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上來的鋼琴家

第209章 傅調那美到極致的詮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左𨯵M本章︰第209章 傅調那美到極致的詮釋

    第209章 傅調那美到極致的詮釋

    所謂的西西里舞樂段,實際上是一種以六八拍或者十二八拍為根,以附點音符為主,多使用分解和弦的一種作品形式。

    只是這一類的作品听上去更像是田園曲,而並非傳統的小步舞曲之類,更為的恬靜柔美。

    傅調所詮釋出來的柔美相比較之前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預選賽上所展現出來的內容,有過之而無不及。

    僅僅只是幾次隨意的下鍵,便輕而易舉地將所有人的情緒抓在他的手中,肆意揉搓,讓眾人根本沒有辦法從他的手中逃離。

    不,已經不僅僅只是無法逃離,而是……

    所有人甘願將自己的情緒遞交給傅調。

    他們願意讓自己沉浸在傅調的音樂之中,自己不願意逃離這一切,只想要好好地享受著音樂,任由音樂撫遍他們全身。

    而音樂之中左右手的相互問答,正如同情人之間的竊竊私語,讓他們的心不由得一顫,感覺如同電擊刺過他們的心一般,酥酥麻麻的,甚至手腳都有一種血液倒流的酸爽感。

    就如同看著某些血脈噴張片子的時候,手腳所感受到的感覺一樣。

    傅調的作品演奏的真的太過于柔美,美到許多人都有了一絲絲難以置信。

    石原廣美她也坐在舞台下,她看著傅調的目光不由得產生了一絲絲的懷疑。

    她感覺現在正坐在舞台上的那個人並不是傅調,而是另外一個其他的什麼人。

    因為傅調現在給她的感覺,完全不像是之前自己認識的那個傅調,而是一個嶄新的鋼琴家。

    很多音樂家都是通過音樂的方式來區分人的。

    之前在巴黎的那一家小酒吧里面,石原廣美和傅調倆人一起演奏了好幾首極為有趣的爵士樂作品,听著傅調當時的音樂,石原廣美感覺自己可能對于傅調已經算得上是非常熟悉的那一種。

    畢竟能夠近距離和傅調的音樂產生負距離的接觸,倆人的音樂幾乎完全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石原廣美甚至感覺自己可能是最為了解傅調的人之一。

    說句不好听的話,她甚至感覺自己比傅調他老爸老媽可能都要了解傅調。

    在她看來,傅調的音樂應該是那種狂放,驕傲,帶著獨屬于自己特色的音樂,對于美感極為的執著,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最完美的爵士樂演奏追求者。

    特別是他內心深處的那一份狂放不羈與突破枷鎖的感覺,讓她更為的痴迷。

    她特別喜歡傅調當時演奏爵士的時候,那一種如同大海一般寬曠的,完全不同的感覺,她從來在其他人的身上能夠听到那種感覺。

    所以她在過來听傅調的古典作品的時候,她曾經以為傅調所演奏的東西應該和她之前在那個酒吧里面听到的差不了多少。

    但是她怎麼都沒有想到,傅調的古典和爵士風格的差距居然這麼大?

    傅調的古典居然彈奏的這麼好?

    她自己本身也是古典出身的,後面才轉到這種類似于爵士的地方開始演奏,開始被眾人稱呼為爵士樂鋼琴家。

    所以她對于古典的敏感度還是非常足的,特別是和其他的爵士樂演奏者相比,她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傅調在古典上做出的實力。

    “這個水平實力……”

    她看著傅調不由得喃喃自語,手臂都不由得繃緊,完全沒有之前在酒吧里面的時候那樣放縱與自我。

    在借用肖邦這個外殼的基礎上,完美表達出自己對于音樂的想法。

    這個水平實力已經不是普普通通的用厲害就可以形容的,而是你根本想不到自己究竟應該用什麼詞語去形容傅調的演奏。

    石原廣美突然感覺自己可能有了一點點詞窮。

    肖邦第三鋼琴敘事曲之中的美感甚至讓她有了一點點靈魂升天的舒爽,甚至恨不得直接在音樂廳內喊出來。

    她不由得緊緊掐住自己的手臂,讓自己的情緒變得平穩一些。

    否則她真的感覺自己可能會把控不住自己。

    傅調的演奏……

    真的太棒了!

    ……

    肖邦第三鋼琴敘事曲的演奏很快便得到了結束,傅調很快便松開了自己對于音樂的控制,伴隨著最後的和弦結束,他緩緩抬起自己的手。

    舞台下眾人看到傅調如此,立刻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喘息聲,輕微的呻吟聲,以及咳嗽聲頓時在舞台下響起,眾人沒有任何猶豫地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讓自己可以用更好的姿態迎接傅調的最後的一首敘事曲。

    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

    傅調坐在舞台上也同樣如此。

    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他還從來沒有彈奏過,也就是自己私下里在琴房里練習過幾次,並沒有怎麼在公共場合演奏過。

    不過在練習的時候傅調感覺自己應該達到了可以上場的程度,這才將其列入自己的演奏作品之中。

    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bade no.4f or,op52,肖邦所創作的最後一首鋼琴敘事曲,創作與1842年。

    至于這一首作品究竟講的是什麼,沒有任何材料可以證明,因為從本質上說,這一首作品的詮釋和肖邦的其他三首敘事曲完全不一樣。

    這不是一個戲劇性的史詩,而是更為的貼近于淡然的抒情,比之前第三敘事曲還要柔和一些,一直到最後才有一絲絲的爆發。

    但是如果這樣理解這一首作品,那就完全錯了。

    這一首作品實際上是肖邦在晚年時期心情的自我抒發,表達的是肖邦自己的想法,這才沒有任何的標題。

    在這一首作品的結構上也不是肖邦第一鋼琴敘事曲那種純粹的敘事曲結構,而是一種奏鳴曲與變奏曲相結合的方式,讓音樂之中的那種憂郁以及幻想表現的更加具有感情色彩,也更加動人。

    之所以稱呼這一首作品為奏鳴曲式,是因為整套作品的結構架構和奏鳴曲相同,都是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這樣的表達。

    而稱呼這一首作品為變奏曲,便是因為這一首作品的第一主題,肖邦將其連續進行了四次變奏。

    也就是以奏鳴曲為骨,變奏曲為皮,這才共同構建出了現在的這一首被譽為肖邦敘事曲藝術巔峰的作品,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

    傅調的腦中過了許多這一首作品的信息,不由得沉默了許久,這才將自己的手抬起,放在鋼琴鍵盤之上。

    雖然說這一首作品為奏鳴曲與變奏曲的結合,但是如果�S米嗝蛘弒渥嗲姆絞餃Ф斫廒故駝庖惶鬃髕罰 敲賜 彩譴砦蟺摹br />
    這一首作品之中的感覺更難把握,能夠彈的好的人,大概也就只有僅有的那麼幾個。

    例如……

    齊默爾曼。

    他的神專,肖邦全套敘事曲簡直听的人頭皮發麻。

    那麼傅調的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隨著眾人喘息聲消散,傅調的手指也在這一刻落下。

    手指落下的瞬間,聲音並不巨大,卻猶如平地驚雷一般,炸碎了眾人的思緒。

    幾乎所有人都感覺自己腦瓜子要炸開了。

    明明是雙手同時落下,但是左手旋律逐漸降低的過程中,右手旋律也在逐漸增強,突破眾人的思考,如神跡降臨一般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只是開場的一段最為簡單的旋律,卻已經將傅調的實力展現的淋灕盡致。

    已經沒有任何人的腦中還能有任何思考的能力在其中,他們只是茫然地看著面前的傅調,認認真真地听著傅調的詮釋。

    傅調的手指平靜且平穩地按在鋼琴鍵盤之上,你從他的演奏之中你听到的一切,你都沒有辦法從他的手指運動上發現出來。

    他的手與鋼琴成一個完美的平行線,在鋼琴上飄動,詮釋出一段由弱到強的演繹。

    正如同船歌以及幻想波蘭舞曲一般,一股憂郁且帶著幻想的情緒從傅調的手指中流淌而出。

    真的,真的好美……

    美到不可方物。

    美的頭皮發麻。

    美到讓人沒有辦法說出任何話來。

    之前的第三鋼琴敘事曲可能是如同情侶之間的溫柔,那一種美感依舊還僅僅只是依存于男女之間的,小且自私的美感,而到了第四鋼琴敘事曲,便已經徹底拋棄了這一切,變成了美的形容詞。

    你從傅調的演奏之中你只能听出那種美,听不出其他任何的雜質。

    並不是因為傅調演奏的不好,缺失了肖邦作品的靈魂。

    而是因為……

    傅調將音樂之中的美感不停放大,放大,再放大。

    放大到了極致。

    放大到了你就算觀察都只能觀察到一個細節的程度。

    讓美成為視線之中的全部。

    與此同時,在美之下,傅調依舊做了許多許多的努力,讓音樂本身的內涵並不會缺失。

    “真的好美……”

    石原廣美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其他任何的想法,她痴迷地看著舞台上的傅調,咽了一口口水,目光中帶著一絲濃霧般的迷茫。

    “他演奏的肖邦,真的好美啊,這個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真的,真的,好美……”

    她已經不知道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詞語去形容她所听到的一切。

    她的腦海里現在也只有美這一個概念存在。

    她听過不知道多少人的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可是根本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將美做到這麼濃郁的地步。

    甚至美到讓人喪失語言的能力,只能在那個地方喃喃自語喊著好美。

    石原廣美听著舞台上傅調的詮釋,她的面前仿佛出現了她的過去。

    小時候與父母在一起,無憂無慮地在海灘跑動,帶著嬉笑與歡愉。

    還有她第一次去坐郵輪。

    還有她第一次劃著小船……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她眼前的走馬燈似乎都是和水有關的,但是她就是莫名其妙地想起了這些她生命中最為完美的場景。

    她听著傅調的演奏,身體不由得舒軟,躺在椅子上沒有辦法動彈,就這麼微笑著看著面前的一切,想著過去的美好,嘴角不住上揚,而淚水,則是順著眼眶緩緩流下。

    這一切,真的是太美了。

    她簡直愛死傅調的演奏了。

    並不僅僅只是她,還有周圍的其他人,也全部都是。

    不管一開始對傅調有什麼看法的人,在听到傅調的這一首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的時候,已經幾乎完全喪失了思考的能力,他們所能夠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

    這一首作品,真的好美。

    並不僅僅只是開頭的地方傅調彈奏的美,這一首作品也不僅僅只是有開頭那一段。

    在開頭主旋律部分結束後,傅調將其進行了稍微的改變。

    他抬起手,將音樂的張力拉起,讓音樂得到了一個短暫的暫停,眾人的情緒被吊起來的時候,他的手再次緩緩落下。

    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之中最為困難的部分之一,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依舊是極致的美感,但是這一次,音樂之中的美感並不僅僅只是那麼簡單。

    她從一個單純的美,逐漸變成了混合的美。

    三個聲部呈現,並且交錯在一起,變成了眾人現在面前所听到的這個。

    “這個三聲部?”

    遠處的巴黎高等音樂學院的眾人頓時愣住,听著面前傅調的演奏甚至產生了一絲絲的難以置信。

    這個是什麼玩意?

    這個三聲部的詮釋,也太強了吧?

    明明三個聲部全部都交錯在一起,但是為什麼,三個聲部的美感居然能表現的那麼清晰。

    就如同在演奏巴赫的復調作品一般。

    不過,眾人很明顯感覺出來了一絲絲不一樣。

    在中間這個多聲部交融的復調樂段之中,傅調詮釋出來的感覺和其他人詮釋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他並不是那種清晰到完全沒有交融的復調,而是略帶一絲絲融合,搭配著和聲的演變,讓聲部在交融的時候帶來更多和聲上的擴展。

    給予音樂更多的色彩。

    這個感覺就非常的奇妙。

    感覺好像多一分,就會覺得渾濁,而少一分,則會覺得干癟。

    這一切讓他們感覺非常有意思,甚至心中產生了一絲絲將其錄音帶回去好好研究的想法。

    只是可惜,傅調的這一次音樂會,並沒有請人來錄音。

    在眾人的震驚與沉醉之下,傅調依舊在持續地演奏著手中的作品,手指在鋼琴鍵盤上快速的拂過,如同吹散了旋律的風一般,沒有任何的停留。

    但是在他手指飄過的那一瞬間,卻帶來了無數絢爛的音符。

    沒有任何人知道他的手究竟是怎麼做到這麼的輕松,就好像小孩子玩弄著鋼琴一般簡單,但是他演奏的音樂,卻完全不簡單。

    舉重若輕。

    這個便是前排看著傅調雙手的時候,對于他的演奏心中所產生的唯一想法。

    傅調對于音樂的控制真的太完美了,完美到他們都感覺自己的呼吸可能都有污染音樂的可能。

    明明那麼難的演奏,可是傅調卻居然控制的那麼輕松。

    這得要挨多少打,才能稱為這樣的角兒啊?

    而後排的人看不見傅調的雙手,他們對于傅調的關注力度便只在傅調的音樂之上。

    他們對于傅調的實力感受更深一些。

    並不僅僅只是舉重若輕,他們听到了傅調的力量。

    力量的釋放與收回簡直就像是在玩弄音樂一般。

    明明前面特別強的力量,你甚至感覺到如果自己去演奏的話,很有可能直接手指收不住,從而用力砸下擾亂音樂。

    而傅調卻能夠輕而易舉地將力量收攏回來,帶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詮釋。

    音樂之中的層次感簡直被傅調做到了極致。

    並不是聲部之間的層次,而是音樂本身自身所攜帶的層次。

    力量變得轟然之後,卻又能輕而易舉地收回,讓美的層次再上一層樓。

    這種感覺真的太美了,美的讓人沉默,哭泣。

    這就是傅調,這就是肖邦第四鋼琴敘事曲。

    沒有那麼多有的沒的,什麼背景故事,什麼愛情小說,就是純粹的用美去感染你,打破你對于美的想象。

    雖然還是叫做敘事曲,但是敘述的已經不僅僅是肖邦自己的故事了,而是……演奏者的故事。

    演奏者自己所能夠表現出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那麼這一首作品便能夠呈現出一個什麼樣的美感。

    這一首作品越美,演奏者的心中世界也同樣越是震撼。

    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此時此刻傅調在想著什麼,但是所有人都能听出,這一首作品的美已經美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

    那麼傅調在心中的故事,恐怕也如盛世桃源一般。

    旋律在變化,音樂在前進,那一份原本就極為厚重的音樂也變得更加濃郁,濃郁的讓人窒息。

    每一次回到主旋律部分,傅調所演奏的線條感,也是一次更比一次深刻,一次色彩更比一次濃郁。

    而在這一切的進行之下,傅調手指演奏出來的力量也是更加濃郁。

    低聲部奔騰的音階改變了作品略顯柔弱的性格,讓其逐漸變得蓬勃,充斥著力量。

    伴隨著音域的擴大,以及力度的逐漸增強,音樂之中的堅毅與悲憤也從音樂的美感中浮現。

    他們並不是消失,而是一直隱藏在那巨大的美感之下。

    伴隨著那些情緒如同水到渠成般的浮現,旋律聲部瞬間被淹沒在轟鳴的和弦以及琶音的驚濤駭浪之中。

    如同狂風驟雨般的尾聲,瘋狂地撕扯著一切,卻又無能為力。

    以肖邦特大型作品之中特有的悲壯激昂形象,終結了一切。

    隨著最後一顆音的落下,以及那顫抖著的琴弦停止震動,傅調終于抬起了他的手。

    與之共同而來的,便是超越雷鳴一般的掌聲轟鳴。

    “bravo!”

    好難啊好難啊,這種章節寫的時間是之前那些章節的好幾遍,明明只有5k字,我卻寫了快4個小時5個小時了……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海上來的鋼琴家》,方便以後閱讀從海上來的鋼琴家第209章 傅調那美到極致的詮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海上來的鋼琴家第209章 傅調那美到極致的詮釋並對從海上來的鋼琴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