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
皇宮御花園中
一個小推車,下面冒著縷縷濃煙,一個穿著明黃色服飾的人雙手擼起袖子,正在忙碌
周圍有太監宮女站立于一
“皇上,鳳陽縣有密報,說了一件比較好玩的事”
錦衣衛頭領毛驤看著眼前的情景,跪地稟報
“哦?什麼有趣的事情?值得錦衣衛密奏?”
明黃色服飾的人頭也未抬,隨口問
“密報奏,鳳陽縣有一落魄書生,寫了一本小說,影射的乃是當地的縣”
“哦?這倒是稀”
明黃色服飾之人,終于轉過身來,擦了擦手,正是朱元
“呈上來我看”
毛驤恭敬的把密報呈上,其中還有那本小
看著密報的內容,朱元璋又翻開了小說,大概看了一遍,嘴里念叨;
“有趣,有趣,讀書人啊,還是那個德”
眾人到是不敢接
“去把太子喊”
立馬就有小太監听令行
東宮離皇宮不遠,听聞皇上召見,太子朱標沒敢怠慢,很快便趕了過
“標兒啊,你也是師從大儒,你看看這本小說寫的怎麼樣?”
說完,把小說遞給了朱
看著手中的書,朱標不知道皇上是何用意,只好先看下去,只見首頁寫著,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朱元璋也不著急,就等著朱標慢慢看,他又在旁邊擺弄著小車上的燒餅,這可是他最喜歡吃的東
過了好大一會,朱元璋燒餅都吃飽了,坐在石桌邊悠閑的剃著牙,才听到朱標說道
“父皇,我已經看完了.”
“哦,那你認為此書寫的怎麼樣?“
朱標斟酌了一下,緩緩開口道;
“此書中人物刻畫到是不錯,頗有大家風範,可是終究是小說之流,難登大雅之”
“那標兒,可明白此書故事的含義?”
朱標搖
朱元璋示意毛驤給朱標再講解一
看著朱標明白了,朱元璋緩緩起身,看著旁邊的荷花池道;
“標兒,我大明以武奪得天下,建國之初,向來崇尚武
可是治理國家需要的卻是文人,因此咱不得不禮賢下士,廣攬天下英”
“甚至,咱還專門下過詔書,那些文人才不情不願的來幫”
朱標點點頭,這也是明初民風彪悍的原
“可是這文人,卻不似那武將,心里太多的彎彎繞繞,雖讀的是聖賢書,可是罵人卻不帶髒字,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上了他們的
因此,雖然咱用文人,但是也一直防著他
劉伯溫知道,所以後來也不願再為咱賣命”
說到這里,朱元璋心里也有點失
“父皇,天下的文人還是可用“
朱標勸解道,畢竟他師從宋濂,乃是當世有名的大
“標兒,咱給你講個故”
“張士誠,標兒想必很熟悉吧,雖然和咱敵對這麼多年,可是他對讀書人,確實是出了名的”
朱標點點頭,這個倒是不
“張士誠原名叫張九四,因為他嫌名字不好听,所以就請讀書人幫他改個名字,也就是士”
“可是張士誠,恐怕到死也沒有想到這個名字的含標兒,你可知道?”
朱標搖搖頭,這個倒還真不知
“孟子想必標兒你讀過,不知有句話,你可還記得?”
“士,誠小人也!”
頓時,朱標想起來了這句話,聯想到一起,不由也是大怒道;
“這取名之人真是該殺,竟然有如此心”
朱元璋到是不以為意,揮揮手到︰
“咱今天就是要告訴你,將來治理國家,千萬別被那些道貌岸然的讀書人所蒙蔽”
“想想那張士誠,也算是一代梟雄,竟是一直頂著名字被罵,卻不自知,真是可悲,可”
說完,朱元璋語氣凌厲了起來,
“所以對讀書人要多加防範,必要時要殺一儆百,你可明白咱的用意了?”
望著語氣森寒的朱元璋,朱棣明白了他所說的是什麼
“鳳陽,咱好久沒回去了,你替咱回去看看父老鄉親們,帶我向他們問”
“此次就不必大張旗鼓了,毛驤,你陪著太子一起,務必保護好太”
朱標和毛驤領命而
朱元璋看著桌子上的那本書,眼光深邃,喃喃道,
“那些文人安逸了這麼久,也該督促督促了,文人的事情就讓文人來解決”
再說此刻的鳳陽縣
莫稽從書店回到縣衙,心里六神無主,此事過了那麼久,居然被人寫成小說,鬧的滿城風
要是有心人追查的話,自己必然縣令是坐不了了,恐怕還得背負罵
左思右想,終歸是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畢竟他出身貧寒,倒也沒有太大的靠山,要不然現在也不會是一區區縣令
到是旁邊的書童才出了緣由,獻計道;
“老爺,此事既然已經隱瞞不住,不如主動上報,說不定有解決之”
“哦?怎麼講?”
“老爺乃是舉人出身,現在又是鳳陽縣父母官,隸屬于鳳陽府,如果此事傳將出去,老爺是難辭其咎,但是整個鳳陽府怕也是臉面無”
莫稽剛才只顧著急,到是沒想到這層,此時細細思索,書童所講確實有幾分道
想清了其中的門道,莫稽此時放下心來,雖然自己沒什麼靠山,可是自己現在代表的卻是鳳陽府和讀書人的面
想必鳳陽府定會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不了了
目前,最重要的是抓緊寫信,首先自己說明情況,要不然到時候哪怕鳳陽府想要照顧自己都不
“該寫給誰呢?誰願意趟這趟渾水呢?”
莫稽來回踱步,反復思
“有了,中都國子監祭酒,乃是鳳陽有名的腐儒,致力于孔孟之”
想罷,莫稽立馬奮筆直書,簡略介紹了事情的原委,主要陳述了其中的利害關系,讓書童立馬送到中都國子監祭酒手
“希望這位大儒,能為了保全讀書人的名聲,在知府大人面前為我說些好話”
莫稽此刻只能暗自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