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平陽賦

253.第253章 一折上揍驚天下 ,天下誰人不識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辰緣修 本章︰253.第253章 一折上揍驚天下 ,天下誰人不識

    第253章 一折上揍驚天下 ,天下誰人不識君

    翌日清晨,

    天氣爽朗,是個出行的好日子。

    冬日的陽光照耀著巍峨壯麗的皇宮大內,乾清宮里隨著戴權一聲公鴨嗓子;

    “皇上駕到!”

    “恭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中央朝臣跪下參拜,高呼萬歲。

    武皇周世宏精神抖擻,眼露精光,穿著龍袍,腰掛寶劍,龍行虎步的走到乾清宮的龍椅之下停住,然後回頭看了一眼跪下的眾臣,也是心有溝壑,坐下後朝著眾臣說道;

    “眾卿平身!”

    “謝陛下!”

    朝臣山呼完就起身分兩側站好。

    然後戴權繼續捏著嗓子喊道;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話畢,

    戶部侍郎沈中新就首先出列,說道;

    “臣戶部侍郎沈中新有事起奏。”

    “是沈愛卿啊,你說。”

    “啟奏陛下,如今春日就要到了,各地馬上面臨春耕,臣特請陛下從即日起徹查各郡糧倉,如今戶部已然接到京城勛貴陸續還的欠銀,可是各郡上繳的錢糧數目出入極大,所以臣請陛下徹查各郡府庫錢糧,如有不實者即可拿下。”

    此言一出,文官倒是沒什麼反應,勛貴那倒是立刻不少人出列贊同,鎮國公牛清帶頭出列說道;

    “陛下,臣舉雙手贊同沈侍郎,如今邊關不穩,錢糧之是必然是要查清,不然到時候因為錢糧之事手腳慌亂錯失戰機,豈不痛哉。”

    “就是啊,陛下,勛貴這邊,幾位老國公都是督促各家必須盡早把銀子還給朝廷,並且要如實匯報,可是陛下,臣等在下面收繳欠銀的時候發現各郡不少糧倉都是空的,駭人听聞啊。”

    齊國公陳翼也是在一邊擠了幾滴眼淚,痛哭流涕的附和著。

    武皇是听白了,不就是勛貴還了銀子心里不平衡,這是找文官的事呢,沈中新能答應必然是和收繳欠銀有關,也是好事,就琢磨著;

    “朕知道了,沈愛卿也是朝廷肱骨之臣,所言極是,就按照你說的辦,各郡城的糧倉府庫徹查,也不能冤枉各地郡守,這樣由戶部牽頭,督察院和刑部配合,皇城司協助下去查一查。”

    “是陛下,臣領旨。”

    沈中新接到旨意就回了文官那一列,只是在隊伍最前面,禮部尚書邊正儒詭異的瞄了一眼身邊的戶部尚書顧一臣,想看出戶部是何意思,下面各個郡城的糧倉哪個沒有貓膩,只要是查必然是拔出蘿卜帶出泥。

    可是顧一臣從上朝開始始終眯著眼,好似睡著了一般。

    邊正儒只得在心中暗罵,這個老狐狸。

    其他幾位閣老也是不明所以,當然也沒反對,畢竟很多郡守不是很听話,如今科舉那麼多舉子也需要去處,就默認了。

    待沈中新回去後,兵部侍郎衛佔英就出列道;

    “啟奏陛下,臣兵部侍郎衛佔英有事啟奏。”

    “愛卿請講。”

    “啟奏陛下,臣今日告知陛下,各省邊軍今日就開始啟程回防邊關,馬上就要開春了,草原上的鮮卑人,東胡人,甚至女真人都可能隨時寇邊,應做好防範,尤其是晉北雄關下,東胡右賢王所部時刻盯著此關,不可掉以輕心。”

    武皇就坐定,看向站在下面衛佔英問道;

    “此事,朕知道了,每年都如此,晉北雄關下邊軍損傷巨大,朝廷耗費頗豐,西北那面又是不太安穩,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乾清宮是一片寂靜,草原兩大霸主鮮卑人和東胡人,這些年都是牢牢掌握主動權,大武始終處于守勢,靠著雄關守護中原世界,哪里想得到要主動出擊。

    勛貴那更是知道邊軍現狀,勉強能守住邊關就是上天保佑了,其他的可不敢想,一時間乾清宮靜的可怕,朝臣都是一言不發。

    武皇周世宏也是感到有些屈辱,竟會如此,有些不悅的問道;

    “怎麼,諸位朝臣連個對策都想不出來?”

    衛佔英見狀本想上前可是被兵部尚書趙景武忽然拉住衣袖,衛佔英見此,眼神不解的問詢,趙景武只是輕輕搖了搖頭,衛佔英只得作罷。

    “陛下,老奴有事啟奏。”

    就在武皇問話之際,戴權的聲音忽然想起,引起了朝臣的關注,武皇轉過頭就問;

    “你個老貨,有何事?”

    戴權就恭敬的走到大殿中央,從懷里拿出張瑾瑜遞上的折子,說道;

    “陛下,這是洛雲侯張瑾瑜連夜寫的折子,上面還有九省邊軍將領聯名印章。”

    朝臣也是神色一怔,什麼事需要聯名上折子。

    武皇周世宏也是眼神一凝,何事需要他們要一起上折子。

    “那你就當著諸位臣工的面讀讀,看看是何事?”

    “是,陛下。”

    戴權就不慌不忙的打開折子就讀了起來。

    “敬呈吾皇,臣洛雲侯離京之際,與眾將宴會于鎮國公府,臣有言啟奏陛下,如今大武兵強馬壯,朝臣一心可謂是百年的盛世,可是邊關連年征戰不休,邊軍困苦不堪,尤其是晉北雄關下慘死之人不知凡幾,與東胡人有不夠戴天之仇,如今北方東胡人漸漸逼近邊疆年年扣關,絲毫不把大武放在眼中,臣張瑾瑜痛心疾首,特下絕心獻平虜一策!”

    戴權頓了下,武皇急忙說道;

    “別停,繼續。”

    “是陛下。今日各邊軍精銳陸續要回防邊關,但是臣斗膽獻一策可保邊疆五年安穩。臣建議,今年秋,東胡必然照例扣關,朝廷應在晉北雄關調集安水,河源,中山,三郡人馬守關,而在其後集結大武九省之全部精銳騎兵,並且調集京營兩萬精銳騎兵和禁軍兩萬精銳騎兵于晉北郡集結待命,臣也調集關外三萬精銳人馬于此,匯合後可得近二十萬大軍,以逸待勞等待東胡右賢王主力到此。臣張瑾瑜願率大武十余萬精銳鐵騎與右賢王且提侯主力決戰于晉北雄關之下,決心一戰重創右賢王所部,勝之則深入草原繼續出擊擴大戰果。如此可保邊疆五年安穩,而大武則是利用這五年時間全力穩固內政,內修兵戈,外聯盟友,以待天時。陛下,臣知道此策有些冒失,可是臣也知道與其步步退讓,割肉喂狼,不如尚有喘息之機主動出擊予以重創,方能使大武威名在草原傳播,不敢再隨意南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臣報有決死之意。

    臣張瑾瑜叩首,朔陽邊軍牛繼宗叩首,北河邊軍柳芳叩首,並北邊軍”

    .

    戴權話音剛落,乾清宮里面立馬炸開了鍋,朝臣議論紛飛,張瑾瑜的折子無益于石破天驚,在大武一潭死水的朝堂,猶如丟入一個大石塊,濺起巨大浪。

    武皇周世宏緊緊的捏柱腰間的佩劍,听了此計也是內心極為不平靜,這可是集兵權于一身的大好機會,可是武皇也擔心,東胡人乃是東部草原霸主,右賢王且提侯所部,有騎兵二十余萬,更有不少僕從軍,這要是真的打勝了還好說,敗了可就是中原震動了。

    想到此,又是一陣躊躇,心有不安,實難抉擇。

    可是自己終于有一位可擔當大任的心腹之人,如此絕心,如此膽大,如此才情。

    “好!好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好一個洛雲侯!”

    武皇周世宏再也忍不住,呢喃道。

    此事重大,各部閣堂閣老也是一臉凝重,兵部侍郎趙景武也是暗自思索,洛雲侯的計策是可行的,可是就是有兩個關鍵的地方,一是三郡的士兵能否守住第一波,二是洛雲侯能不能勝,二者缺一不可,可是戰爭自古哪里會事先知道勝敗之事呢。

    但是也是機會,要是成了大武就獲得難得喘息之時間,趙閣老毅然出列喊道;

    “陛下,臣兵部尚書趙景武贊同洛雲侯所言,洛雲侯的平虜之策,有極大的可能實現,陛下,大武需要時間喘息,此戰可打。”

    “趙尚書此言差矣,臣禮部尚書邊正儒不贊同洛雲侯所言,雖然洛雲侯豪言壯志,老臣佩服,可是此戰萬分凶險,要集結整個大武精銳軍團去決戰,要是勝了還好說,要是不勝,恐中原震動,天下不安啊。”

    禮部尚書邊正儒也是緊接著出列反對,不少文官都是點頭贊同,大武還是要穩妥為主,不能冒險。

    下面文官更是竊竊私語,

    “說的對啊。”

    “邊閣老才是老成謀國之言啊。”

    “打仗不是小事。”

    看著亂哄哄的一片,戶部尚書顧一臣則是一臉的嘲笑,走出隊列對著禮部尚書邊正儒反駁道,

    “邊閣老未免危言聳听了,老臣倒是同意洛雲侯所言,雖然有風險但是仗還是能打的,在晉北關下打仗,即使敗了,背靠雄關又能敗到哪里去啊,但是真的如洛雲侯所言勝了,那我們大武就獲得寶貴的時間休整,既然如此為何不打?”

    此話也對,

    身後的文官不少也是贊同,見到如此,氣的邊正儒吹胡子瞪眼。

    文官此時分成兩派人,在那爭論不休,各有各的道理。

    “啟奏陛下,老臣倒是覺得利弊對半,也是有所擔心,依照洛雲侯所言,還要抽調京營和禁軍精銳騎兵到邊關,幾乎是集結大武全部力量了,也算是孤注一擲了,老臣不知道洛雲侯哪里來的信心,可是這人數老臣還是算得清的,二十萬騎兵對陣十五萬騎兵,我們還是處于劣勢啊。”

    工部尚書溫永毅的一番話實實在在,人數巨大差異一目了然,雖然兩軍對陣不一定靠著人數,但是人是多的一方,贏得幾率就大一些。

    這下文官那邊的朝臣都在激烈的爭辯著,誰也不服誰,就是在乾清宮外邊各個部堂的主事郎中也是在外面互相爭論著,好似自己能決定朝廷決議一樣,猶如一個菜市場。

    武皇也是拿不定主意,忽然眼楮一掃,嗯,文官那朝臣在那激烈爭辯,反而勛貴武將那竟然毫無聲音,好似沒事人一樣,這是?

    武皇就開始點名問了起來;

    “鎮國公,為何爾等不說說意見?”

    鎮國公牛清,就步履闌珊的走了出來哽咽道;

    “啟奏陛下,吾等勛貴武將就是朝廷的刀,不管如何,只要陛下,朝廷下定決心要打,即使是戰死,吾等諸位將軍絕不退縮,直到戰死為止。陛下,打與不打不在于朝堂而在于天下,如果大武百姓都贊同打,老臣願就此殘軀提刀殺賊。”

    說完鎮國公就此重重跪下,武勛一列也是全部跪下大喊;

    “陛下我等願意殺賊。”

    如此一幕也是深深震撼著乾清宮上下,悲涼而莊重,武皇周世宏看著跪地的老國公門還有武將,也是深受震撼,何曾有此一幕。

    但,越是如此越是要謹慎決定,這可是大武全部力量了,朕該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長樂宮太上皇也是聞言此事,周聖卓也是站在閣樓上深深的望了一眼北方,內心嘆了一口氣,東胡人,該死。

    “夏守忠,去傳旨吧。”

    “是,太上皇。”

    就在乾清宮內朝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夏守忠拿著太上皇的旨意來此宣讀,

    “肅靜,太上皇有旨。”

    “兒皇臣等)接旨。”

    “奉天承運,太上皇昭曰;今有洛雲侯獻策迎擊東胡,但此事重大事關朝廷安危當從長計議,且各地邊關不穩,暫時回防彈壓,今距入秋還有許多時日,可細細商討,此策允還是不允,可隨天時而變化,不急于一時,欽此。”

    武皇也是心中松了一口氣,忙道;

    “兒皇接旨。”

    “臣等接旨。”

    幾位閣老也是帶頭山呼,這旨意來的太是時候了,幾位閣老也是很突然,並沒有真的想好是打還是不打,洛雲侯也是膽大,如此計策也是敢說,可謂是毀譽參半。

    武皇接完旨意,也是無心在此,看了一眼臉色沉重的朝臣就說道;

    “洛雲侯之策暫且不提,爾等回去好好斟酌一下,到底是打還是不打,怎麼打?退朝吧。”

    戴權也是收起奏折,大喊;

    “退朝。”

    “恭送陛下。”

    武皇也沒有理會,直接領著戴權和內侍直奔長樂宮而去,父皇是何意?

    與此同時,

    下了朝,就在京城內外,洛雲侯所言也是漸漸在京城的市坊酒肆流傳開來,都在討論洛雲侯的平虜策。

    就連平頭百姓也都是議論紛飛,各自闡述自己觀點,更有秀才舉人圍聚在一起細細研讀討論洛雲侯的平虜策,各自抒懷自己的建議,爭論不休。

    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大武的洛雲侯張瑾瑜的大名,和他的平虜奏折,引發了京城是戰是和的紛爭,更讓朝廷舉棋不定,幾位閣老回了內閣也是紛爭不斷。

    正所謂一折驚聞天下知,天下誰人不識君。

    (本章完)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紅樓之平陽賦》,方便以後閱讀紅樓之平陽賦253.第253章 一折上揍驚天下 ,天下誰人不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紅樓之平陽賦253.第253章 一折上揍驚天下 ,天下誰人不識並對紅樓之平陽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