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號稱是新加坡最大的收藏家,雖然沒有像楊先生那樣捐捐捐,但新世紀初大陸藝術品市場剛剛興起的時候,陳氏的許多藏品都是委托保力、嘉德、瀚海、朵雲軒等公司在國內拍賣。</br>關系當然是有的,所以只需要一個電話,他就能了解到基本的信息。</br>二十來歲的頂尖專家,憑一本圖冊,幾張照片,就能干垮一座省會城市(沈陽)的古玩市場?</br>像是科幻片,但他不止從一個渠道了解到,這就是事實。</br>這樣的專家不趕快結交一下,還等什麼?</br>可惜張世波,多好的機會?</br>轉念間,陳家生起身走向角落,但沒走兩步,身後傳來一陣驚呼。</br>他轉過身︰台上,一樽流彩四溢,栩栩如生的佛像被推了上來。</br>哪還有空結交什麼專家?</br>陳家生坐了回去︰“陳叔,麻煩看仔細點!”</br>“三少你放心!”</br>……</br>底下一陣騷動,又像剛才一般,一窩蜂的涌上了台。</br>唐佳麗紅唇半張,眼中流露中迷醉的色采。</br>遼三彩,十八羅漢?</br>辛苦奔波近兩月,終于見到了真容,不虛此行……</br>角落里,李定安暗暗一嘆︰戲肉來了。</br>前面所有的文物,甚至故意讓權英佔那麼大便宜,難道不是為了給這件東西做鋪墊?</br>這叫什麼?</br>請君入甕。</br>看李定安站了起來,權英狐疑的瞪著他︰“你干什麼?”</br>“看一看!”</br>不是看過了嗎?</br>陡然間,權英的心髒跳了一下︰東西有問題?</br>但不管是哪一種,都與她和陳靜姝無緣。</br>原因很簡單,就一個字︰貴。</br>既便打折打到腳腕子,估計也是“十億”起步……</br>圍著佛相的人太多,李定安就沒有往上湊,只是遠遠的看。</br>先看胎和釉︰胎質溫潤,白中透一點若有若無的黃,形似米色。畫法嫻熟,不見任何胎淚(釉汁流痕),施釉極薄,隱見胎色。</br>這是典型的唐至五代定州窯和磁州窯的特征,但正因為如此,才說明仿的像︰</br>《遼史•肖阿古只傳》︰天贊初(耶律阿保機第二個年號),與王郁略地燕、趙,破磁窯鎮……</br>器型更不用說︰自有瓷像起,各朝各代再沒有比遼三彩羅漢還要逼真,還要立體的人物瓷。</br>再看色︰新而不干,亮而不油,表層的玻璃質卻又帶著明顯的老化跡像。怎麼看,怎麼都像是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擺了上千年的樣子……</br>反正只憑眼力,真就看不出做舊的痕跡。</br>但要說他沒辦法鑒定,那不可能。</br>一是泥︰契丹地處北方,瓷土都帶黃沙,施釉又薄,所以山洞里的那些羅漢表面都有細微凸起的砂粒。</br>這一樽卻沒有。</br>這並非原料不對︰瓷土還是黃沙瓷土,或是用的遼代黃沙胎的瓷片粉碎後的瓷土,只因用的是機器,粉的過于碎,過于細,所以釉面上沒有沙粒。</br>為了彌補這一點,高仿的時候,造假者在塑好的泥胎表面又灑了一層沙。但灑的過于均勻,過于分散,與原瓷的區別相當大。</br>問題是,場內的這些客人哪見過原來的羅漢是長什麼樣?</br>沒有對比,自然也就沒辦法辯證。</br>二是胎︰李定安敢百分百的肯定,這一樽絕對是3D復刻塑胎,不然絕對達不到這麼像的程度。</br>想辯證也很簡單,稱重算密度︰機塑密度高,手工密度低。</br>但同樣,要有對比物。</br>還有第三個辦法,砸開。</br>就像當初的龍紋大缸,只要砸開,真假一目了然。</br>但沒必要。</br>等了好一陣,瓷像周圍的人漸漸散去,李定安走了過去。</br>像,真像。</br>器形像,顏色像,胎質、釉料、刻花,以及所有工序,沒有一處不符合遼三彩。</br>特別是原料︰絕對用的遼三彩舊窯址一帶的深井泥,更或是從遺址中挖出來的老瓷片,不然騙不過各種斷代的儀器。</br>李定安心中一動︰“能不能查一下赤峰缸瓦窯各窯廠的出口記錄,近期有沒有向國外出口過瓷器?”</br>十八樽真羅漢就是出自于這里,如果換成李定安是造假的,他肯定也會用這里的老泥或瓷片。</br>王成明怔了一下,給劉助理使了個眼色。她掏出手機,飛快的點了幾下。</br>李定安又繼續看,越看,神情就越專注。</br>如果說之前只是像,那現在,就是一模一樣︰</br>釉薄但色厚,色艷卻不干,有典型傳自唐代定州窯工藝的竹絲紋、傳自磁州窯的刻花胎入窯再二次補釉工藝……</br>這些3D無法復刻,只能靠純手工,但見了鬼的是,給人的感覺比3D復刻更像。</br>特別是年代感,就說一點︰釉光濁而不渾,乳而清潤,絕對做過脫玻化處理。</br>但李定安看不出一丁點使用了化學藥物做舊的痕跡。</br>他湊近一聞,沒什麼味道,然後又沾著口水嘗了嘗。</br>還是沒什麼味道。</br>但不應該。</br>他發現羅漢像到現在有多久?滿打滿算四個月。</br>既便從四個月前開始仿造,也就一百來天的時間,想達到騙過人眼的年代感,只能用化學藥水做舊。</br>問題又來了,就一百天來天,氣味根本散不干淨。</br>再者,也躲不過高科技儀器的檢測︰就比如物理做舊祛光,以達到“自然脫玻化”現像的牛油擦拭,用儀器一測一個準。</br>所以,肯定有其它的方法,而且夠先進,夠隱蔽,比龍紋大缸的做舊手法還要隱蔽。</br>但搜遍腦海,他就見過一次︰從沈陽故宮帶來的那些光瓷杯。不夸張,不碾成渣,不送進專業的實驗室化驗,就別想檢測的出來……</br>嗯,光瓷?</br>李定安的腦海里突然閃過一道光。</br>我了個丟,怎麼可能?</br>完全是下意識的動作,都不受大腦控制,手就蓋到了羅漢身上。</br>守在旁邊的工作人員嚇了一跳︰“先生,不能觸摸的!”</br>但李定安哪顧得了這個?</br>腦海里像是鑽進去了上萬只蜜蜂,嗡嗡嗡嗡嗡︰材質,稀土類光學陶瓷……</br>對啊,稀土類的光學陶瓷,要什麼樣的脫玻效果達不到?</br>別說遼,只要林子良願意,他讓儀器斷代到秦始皇都沒問題。(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