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大禮議開始

第71章 不會真有人覺得張氏兄弟是什麼好東西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遼東百夫長 本章︰第71章 不會真有人覺得張氏兄弟是什麼好東西吧?

    他自知沒有歷史上嘉靖那樣的權謀和手段,能花費四年時一步步去對內閣和司禮監進行分化瓦解,然後逐個擊破。

    實際上,前世作為一個普通人,他相對于這些古人們,唯一的優勢不過是自己相對先進的理念,和對歷史上發生過的那些‘大事’的一些模糊的印象罷了。

    最多是多一些現代人對過去歷史的總結,讓他知道一個國家和的民族最終應該向著朝著什麼方向發展,避開一些前人趟過的彎路和錯誤。

    論玩陰謀詭計,他是不可能玩的過這些古人的。

    “將軍言重了,將士們不過是恰巧听見午門喧嘩騷亂,為陛下安危考量,方才隨同我前來探尋一二。”

    張鶴齡回應道,看著蔣定這個一步登天的武官拉著自己的親兵家丁,擺出了一副隨時準備一言不合就玩命的架勢。

    覺察到身旁听到蔣定的責問,神色變得猶豫不決的錦衣衛,張鶴齡的語氣也變得有些不自然了起來。

    “若是陛下有令,讓五軍都督府監暫時收押楊慎等僚,不妨先統治內閣討論,依照我大明……”

    “若是陛下有旨意,那我五軍都督府便只能奉旨收押此賊,我等大明武官,難道還能抗旨不尊不成!”

    蔣定大聲說道。

    說完,不管張鶴齡一時之間有些難看的臉色,他示意左右壓著眾官員和午門外鬧事軍官,士子先行離開。

    等到眾人先行,他才轉身離去,蔣定能感覺到,身後張鶴齡的目光宛若毒蛇,死死的盯著自己。

    不過畏懼巡捕營和蔣定身旁這些亡命之徒的凶威,他卻遲遲不敢下令錦衣衛追擊。

    終究……張鶴齡還是不敢下令錦衣衛沖上去和蔣定這幫京軍直接搶人。

    等到蔣定帶著楊慎等官員穿過城門,他才長舒一口氣,感覺背後衣襟不知何時已經濕透,看著城外負責接應的騎兵親軍,對著身旁的李子遠說道。

    “我帶著楊慎等賊押入五軍都督府監,你把這些勛貴府上的家丁各自遣送回家,順便,替我向武定侯道謝。”

    “大人……這……”

    見到城外待命,被城牆上的守衛像是看賊一樣盯著的蔣定的親軍,李子遠才察覺出不對,再看身後這些隨蔣定入京的‘京軍’,一時之間有些瞠目結舌。

    他現在突然之間有些明白,為啥剛剛要拿下一個小小的巡捕營參將蔣定都有些猶豫。

    感情您剛剛全是唬人的是吧的?

    李子遠感覺自己的嘴角有點抽抽。

    “沒有兵部調令,京軍難以入城,這些都是我拜托武定侯郭勛幫忙從京城勛貴家里借來的家丁胡兵。”

    看著面前知道塵埃落定才開口解釋的蔣定,李子遠再一次感到這位在京軍時便顯得格外可靠的老大哥的深不可測。

    看了看城外正給馬匹喂草料的五軍都督府親兵護衛,再看看身後的京城。

    顯然不知不覺之間,自己就又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等還完兵馬,你且不要出城,陛下會召集我等入宮,等我安排好楊慎等一干人等,便與你一同進京面聖。”

    看著面前的蔣定,李子遠不敢多言,怕又在不經意間破壞了蔣定的謀劃,起身領命便入城帶著家丁們歸去。

    ——

    “可惜了,五城兵馬終究不如天子禁衛——”

    終究還是沒有沖進午門。

    張鶴齡嘆了口氣,盡管之前已經吩咐過京城四門守將,不許京軍入京。

    但看到蔣定身後的甲士,他的第一反應是計劃出了紕漏,且不說巡捕營有近千人,斬了靳倫後,更是被蔣定收入囊中……況且蔣定能帶幾百京軍入京,就意味著四門守衛已經不可靠,天知道一旦動手,真的撕破臉,蔣定到底能從京軍里拉多少人入京和張太後和內閣武力爭奪皇宮和天子。

    而現在蔣定能帶兵入京,就意味著剩下的計劃也不能實施了。

    若是楊繼能攻入午門,意味著張太後的力量已經對小皇帝形成了絕對的壓制。

    他們便可借機,無論是利用兵馬司軍隊,還是借口午門之事令皇宮戒嚴。

    負責保衛皇宮的驤四衛便可直入乾清宮,借著宮外混亂的掩護屠盡興王府親信,挾持小皇帝。

    可惜了……太可惜了……

    張鶴齡心中想到。

    此等天賜良機,不知何日還能再尋。

    他心中隱隱有所預感,今日之後,若是再想憑借武力威逼小皇帝妥協,恐怕已是不可能了。

    “太傅,太後曾言,其他人可以不管,但楊慎一定……”

    “怎麼,有本事你帶著人去追,看蔣定手下那幫威武營的亡命徒敢不敢動手砍了你……”

    听到旁邊這個靠著張家的關系,才混上了個錦衣衛千戶的提醒,張鶴齡罵道。

    說道這里,他又怒又氣。

    “江彬這個狗東西,活著是個禍害,死了也不安生!威武將軍——威你媽個頭!”

    張鶴齡罵完,喘著粗氣,神色重歸平靜。

    江彬這個正德皇帝堪稱最信任的武將寵臣,給他留下的陰影不可謂不大。

    “現在就要緊的不是楊慎,他是首輔之子,只要他一口咬死是踫巧和張璁等人半路踫上,言語不和互毆,就沒人敢動他。”

    他冷笑道。

    “反而是楊繼那廝,看過太後懿旨,為了脫罪,怕是要胡亂攀咬。”

    張鶴齡搖了搖頭,故作憂心。

    “此事交予小人,錦衣衛在五軍都督監中也有眼線……一個楊繼,不足以讓大人費心。”

    旁邊的千戶連忙補充道。

    而張鶴齡滿意的點了點頭。

    實際上,對于張鶴齡而言,干掉幾個武官,讓他永遠閉嘴,他並不是第一次干了。

    由于篇幅過長,我大致給老爺們描述下這兩個喪盡天良的玩意在‘弘治’‘正德’‘嘉靖’朝干過的那些‘大事’)

    正德朝時期,有人告發張鶴齡與曹祖陰謀叛亂,武宗立刻下令的將兩抓捕歸案動作快的離譜)。

    而就在武宗想要親自與群臣欲審理張鶴齡曹祖陰謀叛亂之事的前一天,曹祖和其子便在審問前莫名其妙的服毒自盡。

    當時的人都說曹祖父子的死是張家派人干的。

    喜歡大明︰從大禮議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從大禮議開始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從大禮議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從大禮議開始第71章 不會真有人覺得張氏兄弟是什麼好東西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從大禮議開始第71章 不會真有人覺得張氏兄弟是什麼好東西吧?並對大明︰從大禮議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