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戰場國民黨軍抵抗不力,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連續舉行攻勢作戰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處于大規模戰略反攻階在歐洲戰場上,甦軍連續給德軍以毀滅性打擊,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進行大規模登陸作戰,開闢了第二戰在亞洲、太平洋戰場上,美、英軍和中國駐印軍、中國遠征軍向印度、緬甸和滇西的日軍展開反攻,美軍向馬利亞納群島和菲律賓進逼,並轟炸日本本土,中國解放區軍隊開始了局部反攻作日本法西斯陷入完全被動的局日軍大本營為了在海上交通被盟軍切斷後,能經過中國大陸交通線補給在東南亞各地的日軍,並摧毀美軍在中國的空軍基地,以消除對其本土的威脅,遂調集大量兵力,從4月起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作這是日軍在戰略相持階段後期向正面戰場發動的較大規模進國民黨軍抵抗不力,到12月,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大部,貴州省一部和鄭州、洛陽、長沙、桂林等重要城市相繼淪陷,日軍佔領了平漢鐵路中段、南段,粵漢鐵路廣州—武昌)北段和湘桂鐵路今衡陽—友誼關)全線,打通了大陸交通
1944年,八路軍、新四軍在解放區廣大人民支援下,積極主動地向日軍佔領的城鎮和交通線發起攻勢作戰,打擊和牽制日偽軍,支援國民黨軍正面戰場,並鞏固與擴大解放晉察冀軍區部隊經過1年的作戰,共殲滅日偽軍4.5萬余人,攻克和逼退敵據點、碉堡1600余處,解放人口758萬,擴大了北岳、冀東抗日根據地,恢復了冀中抗日根據地,並深入到熱南、遼晉綏區部隊在春、夏、秋季攻勢作戰中,共攻克據點106處,殲滅日偽軍1萬余人,解放村莊3100余個、人口40余1年中,晉冀魯豫區部隊共殲滅日偽軍7.2萬余人,收復縣城11座,解放國土6萬余平方千米、人口500多山東軍區部隊共殲滅日偽軍近7萬人,收復縣城9座,解放國土4萬余平方千米、人口930在華中,新四軍所屬部隊共殲滅日偽軍5萬余人,解放國土7400多平方千米、人口160余萬,基本上制止了日偽軍對解放區的進攻,溝通了津浦鐵路以東各根據地的聯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在日軍進行打通粵漢鐵路南段作戰並加強廣東沿海兵力以準備應付美英軍登陸的情況下,積極向敵佔城市和交通線展開進東江縱隊數次襲擊廣九鐵路廣州—香港九龍)常平、平湖等車站和九龍、香港,炸毀九龍鐵橋,控制了廣九鐵路兩側大片地
與此同時,在河南省大部淪陷的情況下,八路軍、新四軍根據中共中央關于開闢河南、控制中原戰略要地的指示,從1944年7月起,先後派部隊向河南敵後進冀魯豫軍區部隊一部南下新黃河以東和以西地區,恢復和擴大了以睢縣、杞縣、太康為中心的水東根據地,開闢了以扶溝、商水為中心的水西根據地,擴大了豫東根據新四軍第5師一部開闢豫南,挺進豫中,在汝南、竹溝、信陽、舞陽之間開闢了東西70余千米、南北近100千米的抗日根據新四軍第4師主力從淮北向津浦路西進軍,恢復了豫皖甦抗日根據第129師、晉綏軍區和陝甘寧邊區派出部隊進入豫西,開闢了嵩山、箕山抗日新區和隴海鐵路新安至澠池段南北抗日新區,建立了擁有3個專署、20個縣、300多萬人口的根據河南新區的開闢,進一步打通了華中與華北、陝甘寧邊區的戰略聯系,對于堅持中原抗戰具有重要意為增強華南的抗日力量,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主力奉命組成南下支隊,經長途進軍,于1945年春在湘鄂贛三省交界地區開闢了抗日根據新四軍第1師主力執行中共中央提出的向東南敵後發展,控制甦浙皖邊與發展浙江沿海地區的任務,于1944年12月由甦中渡江南下,開闢了甦浙皖邊抗日根據
1944年12月15日,毛澤東向各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提出了“消滅敵偽,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戰略任1945年春季,在華北,八路軍各部隊以奪取日偽軍守備薄弱的城鎮據點和交通線,將敵壓縮、包圍于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線為目標,展開大規模攻勢作第129師所屬太行、太岳軍區部隊先後發起道口)清化,今博愛)戰役和豫北戰役,共斃傷日偽軍7900余人,擴大豫北解放區3800余平方千冀魯豫軍區部隊進行了南樂戰役,攻克南樂縣城及其外圍據點32處,斃傷日偽軍3400余晉察冀軍區部隊先後發起任丘)河間)文安)新鎮)、安平)饒陽)等戰役,斃傷日偽軍8700余人,並逼近北平近郊;該軍區所屬冀熱遼軍區部隊還殲滅偽滿軍5000余晉綏區部隊收復方山、嵐縣、五寨縣城及其他據點54處,斃傷日偽軍2400余山東軍區部隊先後舉行玩底今萬第)、蒙陰戰役,殲滅偽軍1.1萬余在華中,新四軍也向敵佔城鎮和交通線展開進第3師兼甦北軍區部隊發起阜寧戰役,解放了灌河以北、鹽阜以東地區;第2師兼淮南軍區、第4師兼淮北軍區進行宿縣,今宿州)南、睢寧等戰役,攻克泗陽、睢寧等縣城,殲滅日偽軍7000余人;皖江軍區部隊在蕪湖地區發起攻勢作戰,收復部分地區;第5師兼鄂豫皖湘贛軍區以6個團向隨縣今隨州)以南和信陽西南敵後挺在華南,東江縱隊一部挺進粵北敵後,開闢部分新區;珠江縱隊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解放村莊400多個;南路游擊隊挺進廉江以西的新塘地區,開闢了擁有10萬人口的游擊區;瓊崖縱隊主力挺進白沙縣,鞏固與擴大了五指山抗日根據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臨近最後勝利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于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的政治路線,號召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迎接全國大反攻的到來,並提出實行由游擊戰為主向運動戰為主的軍事戰略轉各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堅決貫徹中共“七大”路八路軍各部隊在華北地區展開了以奪取有利的反攻陣地為主要目標的夏季攻晉冀魯豫區部隊8月20日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向平漢鐵路中段兩側及魯西、晉南之敵發動進攻,先後舉行東平、安陽、陽谷等戰役,殲滅日偽軍1.3萬晉察冀軍區部隊為奪取向北特別是向東北地區發展的前進陣地,在平漢鐵路兩側和錦承鐵路錦州—承德)以南地區連續發起雁北、察南、熱遼等戰役,殲滅日偽軍9000余晉綏區部隊展開了以奪取忻縣至靜樂、神池至義井公路為重點的攻勢作戰,使敵之運輸陷于癱山東軍區部隊發動以膠濟鐵路東段為重點的攻勢作戰,討伐了一些大股偽軍,並進行了蒲台)濱縣)、臨沂)費縣)、郯城)碼頭)等戰役,共殲滅日偽軍2.5萬余新四軍在華中地區對敵守備薄弱的城鎮據點展開積極進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在1945年春夏季攻勢作戰中,共殲滅日偽軍16萬余人,攻克縣城61座,收復國土24萬平方千米,解放人口達1000萬至1945年8月,遍布19個省區的解放區總面積已近100萬平方千米,擁有人口1億多,控制縣城100多座,部隊發展到93萬余人,民兵220余萬人,已把日偽軍壓縮到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和沿海一帶,為轉入全面大反攻創造了有利條
1945年2月,甦、美、英三國首腦在甦聯克里木半島舉行雅爾塔會議,主要討論了德國、波蘭、聯合國和甦聯對日作戰等問題,簽署了《雅爾塔協定》等文春夏期間,日軍在中國正面戰場向豫西、鄂北和湘西發動進國民黨軍進行了抵抗,給日軍以大量殺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挫敗日軍的進攻,與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的攻勢作戰相呼應,使侵華日軍在戰略上處于全面被動的局另外,1943年10月∼1945年3月,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先後有8個軍共22個師的兵力,在美、英軍配合下,在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部舉行反攻,殲滅日軍4.8萬余人,收復了怒江以西國土和緬北的中心城市密支那,打通了滇緬、中印公中國遠征軍為解放東南亞人民做出了貢獻,並有力地支援了盟軍在亞洲、太平洋戰場對日軍的戰略反
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舉行全面反攻,奪取抗戰最後勝利
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戰敗投甦聯隨即向遠東地區增調兵力,準備對日作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步步逼近日本本日軍大本營為堅持“本土決戰”,不得不在中國戰場上采取戰略收縮,放棄湘桂鐵路及粵漢鐵路沿線大部地區的守備,將在華南地區的日軍主力向華中地區集中,準備轉用于上海、山東半島、朝鮮沿海,及用于確保華北、華中和東1945年春,中國戰區統帥部為適應軍事形勢的發展,與盟軍協同作戰,制定中國戰區的總反攻計同時,為便于協同盟軍對日軍轉取攻勢,于雲南省昆明設立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負責西南各戰區部隊的統一指揮及整訓,並將所轄部隊編成第1∼第4共4個新的方面軍,共計28個軍86個師及其他特種部4月下旬∼8月中旬,第2、第3方面軍乘侵佔廣西的日軍撤退之際,跟蹤追擊,收復廣
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隨後,甦聯也加入這一公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8月8日,甦聯對日宣戰,隨即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將局部反攻作戰發展成為全面反8月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徹底打敗日本侵略8月10、11日,中國解放區抗日軍總司令朱德連續發布對日軍展開全面反攻及受降等7道命各解放區抗日武裝立即向日偽軍發出通牒,並發起全面反晉察冀軍區部隊向平綏鐵路東段、平漢鐵路北段和津浦鐵路北段進攻,切斷了石德、北寧鐵路,解放察哈爾,對北平、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形成包晉綏軍區部隊切斷了同蒲鐵路北段和汾陽)離石)公路,解放綏遠和山西北部廣大地區,逼近太原、大同等城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向道清鐵路、平漢鐵路中段和同蒲鐵路南段進攻,解放邢台、焦作、邯鄲等城市,逼近新鄉、開山東軍區部隊分五路對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中段展開進攻,切斷了津浦鐵路,解放煙台、淄博等城市,逼近青島、濟南、徐新四軍向平漢鐵路南段和津浦鐵路南段進攻,並北出隴海鐵路線,攻克縣城近50座,打通了華中與山東的聯系,直逼南京、上海、寧波、信陽、武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向粵漢鐵路南段和廣九鐵路進攻,解放廣東和廣西部分地這期間,挺進東北的部分八路軍、新四軍部隊和東北抗日聯軍一起,配合甦軍迅速解放了東北全
8月10日,日本政府照會美、甦、英、中四國政府,表示願意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及日軍大本營的代表在投降書上簽至此,中國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結束,它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
在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舉行全面反攻,收復失地,逼近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之際,蔣介石竟然接連發布命令,令八路軍“原地駐防待命”,不得“擅自行動”;令偽軍“負責維持地方治安”;令日偽軍不得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令國民黨軍“積極推進”,企圖獨佔抗戰勝利果由于日偽軍拒絕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繳械投降,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的全面反攻作戰一直持續到1945年據不完全統計,自1945年8月9日至12月底,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共殲滅日軍萬余人、偽軍38.5萬余人,收復縣以上城市250多座,取得了全面反攻的重大勝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中國人民在抗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戰績,中國軍隊共斃傷俘日軍155萬余人其中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斃傷俘52萬余人,國民黨軍斃傷俘85萬余人,東北抗日義勇軍等抗日武裝斃傷俘17萬余人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殲滅偽軍118萬余日本戰敗後,向中國投降的日軍共128.3萬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犧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民群眾傷亡3120余萬人,中國軍隊傷亡380萬余人,軍民傷亡共3500余萬人,佔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人數總和的13還中國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美海外的愛國僑胞從人力、道義和經濟方面,支援了祖國抗日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起了中流砥柱的作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打破了日本“北進”侵甦計劃,遲滯了日本“南進”侵略步伐,從而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援和策應了甦、美、英等盟國作中國戰場是反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是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決定性力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歷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