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芬芳

賣花女14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下任縱橫1 本章︰賣花女14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據說,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只有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

    當時,王守仁正準備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行至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的豐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亂的消息,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一開始,王守仁來了個疑兵之他深知如果寧王順長江東下,那麼南京肯定保不作為留都的南京丟了,叛軍在政治上就會佔有一定的主動,平叛就會有困

    王守仁平定盜賊後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無在江西境內的朝廷官吏都來幫助守仁,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縣士兵,征調軍糧、制造兵械船

    王守仁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兩廣的部隊,號稱十六萬,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又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宸濠發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給宸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

    寧王猶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沒有派那麼多的兵來,才沿江東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兩城,逼近安而在朱宸濠率兵六萬自九江沿江而下、窺伺南京的時候,王守仁已經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當時有人建議王守仁往救安慶,他不肯,分析說︰如果救安慶,與寧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敵人就會乘虛攻我後背,我們腹背受敵;而我們直搗南昌,南昌守備空虛,我們的軍隊銳氣正足,必可一舉而下;寧王必定回救,到時我們迎頭痛擊,肯定會取後來的事實果如王守仁所

    此時守仁大軍已集結完宸濠精銳都前往安慶,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35天後宣告結

    然而,平叛大功卻沒有得到武宗的認武宗身邊的佞幸之臣,平時與寧王交往密切,心態極端復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將朱宸濠釋放,然後再讓已經南巡的武宗親自“擒獲”朱宸濠,以滿足武宗的虛榮面對這樣復雜的情勢,王守仁急流勇他將朱宸濠交付當時尚屬正直的太監張永,然後稱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所以,終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直到世宗即位以後,王守仁才加官晉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即位,由藩王入繼大統的世宗,在對王守仁有過短暫的賞識之後,便對這位非常能干的臣子采取了冷漠的態在世宗即位之際,王守仁因父老請歸,世宗說王守仁有擒賊平亂之大功,正要論功行賞,不許他辭同年七、八月,先升其為南京兵部尚書,不許他推辭,稍後又特許他順路回去探視父不久,加封王守仁為新建伯,世

    嘉靖元年1522年),父親王華去世,王守仁回鄉守

    王守仁于54歲時,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余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並在天泉橋留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甦、王受造總督姚鏌不能平定,于是下詔讓守仁以原先的官職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黃綰借此機會上書爭辯守仁的功績,請賜給他鐵券和歲祿,並敘錄平定寧王叛亂功臣,世宗都答十二月,守仁軍至思恩,盧甦、王受早就听聞了守仁平定盜賊和叛亂,十分害怕,投降了守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廣兵抵達南寧,而盧甦、王受剛歸降,願意立功自王守仁于是派遣大臣商議,並命湖廣僉事汪溱、廣西副使翁素、僉事吳天挺及參將張經、都指揮謝佩監湖廣土兵,襲剿斷藤峽叛此後仍然總督分永順兵進剿牛腸等寨,保靖兵進剿六寺等寨,約好以四月初二各至抵達地

    當時,叛軍听聞明軍檄湖廣土兵抵達,均逃匿深險之中;又听聞盧甦、王受歸降,王守仁進駐南寧,故以為王守仁以散遣諸兵布陣,于是防備弛至此,湖廣兵皆偃旗臥鼓馳馬抵達,與明軍一同突進,四面夾叛軍大敗,于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據險結官軍攀木緣崖仰攻,並隨後連連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擊斷藤隨後王守仁密檄諸將移兵剿仙台等賊,分永順兵、保靖兵各自進剿,約定在五月十三日抵達巢叛軍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圍困的大軍打敗,潰軍為副將沈希儀斬至此,斷藤峽叛軍幾乎全

    平亂後,王陽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推薦勛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復就回去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舟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先前因平定寧王叛亂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隆慶時追贈新建侯,謚文萬歷十二年從祀于孔

    王守仁墓位于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書法聖地蘭亭鎮以南2里許的仙暇山莊王守仁墓坐北朝南,背依山崗,順依山勢,逐級升高,視野開闊,風水特墓冢直徑10米,墓道全長70余米,百余級台階,四層平台,全部用石材精心雕刻而成,氣勢雄偉,是浙江地區較典型的明代墓葬建墓地近2000平方米的山麓地帶,數十棵合抱古松環侍左右,營建了莊嚴肅穆的環境氛

    墓始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清康熙、乾隆年間曾多次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高宗弘歷南幸,作過一次修繕,御賜“名世真才”題額並建四柱沖天式石牌坊于墓

    王華,字德輝,號實庵,晚號海日曾讀書龍泉山中,學者又稱他龍山先生,浙江余姚

    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歷任翰林院學士、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詹事府少詹事、禮部右侍郎,正德初年晉禮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

    王華參與預修《大明會典》《通鑒纂要》,個人著《龍山稿》《垣南草堂稿》《禮經大義》《雜錄》《進講余抄》等,凡46

    王華的長子為明代著名哲學家王守仁(王陽明

    正統十一年(1446年),王華出生在余姚一個富裕家庭,他自幼生性聰敏,剛會說話時,其父教他讀詩,經耳便能隨口吟年齡漸長,讀書竟至過目不

    成化十一年(1475年),松江提學張時敏測試其文,並大加贊嘆,以狀元及第期由此,王華名聞遐邇,大家世族爭著前來禮聘他為子弟當時浙江左布政使寧良請王華到他的家鄉祁陽任教,寧家有數千卷藏書,王華執教之余,足不出戶,閉門讀

    成化十六年(1480年),王華在祁陽教學期滿,回鄉參加鄉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華由于學問高深,晉升為不需要參加錄科考度的儒

    成化十六年(1480年),王華以浙江鄉試第二名的成績中原本王華本應是第一,因答謝考官時身著白衣,被主考認為不成體統遂降為第二

    成化十七年(1481年),會試王華名列第三十三位,錄取他的正好是他的好友“禮記“房的同考官謝殿試王華被點為第一,狀元及

    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華狀元及第後,官授翰林修

    弘治九年(1496年),王華擔任皇帝的日講

    弘治十一年(1498年),王華以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主持順天府的鄉

    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華主持應天府鄉

    弘治十五年(1502年),王華晉升翰林學士仍兼任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因為才學出眾,器度不凡,在講幄授課最久,明孝宗特別器重,命賜金帶,四品官服,聖眷日

    弘治十六年(1503年),三月,王華升任詹事府少詹事仍兼翰林學六月,王華因參與預修《大明會典》、《通鑒纂要》之功,擢升禮部右侍郎,仍兼任日講

    正德元年(1506年),五月,王華升為禮部左侍

    正德二年(1507年),閏正月,宦官劉瑾專權,朝中大臣紛紛奔走其門,而王華卻不與其來劉瑾素慕王華為人,曾兩次派人對王華說,他與王華有舊,王華若能去見他一面,可入閣為王華操持堅定,不肯趨附劉再加上長子王守仁也因不依附劉瑾,劉瑾惱羞成怒,貶王守仁為驛丞,並在這月二十九日明升暗降,將王華調為南京吏部尚

    正德二年(1507年),九月二十一日,劉謹借王華參與預編《大明會典》中的小謬誤之處,迫使王華致王華不為所動,以為“從此可以免禍矣王華歸田後,以讀書自娛,侍奉百歲老母,自己雖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為世人稱劉瑾事敗被誅後,王華恢復原

    嘉靖元年(1522年),二月,王華卒于家中,享年77 二月十二日,皇帝下旨贈新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色芬芳》,方便以後閱讀國色芬芳賣花女14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色芬芳賣花女14並對國色芬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