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第十一章 種花大han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五哥 本章︰第十一章 種花大han王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

    第154章 種花大han王

    李岩其實並非如他在宣傳中說的是一個“白蓮教新主持”,這個自稱本身就是白蓮教宣傳口號的一部分。

    他在歸化城期間就以“教主鐵粉”為名在集會中發表演說,關于種花王,那是神一般的吹捧。

    實際上李岩在最初主持的時候,表達的意思,就是他之前和劉洋談話達成的默契。在白蓮教徒接受了,種花王劉洋是神,這一觀點後,他又開始在白馬軍宣傳。

    白馬軍的“天胡開局”,而接下來奇葩小國和硬核狠人兩個故事,徹底讓李岩隨著種花王的名聲響徹種花家。

    種花王為何名氣大漲?白蓮教和白馬軍對此的說法顯然不同。對于白馬軍來說,種花王帶著大家,堅定不移地保持對外擴張、反草原、打後金。

    李岩向白馬軍講種花王的起家故事,交織著小人卑劣,浸透百姓的熱血和眼淚,還有蒙古部落的原罪與邪惡。種花王不容易啊,黑天白天的忙。這在以前,為儒家文人宣傳時所忽略。

    種花王劉洋自強求索卻困難重重的故事,這對白蓮教來說極其陌生,卻又讓大家頗為親切。滿足了了大家對種花王神秘來歷的猜測,更進一步的豐富了種花王聖公轉世的傳說。

    不過,在很多白蓮教徒看來,相比于其細究起來頗為英雄主義的種花王故事。真正成功的點,在于促使白蓮教底層崇拜種花王。

    李岩以口語化,所構建的一整套文化。重復梗、歇後語、諧音梗、方言梗,听來有評書效果。

    李岩極富天才潛質的“造梗能力”,使其很快有了無數模仿者,甚至從根本上改變了白蓮教的語言風格。

    這種文化在音樂、文學、日常生活中被廣為應用,儼然形成了自洽而豐富的種花家文化。

    “硬核狠人”系列甚至是種花王演講的,講述因崇拜種花王,主動投誠的草原殺手肖華榮。有白蓮教徒甚至給出了,轉世聖公就是神的評價。

    李岩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知識輸出”者,從他的主題選擇到傳播方式,無一不在實踐劉洋教給他的政治美學和“情動”的可能性。

    蘊涵著文化在選擇了政治傾向後,向主流前進的動力。幻象面對現實的革命性,從“奇葩小國”到“硬核狠人”,圖窮匕見還是要听種花王的。

    對白蓮教和白馬軍來說,忠于種花王的立場,是根深蒂固的。無論判斷,分析如何客觀。要獲得第一波聲名,首先要的就是立場先行,騎牆是不可能獲得牢固支持者的。

    李岩其實從未隱瞞自己的立場和意圖,畢竟他在歸化城的開門紅。就是他在和劉洋對話中,說的大唐為何而強大。

    不過,就像他在演講一開頭就做出的立場貼士。只講述強大的一面,並不涉及歷史的陰暗面。這僅僅是主題使然,並不代表本人立場那樣。

    李岩從“奇葩小國”所開始的白蓮教培訓之旅,是一個用“文化歷史奇趣”藏匿政治立場的故事會。

    “奇葩小國”系列“揭露草原部落罪惡歷史、當代草原部落罪惡和後金霸權主義行徑”的核心主題,一直到最後才徹底“圖窮匕見”。

    對于白蓮教徒來說,這宛若一場前因後果明確,“水到渠成”,恍然大悟的辯證法戲劇。

    “奇葩小國”故事成功了,選擇的“失敗”國家的“奇葩”原因,都集中于“內部作死”而非“外部欺壓”。

    主要還是發掘這些“人間之屑”、近乎不配做人的獨裁者們是如何搞壞他們的部落,殘害他們的百姓的。

    主要帶給白蓮教徒的,是對何以“奇葩”至此的幽默體驗,以及精神上對長久被忽略的普通教徒的同情和憂慮。

    李岩發掘被忽略的草原部落的“奇葩歷史”,為大家提供茶余飯後的談資,再配上些許不痛不癢的人道主義感嘆嗎?

    當然不是,這個轉變也伴隨著“小國”標準的升級。以往那些面積只有幾個部落,一個獨裁者就能搞垮的的“小國”,開始被“只要比種花家小就是小國”的說法取代。

    接下來成為“奇葩小國”系列主角的國家,居然開始有準噶爾部落、明帝國、後金、朝鮮、奧斯曼帝國、莫臥爾帝國、朝鮮等國家。

    這些國家大多數也並非倒霉地擁有糟糕領袖,相反,李岩開始塑造一系列“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的悲劇英雄。

    後期的“奇葩小國”之所以“奇葩”,遭遇到悲劇命運,不再因為統治者的愚蠢邪惡。而正是因為統治者的頑強和上下求索,觸痛了百姓的利益而遭到反撲。

    種花家要統一世界,奇葩小國系列看似是周圍的列國志,而實際上卻是一部以種花家視角出發的,深耕百姓立場的統一大理想。

    李岩貫穿整個培訓設計的敘事套路是巧妙的。如果一開始就大書特書要打仗,無非是白蓮教早就厭煩的主旋律陳詞濫調。

    而借由那些暴君“作死”所帶來的“歷史奇趣”將教徒們逐漸帶入到百姓的立場中,在幽默搞笑之余,給予大家以“如果跟隨種花王,奮斗圖強,就可以立國富強”的期望。

    此時再將周圍國家發展天花板般絕望的展現出來,才能真正觸及同樣作為老百姓,歷經艱辛崛起之路的種花家的切膚之痛。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國家都有出路的”,“奇葩小國”系列在主題“圖窮匕見”,“反派”的形象和力量都逐漸清晰之後,也轉變為數月不見的英雄主義悲劇贊歌。

    立場堅定,基調嚴肅,情感沉郁乃至悲慟的“歷史悼亡詩”。很多教徒甚至認為,在批判經常難產,也因缺乏娛樂性,“奇葩小國”系列,已經無法吸引大家注意。

    作為熟悉白蓮教徒的李岩,“奇葩小國”故事的轉變,甚至末路,本就在預想之中。

    因此借助種花家著名的“蠢賊”團隊傳說,“幻影”系列開啟,並成為李岩在白蓮教中的最新宣傳。

    目前已經做到十幾本話本,“幻影”系列看似不著邊際,竊賊、詐騙犯、精神病人、殺手、英雄,很多是十惡不赦的強盜狂人,但也有如肖華榮,周倉等“人間精品”。

    因為選題的自由度,從底層人的角度更加廣,豐富了這部以種花家為軸的歷史。在“種花一統”中,無論你來自被欺壓的草原,還是有幸“不是牛馬”地生在歸化城。

    白馬軍都深深被敵人的邪惡所激怒,為百姓的沉重瘡疤而奮起。不過,相較于現在“奇葩小國”系列的苦大仇深,“幻影”系列更加“笑中帶淚”,在悲劇性和娛樂性上達到了更好的平衡。

    但無論是“奇葩小國”還是“硬核狠人”系列,李岩的“立場”乃至個人的觀點表達,都隨著他的演講而“圖窮匕見”。

    一個靠演講和寫作,既有帝王將相的《本紀》《世家》,也有《游俠列傳》《滑稽列傳》的講述者。

    如今種花家西征,風口上的種花王代言人。李岩崛起,是因為確實需要這樣一個副教主。

    “忠于種花王”就能捧出一個明星嗎?六部高官都熟悉種花王,像李岩這樣“忠于種花王”的主不說比比皆是,也可以算是毫不稀奇。

    在白蓮教,同樣講述忠于種花王的不在少數。如果僅是知識輸出,不可能出現李岩,這個種花王的代言人。

    實際上,李岩忠于種花王對于他可能是加分項。他真正成為白蓮教大主持的原因,在于他獨特的語言天分和幽默才華。

    在于獨一無二的“造梗能力”,也在于他構建出了一套可以自我生成、自我增殖的文化概念。

    簡而言之,他自創了一套文化。首先,就是以種花家為核心構建的大帝國。值得指出的是,“種花王”作為一個帶有少數民族、游牧民族歷史色彩的大汗。

    其實在李岩整體的構建中,其所指是實質性的。種花家是河套草原,從種花王以來就是正確的。

    這套文化讓六部把李岩引為種花王代言人,顯得恰如其分。給種花王加上“可汗”稱號,白蓮教和草原部落被稱為“大汗臣民”,記錄劉洋日常生活的官員被稱為“史官”。

    白蓮教徒自封鐵粉,李岩的配樂被稱為“大汗進行曲”,所有被提到的國家和人物都成為種花家的一員。

    白蓮教徒知道,河套草原到底在哪里,歸化城是什麼樣的城市。而其他人只需要知道“草原汗國”。

    機智、幽默、會講段子是每一個白蓮教大主持的基本功。有的需要刻苦學習,而李岩就具備故事說成評書的天賦。

    多重的轉折、懸念,欲擒故縱的敘事手法將那些遙遠異國故事“傳奇”化了,他有一種將歷史講成傳奇的能力。

    與此同時,借助方言特色,李岩大力推廣了類似“廢話文學”(“不說一模一樣,至少可以說是毫無關系”)。

    歇後語(“秦始皇摸電門——贏麻了”),諧音梗(“老北京的手段——地道”),倒裝句(“……屬于是”),武術用語(“以……為抓手,賦能,打出一套組合拳”)等語言習慣。

    並對流行的梗信手拈來,巧妙地結合在他的日常講述之中。

    在人設的塑造上,李岩采取了生成梗,制造形象梗的“雙管齊下”。

    他個人並不沉迷于忠君,在後期的“硬核狠人”系列中,種花王已經長期不出現,但他始終堅持種花王是神。

    把明帝國的美女作為“大汗王妃”,每日創作並加以吸納等等。“可汗”結合與民同樂的王府,不知不覺中劉洋成了聖君。

    而這套文化的發展和擴張,持續不斷的刷梗和二創,各種“高強度的自發性整活”,對種花家的文化推廣可謂功不可沒。

    其他白蓮教主持只是在拾取些許雪中鴻泥,而李岩本就是傳播雪球,或者說是傳播的“潘多拉魔盒”的始作俑者。

    起風了,種花王,可汗?漢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第十一章 種花大han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第十一章 種花大han王並對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