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

第257章 林思齊的媽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智 本章︰第257章 林思齊的媽

    雨下了一夜,城市煥然一新。天邊飄著魚鱗狀的雲朵,金光斑斕,層層密密,像是從巨龍身上扯下來了一塊皮。

    李定安步履輕盈的下了樓,剛剛洗過臉,皮膚反射著細潤的光澤。

    這會兒才六點,圍著燕園跑一圈,再去學校,時間剛剛好……

    他做著擴胸,大口大口的呼吸著空氣,剛下了台階,耳邊傳來熟悉的聲音“李老師!”

    “老王?”

    不遠,就在池塘一旁,停著一輛霸道,王成功就站在車邊。

    “不是不用來了嗎?”

    準確來說是十天前,他從展覽會專家組退出的第二天,王成功和孫懷玉就不再當他的專職司機和秘書。

    費了挺大的勁,其中有一條仿真瓷走私案沒破之前,張漢光隨時叫,他隨時到。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畢竟小命也挺要緊……

    “臨時出了點情況,但您電話關機,處長就讓我來接一下您,請您到故宮去一下……”

    其實不是關機,而是設置了,除了爺爺奶奶、老爸老媽,小陳、小于,阿珍、吳教授,其他人在工作時間外就甭想打進來。

    不設置不行,電話忒多,而且盡是不相干的人……

    “等久了吧?”

    “沒,知道您有晨跑的習慣,我也剛剛到……”

    “出了什麼情況?”

    “有件東西想請您給鑒定一下!”

    “現在嗎?”李定安看了看表,“正好,看完了你再送我一下,還不耽誤上課……”

    這麼快嗎?

    王成功欲言又止從昨天下午到現在,差不多半天又一夜,故宮那幾位老師都還沒個定論……

    不過他就是在心里想了想要是時間不夠,領導肯定會提醒李定安請假。

    轉著念頭的功夫,李定安就上了車,瞅了瞅煙缸里被擰下來的海綿頭“呵,你們張處長檔次挺高啊,都能抽得起中華了?”

    這車是局里的辦案專用車輛,張漢光也就是偶爾征用一下。但他有個習慣太綿的煙都會擰掉煙頭再抽。

    所以說,就憑李定安這份細心,也活該他當專家……

    王成功笑笑,再沒說話,麻利的發動了汽車。

    這會還早,街上車很少,差不多半小時就到了長安街。過了**,又往北一拐,駛過筒子河,霸道停在了文華門外。

    李定安一看就知道鑒定的是什麼東西了不是書就是字畫。

    因為故宮的書畫館就在文華殿,包括書畫類的研究室也都在這一塊。

    經常來,熟門熟路,還離著十來步,門控就認出了他“李老師,今天來這麼早?”

    “有點事,值夜班?”

    “對!”

    “您先忙著!”

    先走邊打招呼,進了宮門往右一拐,就是字畫研究室。

    樓里靜悄悄,腳步踩著石磚的聲音格外清晰。窗簾基本都是拉著的,光線比較暗,像是走在墓道里一樣。

    上了二樓,沒走幾步,听到“吱呀”一聲。一扇門被推開,露出一張胡子拉碴的臉。

    頭發亂的跟雞窩一樣,面色臘黃,眼楮里充滿血絲,擺明就是好幾天都沒怎麼睡覺。

    李定安嚇了一跳“你媳婦跟人跑了?”

    “扯什麼蛋?�貜蝻�疾慌塴  br />
    張漢光一扯李定安,“趕快進來!”

    踏過門檻,李定安又愣了一下楊麗川、丁立成、故宮的兩位字畫類的老研究員,以及三四個檔案員和資料員。

    個個蓬頭垢面,沒比張漢光好到哪里,包括楊麗川和一位女資料員,眼皮都摞成了三層。

    嗯,角落的沙發里還靠著一位,正打著呼嚕……馬獻明,他來湊什麼熱鬧?

    “你們這是怎麼了?”

    “你先過來看!”

    張漢光把成堆的資料推到兩邊,清理了一下桌面,又指了指桌子中間的一本書,“認不認識?”

    哈?

    不要太眼熟一個多星期前才見過,差點就和林子賢干一仗!

    李定安拿起《儀禮注疏》,翻開了封面。

    沒錯,就是那一本滿滿一頁全是印章,狗眼都能閃瞎。

    “哪來的?”

    “馮攸然送來的!”

    見面不如聞名,人沒見過,但李定安對這女人的印象不要太深刻。

    “她買的?”

    “不是,借的……”

    “林子賢是美國人吧,她這路子挺野……”

    “你先別管這個,好好看一下這本書,是不是從故宮出去的?”

    “當然!”李定安指了指靠下的那幾方印鑒,“天祿琳瑯,以及乾隆的幾方印都是真的,說明確實被清廷內府收藏過……”

    “李老師,張處長說的不是以前……”楊麗川組織了下措詞,“是這樣的,能不能請你推斷一下,這本書流出故宮的大致時間?”

    李定安不假思索“晚清,清光緒二十六年,準確點就是1900年!”

    張漢光稍稍回憶了一下“八國聯軍?”

    李定安點點頭,豎了個大拇指。

    但不知道為什麼,一屋子的人面面相覷,好像不敢相信一樣。

    “有什麼不對?”

    肯定不會是自己說錯了系統給出的結論就從來都沒出過問題。

    “意思就是當年就到了國外?”

    “差不多!”

    “那什麼時候進來的?”

    李定安沒說話,撲稜著眼楮看著丁立成你把我當萬能機了?

    知道倒是知道,甚至能精確到天2008年11月10日。

    但不能說。

    因為沒辦法解釋。

    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丁立成訕訕一笑,又悵然一嘆“怪不得對不上?”

    楊麗川也皺起了眉頭,想了想,推了一下桌子上的筆記本電腦“李老師你看!”

    什麼東西……《故宮博物院古籍收藏目錄》?

    我去……又是《儀禮注疏》?

    收藏時間1979年。

    捐贈人……嗯,不認識。

    收藏地點文化殿國史藏書館。

    再看詳細備注南宋元符元年,周邦彥任秘書省正字,讎校典籍,刊正文章……手抄東漢鄭玄注解《儀禮注疏》……

    如果按備注,這本書是1979年捐的,但系統卻說在日本,怎麼可能到故宮?

    看到這里,李定安的眼皮止不住的一跳系統出bug了?

    不可能,要出問題早出了……

    正驚疑不定,李定安的瞳孔又“倏”的縮了一下下面還有幾組照片,有正面、背面、側面,以及封頁、冊縫、前副頁、後副頁、正文等等。

    黑白底色,一看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拍的,清晰度不是太高。不過猛一看,好像都一模一樣字跡、封皮,絲線,都沒什麼區別。

    包括正副頁上的那十幾方印,一方都沒少,也一方都不錯,唯獨有一點《清真居士》和《校書郎朱記》之間的縫隙,稍稍有點窄。

    差的不是太多,也就一毫米,但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就李定安這堪比電腦一樣的記憶,肯定不會記錯。

    而且東西就在手邊……他順手拿起書,比對照片量了一下可不就差著一毫米?

    就說系統絕不會出問題!

    心下稍定,他吐了一口氣“這不是一本書!”

    眾人默然。

    知道他眼力強,鑒賞水平高,也足夠細心,但沒想到,差距這麼大?

    書是張漢光昨天下午四點左右送過來的,然後七八個人研究了半天,快到天黑的時候才發現,筆跡有一點細微的差別。

    倒不是他們不專業,而是留存的資料太少,就只有這幾張照片,關鍵是就不怎麼清晰。

    還有一點,他們只顧著研究這本書當年失竊,是不是和正在故宮中任所長的林子良有關系,壓根就沒有人意識到這玩意竟然不是同一本?

    李定安比他們還好奇難不成,當年項墨林偽造了兩本?

    晚清時期都流出了故宮,然後一本流到了海外,一本留在了國內?

    一時天馬行空,他翻開封面,又滾了兩下鼠標,把照片放大到幾乎失真的狀態,一張一張的對比。

    同樣是上好的青檀熟宣,同樣是雪花箋……

    同樣是緝里湖白絲……

    印鑒痕跡也很像,無論是尺寸大小,還是篆刻手法……

    墨跡……照片是黑白底色,這個真看不出來……

    字跡倒是很像……但只是“很像”,而非“一模一樣”!

    仔細看,同樣是顏體,書里的字體筆劃稍顯生硬,呆板,但照片中的筆劃流暢有力,頗有幾分飄逸瀟灑的韻味。

    再一想偽本中的字,會不會就是照著照片中的字體臨摹的?

    好家伙,什麼項墨林偽造了兩本?搞不好,這本真就是周邦彥手抄的《儀禮注疏》……

    也絕非李定安馬後炮看字畫先看紙,再看墨,之後又是軸或是線。這些看完了才是署款、印鑒、題跋。

    都沒問題,才會看筆跡、風格等等。

    鑒定的那天,他一看連印章都不對,剩下的當然沒有必要再看,就把書還給了林子賢。

    何況,他哪知道周邦彥的字寫啥樣,真本又長什麼樣?

    但反過來再說,這一本如果是真跡,那除了字跡,印鑒也絕對有區別。一比對就知道了……

    他“咻”的吸了口涼氣“書呢,我是說電腦上這一本!”

    楊麗川嘆了口氣“丟了!”

    “啊,什麼時候?”

    “2011年!”

    李定安一下就想了起來建國後故宮先後失竊五次,最近的就是2011年這一次。

    罪犯是個偷竊慣犯,提前三天踩點,第四天以游客的身份進入故宮,閉館前藏到了樹後面。等到半夜安保最為松懈的時候,他先是剪斷了監控室的電源,然後開干。

    方法簡單粗暴挖洞,撬鎖,背東西走人。

    比較奇怪的是他斷電之前就被巡邏的保安發現,甚至抓住了他,卻又被他逃了。之後保安趕緊打電話給領報上報。

    之後領導怎麼處理的,不知道,有沒有報警,或是有沒有組織人在故宮搜過,更不知道。但結果就是他砸開了誠肅殿的石牆,撬開了鎖,包括金瓖玉梳妝盒在內的文物,背走了整整一麻袋。

    就挺神奇。

    還有更神奇的之前發通告說是七件,之後又成了九件,再之後,通告中再沒有提過文物失竊的具體數量。

    案子倒是破的挺快,前後只用了三天。但抓到他的時候,東西已經被他賣了一大半。但賣給了誰不知道。

    初夏時節,買主卻捂的嚴嚴實實,他只知道是個男的。而且還是人家主動找到的他……

    搖搖頭,李定安吐了口氣,指了指照片“這一本是不是真跡?”

    “不確定!”楊麗川搖了搖頭,“因為這是孤本,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過任何周邦彥的作品留存,沒辦法對比,所以就只能從紙張、絲線、印鑒等方面鑒定。但你也知道,一是當時幾乎沒有任何的科技手段,二則是,故宮之中類似的藏品不少……”

    明白了當時還是七十年代末,技術手段不是一般的落後,能用的沒幾樣,就只能眼力和經驗判斷。而項氏收藏之中的仿品太多,又仿的太像,而且又經歷了數百年,新的也成老的了。

    估計當時,故宮里的老專家們研究的都有點懷疑人生了。

    沒有百分之一百分的把握,只能當做“存疑”歸檔。

    但李定安卻有一種直覺照片上這一本,十有**是真跡。

    嘖嘖,這可是好幾億的東西,也不知道現在藏在哪個角落里……

    感慨了一下,他又開起了玩笑“怎麼,張處長不抓走私,改行破陳年舊案了?”

    “我倒是挺想改行的,要不你幫我向部里申請一下?”

    “要不我再順便幫你升個官?”

    “說你胖你喘上了……還升個屁?海外仿真瓷的案子再不破,我就得被撤職……”

    “你破不破案和這本書有什麼關系?”

    張漢光“呵”的一聲,“李專家,李老師,我問你,這書誰的?”

    “林子賢的!”

    “仿真瓷呢?”

    你都沒查到,我怎麼知道是誰的?

    就知道用的是林子良的技術……唉,林子良?

    林子賢……林子良……賢良,這倆是親兄弟?

    李定安恍然大悟怪不得馮攸然說借就借,這麼一算,她豈不就是林子賢的嫂子?

    唏……那天一起去鑒定的那女的,給了自己一張名片,好像叫齊英,林子賢也喊他嫂子?

    他有兩個哥?

    不對,林子良娶過倆老婆……

    嗯……林子良、齊英—林思齊……哈哈,那位是林思齊的媽?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方便以後閱讀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257章 林思齊的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257章 林思齊的媽並對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