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這樣的選擇來,于謙心里面真的很好受嗎?</br>一點都不好受!</br>但是他還是這麼做了。</br>人有些時候,不能只為自己著想。</br>總是要考慮一下國家,考慮一下整個族群。</br>別人怎麼做,于謙管不著。</br>但是現在,他必須這麼做。</br>看了那麼多先賢的文章,看了那麼多先賢的事跡。</br>如今大明到了這等至關重要的抉擇之時。</br>他自然要做出相應的選擇來。</br>哪怕他這麼做,在很多人眼里看起來很傻。</br>將會被很多人嘲笑。</br>但他只要問心無愧就行!</br>他這樣的舉動,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大明!</br>但同樣也會對不起不少人。</br>比如陛下,比如自己的家人……</br>但是……到了此時,他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br>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br>至于陛下……自己惟有到了地下,遇到陛下時,再跪地謝罪了……</br>“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br>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br>房間之中寂靜無聲,油燈微微跳動。</br>坐在這里紅了眼眶,默默流了一會兒眼淚的于謙。</br>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楮,止住了流淚。</br>如此過了一陣後,房間里響起他低低的吟誦聲。</br>這是他早年所寫的一首詩。</br>寫詩,有人是有感而發。</br>有人是為了自我感動。</br>有人是進行沽名釣譽。</br>有人是附庸風雅。</br>有些人,就算是寫詩的時候,或許確實非常感動。</br>但是這種感動,卻持續不了多長時間。</br>很快就會被他們給拋諸腦後,自己寫出來的詩,明的志,全當做放屁。</br>比如曾經寫下憫農的那人。</br>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br>只听這詩,誰听來不應該多夸兩句?</br>可此人做了官後,卻不是個什麼好官。</br>貪贓枉法,剝削百姓……</br>其所作所為,和他所寫出來的這首詩,結合到一起去看,當真是諷刺意味十足!</br>但是于謙不同。</br>于謙早年寫下了這首詩,不是給別人看的,是給自己看的。</br>寫下之後,這首詩他就沒有忘記過!</br>這麼多年下來,他的諸多行為,都是在踐行著,這首他曾經寫過的詩。</br>現在,正是準備用生命來踐行!</br>片刻之後,院落里響起了一些動靜。</br>很快,就有人朝著自己書房這里而來。</br>于謙听到這動靜,神色微微動了動。</br>但是卻並沒有起身,只是坐在那里,神色顯得有些不快。</br>他知道,這個時候有人前來,那肯定又是為了相似的事兒。</br>這事情,他已經做下了決斷。</br>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更改!</br>“父親……”</br>正如此想著,已經有人來到了外面出聲喊著</br>正是他的兒子于冕。</br>听到自己兒子的聲音,于謙不由的暗自嘆息一聲。</br>自己確實對不住自己的兒子,對不住家人……</br>“離遠點兒!</br>不是和你說了,這等事情你不必多問。</br>家國大事與你無關,你看不懂!</br>怎得還要如此聒噪?!”</br>于謙忍住滿心的心疼,滿是強硬的開了口。</br>高聲對他兒子進行訓斥。</br>他不想再開門,更不想再看到自己兒子。</br>不是說不想看,而是怕看到自己兒子,望向自己那祈求的眼神之時,會心軟,會心疼。</br>從而導致,他做出一些別的舉動,改變了現在的想法。</br>這種事情一旦做了,那就真對不起大明,對不起這天下蒼生了!</br>但是,對于自己兒子的這個舉動,他也能夠理解的。</br>畢竟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br>外面喊叫的聲音,頓了一下。</br>似乎有什麼話被噎住了。</br>于謙听到這樣的動靜,暗自嘆息一聲。</br>覺得自己這個當爹的,當真失敗,不合格。</br>他覺得,自己家兒子接下來會離開,自己接下來只需靜靜等待著,那個預料之中的結果傳來之時。</br>卻發現,他兒子的聲音又響起了。</br>“父親……”</br>在這聲音響起來的同時,砰的一聲,門也被推開了。</br>于謙頓時板起臉。</br>要對自己兒子進行訓斥。</br>他這個時候,就算是再心疼,再不忍,也必須要做出相應的事情來!</br>結果卻在此時,突然之間發現了一些不同。</br>只見門打開以後,出現在眼前的人,並不僅僅只有自己兒子。</br>還有一個穿龍袍的人,後面的兩個竟是穿袞龍袍的人!</br>于謙愣了一下,以為自己是眼花了。</br>在發愣的同時,身子已經是下意識的站了起來。</br>上前進行行禮。</br>同時心里也有著諸多的不解。</br>這……居然是皇帝的這個時候,親自來了?</br>陛下的身體,不是說……已經有些不太好了,已經有很大問題了嗎?</br>怎麼卻在此時來了?</br>這要是皇帝親自前來,那這事情,還真的有些不好辦。</br>于謙這個時候,瞬間就下定了決心。</br>就算是再不好辦,他也要把事情給辦了!</br>若陛下身體康健,一切自是無妨。</br>可關鍵陛下身子已經不行了……</br>“臣于謙,拜見陛……”</br>話沒有說完,忽然之間便頓住了,全都停在了嗓子眼里。</br>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已經發現,來的那穿龍袍的人,根本不是他所熟悉的皇帝陛下朱祁鈺。</br>竟是一個,之前從未見過的中年男人!</br>于謙下拜的姿勢,也隨之止住。</br>抬起頭,直起腰,望著這人道︰“你是何人?竟敢私穿龍袍?</br>可知這是謀反的死罪?!”</br>朱元璋看著眼前這身形瘦削,個子不算太高,卻偏偏面色剛毅,做出了那等,讓自己都為之震動欣賞不已事情的于謙。</br>面露欣賞之色。</br>他在之前的正統時空,便已經見過那個時候的于謙。</br>不過那個時候的于謙,和現在的于謙又顯得不同。</br>此時的于謙,和那時相比,身上同樣是有身上有著,更為堅定的決絕。</br>整個人,看上去卻老了很多。</br>不過是八年的時間,他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老了十好幾歲一般!</br>可見朱祁鎮土木堡之變,遭遇了慘敗之後,他們這邊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進行了北平保衛戰戰勝之後。</br>于謙處理國家大事,真的是特別的煎熬,特別的辛苦。</br>不然的話不至于如此。</br>“于少保,咱是朱元璋,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咱顯靈了!”</br>朱元璋並沒有多說廢話,看著于謙,直截了當的就說出了這樣的話來。</br>一來朱元璋在非必要的時刻,不喜歡賣關子。</br>二來也是現在情況顯得比較緊急,他這邊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說服于謙。</br>好盡可能快的,出兵來解決事情。</br>阻止朱祁鎮等人,鬧出來的荒唐事兒。</br>把這些人都給拍死!</br>什麼玩意兒?!</br>就算是于謙,在這個時候突然之間,听到了朱元璋所說出來的話後,都是忍不住懵了。</br>神情顯得有些呆滯。</br>不是他的定力不夠,實在是這個時候,從朱元璋口中說出來的話,過于讓人覺得不可置信。</br>完全出乎人的預料。</br>他居然說,他是太祖皇帝顯靈了?!</br>哪有這麼離譜的事兒!</br>太祖高皇帝,要顯靈早該顯靈了,不至于等到現在!</br>“哪里來的狂徒?竟敢假冒太祖高皇帝?</br>敢對太祖高皇帝如此不敬!</br>太祖高皇帝豈是你這等宵小,能夠冒充的?</br>我看你是不想活了!”</br>于謙義正詞嚴的,望著朱元璋出聲怒斥。</br>雖然他的身形,和朱元璋比起來,那差的簡直不要太多。</br>朱元璋站在那里,比他高出半個頭。</br>身體看起來,也遠比他健碩。</br>手里面還拿著一根,顯得觸目驚心的鞭子。</br>至于跟在其身後的,那兩個身穿袞龍袍之人。</br>雖然他現在,並沒有看清楚這二人的面貌。</br>但只看二人從這個假冒太祖高皇帝之人,身後露出來的一部分身軀,還有手里面拎著的、顯得有些夸張的武器。</br>就能夠明白,這二人那都絕對是不好招惹。</br>這三個人里隨便別管哪個人出手,于謙都不是對手。</br>皆可輕易之間,就取了他的性命,</br>但是于謙在此時,就是毫不畏縮站在那里,對著朱元璋進行呵斥!</br>太祖高皇帝神聖不可侵犯,平日里說些不敬的言語那都不行!</br>更不要說這個時候更有狂徒,敢穿著龍袍來到自己面前,告訴自己,說他是太祖高皇帝了!</br>于謙自然不能忍。</br>“爹,這位真是太祖高皇帝!”</br>邊上的于冕見到自己爹的行為之後,連忙出聲提醒。</br>“少保,這確確實實是太祖高皇帝!</br>太祖高皇帝真的是顯靈了。</br>奴婢在那里親眼所見,太祖高皇帝他們,突然之間就憑空出現在了,陛下的寢宮之中。</br>現在奴婢,是隨著太祖高皇帝,按照陛下的意思,來見于少保的。</br>這里還有陛下所寫的旨意!”</br>走在後面的那個宦官,這個時候也忙大著膽子出聲,急促的解釋起來,生怕鬧出了什麼誤會。</br>這宦官也知道,現在情況緊急。</br>看起來是在救陛下,可實際上這又何嘗不是在營救自己?</br>他很清楚,自己這等陛下的心腹之人。</br>在這種時刻,命運其實已經是和陛下完全綁定了。</br>陛下一旦有難,自己這些心腹之人,絕對是在第一時間就會被清理掉!</br>朱祁鎮上位後,絕對不會放過自己!</br>所以在這個時候,也變得特別的賣力,生怕于謙于少保誤會了。</br>于謙的听到此人所言之後,不由得為之愣了一下。</br>抬頭看著這人,神色出現了一些變化。</br>因為他已經認出來這人是誰。</br>正是陛下身邊的幾個心腹宦官之一。</br>屬于陛下當初還是親王之時,就跟在陛下身邊的人。</br>這個時候由他開口出聲,進行作證。</br>也有很強的說服力。</br>別管眼前的人,到底是不是太祖高皇帝。</br>但最起碼能夠確認一點,那就是面前這穿著龍袍,自稱是太祖高皇帝之人的這個太祖高皇帝的身份,是經過了當今陛下確認的。</br>在感到意外的同時,又覺得有些荒唐。</br>陛下當真是有些病急亂投醫了!</br>他這是覺察到了事情的危急,知道有些事要變得不妙了。</br>想要想出破解的辦法來。</br>結果竟然是把太祖高皇帝,給搬了出來。</br>讓人來假冒太祖高皇帝。</br>這等事情……怎麼說呢!</br>說出來根本沒有人會相信的?</br>今後只會徒增笑耳!</br>還不如不這麼做。</br>在這一瞬間,于謙便已經是看破了事情的真相。</br>“王公公,請不要說笑,子不語,怪力亂神?</br>如何便要說是太祖高皇帝顯靈了?</br>這些話,若是傳了出去後,必然會被人詬病!”</br>“于少保!真是太祖高皇帝他們顯靈了!</br>太祖高皇帝他們,乃是直接憑空出現在陛下寢宮之中的!</br>這份能力,只有神仙才會有!</br>除了顯靈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夠做到……”</br>這宦官忙解釋了起來。</br>之前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太祖高皇帝等人顯靈,這樣的說法過于離譜。</br>但是到了現在,他卻對此變得特別相信起來。</br>不停的向于謙進行解釋。</br>“于少保,這里有祁鈺這孩子的旨意。</br>你看上一看便能知道。”</br>朱元璋望著于謙出聲說道。</br>于謙听到朱元璋所說出來的這話,面皮都不由的微微抽了一下。</br>祁鈺這孩子……這個稱呼,讓他一時之間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br>只能說陛下這次找人,找的倒是挺不錯,演的挺像。</br>不僅僅是稱呼上像,關鍵是這人說話之時,居然還帶著鳳陽那邊的口音。</br>這就更加的讓人,覺得不知道要該怎麼說。</br>于謙雖然已經確認,眼前這個所謂的太祖高皇帝,必然是當今陛下病急亂投醫之下,找人冒充的。</br>既然說了有陛下的旨意,那他也不能再多說別的。</br>當下就躬身行禮,表示接旨。</br>同時心里面,也知道這次的旨意,絕對是中旨!</br>也大概能猜出來,旨意上的內容。</br>朱元璋從懷里拿出,朱祁鈺所寫的那份中旨。</br>也沒有念,直接遞給了于謙。</br>這個行徑,倒是讓于謙有些意外。</br>這怎麼……看起來這個假冒太祖高皇帝的人,竟是對于這份中旨如此不敬?</br>雖然這是陛下的中旨,那也不能念都不念,就這樣隨隨便便的,就遞給了自己!</br>如此想著,就將其自行展開觀看。</br>看了片刻後,心動了然。</br>果然,這份旨意,和他所想的基本沒有什麼差別。</br>陛下先是在上面,向他表明了,眼前這人是太祖高皇帝顯靈了。</br>要來撥亂反正。</br>然後便是向他說,要讓他立刻調京營兵馬,入宮前去平叛。</br>鎮壓石亨,徐有貞,以及朱祁鎮這些人陰謀進行的政變!</br>讓他速速行動,不可有任何延誤。</br>看過了這上面所寫的內容,于謙把目光落到了最後面去。</br>果然,那里只有陛下朱祁鈺的印章,只是一份中旨。</br>他是能夠明白當今陛下的心情,也知道這個時候,陛下到底有多急切。</br>更明白,自己一旦做出,不出兵的選擇之後,陛下會有多失望。</br>肯定會把自己給恨死,自己是里外不是人。</br>但他還是把心一橫,決定不出兵。</br>一旦出兵,影響實在是太大了!</br>大明必然又要遭受一個巨大的動蕩。</br>經歷一場大浩劫!</br>大明,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br>“此乃中旨,又無相應的調兵文書,不符合程序。</br>恕臣不能領命!”</br>于謙暗自吸了一口氣,躬身行禮,雙手捧起中旨,高于頭頂。</br>一副要把這中旨給奉還的樣子。</br>于謙的兒子于冕,還有邊上的那朱祁鈺身邊的心腹太監,見到此景之後頓時都著急了。</br>簡直都要跳腳了!</br>這怎麼……他竟是這般的死硬!</br>連皇帝來了旨意都不接?</br>這個時候,是講究這些程序的時候?</br>豈不聞事急從權?</br>朱元璋看著眼前的于謙,暗自嘆息一聲。</br>果然是被朱祁鈺這小子給猜中了。</br>于謙這個時候,是真不接中旨。</br>不過,他對此並沒有惱怒,反而還有更多的欣賞。</br>因為他知道,于謙做出這樣的選擇來,是為了大明。</br>這是自己大明難得一見的忠貞之士!</br>這樣的人,他只會恨大明出現的太少,絕對不嫌出現的太多。</br>事情到了這個時候,看起來似乎是已經陷入到了僵局之中,沒有辦法把這個局面給解開了。</br>于謙是油鹽不進,皇帝的中旨也沒有什麼用。</br>至于說,對于謙進行脅迫,讓他听話。</br>這事兒也根本不會起任何的作用。</br>因為這個時候的于謙,很明顯已經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br>哪里會在意死亡的威脅?</br>而且他這種人,就算是不把生死置之度外,在這種情況下,也一樣不會接受威脅。</br>不過朱元璋並不慌。</br>因為這些情況,是他在此之前便已經預料過的。</br>在決定前來之前,他心里邊已經有了相應的對策。</br>也不去接于謙手里面,舉起的中旨。</br>而是朝身邊側了一下,伸手往後面一拉。</br>道︰“咱真是朱元璋,你若不信,且看看眼前這人是誰!”</br>而隨著朱元璋的往後一拉,一個人便已經出現在了朱元璋的身側。</br>正是燕王朱棣</br>于謙听到眼前這個假冒太祖高皇帝的人,又一次說什麼他是太祖高皇帝,心中就有一些憤怒。</br>又听到讓自己看看這人是誰,便能知道真假。</br>于謙也順從的抬起了頭。</br>他倒是想要瞧一瞧,這些人到底都有什麼樣的陰謀,都有什麼樣的花招。</br>抬起頭一看,卻見自己面前,多出來了一個身穿袞龍袍的年輕之人。</br>看起來挺是年輕,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br>面容剛毅,皮膚顯得有些黑。</br>但雙目卻炯炯有神。</br>整個人的氣度,顯得很是不凡。</br>看著眼前的人,于謙顯得有些疑惑。</br>他覺得眼前的人,有些似曾相識,眼熟。</br>因為朱棣身上穿著袞龍袍的緣故。</br>他已經在迅速的朝著,大明現存的那些親王們身上去想。</br>大明的一些現存親王,他是見過一些的。</br>但是,一番迅速的思索之後,卻並沒有找到,與眼前的朱棣相重合的人。</br>他所見過的那些、大明還健在的親王,都和眼前這人不相同。</br>朱元璋,見此便望著于謙出聲道︰“咱們給你提個醒,這人是咱家老四,燕王朱棣!</br>也就是到了後面,起兵靖難,打敗了朱允�犖p 醢說暗撓覽執蟺郟 扉Γ lt;/br>你且好好看一看!”</br>朱元璋這話一出口,于謙的心頭,不由的為之巨震!</br>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人,整個人心情,都變得有些不太平靜了。</br>塵封已久的記憶,開始涌上心頭。</br>時間回到了洪武永樂十九年,殿試之時。</br>他考中進士,永樂大帝主持殿試。</br>在那個時候,他和其余人考中的人,拜見過永樂大帝。</br>一堵尊容。</br>後面還見過好幾次。</br>甚至于有一次,還是他向永樂大帝直言進諫。</br>然後惹的當時威嚴日隆的太宗皇帝陛下震怒,將他給遠遠的打發走了……</br>于謙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身穿袞龍袍之人。</br>腦海當中,不斷浮現以往所見到的太宗皇帝。</br>太宗皇帝那張滿是威嚴的臉,和眼前這個年輕的、身穿袞龍袍之人,不斷的重合。</br>讓他越看越是心驚。</br>雖然眼前的人,和他當年所見過的太宗皇帝,相差了至少三十歲。</br>且二人的氣勢,也有著極大的不同。</br>但是他卻真的從眼前這個,身穿袞龍袍的年輕親王身上,看到了太宗皇帝陛下的影子!</br>越看越像!</br>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br>莫非……還真的是太祖高皇帝他們,顯靈了不成?!!</br>于謙心中泛起驚濤駭浪,變得不平靜了!</br>看著眼前,這望著自己家老四,神色終于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露出震動,吃驚,茫然等神色的于謙。</br>朱元璋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br>這就是他所準備的殺手 !</br>老四是永樂二十二年去世的,而他通過韓成,知道于謙是永樂十九年,考中進士的。</br>並且還知道,于謙在永樂朝的時候,還和老四之間,鬧出過一些事情來。</br>所以他這次前來見于謙,就專門把老四給帶了過來。</br>現在看來,自己的殺手 ,果然還是有用的!</br>而也是在這個時刻里,石亨,徐有貞,楊善等一行幾十人,也已經來到了南宮這里。</br>開始了叫門,請朱祁鎮……</br>(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