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變法,總體概括起來分為富國之法,以及強兵之法。</br>還有一個取士之法。</br>其變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富國強兵。</br>其中富國之法為青苗法,均輸法,農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br>青苗法的實施,是因為大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已經形成。</br>國家雖然整體而言比較富裕。</br>但是百姓們的生活卻非常困苦。</br>有很多貧苦之人,到了種植莊稼的時候,甚至于應該種地之時,連買種子的錢都沒有。</br>所以為了能夠讓百姓們能夠受益,能夠種植糧食。</br>一方面能夠讓百姓們,自己有飯吃。</br>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朝廷收到稅……</br>熙寧二年九月,由制置三司條例司頒布施行,主要內容是︰</br>諸路以見存常平、廣惠倉的一千五百萬石錢各為本,如是糧谷,即與轉運司兌換成現錢。</br>以現錢貸給廣大鄉村民戶,有剩余也可以貸給城市坊郭戶。</br>民戶貸請時,須五戶或十戶結為一保,由上三等戶作保,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貸請夏料。</br>五月三十日以前貸請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別于五月和十月隨二稅償還,各收息二分……”</br>韓成在向趙匡胤說這些時,多少有些無奈。</br>實在是這利息要的太高了。</br>達到了,百分之二十,甚至有百分之三十。</br>關鍵是這還不是一年的借貸時間,只是半年的時間。</br>不過,再想一想當時北宋那個時期,民間的高利貸高達百分之一百,甚至于到兩百之後,就覺得有些釋然了。</br>官府所弄的這青苗法,以後世的眼光來看的話,利息確實是特別的高。</br>但是和當時的情況來進行比較,又沒那麼高了……</br>听到韓成所言,趙匡胤忍不住微皺了一下眉頭。</br>韓成所言的這青苗法,猛地一听似乎還挺不錯,挺有道理。</br>但是,再仔細一思索,就突然覺得有些不太好。</br>問題也有一些太大了。</br>有些過于一廂情願。</br>上有政策,下有對策。</br>這等事兒猛地一看,覺得確確實實是好的。</br>也是在為百姓,為了大宋著想。</br>但是真的執行起來去,很容易引發各方面的問題。</br>他總覺得這青苗法容易出事兒!</br>“這青苗法,到後面施行的如何?”</br>趙匡胤望著韓成詢問,聲音里帶著一些擔憂。</br>神色也顯得凝重。</br>他原本是想要听到,王安石變法當中的一些好消息的。</br>可韓成才剛給他比較詳細的說了一下青苗法之後。</br>他心中的一些想法就變了。</br>意識到了一些事情的不同。</br>韓成道︰“青苗法在推行之初,是挺好的。</br>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br>比如,由官府出面,遏制了民間的那些高利貸。</br>給一些百姓提供了便利,讓情況稍微有些好轉。</br>百姓和官府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br>但是很快就變了味道。</br>比如各級官府,在推行之時,會強制性讓人前去找官府貸款。</br>在歸還之時,也有些諸多貓膩。</br>除了規定了的應該歸還的利息之外。</br>往往還會通過其余的一些名目,來增加利息。</br>甚至于,有的地方官府並不是給錢財,而是直接給的秧苗。</br>但是,有些秧苗直接就是半死不活的。</br>但是,到了需要歸還的日子時,官府卻不管這些。</br>只要借給你了,就必須連本帶利的還回來。</br>歸還不了,那就賣兒賣女……</br>還有,貸的時候是舊糧,還的時候需要用新糧來換……</br>當然,青苗法推行之後。</br>強迫地方的百姓們貸款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官府給各地下發的借貸指標。</br>有些富戶本不需要借貸,卻被逼著去借貸。</br>而且,因為富戶和貧戶之間被分了等級。</br>富戶借的錢,要遠比貧戶多。</br>也就是,需要歸還的利息,也同樣是遠遠的高于貧戶。</br>于是,各地被弄的烏煙瘴氣。</br>通過青苗法,朝廷確確實實獲得了不少的錢財。</br>但是其所坑害的卻是眾多百姓。</br>當初在爭辯之時,司馬光認為王安石的話是一派胡言。</br>說天下之間的財富是一定的。</br>不在官府就在民間。</br>王安石想要官府擁有更多的錢財,那就是把百姓的錢財掠奪過來,弄到官府手中。</br>只會讓百姓變得更貧困。</br>而王石則認為司馬光是胡說八道。</br>說完全可以通過開墾荒地等諸多手段,來增加錢財。</br>只要讓百姓們有地耕種,那麼大宋就會多出很多的錢……”</br>這話韓成是贊同的,畢竟勞動創造財富……</br>這個時候听到韓成所說的話,趙匡胤眼楮,都已經變得有些紅了。</br>他盼望著王安石變法,能夠給他帶來一些驚喜。</br>結果現在,哪里是驚喜?</br>又是一個大驚嚇!</br>這樣的做法,與和渴澤而魚有什麼區別?</br>百姓們本就窮苦,大宋有著大量的流民,諸多的起義。</br>結果現在,變法之時還要這麼搞。</br>這不是硬生生的,要把眾多的百姓給逼反嗎?</br>這事,做的是真不行!</br>“這王安石,在干這事之前,就沒有過考慮嗎?</br>怎麼就把這事兒,給弄成了這個樣子?!”</br>趙匡胤紅著眼楮,聲音顯得有些沙啞的,望著韓成詢問。</br>韓成搖了搖頭︰“他便是從地方上一路升上來的。</br>而且,他在地方上時,就做過這些。</br>取得的成績也還不錯。</br>沒有引發這麼多的問題。”</br>听到韓成這話,趙匡胤愣了一下,顯得有些意外。</br>為何同樣的事兒,前後之間差距竟是如此之大?</br>如此想著,很快便已經找到了問題之所在。</br>那就是執行的人!</br>一個辦法制定的再好,最終也是需要有人去執行的。</br>之前王安石在地方擔任地方長官,親自主持這些事兒。</br>只在一地實行,可以將之很好的推行下去。</br>讓下面官吏,按照規定做事。</br>可是現在,卻將之給弄到了全國。</br>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又怎麼可能把全國各地都給盯住?</br>這麼好的一個撈錢的事兒,各地的眾多官吏,又怎麼能忍住不伸手?</br>還有那眾多反對變法的人。</br>雖然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他能夠確認,在這里面肯定有一些人在故意的進行推波助瀾。</br>在暗中使絆子。</br>把這事兒給搞壞搞臭。</br>這是一些人慣用的伎倆。</br>既然反對不了,那就加入進去,並使勁兒的往里面添加私貨。</br>借助著官府名義,把這事兒越搞越大,越來越讓人難以接受。</br>如此想著,趙匡胤忍不住狠狠的在自己年前的桌案上,使勁的擂了一拳。</br>太可恨了!</br>不弄出一個很可靠的,進行變法的隊伍。</br>也不對地方上的官吏,進行嚴格的約束。</br>就算是再好的事,他們也能將其弄得烏煙瘴氣,一塌糊涂!</br>“至于募役法,又稱為免役法。</br>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官府雇人承擔。</br>不願服差役的民戶,則按貧富等級交納一定數量的錢。</br>稱為免役錢。</br>官僚地主也不例外。</br>百姓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生產發展。</br>增加了官府的財政收入。</br>不過這也同樣有著弊端,那就是令的本就窮困的地方百姓們。</br>日子變得更加窮苦……”</br>“方田均稅法,則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br>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分為五等。</br>作為征收田賦的依據。</br>方田均稅法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官府收入。</br>部份百姓免除賦稅,得到實惠……</br>至于農田水利法,則是鼓勵墾荒,興修水利。</br>費用由當地住戶按貧富等級高下出資興修水利,也可向州縣官府貸款</br>隨著這個農田水利法推行,水利工程廣為修建,保證了灌溉。</br>耕地面積隨之增加,農業生產發展,官府稅收增加。</br>不過這事兒同樣有著一些弊端,那就是興修水利數量,逐漸成為官員政績考核標準。</br>一些地方官府強制百姓修建水利,加重百姓負擔。</br>至于市易法,主要是在開封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br>市場短缺時再賣出。</br>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于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br>也增加了官府的財政收入……”</br>“均輸法的主要內容,是設立發運使,掌握東南六路生產情況和官府與宮廷的需要情況。</br>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統一收購和運輸。</br>降低國家支出,減輕了納稅戶的額外負擔。</br>限制了富商大賈對市場的操縱,和對民眾的盤剝,便利了市民生活……”</br>听著韓成的訴說,趙匡胤又一次陷入到了沉思之中。</br>經過了一番的思索之後,覺得有幾條是可以借鑒的。</br>比如農田水利法,還有方田均稅法。</br>今後都可以在自己大宋初年進行推行。</br>水利,確實需要好好的休整了。</br>必將自從李隆基的時,安史之亂發生。</br>這片大地上就一直是亂糟糟的,各種的兵荒馬亂,各種的廝殺。</br>各種的藩鎮林立。</br>後面又是五代十國,皇帝換的如同走馬燈一樣。</br>這麼多人都是各種權奪利,根本就沒有怎麼顧得上這農田水利等事情。</br>自己回去以後,若是注重水利,以及農田的建開墾建,那必然能夠令的自己大宋,多出諸多的產出。</br>而這件事兒,只要操作的好,改變一些弊端。</br>便能夠真正的讓自己大宋,民殷國富!</br>這樣的話,自己就有更多的錢財,去打北漢,打契丹。</br>方田均稅法也挺不錯,能夠清理出諸多隱戶。</br>“強軍之法,一為保甲法。</br>其主要內容,則是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br>農閑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br>通過保甲法的實施,加強對鄉村的統治,維護鄉村社會治安。</br>建立全國性的軍事儲備</br>節省了大量的訓練費用。</br>一個則是裁兵法。</br>主要內容是整頓廂軍及禁軍。</br>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br>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br>通過這個事情,能夠提高軍隊的戰斗水平以及相應的素質。</br>同時也能夠減輕冗兵的情況。</br>第三,則是將兵法。</br>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br>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br>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以提高軍隊素質。</br>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斗力……”</br>趙匡胤听到將兵法時,眉頭微微一皺。</br>不過,旋即就又舒展開了。</br>一時有一時的政策。</br>如今,自己所在的時候,不過是剛剛經歷了亂世。</br>那些武將等眾多的人,還沒有從之前的那些事情里走出來。</br>而且,將領之間的權力很大。</br>需要用兵將分離等相應的手段來限制一下。</br>免得他們會造反。</br>如今韓成說的是神宗時期。</br>這時候自己大宋的將領們,都變得這般窩囊了,確實需要稍微的松松綁……</br>“第四則是保馬法。</br>戰馬是戰爭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br>而大宋該有的養馬地,地都給丟了個差不多。</br>為了養馬,所以就弄出了這個保馬法。</br>將原來由官府的牧馬監養馬,改為由保甲民戶養馬。</br>保甲戶自願養馬,可由官府給以監馬或者給錢自行購買。</br>並可以免除部分賦稅。</br>不過,不久就廢止,改行民牧制度。</br>這自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r>但是也同樣有壞作用。</br>一是增加百姓負擔,二來則是有不少百姓,將戰馬當成駑馬來用。</br>直接就給養廢了。</br>最後一個則是軍器監法。</br>具體的內容,主要是設立軍器監,對武器的建造等諸多的事進行監管,提高武器的質量。</br>王安石在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體制改革的同時,也非常關注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br>主要是為變法造輿論。</br>主要有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惟才用人這三個具體措施。</br>主要內容為,頒布貢舉法,廢除明經科。</br>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並增加法科。</br>把科舉的立足點放在選拔具有經綸濟世之志和真才實學的天平上,擴大考選名額。</br>整頓太學,行三舍法,實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進行教學的太學三舍法制度。</br>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br>太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過科舉考試,直接為官。</br>同時,提舉經義局,修撰儒家經典,編纂《三經新義》。</br>設置武學、醫學、律學專科學校,培養專門人才。</br>還為才是用,重視對中下級官員的提拔和任用。</br>使許多低級官員和下層士大夫。得到發揮才干的機會……</br>……變法使的,官府財政收入大幅增長。</br>通過一系列理財新法的實行,國家增加了“青苗錢”、“免役寬剩錢”、“市易息錢”等新的財政收入項目。</br>在發展生產、均平賦稅的基礎上,財政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br>國庫充裕。</br>宋神宗年間,國庫積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財政支出。</br>財政收入的迅速增加,徹底改變了北宋“積貧”的局面……”</br>听了韓成所言,趙匡胤一時之間心情復雜,難以言說。</br>積貧的情況,確確實實是改變了。</br>但是,卻也只是國家富裕,百姓卻變得更加窮困。</br>還是那句話,飲鴆止渴!</br>“……王安石變法過程中,也存在不少一些弊端和不足。</br>從而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br>在變法的指導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謀求開闢財源,獲取盡可能多的國家財政稅收。</br>如均輸法,利用官府行政權力,強制進行收購、運銷,以此手段來積累國家財富。</br>變法導致國富民貧。</br>而這于王安石變法的初衷“去重斂、寬農民、國用可足、民財不匱”是大相徑庭的。</br>而且新法實行也過于急進……</br>變法在當時,也引起了擾民、損民的後果。</br>史稱,免役法出,百姓都叫苦不迭。</br>連擔水、理發、茶販之類的小買賣,不交免役錢都不許經營。</br>稅務向商販索要市利錢,稅額比本錢還多。</br>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爭。</br>保甲法推行時,為了逃避供養軍隊的高額賦稅與被抽去當兵的雙重威脅。</br>民間發生了不止三、兩起自殘事件。</br>嚴重者直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br>後面,甚至發生了東明縣百姓,一千多人集體進京,在王安石住宅前鬧事的事……”</br>听了韓成所說這些,趙匡胤也久久無言。</br>不住的用手揉著自己的腦袋。</br>只覺得有些頭疼。</br>當時的局面,著實是太復雜。</br>這麼多的破事兒,竟都一下子弄到自己宋朝了?</br>怎麼就走到了這個局面?</br>這個局面下,他承認動手改革里的確是阻力太大。</br>大宋各方面的問題也著實嚴重。</br>不進行變革的話,自己大宋將會越來越難。</br>狀況越來越不好。</br>可是進行變革,卻一樣有著諸多的問題……”</br>停頓一會兒,見趙匡胤不說話,韓成便接著開口道︰</br>“王安石變法的過程里,也同樣有著眾多的事情發生。</br>比如,新舊黨派依舊在劇烈的爭斗。</br>變法不如一年,新舊黨派之間就開始產生了激烈的交鋒。</br>舊黨派覺得,應該把立刻停止,新黨派則百般的維護……</br>熙寧七年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內外守舊勢力以“天變”為借口,又一次掀起對變法的圍攻。</br>免役錢激起群情洶洶、民心不穩,神宗憂形于色,寢食不安。</br>監安上門鄭俠繪《流民圖》以告急文件特進。</br>神宗反復觀圖,竟夕不眠。</br>認為“天變”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br>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br>隨著變法深入,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發生動搖。</br>同年四月,神宗的祖母曹太後和母親高太後亦向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br>宋神宗對變法產生懷疑。</br>罷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職務。</br>使變法遭受重挫。</br>熙寧八年,王安石再次拜相。</br>但已經得不到更多支持。</br>加上變法派內部分裂、宋神宗的動搖,變法很難繼續推行下去</br>而王安石再次拜相後,就因為呂惠卿的種種作為。</br>而讓他做事風格有了一些別樣的變化。</br>再次拜相之後,他別的事兒都不想做。</br>只想弄了呂惠卿等人。</br>于是,重點轉移到了黨爭之上……</br>而他的這些作為,和其余的一些事,也逐漸使得宋神宗對他了別樣的看法……</br>加之很快,王安石的兒子又去世了。</br>令王安石備受打擊。</br>各種的事情交織到了一起,再加上變法不斷受挫,王安石也是心灰意冷。</br>所以,就再度辭相,並很快去世了……”</br>說到這些,韓成忍不住嘆息一聲。</br>總是覺得心情有種莫名的沉重。</br>而趙匡胤的心情,同樣好不到哪里去。</br>畢竟這對于他們宋朝而言,不是一件不好的事兒。</br>不過,卻也同樣讓他從中看到了不少的事情。</br>比如吏治。</br>從王安石變法當中,他得到的一個最大的經驗教訓就是,吏治一定要清明。</br>一定要對地方上的官吏們,進行一個很好的監督。</br>用真正能做事,敢干事,正直的人,到下方去監督做這些。</br>不然的話,那些人上下其手,什麼樣的好政策,都能被他們給弄廢……</br>“王安石變法失敗,有著種種的原因。</br>如急于求成。</br>在短短的數年之間,便將了眾多的變法,一股腦的都給推了出去。</br>操之過急……</br>不過他的變法,在歷史上起到了很大的意義和作用。</br>是不可否認的,濃墨重彩的一筆。</br>而且,王安石此人性格也特別的剛烈,執拗。</br>是出了名的拗相公。</br>面對反對之人,對變法之事,用祖宗之法,天變等諸多事,進行壓制阻撓。</br>他說出了著名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br>听到這三句話,趙匡胤都忍不住精神為之一振。</br>心里面出現了很大的震動。</br>這話說的提氣!</br>這人,確確實實是個人物!</br>可惜,就算是這樣的人物,進行變法也沒有成功。</br>由此可見變法到底有多不容易!</br>也能看出商君變法有多麼的難能可貴!</br>“除了王安石變法之外,宋神宗朝,還出現了另外一個大事兒。</br>那就是對西夏用兵……”</br>怎麼又打仗了?</br>不會……自己大宋又送了吧?!</br>這是趙匡胤心中出現的第一個想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