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
種花屯的修建,可以說是克服了種種困難,才有了現在這個成績,李岩非常自豪。經過多日的辛勞,有了足夠堡內各宅院建築和外面城牆地基的石料,剩下的工作就需要宋三郎繼續努力了。
河套臘月下起了大雪,這種天氣下,當然不能繼續干了,李岩吩咐所有人在家休息。
劉洋現在在裝備處,查看兵器。他拿起一根長槍看了看,槍長約一丈,槍頭鐵制,形如鴨嘴,典型的大明制式長槍。
至于先進一點的,就是還有些三眼銃,挑挑揀揀,李二愣看得上的,也就只可以組建一個排。
最後劉洋選了三十根長槍與十把三眼銃,並配備腰刀,這一個排就讓袁芳領著做劉洋的親衛隊。
本來是劉鐵蛋的位置,不過李二楞和劉鐵蛋兩個人都互不相讓,劉洋不高興了,袁芳成親衛隊老大了。
除了這些兵器外,劉洋還給親衛隊配備了棉甲,白馬。讓袁芳帶他們練習馬上功夫。
小企鵝又出現了,發布了第三個任務,滅掉察哈爾,統一蒙古高原。
裝備處是徐光啟的後人,徐大負責。劉洋讓他打造一批兵器,作為草原征戰的武器。
兵器種類的選擇問題,劉洋也找來了許三,讓他和徐大一起,把武器的事情給解決了。
劉洋根據實戰還有歸化城的財務,理清了思路。他自己在馬上以後就是大斧頭,沒錯繳獲的戰利品。
斧、鉞、錘、戈、戟、鉤鐮等這些長家伙,用起來威武霸氣,用于獨馬沖殺敵陣,非常好。少量購買或者繳獲就可以應付。
腰刀,長槍,盾牌,火銃這四種,需要裝備處打造。攻守兼備,還可以批量生產。
遠程兵器沒有放棄弓箭,同時選用火銃,組成一營火槍兵。弓箭犀利,制造成本高,但是威力大,可回收,草原召來的很多牧民從小就騎馬射箭,一身好武藝,當然要用起來。
火銃手的訓練簡單,一把火銃也相對便宜,使用火器也是未來歷史的潮流,不過火藥子彈技術還沒有完全攻克,批量生產有難度,還需要裝備處大力投入。
現在手上有十一把三眼銃,三眼銃有效殺傷力也就在二十余步,有十把給了親衛隊,一把給了張老五。
張老五現在可是白蓮教新起之秀,賀老道大力栽培,劉洋也給了信任,已經是劉洋手下的五虎上將之一了。
他和潘蓉生活很幸福,潘蓉也生了一個小女孩,長的那個漂亮,小鼻子小眼楮,和潘蓉竟然有七八分的像。
每天晚上回家,張老五都抱著小寶寶,不敢親,怕她哭。張老五現在也留了胡子,還不短。
有一次不注意,太喜歡,親了一口,小寶寶愣是哭了半小時,也許她以為是對她的懲罰。
從哪以後潘蓉就不許他再親女兒,在外面張老五人五人六,家里是潘蓉說的算,他的錢全被潘蓉給投入到了劉氏商行。
不用說,潘蓉是和小翠特別親,都是白蓮教賣茶女的高手,本來就是熟人,現在都有孩子了,雖然小翠還沒生,更加走動的頻繁了。
回到裝備處,劉洋也要求裝備處模仿鳥銃。這東西射擊距離則遠得多,一把精良的鳥銃有效殺傷力可在八十步。
在這個時候,除了弓箭,鳥銃為臨陣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歷史上戚家軍訓練鳥銃手,向在八十步立五尺高木牌一塊,鳥銃手中方為藝精。
鳥銃制造的工藝復雜,對制銃工匠的手藝要求頗高。劉洋也不著急,制造鳥銃的工匠就慢慢打磨,只要掌握了技術再推廣就不是大事。如果以後順利了,三眼銃將慢慢不再使用。這就是武器的更新,優勝劣汰,到處都是。
歸化城有一批匠戶,世代都是打制兵器,他們是裝備處的主力,劉洋偶爾過來鼓勵一下他們,並且開出懸賞,做出來,分地,封官。這一下工匠們積極性更好了。
那匠頭叫常春,年在四十歲上下,身材甚是粗壯,臉上是憨厚老實的笑容。
常春道︰“大人,不是小的夸口,當年小的打制兵器火銃,那也是數一數二,就算到草原,來了歸化城,這手上的技藝也沒有落下。”
看他臉上似在回憶,神情又是驕傲又是痛恨,那也是有故事的人。不過時間比較緊,劉洋還有其他事要忙,趕緊問了他些制造鳥銃的知識。
常春一一答了,“大人,造鳥銃,以六斤為妙,只是耗鐵甚多,四十斤毛鐵,最後只煉到七、八斤精鐵,所費不小。”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劉洋也只是問下,他關心鳥銃的質量,歷史上很多明軍使用鳥銃,不是啞火就是炸膛,造成對使用鳥銃有誤解,劉洋不想讓大家有擔心。
對于劉洋的疑問,常春道︰“大人,鳥銃出問題,原因無非兩種,一是材料不足,以次充好。自然出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工匠們在制造時手藝不夠好,粗細薄厚不均,特別是在銃管的焊接上,造成鳥銃炸鏜。只要大人材料充足,小的便可以造出火銃來。”
大明對鳥銃的質量要求其實很嚴格,不論工部還是各地衛所,他們造出軍器都要注明某部、某衛、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樣,事後還需造冊,以便隨時查考。劉洋完成搬來就用,出了問題再解決,時間還有。
“對了,老常,除了火繩引燃的鳥銃外,你們可會制造那種轉輪火銃或是擊火銃?”
歷史上的轉輪式燧槍與擊式燧槍,劉洋也听說過。
那轉輪燧槍,是用齒輪條摩擦燧石生火而點燃火藥。那擊式燧槍由擊錘撞擊燧石起火。
常春摸著腦袋想了半天,也沒敢打包票。只是答應回頭,找熟悉的工匠和朋友,打听一下,看有沒有會得。對于常春來說,他目前還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