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第十一章 皇太極不是可愛的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五哥 本章︰第十一章 皇太極不是可愛的人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

    第259章 皇太極不是可愛的人

    皇太極多次想和崇禎議和,說和議成就打獵放鷹去也,這是真心話嗎?

    皇太極說過以後,八旗子弟彼時,議論聲一片。

    有人表示不認同,說,一個和尚都可以做皇帝的,我們八旗子弟不敢整,合適嗎?

    不過,袁崇煥任寧前道僉事時和皇太極議和,分析說,“寧遠沒有了外衛,也沒有了糧源。靠朝廷接濟是很靠不住的,朝廷對于拖欠糧餉向來興趣濃厚。袁崇煥做遼東巡撫,首要目標是修復錦州、大凌河等城堡的守備,然後屯田耕種。但築城工程費時甚久,又不能受到敵人干擾,在和滿清處于戰爭狀態之時無法進行。所以明清雙方,都期望有一段休戰的時期,以便進行自己的計劃。明方是練兵、築城、屯田,清方是進攻朝鮮,鞏固統治。在這樣的局勢下,具備了議和的條件。”

    已經具備了議和的條件和議和的氛圍,那麼,議和的可能性有沒有呢?

    清方從開始的時候,從來沒有期望真能征服明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祖宗,長期來做明朝所封的邊疆小官。

    努爾哈赤幼時住在明朝大將李成梁家里,類似童僕奴隸。所以他們對于明朝有先天性的敬畏,自卑感很深。寧遠之戰,使他們下意識中隱伏著的自卑感又開始抬頭”,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只要明朝有議和的誠意,雙方締結和約,和平相處,是完全有可能的。

    當時,袁崇煥就力排眾議,將自身安危全然置之度外,以大局為重,擔當起議和的主角,首先奏響了和平之音。他模仿諸葛亮柴桑口吊喪的情節,派使者給努爾哈赤吊喪,積極和皇太極議和,討價還價。然而,因為天啟帝和魏忠賢等人的阻擾,議和沒有達成,袁崇煥還被丟官罷職。

    最有趣的是,當袁崇煥罷官家居之時,皇太極見勁敵既去,立刻肆無忌憚,不再稱汗而改稱皇帝。原來,皇太極稱帝與否,是與袁崇煥是否在職為風向標的。

    崇禎元年,袁崇煥回任之後,與皇太極又開始了和談。皇太極對和談向來極有興趣,立即作出有利的反應。袁崇煥提出的先決條件,是要他先除去帝號,恢復稱“汗”。皇太極居然答允,但要求明朝皇帝賜一顆印給他,表示正式承認他“汗”的地位。

    這是自居為明朝藩邦,原是對明朝極有利的。但明朝朝廷不估計形勢,不研究雙方力量的對比,堅持非消滅滿清不可,當即拒絕了這個要求。皇太極一直到死,始終千方百計的在求和,不但自己不停的寫信給明朝邊界上的官員,又托朝鮮居間斡旋,要蒙古王公上書明朝提出勸告。

    每一個戰役的基本目標,都是“以戰求和”。他清楚的認識到,滿清決計不是明朝的敵手,明朝的政治只要稍上軌道,滿清就非亡國滅種不可。滿族的經濟力量很是薄弱,不會紡織,主要的收入是靠搶劫。皇太極寫給崇禎的信,可說謙卑到了極點。

    在這兒,《天聰實錄稿》所載皇太極致崇禎皇帝的一封信,信中寫︰“滿洲國汗謹奏大明國皇帝︰小國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圖大位,而起此念也。……夫小國之人,和好告成時,得些財物,打獵放鷹,便是快樂處。謹奏。”

    對這封信,可以總結道︰“最後這句話甚是質樸動人。”也就是說,在大明官員的眼里,皇太極是非常質樸可愛的。

    可是,皇太極真的“質樸可愛”嗎?

    首先,說“清方從來沒有期望真能征服明朝”這句是不成立的。

    清方公開與明朝叫板,並不是逼上梁山。一直以來,努爾哈赤都得到明朝的厚待,他也因此從一個小酋長蛻變為一大地方勢力。努爾哈赤野心勃勃,發布“七大恨”,悍然伐明。這所謂的“七大恨”也只有其祖、其父被明軍誤殺勉強說得過去,其他的純屬胡攪蠻纏。

    而其祖、其父被明軍誤殺,明朝也作出了巨大的賠償,而且時間都過去了四十多年。說“清方從來沒有期望真能征服明朝”是不對的。

    天啟六年皇太極同意和袁崇煥議和,背後有一個世人皆知的原因︰借議和為名,穩住寧遠一線的明軍,放手征討朝鮮、徹底剿滅心腹之患毛文龍。

    袁崇煥不明就里,傻乎乎地和皇太極談判,結果被皇太極玩于掌股之中。

    天啟七年,皇太極的軍隊打趴朝鮮、重創毛文龍,史稱“丁卯之戰”,凱旋而還。皇太極立刻翻臉,寫信譴責袁崇煥,說︰“你一面派人來跟我議和,一面又急修城垣,到底是何居心?!”大舉發兵攻打寧遠。

    袁崇煥頓足捶胸,仰聲長嘆︰“奴子妄心驕氣,何所不逞,我準備聯合蒙古人,給蒙古人送錢送物,他即攻蒙古人而伐我之交。我準備借朝鮮人替我在後方作為牽制,他攻朝鮮而讓我的憑借落空。我準備借和議之機修築大凌河、錦州以扼其咽喉,其則分入侵朝鮮之兵來阻撓我築城。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後!”

    《清朝外史》有一段皇太極征服朝鮮後關于說夢的記載,說,皇太極既打服了朝鮮,某夕,忽夢隨父親努爾哈赤入大明宮殿,見明天啟帝從包袱拿出一個系著絲絛的玉珊瑚相授。皇太極心想,大明皇帝要贈珍寶,什麼樣沒有?

    偏偏贈這個,有什麼用?這麼想著,抬頭看時,那人並不是明天啟帝,而金代皇帝神像。其出示一冊書,稱︰“這是你先代金國的史書。”皇太極恭恭敬敬接受,展卷細看,文字卻不能盡辨,待要向他人請教,已從夢中驚醒。次日清晨,皇太極讓臣屬解夢。臣屬答︰“先前皇上曾夢入朝鮮王宮內,將朝鮮王舉起,沒多久,果然征服了朝鮮。如今又夢見明帝及金人,授以金史,是上天要將大明的江山版圖相授給皇上啊。”皇太極听了,眉開眼笑。

    這則記載把皇太極要征服明朝的野心表達得淋灕盡致。

    崇禎元年,袁崇煥回任之後,皇太極之所以再次同意和談,那是以和談為誘餌,誘騙袁崇煥替自己除掉勁敵毛文龍。

    希冀以和談來了結“五年平遼”任務的袁崇煥暈暈乎乎地掉入皇太極的套中,親赴皮島斬了毛文龍。

    毛文龍一死,皇太極再無後顧之憂,隨即振旅西征,借道蒙古,千里奔襲大明帝都北京,開啟風雲激蕩的“己巳之變”。

    說一句,皇太極千里繞道,並不是要避開袁崇煥的寧遠,而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

    在皇太極的眼里,袁崇煥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角色,皇太極本人也始終把征服明朝作為清朝頭等大事。

    袁崇煥後,皇太極寫信勸降守寧遠城的吳三桂,信中明確提到“明祚衰微”,要“將軍相時度勢,早為之計也”。

    皇太極在臨終前,仍不忘叮囑攝政王多爾袞,說︰“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皇太極,可愛或有之,但一點兒也不質樸。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第十一章 皇太極不是可愛的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第十一章 皇太極不是可愛的人並對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