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胤植為至聖先師孔子,第六十五世孫。當今的衍聖公。他這個衍聖公特別的出名,短短時間里已經獻了兩次降表。第一次獻降表,是朱元璋他們帶人離開北平,前去南京,李自成佔據北平之後。作為大明所封的衍聖公,孔胤植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就將已經準備好的降表獻了上去對著李自成就是一頓夸。結果才把降表獻上去沒多長時間,李自成走了,清軍入關。然後孔胤植立刻又發揮他的技能,寫了降表送到了多爾袞那里。同樣是把滿清一頓的夸,並且還說大清入中原是理所應當。取代大明是正義的。還說今後大清,肯定能夠國運昌隆之類的話。孔胤植頂著衍聖公的名頭,穿著儒袍,有些諸多光環加身,一副天下文人領袖的樣子。可做出來的事情,卻毫無節操可言。若是只是迎李自成這樣一個漢人的話,倒也能夠讓人理解。但是這家伙,面對滿清之時跪的太快,舔的也太狠了。以至于在後世,也很是出名,被無數人狂罵。不過孔胤植做出這些事情,也算是常規操作。畢竟這是幾百年前,就有他的老祖宗操作過的。金人來,給金人獻上降表。後面蒙元人來了,又接著給蒙元人獻上降表。等到朱元璋一統天下,趕走蒙元韃子以後,又向朱元璋獻上朱元璋。恭迎朱元璋這個洪武大帝……如今大明勢頹,李自成來了就恭迎李自成。滿清入關了,就立刻跪迎大清,一頓吹噓跪舔,好像倒也沒有什麼意外。常規操作了,屬于祖傳技能。孔子若是知道了,他的諸多東西在後世,被後世子孫如此糟塌。這些後世子孫頂著他的名頭,都做出了什麼事,只怕早就氣的施展充沛的武德,拿劍活劈了這些不孝子孫了!其實孔胤植這邊,可不僅僅是寫了這兩份降表。在他心里面,已經早就打好了迎大西王張獻忠降表的腹稿。只可惜張獻忠沒有打到這里。若是打到這里來,他也能夠在頃刻之間,便提筆寫上一篇文采斐然的降表。如今孔胤植又要揮毫潑墨,展現他的滿腹才華了。他喊人給他研墨,而他則將一張上等的宣紙給鋪好,用鎮紙壓上。坐在這里閉目養神。開始醞釀情緒,並再潤色一下自己的腹稿……只不過以往,他在做這些事情時,給人一種莊嚴肅穆,還有一些儒雅的感受。但現在,這些全沒了。主要是那大光頭,以及後面的金錢鼠尾辮,太過于醒目。身上穿著的、韃子那邊格式的衣服,也同樣是讓人無比的別扭。總給人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簡直比沐猴而冠,還要更加的滑稽可笑。但是孔胤植對此,卻是絲毫不覺得羞恥。反而行的端,坐的正,並以能剃這樣的頭發,穿這樣的衣服為榮。如今這孔家,可不僅僅只有孔胤植是這副打扮。在孔胤植這個當代衍聖公的帶頭和強力推行之下,如今孔家的男丁,全部都剃了頭,留上了這種丑陋的發型。可以說,作為至聖先的後人,當代的衍聖公,孔胤植做出了一個極好的表率……哪怕是後面,多爾袞在洪承疇的建議之下,停止了剃頭的強制命令,孔胤植還是非常主動的,把頭給剃了。並且還強行令孔家的男丁都剃頭。在孔胤植下令,讓他們孔家男丁們全部剃發易服的時候,也並非沒有人站出來反對。說建奴入關,來到中原,那麼就應該遵循中原的傳統。他們這邊不應該剃發易服,而是應該讓那些進入中原的蠻夷留頭發,穿漢服,改說漢話,學習漢家的文化傳統。說孔胤植本末倒置了。結果可想而知。面對,對大清忠心耿耿的孔胤植,這孔家之人所說出來的話,又有什麼分量?直接就被孔胤植給訓斥了一番,並用了一些手段進行處罰。原本此人還在家族里擔任一些職務,直接就被一擼到底了……孔胤植用來訓斥這孔家之人的話,也特別的不要臉。說他剃發易服,留金錢鼠尾,全是遵循古制,遵循至聖先師的意思做的。果然,一代代傳下來後,很多事情早就已經變了味。這些後人也早就已經把孔子當年的原本意思,給忘了個干淨。剩下的只有曲解。只有在那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的祖先光環之下,蠅營狗苟,做出各種屈辱,出格的事情來……在閉目養神,潤色了一番腹稿之後,孔胤植睜開了眼。發現研磨的人已經研好了墨。當下他便執筆在手,開始書寫。很快,一個個剛勁有力,方方正正,一絲不苟的字,便躍然紙上。看上去,那字當真是分外的有力氣,也格外的正直。就像他的為人一樣。只可惜,這樣的一手好字,全被糟蹋了……由他這樣一個人寫出來的這等字,充滿了諷刺的意味如此過了一陣兒之後,一篇辭藻華麗,且多處用典的文章,就被孔胤植給寫了出來。坐在這里看了一陣兒,孔胤植越看越滿意。覺得自己功力又有所長進。不愧是當代的衍聖公,不愧是至聖先師的子孫!自己這手字,還有這文采,沒有給他老人家丟臉。想來老祖宗得知道有他這樣一位,十分有才的孝子賢孫,也能含笑九泉,做夢都能笑醒!而邊上伺候著孔胤植寫文章的孔家之人,在看到了孔胤植都寫了什麼之後,神色顯得異樣。出現了片刻的失神。悄悄望向孔胤植的目光,都有些變了!顯得分外吃驚,還有一些羞惱。之所以會是這麼一個反應,實在是孔胤植所寫的這篇文章,太過于出人意料。太過于令人吃驚了。孔胤植所寫的文章,總結起來就是推崇大清為正統。論證大清取代大明,是理所當然。並說如今的大清,已經成為了華夏正統,而大明丟棄了河山,並且在大明的統治之下,民不聊生。無數百姓生死。大明腐朽,被大清取代是理所應當。列舉了大明的二十宗罪,把大明一陣兒駁斥,說的一文不值,在這其中,還專門說了如今朱慈霃等人,正在推行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以及火耗歸公這三策。說這是害民之策,朱慈霃為殘民之賊。又以子不語怪力亂神為基礎,狠狠的駁斥最近各種流傳的,太祖高皇帝,帶著藍玉以及懿文太子朱標等人顯靈,要守衛大明河山的傳言……同時,還列出了大清的二十條優點。從各方面來論證,大清取代大明入主中原到必然性和正義性,與正統性。以及後面一定能成功之類的。也真難為孔胤植了。居然能夠硬生生的想出二十條,大清的優點。這只能說一句,不愧是衍聖公,能力就是不一樣。居然能從屎里淘金。關鍵是還能淘出這麼多來,這能力當真是絕了!在論述了這些之後,就號召江南眾多士紳文人,都要遵奉大清這個正統。不給殘暴不仁的偽明效力。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不和偽明妥協。反抗偽明的暴政,為大清出力。還說大清今後,絕對不會虧待他們這些忠臣義士雲雲……這樣的一篇文章,看的這個同為孔家之人的人,都忍不住目瞪口呆起來。他是真的沒有想到,衍聖公在遞了降表之後,居然又玩了一個這麼大的!作為孔家之人,他其實還挺聰明的。對于如今的江南那邊,正在推行的三策,也同樣了解。站在他的立場上來看,朱慈霃所做的這等事兒,那自然是不行的。就應該對其進行各種的抨擊,不讓他施行下去。但是平心而論,若是朱慈霃真的能夠將這三策給推行下去,在大明各處進行實施。那穩住局面之後,大明必然脫胎換骨。這確實是好政策。但站在他的立場之上,他也不喜大明所推行的這三策。畢竟他們孔家,可是超級大地主。曲阜諸多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他們的私產。那等三策推行下去,若是波及到他們這邊,那他們這里也必然會大出血。但是不滿歸不滿,可卻也絕對沒有想過,要在這樣的關頭,利用至聖先師之名,在這里各種的去吹捧韃子,抨擊大明。並號召人反抗大明,擁立大清。在此之前,衍聖公這邊忙著給韃子那里遞降表,並且下令很強勢的讓孔家的所有男丁都剃發易服。這些他還能夠理解,知道這是衍聖公以大局為重。不願意丟了孔家榮華富貴,被入關的韃子給砍殺了。是為了守住基業。可是現在,又做出的這篇文章,就令他不能理解了。他們遞了降表,就已經足夠了,依照他們孔家的身份地位,接下來必然能夠過得很滋潤。哪怕對方是韃子,也一樣不敢拿他們真怎麼樣。之前的那獻上降表,其實就已經夠丟人了。但那是為了生存,為了保住榮華富貴,倒也可以做上一做。可是現在,衍聖公做的這篇文章,就完全沒必要了。反正只要獻上降表,他們孔家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擁有超然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非得又搞出這麼一出來?這等篇文章一旦弄出去之後,必然會為孔家招致諸多非議。會有很多人暗中辱罵嘲笑他們。更重要的一點,是將徹底的自絕于大明!如果不弄這一篇文章的話,他們雖然之前向闖賊、向大清遞交了降表。但是那屬于常規操作。今後大明萬一真的再起來了,也有一些說辭。可以說他們是被迫從賊,是忍辱負重,是身在韃子,心在大明。很多事情都是被迫做出來的。可是現在,衍聖公的這篇文章寫出來,今後再拿出去傳閱發行天下,可就是真的徹底的斷絕了所有的後路!衍聖公這邊把他們孔家,都徹底的和韃子綁帶了一起了!今後韃子若真的能夠取得天下,平了大明一切都還好說。可若是大明立住腳步,今後再返功回來,他們孔家的所面臨的局面,可就特別的尷尬了。“衍聖公,這……這有些不太好吧?大明若是能夠若是今後再攻打回來,那……咱們孔家又該如何自處?”這位孔家之人,猶豫了一會兒後,終究還是望著孔胤植說出了這樣的話來。道出了他心中的擔憂。孔胤植听了這人的話後,不由的笑了笑。沒有看他,還在欣賞著他所寫的這篇佳作。淡淡開口道︰“大明再重新打回來?不可能的!如今的大清宛若初生的朝陽,光芒萬丈!而大明早就已經垂垂老矣,腐朽至極!哪里還能再打回來?只要一走,就回不來了。就像那宋朝南遷之後,又何嘗北還?大明現在也一樣如此。只要一走,就絕無可能再回來。等待著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只有被大清給消滅。李自成都不是大清的對手,更不要說張獻忠這等流寇,以及殘存的大明了。此等時刻我們孔家怕什麼?既然能夠明確的看到結局,知道誰將會取勝。那為什麼不徹底的站在勝利者這邊?現在做這些事兒,那就是雪中送炭。今後真等到大清把這殘存的諸多勢力,清掃干淨。我們這邊再做出什麼事情來,那效果將會大打折扣。錦上添花,永遠都比不過雪中送炭。這個道理淺顯易懂,但很多人卻往往鬧不明白。身為衍聖公,必須要為我孔家負責。”他在說這話時,還升起了深深的自我感動。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容易了,為了孔家的榮耀,做出了諸多的犧牲和忍辱負重。並覺得今後的諸多孔家之人,都將會感謝他。伺候他書寫的這個孔家人,是孔胤植的心腹。因此二人之間的對話,倒是少了很多的彎彎繞。“衍聖公,這……這我怎麼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絕對呢?若是在以往,大明被大清所取代,沒有任何的懸念。可是現在的大明,變得不一樣了。縱觀最近幾個月以來,皇帝的種種作為,都讓人有一種陌生之感。不論是皇帝突圍,還是在南京那邊立足。又或者是最近正在發生的,新皇登基,崇禎皇帝讓位。還是新皇登基之後,就迫不及待所推行的攤丁入畝這三策……種種跡象看起來,都給人一種大明要變得不一樣,要復甦的感覺。尤其是最近,所推行的這三策,雖然猛的看起來令人吃驚。會讓無數人去罵。可拋開各自的立場去看這個問題的話,就能發現這三策對于國家而言,有著極大益處的。一旦能夠做得好,必然能夠令大明從中收獲到諸多的好處。甚至也可以用浴火重生來形容。還有,听說那朱元璋等人都是顯靈了。那可是洪武皇帝,雄才偉略之人。以乞丐之身,能完成那等大業,足可以證明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強……”听到這人的話,衍聖公孔胤植搖了搖頭,依舊沒有回頭,還在欣賞著他的這篇文章。開口道︰“你想的太多了,這些都是亂命,折騰的越多,死的就越快。就和崇禎當皇帝是一樣的。如今的大明都到了這等地步,當皇帝的少折騰一點兒,或許還能夠多苟延殘喘一些時間。可能現在,卻這般折騰,尤其是那三條政策。平心而論,對于國家而言確實不錯。可……又怎麼可能能成功?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了!江南如今,已經遍地烽火,那新登基的皇帝根本就壓不住。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掀翻。至于你所說的朱元璋顯靈……這樣的傳言,還是不要多講了。”他說著,伸手指了指,他寫的這篇文章里,子不語曰怪力亂神這幾個字。“這是至聖先師所說的,你多看一看。我看你是把咱們祖宗的話,給忘記了。”說完這些話後,孔胤植終于是轉過了身。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道︰放心好了,不會出什麼問題的。相信我的眼光。你擔憂的太多了。這些擔憂其實都是白費。大清取代大明,成為天下之主,問鼎天下沒有任何的爭議。且看著吧,過上幾年,你就會發現我這個時候,做出來的這個決定,到底有多英明。到了那時,別管是你,還是其余的孔家人,都必然感謝我這個衍聖公,做出來的這一切。至于一些罵名!何必在意?那些和我孔家的長存,又有什麼聯系?我孔家長存才是最重要的。”說罷之後,孔胤植便又拿出一張宣紙來,把他寫的的文章親自謄抄了一份。而後號召人過來謄抄。並在接下來,將他的這篇文章昭告天下。與此同時,將他寫的原版給好好的封裝起來,送到了大清的攝政王多爾袞那里,請多爾袞過目。當然,說是過目,其實就是邀功。而多爾袞在見到了孔胤植所寫的這篇文章之後,依照他的文化水平,有不少地方都看的不是明白。主要是寫的有些拗口,孔胤植在各種的炫技。不過不要緊,他那邊有範文程等很多樂意為他們大清主子服務的人。所以很快就幫助多爾袞,明白了孔胤植這篇文章的具體意思。在明白了之後,多爾袞是不由的為之狂喜。這孔胤植的這封篇文章,來的是真非常及時!如今他已經通過了範文程等人,知道這衍聖公在大明到底有多高的地位,又有多特殊,同時又具有多大的影響力!如今,有衍聖公主動寫出這種文章,來為他們論述正統。那接下來,他們這邊在統治中原,控制華夏的諸多事情里,就會變得非常的順暢。會減少諸多的麻煩。看起來這些,遠比不上真刀真槍的拼殺。但是所能產生的影響,也是真的巨大的,好處非常多!多爾袞看過之後,馬上就抓了機會,令人立刻,大規模的進行雕版印刷。而後動用各種手段,在天下間大肆的傳播。同時還專門安排人,往江南那里多送上一些。讓江南那邊的人都看一看!如今江南那邊,因為朱慈霃等人的倒行逆施,作死行為。已經是處處烽煙,亂子鬧得很大。這個時候又有衍聖公,親筆書寫的這樣一篇文章送達南面,肯定能夠起到超好的效果,讓南面那邊變得更亂。也讓朱元璋這些人,更加的手忙腳亂。說起來也是好笑,一開始的時候,多爾袞對于這衍聖公,還有孔家還是充滿了擔憂。畢竟漢人里的,很多有才學有名氣之人,都講究一個骨氣。說什麼忠義廉恥之類的話。有不少人,也真是這麼做的。雖然有不少阿諛奉承之輩,但硬骨頭也不少。在他看來,這衍聖公世受皇恩,又有那麼大名聲,也肯定是這樣的人。哪能想到,真的接觸了之後,卻發現這衍聖公骨頭居然如此之軟。可以隨意拿捏。甚至于根本不用他這邊動手,那衍聖公就能自行變成他所想要的形狀。當真是令人欣喜!而多爾袞這邊,在做出了這些安排之後,也立刻以福臨這個皇帝的名義,開始賞賜衍聖公。給他們那邊一些封賞……看著送來的封賞,孔胤植表面一本正經,心里卻竊喜不已。覺得自己做出了一個極其正確的決定。孔家在他的帶領之下,必然變得更加的興旺!……而隨著衍聖公所寫的這篇文章的大肆流傳,天下為之嘩然!尤其是江南這邊的眾多人,都是為之心神巨震。有人對其怒罵不已。但那些正在和朱元璋等人對抗的士紳文人,卻如獲至寶。將其當成討伐朱明的檄文來用…………“衍聖公?這是孔家人所弄出來的?他這算什麼衍聖公?它娘的!等到咱把這邊的事情弄完了,就讓他看看是他的筆硬,還是咱的刀硬!衍聖公?咱看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朱元璋眯著眼楮,說出這樣一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