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陽道︰“我們要趕時間,不進去看了,在門口拜拜佛祖”
幾人對著大門,朝里揖了三揖,然後一個閃身,到了“莫高窟
“莫高窟”的門樓有些特別,它為八柱木質結構的雙重飛檐翹角樓,為開放
即門樓立在廣場進口處的正中,兩邊敞開,對游人的進出沒有任何限制,僅是進口的一種裝
這個洞窟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一直歷經到元朝,時間跨度長達千也有一說,它一直延續到清朝,時間跨度是一千五百
它現有洞窟七百三十五個,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泥質彩塑二千四百一十五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之
這里,還有一個民國時期重新修建的遮檐,也叫“北大像”,里面是三十五點六米高的大佛它是莫高窟的標志性建一到七層是由六根圓柱撐起的翹角回廊,一層小過一層,八、九樓則成了圓形的飛檐翹角亭
這個樓在唐朝文德年間就存在了,當時為五後來被毀,在北宋和清朝進行了重建,並將結構改為四最後一次重建的時間是一九三五年,它現在成了九層樓結
隨即,讓幾人傻眼的是,想入內卻是購不到
陳婉麗站在原地尋找黃牛黨,但似乎管得很嚴,不知黃牛黨藏在那個角落?
余慧苦著臉,道︰“我早說過了,要提前一個月購票這回好了?”
陳婉麗嘆著氣,道︰“哎喲!姐,我們的時間又定不下來,誰不想提前一個月訂票?”
希來 夢達卻是不屑,道︰“這點小事能難住我們?那還做什麼神仙?拿錢來?”
陳婉麗一笑,道︰“那等你去顯”
“這還要顯擺嗎?”希來 夢達接過錢往窗口一丟,錢以人們看不見的蹤影進入了售票員的箱子他卻順手摸了六張票出
余慧一看,皺眉道︰“二等票,只能看四個洞窟,零頭的零頭都看不到?我們好不容易跑一趟,不虧大了?”
項開明道︰“來看這個洞窟,跟撞彩似听說這里的洞窟是輪流開這地方就那麼大?人太多裝不下,又損壞文物,政府能不限制人嗎?”
李凡陽道︰“我們心態放平和些,不管怎麼樣?我們來看過了,看幾個洞窟也好嗎?”
陳婉麗摟著希來 瑤雅的肩,道︰“知道不?我國佛家真正的精品和典藏都在這里,可惜的是,被騙子騙去了許”
希來 瑤雅道︰“我們在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看到的那些畫,多美?這里沒有動過的,應該更美”
李凡陽道︰“這里的藝術品太多,它比龍門窟還要大,但我們只能看一個零這里最大的洞有二百多平方米,最小的只有一平方听說每個洞都有彩塑和繪不知道我們能有幸看到那幾個?”
陳婉麗道︰“這正因為這樣,它的形制分了好幾類,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窟、七佛窟、大像窟
彩塑的內容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泥還分得這麼細,我又不是學藝術的,弄得懵懵懂
圓雕、浮雕除第九十六、一百三十號窟兩尊大佛,第一四八、一五八兩大臥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的都是木骨泥听說彌勒坐像為最高,有三十五點六米,小的才十公”
余慧道︰“你講的是具體其實,這里的景區主要分三個︰一個是我們看到的醒目九層樓,里面藏著比樂山大佛小約一半的大佛像;
二是三層樓,洞窟編號是第十六、十七號洞窟前倚崖統建三層木構窟檐,由那個王道士主建的,所以俗稱‘三層樓
最後是藏經十一世紀初葉,由于戰亂等原因,將大量佛經、佛畫、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會文書等五萬多山冊件)秘藏如此,砌牆封門,表層飾以壁
但遺憾的是,還是讓道士王圓 發現最後,有了我們早已經說過的傷心之後,我國的著名畫家張大千,于一九四0年在此描摹壁畫,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
他不懂保護,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他前後來過二次,在此逗留了一年多,剝損的壁畫總共有三十余處,真是有些可惜”
從外形上看,可參觀的洞窟,在石崖上一字排開,多數為三層,最高的有四層,分南北二個窟參觀的通道為架在懸崖上的混凝土長橋,游客每二十五到三十人組成一隊,前面的出去後,後面的跟
大佛倒是開放,但面容被遮檐遮住了,看不到整體形幾人隨游客一起跟著導游從遮檐旁的階梯上了二讓他們感到遺憾的是,一幫人涌進洞窟卻不見有燈,也不準照像,只有外面的自然光通過門口射進些,但大部又落在門口的游客身上,里面自然很昏暗
講解員舉著手電筒,一邊講解一邊晃一下,以便游客能看到里面的內
他們進去的第一個洞廳是佛像廳,被鑿空的空間大概有幾十平方米,牆頂是梯形,四面的牆壁平整,整個空間是方形梯
因光線比較暗,只能看出牆壁及頂部朱紅點點,間雜著許多的青綠色,要不是解說員的講解,他們怎麼知道這是什麼圖案?
在室內的中間位置,鑿出一個高出底部有約六十公分的平在平台頂部的正中,鑿出一個椅子形的嵌龕,佛祖端坐在椅子在他的旁邊,還站著二個侍
兩側各有二尊男女雕他們並非是出家人,右側是一對青年男女,左側是一對貴氣地中年男女,都是男子坐著,女子站在男子一旁,似是在听佛祖講
不管是佛祖,還是其它雕塑,都有美麗的衣飾,大概是歲月太久的緣故,色彩多已褪去,顯出來的是沙岩石的本
接著,他們進了第二個洞廳——涅�佛
這個洞廳是長方形,涅�佛身著皺折的長袍側臥在里面靠牆的平台上,右手枕在枕頭上貼著臉,左手很自然放在大腿在他的頭部,站著一個雍容華貴的女菩
在牆壁頂部及牆壁四周,還有涅�佛躺著的平台側面,畫滿了各式各樣的菩薩與人盡管過去了無數的歲月,但這些畫仍然很清晰,只是顏色受歲月的侵蝕淡化
余慧輕輕地喲了一句,道︰“這要花多少工夫?”
然後,他們進了一個壁畫洞這個洞窟也是幾十平方米,四壁鑿有大小不一的嵌龕,有的嵌龕刻有雕塑,有的只有繪
四面牆上繪的是人物形象,洞頂則是飛鳥,以綠、淺黃為主調,看上去動感十
最後的參訪洞,是飛天壁只見一間長方形的洞廳,頂上是蓮花飛天藻井覆斗形中心畫的是蓮花,花心呈五色轉四身持花飛天,在藍天中乘流動彩雲,環繞蓮花飛四壁畫的都是人物飛天形象,看上去一個個雍容華
陳婉麗輕輕地摟著余慧,道︰“這些人物不都是道教里的形象嗎?都本地化”
幾人有些不舍地從里面出來,臉卻舒展不
希來 瑤雅哀怨道︰“幾百個洞窟,我們才看了四個,一點也不過癮?”
李凡陽淡淡一笑,道︰“這是沒辦法的沒過足癮,我們去看過癮的,去張掖看七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