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流派很多也很雜,主要原因是擇吉避煞時所依據的哲學或玄學理論太多。
但有一點,不管是哪一派,理論有多少,主要目的只有一個︰分金定穴。
說直白點︰在不同時間、不同方向、不同地點,可移動的星宿,與不可移動的山川、河流、墓穴等等等等之間產生的角度,這就是“金”。
分金就是根據計算,在無數角度之中找出吉利的那一部分,再吉中選吉,最後在這個角度所在的地理方位上選定一個坐標,這就是定穴。
而山下刻有刻度的椽木,就是用于分金定穴的指針。
不是中心的正針,而是羅盤中用于指示天空天體的縫針,以及指示實地地理特征之間角度的中針。
舉個例子:風水術語中有兩�詞,太陽到山、到向,太陰到山、到向。
指的就是太陽或月亮在固定的時刻,照射具體坐標與之產生的角度和星體所處的方位。
方位稱之為到山,角度稱之為到向。
具休在羅盤上,是用兩根經過中心的十字線代替,具體到用法:
先以縫針對應正針形成夾角,也就是縫,再用中針對應羅盤上的星圖、方位、再再對應地理坐標,再再對應附近的山川河流,形成許許多多的角度。
然後根據秘傳口訣計算,分析,擇吉避凶。
很繁瑣,簡直煩到爆,還很抽象。
因為很多術士都是照羅盤宣科,只知道口訣,卻不知道口訣是怎麼來的。
算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
而這里更為立體,更為具體。
不知道是吧?
我給你一桿標尺,你自己看。
所以才把羅盤建了這麼大,才會有首尾相連的榫和卯︰想接多長接多長,想怎麼挪就怎麼挪,哪個方位,哪個角度都可以。
又把天體空間、時間、抽象概念、玄學理論、甚至術數理論等等立體化。
基本不需要算,不需要分析,只要找對天體(星圖)、周圍山河(龍脈)、墓穴之間的角度(分金),再將標桿刻度或光影與羅盤,也就是石板上的各種信息進行對照,看是凶是吉就可以。
省時、省力,也更直觀,繼而擇吉更準。
所以,說這座台頂是塊羅盤,沒一點兒毛病,而且不要太好用。
也等于進一步縮小了用途。
反正不可能是用來定穴︰沒有定了穴,下了葬,還把羅盤留在山上的道理。
這等于告訴盜墓賊︰龍脈支脈是青龍山,坐山(又稱靠山)是主峰老道山,外圍星圖是二十八星宿,快來挖吧……
也不可能是為了盜墓,因為陣仗太大,盜墓賊沒這麼囂張,更沒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財力。
其它不說,光是將這兩百來塊石板裁齊、磨平、刻字,然後再擺在該擺的位置,都得百來號工匠忙活個一兩年。
如果是盜墓賊,我換成木板就不行?
甚至木板都不需要,弄成紙的就不行?
想畫八卦畫八卦,想畫北斗畫北斗,就怎麼轉就怎麼轉,想怎麼調換怎麼調換……
排除這兩種可能性再看,這幅羅盤更像是為了單純的尋龍或斬龍而建。
尋龍很好理解,也就是俗稱的找龍脈。
按風水的說法,好的龍脈可以福澤子孫,以及讓足夠的多的子孫安葬,再福延更多子孫。
再好點︰我埋這,子孫後代既便不出帝王,也是一方儲候。
再再好點︰老子是開國皇帝他爹……
只有這樣,才能配得上這麼大的陣仗。
其次,斬龍,或鎮龍。
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種︰在龍脈結點建廟,一般都建在山頂或半山腰。
是不是很像?
也唯有這種可能,才能將山頂的羅盤和半山崖的懸空廟聯系起來。
羅盤在先,遼代建的,是為尋龍。
寺廟在後,也是遼代建的,但比羅盤稍晚點,是為鎮龍。
香火還賊旺,從遼代傳承到了清代,按風水學的說法,這道龍脈被鎮的很徹底。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說明這附近很可能存在過遼代的大墓,比陳國公主更大的墓,很可能還不止一座。
當然,只是可能……
琢磨了一陣,他又四處看了看︰探到的石板越來越多,已超過兩百塊。
但除了石板,也就只有石板,其它的東西一概沒有。
所以,想要繼續推進,就只能確定這東西的具體用途,更或者是像找窖址一樣,一勞永逸,直搗黃龍︰直接找墓,然後反推。
問題是,怎麼找?
這可不是蒙古瓷,系統都沒用。
就靠他剛剛才學了點皮毛的風水知識?
不行,得找個人再請教一下……
李定安又看了看時間︰還不到四點。
“邢隊,通知下班!”
“啊?”
邢峰愣了一下,“這麼早?”
李扒皮不扒皮,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磨刀不誤砍柴功,讓左局先修條路,路修好了用機器挖!”
“好好好……建建建……明天就建!”
左朋笑的嘴都合不攏了︰又是羅盤……還是山頂大的羅盤?
遺址,絕對是遺址……要是再發現點兒什麼,說不定就是遺跡……
課題、項目……哈哈……
“李老師,山下是不是有大墓……我指的是比陳國公主還大的墓?”
嘖,鼻子倒是挺靈。
但李定安沒敢點頭︰“不好確定,我再找人問問!”
“好好……麻煩李老師……我送你回賓館……”
兩人並肩下山,走著走著,腦子里又冒出一絲念頭︰“左局,當初發掘後有沒有考據過,陳國公主葬在這里的原因?”
“噢……遼代時,奈曼一代是陳國附馬都尉蕭紹矩的封地!”
“兩人是合葬?”
“對!”
那就不可能是遼代蕭氏家族墓地。
蕭氏墓地在遼寧葉茂,已發現了二十多座……
……
回了賓館,草草對付了一口,李定安想了想,打給了何安邦。
“啥,給你介紹個風水大師,你要干嘛,找墓?”
何安邦著實有些吃驚,“你放著窖址不找,你找墓……我知道窖址找到了,那回京啊,回來再幫我研究兩個課題,他不香?”
香你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