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後,腳步輕浮、不勝腰力的你,準備辭行,前往擂鼓
容光煥發,重回青春王夫人和王語嫣說要與你同行,你勉為其難答應了下
擂鼓山,無崖子和王夫人互訴了一番衷腸後,便要把功力傳給王夫人或王語
兩人選擇了拒絕,異口同聲都說要把功力傳給
無崖子本想化去你的內功,卻沒想到你竟修煉了小無相功和北冥神
在你說明這兩門功法的來歷後,無崖子決定收你為徒,並指點了你一番,最後更是把掌門指環交給了你,在說出替他照顧好王夫人和王語嫣之後便要將功力傳給
你選擇了拒絕,並投桃報李把這些年從西域金剛門獲得的黑玉斷續膏拿了出來,說這應該能治好你的
甦星河大喜,把徒弟神醫薛慕華接了過
無崖子子在徒孫的幫助下,很快治好了傷勢,
函谷八友成了你的師
王夫人見父親痊愈,對你感激涕
第二天,王語嫣看到王夫人偷偷摸摸從你房間里出來的時候,看你的眼神乖乖
你和無崖子說︰你知蒼生苦楚,卻又無力逐
王夫人和王語嫣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說趙宋怎麼不得人心,殘害忠良,還罷免了你這大宋第一才子狀元的官身,簡直愚蠢至
無崖子沉默半晌後說,師姐天山童姥是靈鷲宮宮主,麾下九天九部,掌管三十六島七十二洞,想必她能助你一臂之
你說,西夏太後好像是李秋水,她似乎對您余情未
無崖子沉默不語,他只感覺自己頭上的帽子有點
你又說,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那麼大的年紀了,有什麼恩怨是放不下的呢?都是師兄妹,一切說開了就
無崖子听聞此言沉默良久,但最後他還是決定為了天下蒼生和他前半生失去的幸福,與你前往天山,但西夏只字不提,你嘆了口
在去天山前,你和無崖子兩人潛入了大理天龍寺,盜取了一陽指和六脈神劍秘
無崖子用小無相功驅動一陽指耗盡大半生功力治好了天山童姥的隱疾,天山童姥為感謝你,把麾下九天九部,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交給了
成為靈鷲宮宮主當晚,你和梅蘭竹菊四胞胎大被同
這一幕,羨煞了無崖子,當晚,他踏進了師姐巫行雲的房
第二天,老樹逢春的天山童姥將醫術、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生死符等武功悉數教給你後,剩下的日子她和無崖子決定浪跡江湖,當一對神仙眷
當然,離開前,天山童姥還不忘告知你給李秋水通風報信,說她傷勢已好並和無崖子雙宿雙飛的
李秋水收到你的來信,大怒,連夜殺上天山縹緲
面對岳母的偷襲,你心中大駭,你的戰斗力如果六千,她的起碼在一萬以上,剛和王夫人大戰完,腳步輕浮的你根本不是李秋水的對
關鍵時刻,還是衣衫不整的王夫人沖出房間大喊了一聲︰“娘!不要啊!”
你才僥幸活了下來!
李秋水質問你這忘恩負義的負心人,睡她女兒,練她功法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小無相功),不幫她把逍遙派弟子殺盡就算了,為何還要吃里扒外,幫巫行雲這賤人?
你舉了舉拇指上的掌門指環說,我本就是逍遙派掌門,殺逍遙派的人,不就是讓我自殺嗎?至于無崖子為何不找你,那是因為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妻子與別的男人尋歡作樂、與孽徒私通,更受不了你改嫁他人並結婚生子的
李秋水急了,告知了你當年的隱
原來西夏皇帝乃無崖子之子,她並未與西夏太上皇行那夫妻之事,和丁春秋更是無稽之談,至于那些男寵全被她用《移魂大法》和《攝心術》所控,他們不過是行尸走肉的傀儡罷了!為的就是氣無崖子,誰知無崖子不為所動並一走了
李秋水氣急之下便遷怒于那些男寵,將他們一個個殺
無崖子離開後,李秋水才發現自己已有身孕,尋夫途中,正好遇到西夏景宗李元昊,于是便利用自己的美貌讓他當了接盤俠,並利用李元昊的勢力創立了西夏一品堂,讓他們為自己尋找無崖
無崖子沒找到,卻引來了天山童
李秋水誕子後,身體虛弱,這時天山童姥潛入了王宮,毀了她的容
容貌大變的李秋水不願無崖子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遂停止了尋
听完你瞪大了眼
王夫人也是一臉無語,沒想到娘你也是這樣的人,同時為李秋水的遭遇感到心
李秋水問你無崖子和巫行雲這賤人去哪
你閉口不
李秋水說,如果你告知她無崖子的下落,她便將傳音搜魂,白虹掌力等武學傳授給
你說︰“師叔,師伯可是把梅蘭竹菊、麾下九天九部和靈鷲宮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托付給了”
你就這兩門功法,就要讓我講出他們的行蹤恐怕不夠吧?
畢竟他們可是我的摯愛親朋、嚴師畏友啊!
得加錢!”
李秋水看了自己的女兒一眼,隨後傳音道︰“我有了一孫女,花容月貌,世間無雙,你若告知,我便下旨將她許配于你!”
你不為所動,說你不是這樣的
“加上西夏一品”李秋水咬了咬
就在你權衡利弊的時候,听聞打斗聲的王語嫣姍姍來
王語嫣挽著你的手臂擔心的喊了聲︰“魏郎,你沒事吧?”
李秋水見到與自己容貌無二的王語嫣,隨後再看了一眼心虛的女兒,哪還不明白怎麼回事,隨即冷笑一聲傳音道︰“師佷,你也不想你和青蘿的事,被語嫣發現吧?”
“師叔,你看人真準!”擁有靈活底線,能屈能伸的你很快將無崖子和巫行雲的行蹤告知了李秋
李秋水謹守諾言把傳音搜魂,白虹掌力等武學秘籍傳授給你後,回西夏下了一道懿旨,將你召為駙馬,並將西夏一品堂當作嫁妝,讓李清露下嫁予你後,與皇帝叮囑了一番,才轉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