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芬芳

童養夫37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下任縱橫1 本章︰童養夫37

    蓮花峰是當地人的叫法,其實這里的學名叫九蓮這里就是後來的南少林祖庭所在地,原來這個後來赫赫有名的南少林,是用來看管小皇帝阿離一家人因為需要保密,因為需要理由,所以朝廷和少林寺借口建立南少從此小皇帝一家人住在後山一個山谷里面,唯一進出的山路上,建立了一座後世聞名的寺

    南少林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清源山下林山村境內,南少林寺建于南朝初年,是南少林武術文化的發源莆田南少林寺不僅是佛教中禪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也是中國武術南拳的發源地之其建于南朝永定年間(公元577年),相傳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幫助唐太宗統一中國後,唐太宗賜于“僧兵“,並準許在全國各地建立十座分據考,莆田市荔城區九蓮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較早創建的分寺之因為規模宏大(佔地約三萬平方米),武風鼎盛,影響南中國,故稱之為南少林據考,該寺于清初被清兵焚直至1986年,考古學家挖掘發現南少林寺遺址(泉州南少林寺遺址1989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開始重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外界宣布發現南少林寺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禪大師出席新聞發布會,確定並贈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蓮山下“的親筆題原全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親筆題寫“南少林寺“匾額,支持南少林寺的開發建1998年12月8日,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正式向海內外開

    唐太宗貞觀年間,嵩山少林寺僧南下,不遠千里來到九蓮山,住錫在林泉此後,林泉院易名林山少林北宋時,寺廟更加興旺,僧人500多名,武風極盛,形成南少林與北少林的腿功一起譽稱“北腿南拳南宋時,寺院仍保留興旺趨劉克莊也盛贊“邑之嵩山少林此後,幾經興廢,幾易其各,而為名林泉院毀于清現在南少林寺遺址一帶僅存一些附屬寺院,如資福寺、紅花亭

    1990年4月13日,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德禪大師寫下手書“南少林寺就在福建莆田九蓮山下中國佛教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南少林寺“寺1992年4月25日,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莆田市和莆田縣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南少林遺址論征暨重建莆田九蓮山南少林寺新聞發布1998年,南少林寺重建落2006年12月,南少林寺正式接納廣化寺方丈管理,成為兩寺院共同統一體

    福建莆田南少林寺是歷史上的武林聖地,曾因“南拳北腿“與河南嵩山少林寺遙相呼應,世稱“南北少林“,是我國佛教禪宗文化遺產和少林南拳的發源

    武術是我國國寶,莆田是武術之鄉,自唐代武則天首開武考以來,莆田共中全國級武狀元12人,武進士307名,有22人任過兵部尚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祥地,也是東南沿海武術活動中心,南少林的“佛家拳“、“安海拳“、“一指禪“等名揚大江南北,遠播日本、東南1990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五屆南少林傳統拳術大各路拳師表演51種不同的拳械,110多個套路,並首次發現了新的拳種“佛祖拳習武有上自88歲的長者,下至5歲的孩童,反映了南少林故鄉的武術遺

    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林泉院的習武之風,緣起于唐初,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輔公部將路得才聚眾東南沿海淪為強盜,夜集明散,弄得民不聊唐太宗命已敕封為大將軍的少林寺方丈曇宗率僧兵懲治海曇宗派十三棍僧之一的道廣和尚和僧廣、僧滿三人帶五百僧兵入閩平他們在當地收下不少禪宗弟子,沿海人民挽留這些救難的活菩道廣也感到盛情難卻,就回嵩山少林祖庭稟告曇宗方丈,曇宗方丈送一首偈語讓其在福建找一處同嵩山九頂蓮花山相似的地方建一座南少林寺一則示不忘祖庭;二則在沿海傳播大乘禪偈語是“傍海平盜日月久,九蓮山下有宿頭;南北少林同一寺,大乘禪在心中留

    該寺所在的林山村周圍有九座山圍成一圈,形如九瓣蓮花,寺院就坐落在花心的位置上,因此名為九蓮山少林寺,俗稱南少林南少林寺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與天地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南少林寺武僧所具有的強烈泊疾惡如仇、除暴安良的忠義精神,曾受到民眾的推在反清復明斗爭中,南少林寺被清兵所焚毀,由于清廷的輿論封鎖,這一段悲壯的歷史鮮為人知,只是在民間悄悄流“寺因武顯,武以寺名“,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祥地,當時此寺習練少林南拳武風極盛,並廣泛流傳民

    去過北少林的人知道,嵩山少林寺北靠五乳峰,寺前有條小溪(少溪河)自右向左流河對面為少室山,寺右側有塔林,右前方有“臥佛山“,左前方為九頂蓮花林山的林泉院,它背靠祖(朱)山等幾個小山頭,院前也有一條小溪從右向左流過(現為護寺河院右側有塔群(今為塔里,塔西自然村),寺院右前方也有一座“臥佛山“(當地叫它為彌勒獻圖山、石面桶),寺院左前方有九葉蓮花

    在林泉院遺址上重建的南少林寺四周山頭海拔在600米左右,最高峰為北部的祖山(又稱朱山,與明亡後天地會擁戴的反清復明精神領袖朱太子有關),高642.1米,西部大舞寨600.2米,東部山頭尾576.6米,南部斜侖595.5米,紫霄峰559米,南少林寺對面巨岩“石面桶“(臥佛山)576.6站在朱山半山腰,可以數得出九個山頭恰似蓮花,故乾隆莆田縣志稱為“九蓮峰

    林泉院正處在蓮花心上,居九華山脈中段,其附近有九堆天然巨石也形似蓮花,俗稱“蓮花穴林泉院的基地有二萬多平方周圍有苦竹寺、霞梧院、九蓮岩等大小寺院,環繞著林泉院形成洋洋大觀的寺院群,十方叢林的恢宏氣勢可想而

    考古隊在南少林遺址考察附近的資福寺建築大多已毀,現存一室,建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內有一對石刻對聯“雲日就瞻祝無最壽,天人歡喜演上乘禪“,為宣統皇帝的老師陳寶琛敬北面有一座“紅花亭“,系明朝遺臣陸圻、鄭郟創建于清順治三年(1646年),神案前有石砌蓮花圖案,亨柱上有“萬物總歸三尺劍,五雲時現七星旗"的楹聯,題頭暗示天地會的武將萬雲龍和南少林寺五祖和尚反清復明之舉,是天地會反清斗爭的聚義

    林山村至今保存大量與寺院有關的地名,如院前、院後、院口、塔里、塔西、放生池、練功埕、馬槽等,更有與習武有關的姑嫂營、南營、後營、尾營、將軍廟、旗桿坪等,單是長226厘米,寬100厘米的刻有“諸羅漢浴煎茶散“字樣的僧兵治療傷病的石槽和7千多畝的茶園遺跡,就足見當年金戈鐵馬之

    九蓮山下的小灣存有一塊大石,上刻有“僧繼言造據說這四個字是一個叫繼言的和尚用手指刻寫的,相傳當年有一武林高手扮成游僧來林泉院偷走少林劍譜,繼言識破後,在溪邊攔截,卻不動武,只說要架石替他做橋,說罷背起一塊大石架在溪上,用手指寫下此四字,然後客氣地讓路,那假僧一看,自知功力不如,就把包袱放下飛快逃走繼言和尚以一指禪功揚名,傳說他可用一指幫人治林泉院附近有一塊“一指禪石“,象手一樣,食指指向西方,形似南拳標準手勢,成為當年照此石啟示,練功坐禪的天造之

    此外,這里相傳的“千靈祖師斗山魈建苦竹寺“、“佛光創建霞梧院“、“吉星侍衛“、“五百僧洗反“等故事道出了一處處歷史典在眾多的南少林寺遺址研究中,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向國家申請探方考1990年12月1日至1991年5月25日,經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批準,福建省考古隊對林泉院約3萬平方米遺址進行第一期1325平方米的重點發掘,又出土了大量隋唐至清初的歷史珍貴文物,發掘了五個刻有“僧兵“、“諸羅漢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史載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以“僧兵“二考古發掘出土了“真覺大師難提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長興四年歲次癸已正月“等字樣的南唐陶質鴟尾等珍貴的歷史文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色芬芳》,方便以後閱讀國色芬芳童養夫37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色芬芳童養夫37並對國色芬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