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從正門進,快速走了一段後,景致自然變古宅、河道展現在他們眼
河道是大理石砌的堤圍,同樣的大理石攔桿,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水離岸只有二三塊石磚的高度,不少載著游客的小船在水上悠悠地晃蕩,蕩出零亂的漣隔著一段距離,就能看到一座古香古色的石拱
河道的兩旁,是普通的用石灰粉刷過的磚牆瓦房,門窗都是紅色的木窗門,但不管是牆瓦,還是門窗,多數顯得相當陳舊了,積攢的歲月年輪在顏色上表露無
他們從中心街上走過,街道兩旁的店鋪,基本是本地的商戶,而尤以銷售沈萬三豬蹄的商店人氣最
項開明笑笑道︰“銷售‘沈萬三”’豬蹄門店的生意之所以這麼好,這里還有一段典相傳朱元璋當了皇帝,全國都避諱說
一次朱元璋到沈萬三家做客,沈萬三以豬蹄膀招待朱元璋看到後故意為難沈萬三,問︰‘這個怎麼吃?’因為整個蹄膀沒切開,如果沈用刀,那朱元璋可以名正言順治他
沈萬三靈機一動,從蹄膀中抽出一根骨頭來,以骨切肉,解了朱元璋的難于是,也就有了萬三蹄膀的傳統吃朱元璋吃了覺得味道不錯,問沈萬三這道菜叫什麼名字?
沈萬三一想總不能說是叫豬蹄膀呀?于是一拍大腿,道︰這叫‘萬三’”
希來 瑤雅一笑,道︰“這麼說,他又是沾了皇上的光?”
余慧道︰“這也正常,大富大貴的人,在國人眼里是貴人,更何況是皇上?”
“沒有編的成份?”希來 瑤雅又
項開明瞥了她一眼,道︰“誰知道?如果是真的,編的成份不”
他們走了不遠,看到河上有二座橋,也是這里著名的景點——雙
所謂“雙橋”,由一座石拱橋和一座石梁橋組前者是圓的,後者是方的,且兩者大小不一二橋相隔只有十幾二十米的距因為,在這里是二條河相匯的地方,所以這邊河架的是方形橋,那邊河架的是拱形橋,大概是為了簡單好區分吧?所以叫“雙”
陳婉麗道︰“這兩座石橋最早建于明朝,清朝乾隆時期進行了重新修”
過了“雙橋”沒多遠,他們到了張家的古
這個古宅前後七進,有房七十多間,佔地一千八百平米,可謂大
張廳的大門,門口是大理石階,向里凹約一米五,門是橫梁撐的三扇門,門口還掛著兩只六角形燈
陳婉麗道︰“其實,這個宅子的第一任主人是明朝開國大將徐達的弟弟建造在清初的時候賣給了張家,改名叫了張”
走過門廳,他們看到是一個天井,周圍綠意盎兩側是低矮的廂房樓,上下都設蠡殼窗戶,即使經歷了長達五百年的歲月,這些有著精美雕刻的窗門,仍保持得非常完
大廳寬敞明亮,—抱粗的庭柱支撐著上面的木正中掛著一幅山水畫和一幅對聯,上面是一塊白底“玉燕堂”三個大黑字的標
廳堂內布置著明式紅木家具,看上去一簇如新,但顯得古香古同時,還有瓖屏式的大理石畫嵌在牆上,更添了一份厚重的文化氛
穿過大廳和廂房,便是後花園,里面有個水池水是從房子門前的小河引水,穿過屋底流到後花院的池池中種著荷花,有假山映襯,錦鯉在池中自在地游
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這里還有一間私塾課
余慧呵呵一笑,道︰“沒想到古宅里還有一間私塾課室,不知道當年對不對外招生?”
項開明道︰“里面只有幾張桌子,有可能對外嗎?”
不久之後,他們來到了“富安橋橋的兩邊,都是大理石板,之後便踏級而上,到了橋的中間是平面,刻有浮雕,橋身四角有橋站在橋上,向上下了望,便見河水在兩岸房子的挾持下,悠悠地向下流而艄公則擺著小船,慢悠悠地從橋下而
橋上有五塊江南一帶罕見的“武康石”,較長的一塊在橋東,作行人坐歇的欄桿石,一塊用作橋階,較短的三塊鋪在西橋
四側的橋樓仍保存完好,飛檐朱欄,雕梁畫棟,古色古
項開明一笑,道︰“這座橋是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出資建造據說只要走三遍,就會升官發”
李凡陽呵呵一笑,道︰“我一不求官,二不想發財,只求我們能平平安安地到達終”
希來 瑤雅笑道︰“所以,我們走一遍得了,在心里祈求平安就”
幾人站在橋上,上下了望了一回,便到了更具規模的沈廳大宅
沈廳由沈萬三的後裔沈本仁所建,佔地面積二千九百平米,坐北朝南,共分為三個部分︰前部是水牆門和河埠,專供停靠船只和家人洗滌之用;中部是牆門樓、茶廳和正廳;後部是大堂樓、小堂樓和後廳屋,為起居之
剛到門口,看著涌涌的人流,希來 瑤雅還是忍不住拍著小嘴,小聲道︰“這里比那邊闊氣多”
因房子的獨特設計,沈家的門樓顯得相當闊氣,前面是一個獨特的院子,兩邊是廂
大門前是闊氣的大理石台階,兩側各有二根木柱撐起的回廊,向兩側的廂房伸展而大門及牆都是木制的雕花牆,油光滑
正中匾額是“積百流光”四個金字,四周為“紅梅迎春”的浮雕,所雕的人物為走獸、亭台樓閣,及戲言故
正廳堂是“松茂堂”,里牆掛著字畫和對這里是沈家招待客人的地方,放著一張八仙桌,一張太師椅,兩邊各置三張紅木
牆上有副對聯︰“古建獨存貞豐之粹,嘉賓遠來澤國增”而兩邊的牆上有字畫,牆邊盆景等,可謂是美侖美
接著,他們進了第二進的廂這個廂房的牆壁上,有題為“沈萬三的故事”的大幅雕刻,描繪了沈萬三傳奇的一
沈萬三是元未明初人,一個經商的天他從小渴望賺很多錢來光宗耀祖,卻沒有本但他很聰明,甚得父親的寵于是,他經常纏著父親,要本錢經
誰知他父親淡淡一笑,道︰“等你成親後,我就拿本錢給你經”
他左等右盼,終于等到了成親的年在拜堂之後,他向父親要了幾十銀子做本錢,然後才進洞第二天一早,他向新娘道︰“我現在要出去經商了,大概要幾年之後才能回你在家,一定要好好伺俸公”
新娘淚眼汪汪地看著他,當場就哭了起你看這婚結得?剛結婚,就讓她守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