入侵印度的英國,
其最大的礙阻,
來自于歐洲列強中的其他競爭國
民族和文化的統一性事緣
你說印度在歷史上頭,
曾產生過輝煌的文明,
以及影響世界的宗教——佛教之
然而,
從歷史上看,
印度地區,
並沒有由一個主體民族,
進行長期統治管屬,
不同的人種與民族,
輪番侵入,
帶來了不同的言語、風俗,
文字、宗教、制
除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
等少數由印度人建立的帝國政權外,
印度次大陸的統一國度,
都是由外族建構,
其文化不斷變
因而印度不像華夏那樣模,
從秦朝就實現“書同文,車同軌”,
也沒有實現高度的民族認同感
每當遇到外部強大力量侵入,
邦國林立的印度地區,
無法形成有效的合力去組織抵
從塞人和月氏人的經歷來瞅,
都是在中亞地區混不下去,
才無奈南
但即便是作為戰爭中失敗的一方,
到了印度,
也往往所向披靡無人可阻,
由此可見,
印度當地的戰斗力實在低到極
四)
種姓制度的緣
你說種姓制度,
曾廣泛存在于印度,
孟加拉國,
斯里蘭卡等國
種姓制度,
是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物,
為鞏固自身統治而設計
這一制度,
將人分為4個等級,
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
首陀羅,
以及達利特級
第一等級婆羅門,
主要是僧侶貴
第二等級剎帝利,
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
第三等級吠舍,
是普通雅利安人
第四等級首陀羅,
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
前兩個等級是特權階級,
簡單點說,
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
而後面兩個等級,
是需要供奉特權階級的人
在四大種姓外,
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物,
即所謂“不可接受的賤民”,
又稱“達利特”,
主要從事最苦最髒的事
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
幾千年來一直如此樣
與華夏“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觀念不同之處,
對于人口佔多數的下等階級,
無論其怎麼努力,
都無法擺脫“卑賤”的標簽,
這使得許多下等階級的人物,
看不到任何前
當人們看不到任何前途的時候,
還會有血性不?
還會去奮起抵抗入侵者不?
答案顯然為
對他們而語,
無論統治者換成什麼人物,
自己的身份都無法變故,
因此他們也不會去做什麼有效的抵
外部力量緣
你說歷史上印度地區,
並非沒有強人現出,
也並非沒有形成統一的帝國,
奈何入侵印度的波斯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
大英帝國,
在當時都是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
且極具侵略習俗,
且不說印度地區,
民族成分雜復,
軍隊戰斗力低到離譜,
就算國力強盛,
也很難阻擋這些入侵敵
從印度地區的歷史來看,
自公元前1500左右開始,
印度便開啟了被外族入侵的“周期律
哪怕今天,
這一地區,
也被英國人設計的“印巴分治”制度,
搞得爛額焦
作為地區強國的印度,
則信心滿滿、雄心勃勃,
正努力躋身世界強國之序,
但面臨種姓制度的後遺癥,
“印巴分治”的死結,
以及國內巨大的貧富差距,
其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
五)
幾個小時後,
你們到達了開伯爾山
你命令繼續前行,
很快達到了德里甦丹國首都——
德里地
德里位于朱木拿河亞穆納河)流域,
一處容易橫渡的區
德里南方有綿延的丘陵提供保護,
北方和西方分別是喜馬拉雅山,
和拉賈斯坦的塔爾沙漠,
形成的壁壘,
東方則是深入印度斯坦腹地的恆河流
你直接下令,
兵分多路,
佔領德里城樓,
佔領王宮建築,
佔領軍械庫,
佔領各重要區
不到半個鐘頭,
德里甦丹國國王黑茲爾汗,
就被你們抓住,
其他貴族也都表示臣
德里甦丹國的統治階級,
都是中亞來的伊斯蘭教軍事封建貴族,
核心為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
佔有大量的軍事采邑地土,
並依靠中亞外族雇佣軍為統治支
對印度教封建主,
及各階層廣大居民,
采取敵對、歧視、迫害等高壓統治制度,
強征人頭稅及強迫改宗伊斯蘭教,
刺激了印度教各階層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
因此你們進駐德里城後,
印度底層居民是歡欣鼓
佔據德里後,
你留下10萬飛龍飛手,
5萬理想國士卒駐
你率領一眾美妞及下屬,
一眾歐洲小王子和小公主,
90萬飛龍飛手,
45萬理想國士卒,
飛往南印度,
維查耶納伽爾王朝區
維查耶納伽爾王朝,
是印度教徒,
在南印度建立的封建國
14世紀時候,
印度南北處于分裂時期,
北部有四個獨立小國度,
南部有兩個較大的封建國度︰
巴曼王朝和維查耶納伽爾王
維查耶納伽爾王朝的創始人布卡,
于1336年建國度,
維查耶納伽爾城為首
維查耶納伽爾王朝,
是印度教徒國度,
這里是印度教信仰的中心區
16世紀上半期,
國王克利希那迪瓦•拉雅,
統治時期最強,
疆域包括克里希納河,
和通加巴德臘河以南地
當時,
維查耶納伽爾的經濟發達,
城市興盛,
據說有三百多個港口,
進行海洋貿易,
同波斯及西方許多國家有貿易往來,
明朝航海家鄭和,
曾多次率船隊來此國
1565年度,
德干高原的一些伊斯蘭教小邦國度,
結成聯盟,
攻打維查耶納伽爾王朝國度,
聯軍取勝,
從此維查耶納伽爾王朝滅
由于跟維查耶納伽爾王朝國王還算熟,
你們長驅直入王宮里頭,
幫助國王防守的名頭,
將王宮佔
不過,
你並沒有將國王俘虜,
只是讓國王听從你的招
六)
佔據維查耶納伽爾城後,
你留下5萬飛龍飛手,
5萬理想國士卒駐
你率領一眾美妞及下屬,
一眾歐洲小王子和小公主,
85萬飛龍飛手,
40萬理想國士卒,
飛往南印度,
巴曼王朝區
1347年度,
阿富汗君主阿拉丁•哈桑•巴赫曼沙赫,
擺脫了德里甦丹的束縛,
在古爾伯加建
你們到達古爾伯加後,
也是直接兵分幾路,
佔據各主要區
不到半個鐘頭,
國王塔杰丁•菲魯茲沙赫就率部臣
征服南亞次大陸後,
你留下10萬飛龍飛手,
5萬理想國士卒駐守古爾伯加及周邊區
你率領一眾美妞及下屬,
一眾歐洲小王子和小公主,
80萬飛龍飛手,
35萬理想國士卒,
往東飛往中南半島地
此時中南半島,
大部分都是大明領
公元1368年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
派藍玉、沐英率軍定雲南地區,
並于1382年度,
建立雲南承宣布政使司機構,
在雲南內地設府、州、縣機構,
實行以流官為主的統治,
承襲元代政權機
在邊遠地區,
則建立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等機構,
全由當地土司管屬,
但得听從中央政令調
後來,
今緬甸北部的阿瓦與白古,
之間進行了一場戰爭,
長達40年
為得到北部強大的明朝帝國的支持,
雙方都並入明朝,
于是阿瓦與白古政權轄區,
就成為雲南三司所管轄的範圍,
緬甸北部被直接納入明朝版
阿瓦與白古的統治人物,
也成為雲南三司管轄下的土司干
永樂初,
朱棣在雲南極邊地區,
建立十個宣慰司和兩個御夷府機宣
1406年度,
朱棣在中南半島區域,
�設大古剌宣慰司,
底兀剌宣慰司,
底馬撒宣慰司,
自此中國在歷史上頭,
第一次獲得了印度洋出海
這時明朝在中南半島統治的領土,
包括幾乎緬甸全域,
泰國北部,
老撾中北部,
印度東部一區,
毗鄰孟加拉國
1438年6月,
麓川宣撫思任法舉兵內犯,
制造分裂禍
對此,
明英宗朱祁鎮決定武力征
經過調兵遣將,
準備糧草器武,
從1441年∼1448年度,
派出大軍“三征麓川”,
1449年度,
勝利班師回國都,
平定了麓川地
然而到了嘉靖時候,
因為他忙于修仙問道,
求長生不老藥
臣子忙于內斗,
爭權奪利不休,
致使明廷敗腐,
而疏于對三宣六慰的管
公元1531年度,
莽瑞體宣布緬甸宣慰司獨立,
並在東吁,
建立了緬甸史上最強盛的王朝——
東吁王朝國
東吁王朝建立後,
莽瑞體不斷攻擊明朝的其他宣慰,
而明廷地方干部,
還是對三宣六慰土司們的求救,
置之不理,
最後,
東吁王朝在緬王莽應龍帶領下,
佔領了緬甸大部分領
鑒于這歷史緣故,
你決定加強對中南半島的管
你率部到達中南半島後,
你派出40萬飛龍飛手,
15萬理想國士卒,
奔赴中南半島各區域,
佔據未統治區域,
強化對已統治區域的管
你可不想中南半島地區,
再橫生什麼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