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寬闊,燈光柔和。
擺了五桌,其它四桌坐的滿滿當當,只有主桌空著幾位。
左朋站在米順東和秦隆中間,低聲匯報著。
但說實話,講得不怎麼好︰結結巴巴,磕磕絆絆。
結果越講越急,越急就講的越亂。
左朋一腦門的汗︰也是奇了怪了?
平時匯報的時候,挺順暢啊?
米順東和秦隆相視一笑︰那是因為你平時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平鋪直敘,不帶主觀意識。
但今天明顯心里打了小九九,有所顧忌,自然就會患得患失……
看領導的神色有點古怪,左朋老臉一紅︰被識破了?
都說了自己就不是那塊料。
他索性閉上嘴,又直起腰,指了指桌子上的u盤︰“書記,市長,我講的不好,不過拷貝了所有的資料,也有山洞內的錄相……”
意思是我不講了,你們想知道,自己看。
對了嘛,這才是左局長一貫的風格……
米順東想了想︰“李老師讓你來的?”
左朋愣了愣,臉上浮出一絲尷尬。
這一頓,兩位領導就知道了︰沒猜錯。
就說向來直來直去,從不會玩彎彎繞的的左朋突然就開了竅?
原來了受了高人指點?
問題是,李定安才幾歲?
越想就越覺得有意思。
米順東忍著笑︰“不錯,很有想法!”
“繼續保持!”
秦隆也笑,指了指u盤︰“小彭,待會放一放,讓同志們都看一看,回去後做份計劃。”
秘書忙接過u盤,快步走向舞台。
恰好,李定安和甦秀進了宴會廳。
兩人邊走,邊聊著節目策劃的一些細節,于徽音靜靜的跟在後面。
米順東站了起來,秦隆也站了起來。
然後,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近百道目光落在李定安的身上。
沒人說話,但動靜很大,李定安本能的停下腳步。
先是愕然,又笑了笑。
感覺即便辛苦點,好像也蠻值得的?
他繼續往前走。
甦秀跟在後面,心中五味雜陳。
這些都不是普通人,不論是當地的領導,還是國博的研究員。
但能看出,他們對李定安,都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與身份,職位,年齡都沒關系,只在于能力,以及他所做的一切。
但越是如此,感受就越是清晰,也就越明白李定安有多出色……
于徽音同樣如此︰兩只眼楮明亮異常,臉上傳來一種木木的感覺。
“我……我不去了吧?”
“別怕!”
李定安拍了拍她的手,又打招呼︰“各位領導!”
米順東指了指他和秦隆中間的位置︰“李老師,來,坐這兒!”
我幾歲你就讓我坐中間?
“不了,我坐這就行!”
李定安避了一下,坐到米順東的下首,又往桌上瞅了一眼︰好家伙,悶倒驢?
以前光听左朋說,但見這玩意上桌,還真就是第一次。
頭皮噌噌的就跳,李定安打了個哈哈︰“幾位領導,能不能……不喝酒?”
李老師也有怕的東西?
都忍不住的笑,米順東點頭︰“好,不喝!”
擺擺手,秘書收走了酒瓶,換上了果汁。
幾人落座,甦秀也又挨個打了招呼。
輪到于徽音,米順東稍稍一頓︰就感覺,挺熟悉?
但他很肯定,之前沒見過……
恍惚間,菜如流水一般端了上來。
米順東清空念頭,站起身,簡單講了幾句。
菜品很豐盛,還很有特色︰能在內蒙這地兒吃到正宗的鍋爆肘子和金毛獅子魚,就挺希奇。
也挺感動︰這幾樣,都是河北名菜,還不怎麼好做。
也正好餓了。
早上吃太早,六點就吃的早餐,中午沒顧上,到半下午才就著沙嚼了半盒米飯。
所以李定安沒客氣,招呼了一聲,抄起筷子就吃。
知道他飯量大,平時又太忙,吃飯快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沒人在意,都善意的笑了笑。
都是調節氣氛的高手,非常輕松,席間有說有笑。
李定安正在埋頭吃東西,就沒有人打擾他。幾位領導向甦秀表示了一下謝意,又請教起了此次節目考察的事宜。
核心意思就一個︰機會來了就不能錯過,無論如何,也要借一借央視的東風。
上面不批,墓葬群沒辦法發掘,節目十有**是拍不了了。但畢竟是央視,媒體中的大哥大,況且還是展示文物遺跡相關的欄目,哪怕能讓現場嘉賓提一嘴,都比鋪天蓋地的廣告效果要強。
要是能剪點圖片或視頻的花絮進去,就更好了。
但沒想,結果竟然比他預料的好的多的多……
甦秀想了想︰“嚴格來說︰如果李老師參與錄制,更或是擔任解說嘉賓,既便不發掘墓葬,拍攝取材的問題也不算大。”
李定安正在啃肘子,不由的頓了一下︰肯定又是老何出的主意吧?
行,你清高,你拿我做人情……
幾位領導精神一振︰意思是……以墓葬群為主題,拍一期節目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問題是,連文物都沒有,拿什麼展示?
都還在琢磨其中的原因,甦秀又笑了笑︰
“不過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按李老師的設想,既然發現伏牛山遺址,再以遼代墓葬為主題就是舍簡求繁,棄重取輕,再者文物元素太多、跨越太多朝代,也不利于突出節目的中心思想……所以我們決定,遼墓群的考察先放一放,先拍風水遺址……”
米順東心思一動︰不是考察,而是直接拍?
“甦導的意思是,直接拍?”
“對,先跟隊拍一段樣片,再上報台里開會研究,審批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當然……”
甦秀話峰一轉,看了看李定安,“需要李老師協助!”
當地的效率快,央視的效率也不慢。
剛出山洞,甦秀就把山洞內拍到的樣片發給了寧晶(制片人,總導演)。
寧晶看完後,大呼運氣,當即就去找了台領導。
領導也很高興︰畢竟風水類的遺址還是首次發現,意義深遠,而且收視率絕對有保障。
唯一有一點︰首次就代表著生僻,代表著不了解,如果沒有專業知識為依托,沒有權威專家講解,這節目怎麼拍?
好辦,遇事不決問專家……
寧晶雷厲風行,當即請教何安邦,何安邦只說了七個字︰解鈴還需系鈴人!
意思是這根本不算事,找李定安就行。
之後寧晶和甦秀通電話,李定安就在旁邊,把何安邦的祖宗八輩感謝了個遍。
然後,寧晶又給領導匯報,又把李定安的來歷講了一遍。
同屬宣口,領導打個電話到文旅部打听一下不要太輕松,再然後,就成這樣了︰
節目完全可以拍,但有先決條件︰
李定安沒時間參與錄制,沒問題。
沒時間擔任現場嘉賓,也沒問題。
但參與一下策劃總有時間吧?
反正方案是由于徽音負責,李老師你看著辦。
必要時候,李定安還得培訓一位解說嘉賓。
這個簡單,學不會,難道還背不下來?
程永權輕輕松松就能搞定……
可以說是定下來了,只是話不好說的太滿,甦秀才這樣講。
但米順東能听懂,秦隆也能听懂︰節目能拍,基本不會出意外……
潛意他們也能听的懂︰前提是李定安深度參與,不然什麼都不用說。
也能理解︰因為別人都不怎麼懂。
遺址是李定安找到的,文物也是他挖出來的,期間又查詢了多少史料,學習了多少相關的知識?
當然數他最了解。
欄目組有這樣的顧慮很正常︰換個人,講砸了怎麼辦?
霎時間,米順東和秦隆的心思就活絡起來︰這可是央視,到時候播出節目的,可是一套?
有了這個,還打什麼廣告,還找什麼電視台和自媒體,還做什麼宣傳片?
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哦不,掉金條!
而這,都是李定安幫他們爭取來的。
不,沒李定安,發現不了遼墓,央視考察組就不可能來他們這。
所以不止節目組,應該這樣說︰所有的一切,都因為李定安。
而且他不求任何回報……
人心都是肉長的,不感動是假的,米順東和秦隆默然一陣,又對視一眼,端起果汁站起身︰“李老師,說實話,說的次數有點多,也很無力,但我們還是要說︰謝謝!”
李定安愕然︰不是……感謝就感謝,你們這什麼眼神?
怎麼就跟……站在烈士陵園獻花圈似的?
甦秀也站了起來︰“應該說,我們都得感謝李老師!”
節目也不是想怎麼拍就怎麼拍,也是有質量要求,更有數據指標的。
有李定安這樣的專家兜底,等于多了一層保障,當然要感謝。
何況遺址是他發現的,文物更是他發掘的……沒他,節目根本無從談起!
“對,不但要感謝,還要隆重、鄭重的感謝!”
米順東露出一絲苦笑,“但說實話,李老師為我們做了這麼多,我竟然不知道,應該怎麼回報?”
對當地而言,他確實做的不少,但李定安本來就沒想過當地能給他什麼實質性回報。
說準確點︰他想要的回報不在這里。
當然,從其它角度來看︰至少展現了自我價值,幫助當地發展了經濟,當地旅游發展起來了,就業率高了,老百姓是不是也能過的好一點,這是不是也算是回報的一種?
這麼一想,好像還挺有成就感的?
他舉起果汁,挨個踫了踫,又開了句玩笑︰“為人民服務嘛,應該的……”
米順東和秦隆齊齊的頓了一下,又齊齊的點了一下頭,表情還格外的認真。
絲毫沒覺得這句話有什麼不對。
李定安懵住了︰不是……我就順嘴那麼一說?(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