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楊總也是國際性商業集團的股東,錢估計能多到數不完。</br>所以肯定不會在乎再多一件……</br>瞅了一圈,他又看到了一幅油畫。</br>畫名《西湖風景》,作者是蔡威廉。</br>這位也是民國時期的傳奇女子,父親是蔡元培先生。</br>她畢業于布魯賽爾美術學院,作品很有藝術價值,不過是油畫,所以在國內的接受程度不高,相對價格也就不高。</br>但稱一聲民國才女名屬其實,再者她也參加過女權運動,雖然沒有創辦過學校,但在民國時期,于國內多所學校教書,任職,稱一聲教育家並不夸張。</br>更何況,她父親還是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br>這麼一想,但凡陳靜姝喜歡的屬性,好像都疊齊了?</br>就這幅了……</br>李定安又把手搭了上去。</br>繼而,眼角微微一抽。</br>仿的?</br>一時間,他都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br>簡直是……邪了門了?</br>這可是聲稱價值百億的國際大型拍賣會……</br>前面的龍紋大缸、恭慈金寶、乾隆御筆也就不說了,畢竟價值億萬,造假集團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冒著踩幾十年縫紉機的風險偽造,都在情理之中。</br>但這幅畫,起拍價才是十二萬,還仿的這麼逼真?</br>而從進來到現在,加上那頂鳳冠,滿共才看了三樣,有兩樣就有問題。</br>這是拍賣會嗎?</br>他想罵點什麼,卻不知道怎麼吐槽。</br>看他定定站著,半天不說話,工作人員低聲問︰“怎麼了李老師?”</br>“哦……沒怎麼!”</br>李定安吁了口氣,“麻煩你了!”</br>“客氣!”</br>知道他看完了,工作人員準備把他帶出去。</br>李定安長噓短嘆,本能的跟在後面。</br>繞過了放藏品的箱子,又繞過了一群爭嬌斗艷的旗袍美女,就要到門口了,有一位禮賓抱著一幅畫走了進來。</br>工作人員停了下來,李定安也就停了下來。</br>“流拍了?”</br>“對!”</br>“先收起來,等二拍吧!”</br>“好的組長。”</br>工作人員和旗袍美女一問一答,李定安出于本能,也瞄了一眼。</br>美女抱的是一幅四尺三開(68cm*45)豎幅,外面瓖著畫框,以及玻璃。畫上是一位剛剛出浴的美人,渾身上下就披著一襲輕紗,幾乎等于沒穿,所以該看見的都能看得見。</br>典型的東方面孔,額頭上畫著一個淺淺的記號,乍一看,像個“�d”,仔細一瞅,卻是“十”。</br>再要仔細點,就能看出美人的右眼是豎瞳。</br>畫的非常不錯,典型的工筆畫風,線條婉轉細膩,縴細飄逸,設色豐富而又秀婉,只看筆力,便知作者極見功底。</br>再看整體形象與意境︰這幅畫,完全將女人風情萬種,以及那種撩雲撥雨、欲拒還迎的媚態展現的淋灕盡致。</br>不夸張的說,如果雷阿珍在,絕對能盯著這幅畫看十分鐘。</br>再看價格,也不貴,才十萬。</br>不應該啊?</br>畫工這麼好,意境也非常高,還畫的這麼傳神,怎麼才值十萬?</br>而且還流拍了?</br>李定安又仔細看了一眼標簽。</br>上面介紹說,這是rb畫家藤原楞山的作品,是一位收藏者從rb帶回來的。</br>怪不得……</br>剛轉了這麼一絲念頭,李定安又愣了愣︰嗯,不對……</br>藤原楞山的畫風有這麼細膩?</br>他是齊白石的學生,學畫時直接就住在齊白石的家里,從某種程度上講,也算是齊白石的入室弟子。</br>但要說他的畫風……卻有點一言難盡。</br>說文雅點是過于寫意,近乎于抽象,說直白些,其實就是畫的比較潦草,還具有很強烈的漫畫風格,乍一看,就像是信手涂鴉。</br>而且產量極高,平時是一天一幅,靈感來了時候,他能連著畫七八幅。導致傳世的作品極多,因此價格很一般。</br>有的時候兩三萬塊錢就能買到一幅,所以藤原楞山的作品流拍很正常。</br>但要說這一幅也是藤原楞山畫的……李定安表示懷疑。</br>出于好奇,他問了一句︰“你好,我能不能看一看?”</br>工作人員沒猶豫,點了點頭。</br>沒上拍的都能隨便看,自然也不差這一件已經流拍的。</br>禮賓小姐將畫放在了旁邊的桌子上,李定安也走了過去。</br>別說,越是仔細看,越能看出區別。</br>這幅畫的畫風是典型的工筆畫的淡彩寫實技法,幾近于素描著彩,與藤原楞山的抽象漫畫派的風格有天壤之別。</br>人物畫的也極為傳神,不管是看一眼,還是看幾十眼,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情和欲。</br>左下角有兩枚印,都是四字陽文,都是篆體,一枚是藤原楞山的本名印。另一枚是“八德山人”,估計是有人鑒賞後留的。</br>再看題跋︰昭和29年戀人喜子ズ ペ。</br>就這麼一行字,卻非常有特點,隱約間,有一種“遒勁卻又方齊”的感覺︰無論起筆與收筆,都異常的干脆,無一絲拖泥帶水,像是用斧頭劈過。</br>所以,這字也很不錯……</br>拍賣會既然當成藤原楞山的作品拍賣,肯定請人鑒定過,至少這枚印應該不會錯。</br>但要讓李定安說心里話,這幅畫,藤原愣山應該畫不出來。</br>個人風格是其一,就像性格,不可能說改就改。其二則是畫技與筆力,感覺要比藤原楞山高上不少……</br>也說不定,就是名家沒成名之前,依托藤原楞山的名字畫的。</br>這種現象其實很常見,比如齊白石、張大千,成名前,全都是仿名家作品為生,憑空臆造的也不少見……</br>那要不要用技能點鑒定一下?</br>感覺有點奢侈……</br>正轉著類似的念頭,手機“嗡嗡”的響了兩下,拿起來一看,是陳靜姝。</br>“怎麼這麼久?”</br>“快了,什麼事?”</br>“何館長和呂教授也來了!”</br>“哦,知道了,馬上出去……”</br>掛了電話,他又看了一眼畫。</br>算了,都到這份上了,鑒定一下就鑒定一下吧,說不定還能給楊光信挖�坑……</br>依舊很隨意,依舊是隨手那麼一搭。</br>然而瞬間,腦子里“嗡”的一下。</br>作者︰張大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