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第三十一章 任杰的發現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五哥 本章︰第三十一章 任杰的發現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

    第277章 任杰的發現

    川陝總督任杰,手中握著一封書信,全身發抖,臉色發白。信的內容正是控訴太子殿下劉強的,列出其十宗罪,有謀父、逼母、淫色、弒兄、屠弟、酗酒……

    任杰是種花家皇帝十分信任的大將,白蓮教聖公曾三次寫信夸贊其能征善戰,並稱他為“不世出之忠臣”。

    任杰出身于普通人家,其父曾跟隨種花家皇帝遠征雲南官至海南副提督。

    起初,任杰入朝時擔任文官,但種花家的血脈讓他棄筆從戎,成為種花家皇帝親授的中軍游擊。

    在太子殿下劉強監國,任杰多次參與平定青海、西藏的叛亂,因戰功赫赫在種花家皇帝任命成為巡撫。

    忠王李興被撤職後,任杰又成了川陝總督,手握四川、甘肅、陝西兵權,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任杰的表現越優秀,就愈發容易惹人嫉妒,在他升職後不久,蜀中就傳出任杰密謀叛亂的消息。

    為了自證清白,任杰密密麻麻的向種花家皇帝寫了份奏折。白蓮教聖公御筆親批,詔書中多有撫慰之詞,並下令太子殿下劉強嚴鞫此案。

    一番緊鑼密鼓的調查後,太子殿下劉強找出了幕後的始作俑者盧老頭,還任杰以清白。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任杰剛準備安心的處理軍政要務,有個叫張碼頭的人,又找上了他。

    張碼頭帶來了老師曾剃頭的親筆信,曾剃頭在信中痛陳種花家皇帝的罪行。

    曾剃頭表示,陝西總督武老頭臨死前,錦衣衛曾經去過,隨後又將參湯換成了毒藥,硬生生的灌進了武總督口中。

    種花家皇帝即位後,對待其母也是多有不敬。經常對惡語相向,並逼得她一頭撞死在了柱子上。

    種花家皇帝親情淡薄,自稱帝後,對大明官員多有打壓。此前參與對他不友好的對手,要麼被削官奪爵,要麼慘遭圈禁,而後被謀殺。

    曾剃頭還說,種花家皇帝荒淫無道,在後宮之中酒池肉林,沉湎酒色,大肆揮霍。

    曾剃頭洋洋灑灑的陳列了種花家皇帝十幾樁罪證,言語之刺骨令人不寒而栗。

    任杰越看越惱火,手腳竟不听使喚的抖動起來,他面色慘白,卻又強撐著精神繼續讀下去。

    曾剃頭寫道︰“任杰將軍乃大宋抗金名將之後裔,理應承襲祖宗遺志,行復明之壯舉,伐無道,誅暴清,恢復我大明、大宋之正統河山。”

    任杰在巨大的憤怒和惶恐中讀完了這封信,嚇得趕忙把它藏好。任杰明白,這封信如果傳至旁人手中,自己就算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密謀反叛的罪名。

    任杰喝了口水,冷靜下來,鎮定片刻,決定抓出幕後真凶,待人贓並獲以後,一同送往京城西安。

    任杰讓手下的心腹找到張老鐵,約他在郊外見面。

    任杰說︰“曾先生的信我看完了,備受觸動。我可以舉兵,但起事前,總應先見一見曾先生。”

    張老頭也沒有多想,當即表示同意。

    任杰秘密派人跟蹤張老頭,只見他兜兜轉轉,最後去了一處廢墟般的民宅。

    緊接著,任杰和白蓮教一起派人帶了一支小隊,偷偷將張老頭和曾剃頭抓捕。

    這群人上去將二人捆綁,而後蒙住其雙眼,帶著岳任杰寫給種花家皇帝的奏折,即刻趕赴海南。

    種花家皇帝看完奏折,大體明白了曾剃頭和張老頭的來歷。沒有告訴曾剃頭自己的身份,只是讓他把知道的都說給自己听。

    曾剃頭訴說著民間流傳的風言風語,種花家皇帝听到說不出話來,只能感嘆古人誠不欺我,沙雕真的多。

    曾剃頭講完,擦了擦淚水,種花家皇帝向其表明了身份。

    曾剃頭嚇得跪地求饒,連忙叩頭︰“老朽該死,請皇上恕罪,請皇上恕臣狂悖之罪”。

    曾剃頭表示,所有關于種花家皇帝的緋聞,都是听呂奉賢說的。

    這個呂奉賢曾在大明崇禎年間多次參與科考,只是屢試不中,不知道為啥,他選擇與種花家背道而馳。

    盡管呂奉賢已經故去,種花家皇帝派人讓太子殿下劉強處理。太子殿下劉強還是決定將呂家,及其子呂葆,和一些傳播謠言的尸首挖出來梟首示眾。呂之子呂中,學生沈寬斬立決。

    至于給任杰寫信的曾剃頭,太子殿下劉強本想將其處死,卻又不想再玷污種花家皇帝的名聲,索性讓他謄抄《叛臣轉》向世人傳播,以洗刷袁崇煥,任杰的污名。

    在呂家一案中,任杰的表現可圈可點,種花家皇帝和太子殿下劉強決定繼續對其予以重任,並讓他負責雲貴等地的改土歸流。

    任杰也是忠心耿耿,參與了大小金川之戰,平定了重慶叛亂。遺憾的是,他的父親死在了雲南凱旋的途中。

    天山腳下,一個牧民在尋找離群的小羊時,意外發現一個僻靜的山洞中躺著一具干尸,當干尸的身份被揭曉時,令所有人感到不可置信!

    這天牧民和往常一樣來到大草原中覓食,看著自己的小羊都低著頭吃的津津有味,牧民也半躺在石塊上等著它們吃,就在他離神之際,發現自己的羊群有些散亂了。

    生怕小羊趁自己不注意跑了,他立即把羊群趕的更加密集,隨後他點了點羊的數量,發現無論怎麼數就是少了兩只,這要是真丟了兩只,他這幾天的活都白干倒賠進去了。

    他火急火燎的叫來同伴幫自己看著這群羊,自己則去遠處尋找丟失的兩頭羊,牧民走了大概有二十分鐘,他連羊的影子都沒見著,在他垂頭喪氣時,發現遠處有一個山洞。

    牧民猜想自己的羊該不會躲到那去了吧,當他踏入山洞的那一刻,感到背後一股陰涼之氣,越往里面羊沒找到,卻發現了一具干尸,牧民被嚇得連連後退。

    等冷靜下來後他發現干尸身穿的服飾很像種花家的軍裝的,這具干尸該不會是白馬軍的吧,牧民也不敢去觸踫,立即將此事報告給了當地白蓮教。

    很快白蓮教徒一同前往了山洞,他們看到干尸後大感震撼,沒想到尸體在這里保存的如此完好,從他的服飾和身旁的物品來看,確定就是屬于種花家早期的。

    而身上唯一能確認大致身份的,就是他服飾內的一塊牙牌,從牌子上的信息來看,他是鎮西將軍的一名的得力部下。

    不過為什麼許三部下的尸身會出現在這?

    種花家早期,天山突然出現暴亂,浩罕部落在準噶爾的支持下,率兵侵入喀爾喀部落南部,在趁著被種花家折騰到心力交瘁,無法分出余下部隊來與他們對抗的空檔,想在天山實行部落統治。

    哈莎克部落的出現讓他們的在這建立的政權推翻並奪取,至此陷入了被肢解侵吞的險境。

    而此時種花家內部卻出現了巨大的分歧,他們在為是否收復天山而爭吵,一方以袁崇煥為首的大臣們,主張放棄這貧瘠荒蕪之地,現如今應該注重東部。

    而許三卻極力反對放棄,幾次上奏︰“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歸化”,在許三的積極推動下,種花家皇帝下定決心收復天山。

    許三被任命帶兵出征收復,而此時的準噶爾早已經出現了頹敗之勢,跟隨出征的士兵沒有辦法拿到更多的軍餉,為了能讓士兵毫無顧忌的跟隨他在前線作戰,準噶爾四處籌錢,只為讓士兵的糧草能得到保障。

    而這一次出發許三也抱著了視死如歸的決心,抬棺出征,只要他多活一天那便多戰一日,受他的影響,士兵們士氣大振,只要土地一日不收復,他們就絕不回朝,如果戰死沙場那便將他們葬在此處。

    在許三的帶領下,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將天山收復回版圖之中。

    而牧民在山洞發現的這一具干尸,正是當年同許三在作戰的部下,當時所有的戰士都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所以很多為保衛國土而戰死的士兵,都被埋葬在附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第三十一章 任杰的發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第三十一章 任杰的發現並對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