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之影

第三十章 跨大西洋標準出版業務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趨時 本章︰第三十章 跨大西洋標準出版業務

    “莉莉小姐?嗯……我好像在哪兒听過這個名字……”

    亞瑟沉吟一陣,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一拍手道︰“啊!我想起來了。那天阿爾罕布拉的劇院經理向我極力推薦過這姑娘,但可惜她那天正好休假,弄得我沒能親眼目睹她的風姿和儀態。”

    康羅伊依然端著他的牛津腔,但是話尾的輕微破音還是出賣了他焦躁的心情︰“那還真是遺憾,不過如果您有空的話,真的應該另找時間去看看她的演出。那輕盈的舞步,轉圈時的一顰一笑,她天生就是為了舞台而生的。那種混合著虔誠與反叛的張力,簡直就是從但丁《神曲》里走出來的貝雅特麗齊!”

    亞瑟看見康羅伊對女主角的事情這麼上心,他反倒表現出了猶豫。

    “或許莉莉小姐真的像是您說的那樣優秀,但是……”亞瑟一副打退堂鼓的做派︰“您或許不知道,這部戲能否打響,這對我,不,是對我和我的朋友們,對正在籌備上市的帝國出版公司都非常重要。”

    康羅伊被亞瑟說的雲里霧里︰“什麼帝國出版公司?這年頭出版商也準備去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了嗎?”

    亞瑟扶著額頭嘆氣道︰“您應當知道我是《英國佬》的股東之一吧?”

    康羅伊微微點頭︰“當然,您和《英國佬》的關系,包括您就是《黑斯廷斯探案集》的作者亞瑟•西格瑪,這在圈子里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您的意思難道是說,《英國佬》要上市了?”

    亞瑟看他這麼好奇,只得“勉為其難”的將事情前因後果都交代了一遍。

    只不過,在他的口中,《英國佬》上市的最大原因可不是什麼獲取輿論聲浪,向唐寧街的某些看他不順眼的大臣示威,而是正常的商業行為︰為了進行產業擴張,上市募集資金。

    除此之外,亞瑟還“不小心”重點提及了羅斯柴爾德銀行主動提出“希望充當帝國出版公司上市保薦人”的行為。

    當然,既然亞瑟都這麼不小心了,那羅斯柴爾德銀行準備將他們持有的兩成《泰晤士報》股權注入帝國出版公司的事宜,亞瑟肯定是不得不提的。

    康羅伊一下子得知了如此多的商業機密,一時之間腦子也有點懵。

    只不過最讓他震驚的還不是《英國佬》上市的消息,而是這個正在籌備成立的帝國出版公司旗下居然還囊括了《經濟學人》和《自然》雜志。

    相較于《英國佬》這種娛樂消遣的文學雜志,以經濟學和政論文章聞名的《經濟學人》無疑是高端、上流的代名詞。

    雖然《經濟學人》的發行量遠沒有《英國佬》大,但是在倫敦金融城,胳肢窩里夾上一份《經濟學人》正在逐漸成為塑造金融專業形象的一部分。

    身為銀行家、股票和保險經紀人,你可以不看《經濟學人》,但哪怕只是為了裝點門面,你也應該買上一份。

    至于《自然》,那就更了不得了。

    雖然《自然》上通篇都是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遠不如家庭科學雜志那麼好懂,但是《自然》之于不列顛,尤其是之于皇家學會,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

    自從法拉第的老師,皇家學會第25任會長漢弗里•戴維爵士1827年因病辭任以來,皇家學會的科學家們便圍繞會長之位與政府和王室展開了長期斗爭。

    這幫科學家堅決反對皇家學會成為一個政治性機構,還揚言必須把學會中那群名不副實的貴族、政客和富豪通通除名。

    只不過,他們雖然攪黃了皮爾爵士當選新一任會長的計劃,但最終會長頭餃還是落到了來自王室的甦塞克斯公爵腦袋上。

    雖然甦塞克斯公爵在上任後,通過一系列改革證明了自己不僅是稱職的會長,更是科學事業的推動者。

    在他的手中,皇家學會的組織模式告別了粗放管理,象征著專業化、精細化的各學部委員會相繼成立。

    不僅如此,甦塞克斯公爵還組織專業委員會,針對科普利獎章等學會獎項的頒發,起草頒布了明文的標準與細則。

    在一系列改革通過後,不少科學家都對甦塞克斯公爵大為改觀。

    但是,這依然不妨礙還有相當數目的科學家瞧會長不順眼,因為甦塞克斯公爵並沒有按他們的心願對皇家學會臃腫的會員名單進行瘦身。

    截至目前,皇家學會的會員準入條款依然沿襲1730年的規定︰候選人只需提交一份證明材料,並附上3名推薦人姓名,便可申請入會。

    更讓科學家們惱火的是,一年中會員的申請和當選數量居然沒有限制。

    為了堵上這群科學家的嘴,甦塞克斯公爵在從哥廷根返回倫敦後,便按照他和亞瑟約定好的那樣,通過在《自然》上發表論文來幫助一些頗具爭議的皇家學會會員“做出”學術成果。

    就因為這件事,還導致《自然》在英國自然哲學圈里出現了口碑兩極分化的局面。

    一方面,《自然》向來不乏高水平論文,尤其是在電磁學領域,由于有著法拉第、安培、貝采里烏斯、阿拉果等學術權威背書,所以目前全歐洲都很難找出比《自然》更具含金量的期刊。

    但是,另一方面,你又能在《自然》上看見不少稀奇古怪、名不副實的文章。

    不過,縱使《自然》有著良莠不齊的毛病,但是這爭議只是存在于科學圈內部而已。

    而對于那些圈外人來說,他們能看見的唯有一件事。

    那就是,近兩年來,新發展的皇家學會成員幾乎全都是先在《自然》上發表了論文,之後才當選的。

    因此,這很容易就會讓人產生聯想︰在《自然》發篇論文就等于獲得了皇家學會的入場券

    但實際上,知道內情的人都明白,上述的這個定理其實是反過來的。

    但不論如何,《自然》等于皇家學會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磨滅了。

    亞瑟這麼干的初衷原本只是想幫甦塞克斯公爵解一解燃眉之急,但他這麼搞學術腐敗,結果反倒壞心辦好事,進一步推高了《自然》在科學期刊中的地位。

    對于康羅伊這樣的上流社會人士來說,皇家學會會員的頭餃可是具備著與騎士勛章同等價值的吸引力。

    以亞瑟的下級勛位騎士頭餃為例,自從有了這個頭餃,亞瑟不僅可以在姓名前冠Sir,表明他的騎士地位,並且還要在姓名後加上.,以此表明他是下級勛位騎士。

    而一旦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便又可以在姓名後加上FRS。

    雖然這東西看上去沒什麼用,但是對于已經不滿足于物質追求的上層階級而言,名片疊疊樂比什麼都重要。

    為了一個從男爵的頭餃,為了在名字後面加上一個Bt的後綴,願意掏出兩三千鎊的大有人在。

    在外人的眼中,《自然》就是這麼一個可以批量制造兩三千鎊頭餃的科學期刊。

    這讓康羅伊不得不在心中默默將亞瑟的社會地位又上調了一個級別。

    一時之間,莉莉的角色都被他暫時放到了一邊。康羅伊思忖著,萬一莉莉把亞瑟的戲演砸了,進而影響到他的上市計劃……

    為了芭蕾舞女的演藝生涯去開罪這樣一位掌握著皇家學會準入通道的電磁學沙皇,這實在是不值當。

    但亞瑟的想法卻與康羅伊截然相反。

    在他看來,那位叫莉莉的姑娘要是演砸了,那才是天大的好事。

    莉莉演的越差,康羅伊虧欠他的人情就越多,他打入肯辛頓宮的計劃也就越好開展。

    至于影響帝國出版公司的上市計劃?

    亞瑟從來不擔心這個。

    因為前兩天他才剛剛前往金融城拜訪了巴林家族的弗朗西斯•桑希爾•巴林爵士。

    在幾年前的利物浦霍亂事件中,亞瑟與巴林家族一同策動了利物浦的貧民區改造計劃,並使得一筆十萬鎊的利物浦城市建設公債成功通過下院公共建設委員會的審核。

    亞瑟雖然沒有從這次合作經歷里收獲任何物質回報,但卻成功給弗朗西斯•巴林爵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巴林家族將這位前甦格蘭場警官視為一位職業、可靠、靈活且經驗豐富的合作伙伴。

    因此,當亞瑟告知弗朗西斯•巴林,他正打算在出版業大展拳腳時,巴林家族很快便對入股帝國出版公司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得知了亞瑟的計劃後,翌日便在家族會議上提出了參股計劃,而在昨天,他在寫給亞瑟的親筆信里還附贈了一個驚人的利好消息。

    眾所周知,在倫敦的銀行圈子里,羅斯柴爾德與巴林難分伯仲。

    而他們的生意也並不局限于英國,羅斯柴爾德除了倫敦以外,還有維也納、那不勒斯、巴黎及法蘭克福四大分支,而巴林家族在歐洲大陸之外的優勢則極為明顯。

    首先,老巴林爵士曾經擔任過東印度公司董事,在印度次大陸布局了不少產業。

    而1803年美國從法國手中收購路易斯安那的土地,也是由巴林銀行牽線搭橋並提供融資的。

    除此之外,他們還長期代理美國公債在歐洲的發行業務。

    自從老巴林爵士去世後,由于長子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加入輝格黨並決議參政,所以家族領導權便交到了次子亞歷山大•巴林爵士手中。

    而巴林家族與美國的關系不僅沒有變淺,反倒還逐步加深。

    因為現任掌舵人亞歷山大•巴林爵士的妻子安妮•巴林夫人,就來自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首富家族賓厄姆家族。

    正因如此,弗朗西斯•巴林才在給亞瑟的親筆信中信誓旦旦的向亞瑟保證,一旦巴林家族參股帝國出版公司,那麼他們將會盡力協調美國政府,推動他們進一步修改1790年《版權法案》,尤其是要加強帝國出版公司旗下作品的版權保護。

    雖然亞瑟並不認為結局會像是弗朗西斯•巴林對他吹噓的那麼好,但至少巴林的參股絕對有利于扼制美國出版商對英國文學作品肆無忌憚的盜版現象。

    即便不能徹底根除,但能抓幾個典型,逼著那幫鄉巴佬來倫敦談判也好。

    畢竟按照現行的美國《版權法案》,美國出版商盜版《英國佬》甚至不違法,因為不論是美國的版權法還是專利局,都不保護外國人的權利。

    美國政府不僅不排斥竊取歐洲的版權和專利,甚至還公開鼓吹和支持。

    華盛頓就曾經對多次在英國入獄的美國商業間諜托馬斯•迪格斯不吝贊美,認為他“不僅友善,還充滿熱情”。

    而且他還曾經推薦英國商人豪厄爾到弗吉尼亞設廠,甚至專門囑咐州長不要公開豪厄爾姓名,避免給後者在英國惹麻煩。

    享有“美國工業革命之父”美譽的塞繆爾•斯萊特曾經是英國的紡織廠學徒,然而他卻違反英國的《禁止工業機器出口法》,把水力紡紗機技術帶到了美國,為此他直到現在都被家鄉人罵作叛徒。

    而波士頓商人弗朗西斯•洛厄爾的發跡,靠的就是早年在英國工廠常年臥底竊取的動力織布機技術。

    雖然亞瑟明白後發國家幾乎都得依賴竊取來的產權提升生產力,在德意志是如此,在美利堅也是如此。

    但是,千不該,萬不該,你怎麼敢不拿約克的爺當爺呢?

    如果巴林家族願意支持《英國佬》在美國進行版權保護,或者更進一步的直接在當地開展業務,那帝國出版公司甚至可以直接白送一部分股權。

    更別提,巴林家族和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投資了大部分英國在建鐵路,有了他們的幫助,英國佬拿下火車站書報攤專營權簡直易如反掌。

    因此,在亞瑟眼中,演砸一部芭蕾舞劇實在是算不得什麼。

    除去《仙女》這樣的轟動一時的大作,絕大部分的芭蕾舞劇都是穿插在歌劇等重頭戲之間的調味料,其地位本就稱不上特別重要。

    如果這部戲沒有大仲馬、門德爾松和佩蒂帕的署名,那這部戲簡直毫無價值。

    但是問題就在于,以亞瑟的人際關系網,他完全有能力量產這些被阿爾罕布拉劇院視為珍寶的芭蕾舞劇。

    “嗯……不過既然您極力推薦莉莉小姐,我想我絕對有必要安排時間與她見上一面。”亞瑟沉吟一陣︰“不過保險起見,我還是希望您能幫我與塔里奧尼小姐牽線,哪怕她沒有時間出演,但是有她從旁監督篩選,我們肯定能夠選出一位合適的人選。”

    亞瑟滿嘴都在談論著芭蕾舞劇,但康羅伊的心思卻已經不在演出機會上了,他更在意的是《自然》,以及《自然》背後的成為皇家學會成員的機會。

    他滿口答應亞瑟的請求,但是虛榮心作祟之下,他又開始打听起了很少在意的自然哲學︰“當然,您的擔心是很有必要的,我也很樂意為你們牽線搭橋。可是,抱歉,我這麼說或許有些不解風情,但是難得見到您,我還是想要多和您探討探討自然哲學。”

    “自然哲學?”亞瑟笑著回道︰“您也是一位自然哲學的研究者?您是專心于哪方面的學問?化學?博物學?電磁學?抑或是……數學?”

    “我稱不上是專業的研究者,也沒有具體的研究領域,但我確實對自然哲學很有熱情。”

    康羅伊滿臉笑意︰“您知道的,我一直都認為,自然哲學在王室教育中是缺失的一環。雖然主教們在給維多利亞公主上神學課時也會普及一些自然哲學知識,但是僅憑這一點,真的很難跟上時代。為了彌補上這一點,我課余時間總會自學點自然哲學知識,我常看的雜志里就包括了您創辦的《自然》。”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不列顛之影》,方便以後閱讀大不列顛之影第三十章 跨大西洋標準出版業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不列顛之影第三十章 跨大西洋標準出版業務並對大不列顛之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