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看著,光板上的內容,朱祁鎮若有所
腦子飛速運轉著,瞬間恍然大
英宗皇帝朱祁鎮︰
“曾祖父,您說的這些咱都懂!”
“您放心吧,曾孫一定會將他的恩情銘記在心!”
“等重登帝位之時,必然讓他成為輔政大臣,為咱出謀劃策!”
哎喲,這!
朱棣心中憋的那口氣
這不是對牛彈琴嗎?
浪費口舌!
火氣還沒冒上來,對方又來了一串暴
英宗皇帝朱祁鎮︰
“曾祖父,跟您說個好消息!”
“剛才太監來報,祁鈺已經打點妥帖,咱明日便可入朝听政!”
“屆時試試大臣們的風口,必然要拿捏出氣勢,改善一下他們的印象!”
“……”
“但是,你也知道曾孫嘴笨,一年都未上”
“那文武百官,只怕對之前的事頗有微詞,定要讓曾孫下不來台”
“而曾祖父您功績斐然,將大明和臣子治的服服帖帖,所以希望您到時候幫幫咱!”
就這,還知道自己做的那些混蛋是受人詬病?
身為一國之君,都混到這種地步,還要佔著皇帝的位子?
臉呢?
朱棣這暴脾氣,是真的想要口頭教他做
可還沒有來得及發作,對方又趕鴨子班發來了一串消
“只要能夠穩住朝臣,曾孫便可順利復”
“但是如果不順利的話,也就只能使出一些強制手段了!”
好家伙,沒什麼本事,對皇位倒是挺看重
朱棣揉動著眉心,只覺得心口堵著一口
成祖皇帝朱棣︰
“祁鎮啊,咱做人是需要有自知之明的,你能明白嗎?”
英宗皇帝朱祁鎮︰
“多謝曾祖父教誨,曾孫銘記于心,咱是皇”
“就算那些大臣有意見,但是他們也不能否認這個事實!”
“心中無桿稱,何以當朝臣,滅了就是!”
等等!
你是不是對“自知之明”這幾個字有什麼誤解?
老子是讓你有自知之明,不是那些朝臣!
唉!
又是長嘆一口
朱棣算是看明白了,朱家的兒孫們,都揣著一百零八個心眼子呢!
朱祁鈺為何會讓朱祁鎮上朝?
在群臣面前,朱祁鎮越是不
作為對比的朱祁鈺,就越有優
朱祁鎮呢?
也是個沒腦子
對方的意圖他是一點沒察覺,反而還屁顛屁顛的等著“送死”!
不過看這架勢,兄弟兩個對皇位都是勢在必
“也罷,咱就再幫你一次吧!”
經過深思熟慮,朱棣還是選擇了妥
朱祁鎮畢竟還是明面上的皇
首次回歸上朝,對兄弟二人都是一個轉折
朱祁鎮若是在朝堂受辱,百官遭殃,朱祁鈺也勢必會引起內
朝堂之上將分為兩個勢力,兄弟反目,到最後終成一發不可收拾的下
為今之計,只有先穩住朱祁鎮,才能夠變相的穩住朱祁
成祖皇帝朱棣︰
“小子,如你所願,咱就再幫你一次!”
“這新開了個通話功能,你上朝的時候咱倆就保持通”
“咱教你該怎麼說!”
英宗皇帝朱祁鎮︰
“多謝曾祖父!”
“等到穩住了這些大臣,真孫必然去陵墓給您好好拜謝!”
成祖皇帝朱棣︰
“你小子,咱還沒死呢!”
在朱祁鎮眼里,他的確已經涼
可是,朱棣好好的坐在這呢,拜個錘子!
這應該算得上是平行時
兩個人都活得好好的!
英宗皇帝朱祁鎮︰
“哎呀,不好意思,激動過了頭,代入感上去了!”
“曾祖父,先不說了,咱先去準備一下!”
……
換好龍袍之後,朱祁鎮才向朱棣發起了通
而且還是視頻通話!
緊接著,兩個人便可以看見對方所處的景
相似的宮殿,相似的龍輦,統一服裝的宮女太
……
不過,如今的朱祁鎮深處南
從視頻中可以清晰看出,南宮內,台階上長出的青
還有柱子上掉漆的金
許久未打理,而生出雜草的花
種種跡象,無一不是在透露一個帝王的隕
嘖嘖
這小子是真的心大
和所住的乾清宮相比,此地無異于冷
都已經到這地步了,他居然還天真的認為,朱祁鈺是為了他好?
同樣是兄弟,一個天真無邪,一個又心疼果
不得不承認,朱瞻基生兒子還是有水平
若說朱祁鈺這樣的性格,身在帝王之家,繼承大統倒是最合適不
反而是朱祁鎮,如此軟
若生于平常百姓或者富人之家,這一輩子應該過得很舒
可悲可嘆
一直入了奉天殿,面見文武百
可面對這身著龍袍的君主,群臣卻猶豫了片刻,才緩緩行了
“臣等參見皇上,祝皇上……”
死氣沉沉的景象,有氣無力的聲音,毫無氣勢可
這分明就是沒把朱祁鎮放在眼里呀!
“眾愛卿平”
朱祁鎮落座之後,群臣一個個垂頭低腦,場面一度安靜,更顯尷
來的路上,本是想了許多辯解開脫之詞,此刻卻不知如何開口
只得壓著聲音,開始向朱棣求
英宗皇帝朱祁鎮︰
“曾祖父,咱現在該怎麼辦呀?”
“只不過一年沒上朝而已,實在是有些生疏了……”
成祖皇帝朱棣︰
“沒出息的,等會兒你不要說話,就給咱學著點兒!”
落坐到龍椅之上,朱棣環顧群臣,威嚴氣勢難以阻
禮
朱棣洪亮的聲音,便在朝堂之內響徹起
“自朕繼承大統以來,遠征蒙古,平定匈奴,力求大明前途光明,才得以呈現如今無憂之”
“天下太平,朝中無事,皆以寥寥度”
“那朕就考考,你們不知眾愛卿認為,當今天下,何為頭等大事?”
事出突然,眾人有些懵
朱高熾卻立刻察覺到了一絲拍馬屁的機
連忙上前一步,盯著朱棣笑
“父皇英勇無雙,統領天下有四海之城,無不佩服,稱為後世之君表率楷也無不為過!”
這一語點醒夢中
一番圓滑的馬屁,也瞬間讓眾人反應過
頃刻之間,群臣便簇擁在朱棣的面前拍起了馬
“陛下治隆唐宋,方成就大明今日壯舉,乃是不可多得之才!”
“永樂盛世,遠超大四海之內,萬邦來朝,大明王朝定能成後世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