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皇城之上,隨著朱元璋拎著大喇叭,對著那四五千被押起來的讀書人,喊出這話後。這八個字,就如同驚雷一般,在這眾多的讀書人耳中轟鳴!讓很多人心神,都忍不住為之顫栗!這八個字,是真的震蕩人心!尤其是結合著如今的大明,所面對的這種形勢。李自成極其意外的逃走,把這漢人江山拱手讓給了韃子這種事兒,對于許多人來說,絕對是無比意外,也絕對不能接受!李自成取得天下,和韃子取得天下,兩者有著根本不同的性質!朱元璋在沒有說出,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之前。在場的眾多讀書人里,有很多對此也有著一些樸素的認知。但是卻沒有具體的將其給概括出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個時候,在朱元璋說出了亡國和亡天下的區別之後,很多人的心里都是為之一亮。只覺得之前那種比較模糊的想法,一下子就變得明確了起來。簡直是將他們心里面,所想的些事兒,都給明確的提出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又听到了朱元璋所說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八個字後,那真的是震蕩人心!宛若晴天霹靂一樣,將很多人震動的神魂為之顫抖。與此同時,也有著一些不一樣的感受和情緒,從心里面升起。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在此時說出,每一個字,竟似都重逾千斤!每一個字,似乎都有著令人奮起,絕地反擊的力量!以至于連心中之前,所存在的那些蠅營狗苟,在此時都被震蕩掉了許多!甚至于,有很多人心里面的那些心思,直接被滌蕩,變得蕩然無存!面對家國大義,尤其是這種外族入侵,神州動蕩的事情時。自然會有一些走狗,會有令人唾棄的千古罪人!但是更多的,卻是一股從很多人自內心之中、血脈深處,所散發出來的力量。讓人不自覺的,就想要奮起反擊,想要守住河山!守住華夏!這是長時間的文化認同,蘊藏于血脈之中的,極為奮進,極具凝聚力的力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被兩個將士按住的,一個正直壯年的青年讀書人,忍不住出聲念叨著這兩句話。越念,聲音越大。越念,雙目越亮!越念,情緒變的越發激昂!越念,對于這八個字越感同身受!產生共鳴!似乎是胸腔之中的熱血,都隨之被激蕩了起來!“是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出聲大喊,帶著慷慨激昂。“如今,狗韃子入了關!奪取了都城!我華夏又到了危難之時!莫非,真的要坐視上演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我漢人淪為兩腳羊的舊事?莫非,真的要眼睜睜的看著山河淪陷,蠻夷率獸食人!崖山一戰,十萬人跳海?莫非真的就眼睜睜的看著,狗韃子糟蹋我漢人河山,糟蹋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老祖宗留下來的這天下,我漢人可爭,可奪,可逐鹿中原!唯獨蠻夷之輩,不可前來插手!兄弟鬩牆,外御其辱!太祖高皇帝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再建我漢人河山,才不過兩百多年!莫非到了吾輩這里,就眼睜睜的看著山河再次淪陷。我漢人再次淪為豬狗?!大明養士兩百余年,到了此時,我等讀書人該出一份力!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我顧炎武,願學班定遠,棄筆從戎!為我華夏,盡一份綿薄之力!雖萬死而不辭!!!”顧炎武的聲音,變得越發的慷慨激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本就是後世梁公,從顧炎武所寫的《日知錄》當中,給概括出來的。而亡國與亡天下之分,也同樣是顧炎武著作的《日知錄》中所寫。而是他所寫這些的背景,正是韃子入關,神州陸沉!而此時,韃子也入了關。朱元璋又說出了這樣的話。直接就將歷史上,這個還沒有寫出這些的原作者的情緒,給點燃了!顧炎武會出現在這次的隊伍當中,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顧炎武本身就是昆山人,距離這里近。而他本身還是復社當中的一員。這個時候的大明,論起在讀書人當中影響力最大的,不是東林,而是復社。在這個時候,東林的眾多人幾乎都加入到了復社。這一次的事情,這麼多的讀書人都被鼓動,顧炎武身處其中倒是正常。而听了顧炎武的這些話,見到了他的狀態。那兩個原本還將他給按在地上的將士,都受到了他情緒的感染。望向他的目光,都變得不一樣了。沒有了之前的那種輕蔑。手上按的力氣也小了。朱元璋,顧炎武所處的地方,距離朱元璋所在的皇城位置不算太遠。朱元璋听到了他的這一番話。目光立刻投了過去,對他的看法也發生了極大的不同。手往那邊一指道︰“放開此人,讓其站起來!”那兩個按著顧炎武的將士,本就對還按著顧炎武,而心中有些猶豫。此時听了朱元璋的話,立刻就松開了手。還伸手將他從地上給扶了起來,其中一個,還替他拍了一下衣服上的塵土。“你叫顧炎武?”朱元璋望著顧炎武出聲詢問。顧炎武聞言,便對著朱元璋行禮道︰“回稟陛下,學生正叫顧炎武。“好,你很好!”朱元璋聞言夸贊了起來。“咱想不到,到了此時,咱大明還有你這樣的讀書人!“好!你沒讓咱失望!”說罷後又道︰“不要叫咱陛下,咱不是崇禎帝朱由檢!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咱顯靈了,咱知道咱大明要山河破碎,知道韃子要奪了我漢人的江山!咱不甘心看到咱們漢人的江山,被韃子所奪。所以,咱就顯靈了!所為的,就是拯救我大明于水火!把韃子重新給打回去!”听了朱元璋的話後,顧炎武為之愣了愣。到了此時,關于太祖高皇帝顯靈之事,已經有著各種版本,各種留言在傳播。但是和絕大多數人一樣,顧炎武對于這樣一個極為離譜的傳言,也同樣是不相信。覺得這是崇禎皇帝,故意借助老祖宗之名,方便他行事。可是這一刻,在這種情況下,看著那個氣度非凡,站在那里自稱是太祖高皇帝的人。顧炎武不再覺得,那個極為不靠譜的流言是扯淡。眼前這人,就是太祖高皇帝!尋常人,哪里有他的這種氣魄?哪里有他的這種手腕?在相信了這一事情為真後,顧炎武的情緒就變得更加的激動了。剛剛站起身的他,對著朱元璋一揖到底。“學生拜見太祖高皇帝!恭迎太祖高皇帝顯靈!”朱元璋讓他站起身來,望著他大聲詢問︰“咱听方才你所言,願投筆從戎,學班定遠舊事,可是真的?”顧炎武正色道︰“回稟太祖高皇帝,句句屬實!之前學生被小人所利用,做出了那種事兒。實在是愧對大明,愧對太祖高皇帝。當時不知,情況竟然已經壞到了這種程度!此時得知闖賊棄守北平,韃子入關,佔據都城。北面大片地方,將要落入韃子之手。學生雖一介書生,卻也不能坐視不理!文人也有著拳拳之心!願意投筆從戎,軍前效命!和韃子死拼到底!萬死而不辭!“好!”朱元璋聞言大喝一聲,出聲喝彩。“咱很欣慰!咱大明,還是有深明大義之人!咱很欣慰,咱漢人脊梁不曾斷!咱就知道,每逢危難之時,必然會有大無畏之士站出來,挽救我華夏河山!和入寇的賊人,死拼到底!這些人,平日里很多看起來並不起眼。他們有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有的是泥腿子。有的是教書先生!有的是文人士子!有的是朝堂上的官員……許許多多人,尋常時並不起眼。彼此之間,看不出有什麼聯系。可真遇到了事兒,他們都能站起來!都能迎難而上!拼死保河山!咱就知道!華夏每當遇到危難之時,總會有人挺身而出!咱當年便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把元韃子給趕走,殺了他們一個屁滾尿流!現在,有爾等在,有眾多忠義之士在!關外的韃子再凶殘,只有敗亡這一條路可走!想要亡我華夏河山,亡我大明,他是在做夢!!”朱元璋的這一番話,說的是慷慨激昂。極富感染力!用詞遠稱不上華麗。可是這每一句話中,卻都帶著沉甸甸的分量,催人奮進!讓人禁不住的就是熱血上涌!“寧做百夫長,勝做一書生!黃宗羲願投筆從戎!為我大明,為我華夏一戰!”方才表現很是剛烈,額頭撞的一片青的黃宗羲,高聲喊了起來!“救亡圖存!驅除韃虜,算我李文山一個!”“衡陽王夫之,願意從軍,死戰韃子!”在朱元璋的聲音落下後,很快便接連響起二三十道聲音!有的人年長,有的年輕力壯……有的聲音粗獷,有的顯得文弱……但此時,他們的聲音里,都多出來了一種東西,叫做家國大義!叫做華夏的血性和擔當!朱元璋听到這些人的話後,揮手讓那些按著這些人的兵卒都松開手。給他們解綁。望著他們道︰“好!好!!好!!!你們都是我大明的大好兒郎,是我華夏的脊梁!也是我華夏的長城,是我華夏的長矛!正是有著如同你等,這般的眾多人。在華夏遇到生死危機之時,奮不顧身,迎難之上。我華夏才能夠經歷諸劫難而不死!數次浴火重生,每一次都變得更強!”朱元璋的聲音,變得越發的慷慨激昂起來了。而站在皇城上的朱標,韓成等人,也同樣是熱血沸騰。心情激蕩。特別是韓成,這個時候看到了,那還年輕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心中的感受,就變得更加的不同!這三位,那可是在學習歷史之時,在那極為簡略的歷史書當中,都佔據著不小內容的存在!而當時,所學的是他們的思想,是他們的主張。後來,韓成了解的更多。知道了這三人做出來的更多事情。這三位,可不僅僅只是在思想,以及文學著作上等事情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每一個都是硬骨頭!哪怕大明山河破碎,韃子南下。南明朝廷不斷的內耗,不斷的敗亡。哪怕是復國根本無望,他們依然不認為自己是清朝之人!依舊用他們各自的方式,進行著反抗,做著斗爭!堅持著他們自己心中的堅持!韓成在此之前,有想過眼前的這些人里,會有他們三位中的其中一個。可是卻沒有想到,三人居然都來齊了!並且,還在得知李自成棄守北平,韃子入關佔據都城,朱元璋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話之後,第一時間里就站了出來。表示要棄筆從戎,和韃子死拼到底!隨之自己帶著朱元璋等人,來到這明末。有不少的事情,會發生改動。可是,有些人在面對相似的事情時,做出來的選擇卻不會變。便如他們這三人,面對這等事情,還是做出了如同歷史上的選擇。在民族大義之前,異常果斷,非常堅定的站在了這邊!和韃子勢不兩立!至于崇禎皇帝朱由儉,這個時候神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看著那站起來的,二三十個讀書人。目光也變得不一樣了。在此之前,他對于這些匯集起來,進行鬧事的讀書人,是又氣,又急,又恨!同時,又有些擔憂自己太祖爺,動用這樣的手段來對付這些人,會不會引發更大的動蕩。可是這個時候,在听到了他們所喊出來的話,見到了他這些人在得知山河破碎,韃子入關後第一時間里的反應,和做出來的選擇。整個人的心思,都變得不一樣了。對他們的態度,也發生了極大的不同。到了此時,崇禎這個總是喜歡拿著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這類似的話,以及相應的心理來說事情的人。忽然間就覺得,自己在此之前所產生的,這些想法是真的不對。挺愚蠢。過于片面了。在大明,還是有很多的忠貞之士。在大明,還是有許許多多的人願意做事,願意救亡圖存!遇到了危難之時,願意挺身而出,為了大明,為了華夏,無懼犧牲,不怕死亡!上刀山下火海,再所不辭!朝堂多枯骨,民間有偉力!這一刻,崇禎皇帝朱由儉想起自己太祖爺所說的這句話。心中的感觸變得更深。或許,太祖爺說的是對的。確實是朝堂多枯骨,民間有偉力!和眼前的這些人相比,朝堂當中的很多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天下的人,確實可以稱得上一句枯骨的評價!甚至于,就連他這個皇帝,在很多事情上,做的也是真的不行。這一刻,崇禎感觸良多。心情也變得極為不同……至于太子朱慈霃,一張臉都激動的泛紅。雙拳緊緊的握著,身上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腦海當中回蕩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八個字,更回蕩著這些人喊出來的那些話。短短時間里,這些原本在他看來十分可惡,面目可憎的讀書人,一下子就變得不同了。甚至于朱慈霃這個時候,都想要跟著他們一起高喊投筆從戎。也是真的想要和這些人,一起沖殺到第一線,去和賊人死戰,不破樓蘭終不還!而皇城之前,坐在高頭大馬之上,手中持著長槍的永昌侯藍玉。這個時候,冰冷無情的眸子里,也出現了一些別樣的變化。原本在看向這些讀書人之時,他的眼里沒有絲毫的感情。有的只是死亡與殺戮。對于這些人,他沒有任何的感觸。在他看來,都是亂臣賊子,都是該死之人。這些人的行為,令人鄙夷!可是這個時候,他對他們的感觸,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會再用之前的那些目光看他們。這些人的反應,令他對他們也有些刮目相看了。覺得自己,在之前對于這些人的看法,是有些偏激了。這些讀書人里,也是有一些有擔當,有骨氣,有卵子的人的!並不是每一個都那麼滑頭。原本藍玉還想著,在這些人從軍之後,那絕對要把他們弄到第一線當炮灰來使。可是這個時候,他的想法卻變了。若是這些人來到他的軍中,他不會再如同之前那般對待他們。當然,那也得分人。有的人該怎麼著,還得怎麼著。這個時候,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讀書人,身子站得很直,情緒也都變得極為不同。雖然現在,他們所面臨的結果,還和之前一樣,都是要從軍殺敵。可是心情卻完全不同。在此之前,他們是被強迫的。心中對于這個結果並不認同。並且,強迫從軍是對他們的一種處罰!可是現在,則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是他們自己想要從軍。不再認為從軍是什麼處罰,而是報效國家,報效華夏!是救亡圖存的,一種大無畏的行為!是他們發的內心想要去做的事!同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樣,去做這件事情時的心情不同,那麼最終所能呈現的效果,也是絕對不一樣的!顧炎武等人心情激蕩。在這等危難的時刻里,他們遇到了太祖高皇帝這位傳奇的人物。作為曾經帶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人。那麼此時,有著這個跨越時空顯靈的人,那事情也絕對會有極大的不同。太祖高皇帝,定然能將把韃子給清理掉!只不過此時,站出來的讀書人終究只是少數。只有他們這二三十人。更多的人還在保持沉默。雖然也有著很多人,心中產生了觸動。想要如同顧炎武,王夫之等人那般,站出來吼上一嗓子,打破心中的種種復雜感受和顧慮。也投筆從戎。可是這些想法,卻終究被別的東西所壓制。一直沒能真的沖出來。朱元璋看著那剩下的眾多人,心情顯得有些復雜。真正的大無畏之人,終究還是少數的。正欲開口說些什麼,卻見韓成走到了他身邊。“岳父大人,讓我說兩句。”那在這等重要的時刻里,若是別人如此作,對于皇帝權威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甚至于做皇帝的,會因此而記恨上他!但此時如此說,如此做的人是韓成,那自然是另當別論。韓成做這些事兒,百無禁忌。朱元璋根本就沒有問韓成是想要說什麼,就將手里面的大喇叭交給了韓成。讓韓成去說。韓成接過了這個他設計,讓人弄出來的木質大喇叭,站在了朱元璋方才站的位置。面向下方,那或是站著,或是被將士們押著的讀書人,提高聲音道︰“我有一些話,想要與諸位說!”而隨著他的開口,下面也已經變得安靜下來。韓成停頓一下,深吸一口氣,望著眾人大聲道︰“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矜!一呼同志於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齊從軍,淨胡塵,誓掃韃子不顧身!!!”韓成原本聲音還顯得比較低,可是隨著這首從軍歌的念誦,情緒卻越來越高昂。到了後來,幾乎可以說是用吼,將後面的給吼出來了!吼出之後,雙目泛紅,眼眶濕潤!在場眾人,听了韓成所說出來的這話,盡皆神情震動!不少人只覺得,又是一道接著一道強烈的雷霆,在腦海當中轟然炸裂!讓無數人的神魂都為之顫抖!胸膛之中,仿佛有著諸多的東西,在這一刻熊熊燃燒起來!原本,那眾多心中有所猶豫,被諸多顧慮所壓制的人。這個時候,也終于沖破了層層顧慮!“甦州趙良玉,願意投筆從戎!!”“鎮江甦長安,願為國殺敵!”“算我江陰陳明芳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