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韓成這里,得知了李景隆在後世竟然有大明戰神這樣的一個稱呼,頓時就變得震動了。
要知道,能夠得到類似稱號的,那都是一等一了不得的人物。
比如殺神白起,比如兵仙韓信,比如軍神李靖……
這些人,哪一個不是響當當的人物?
都在歷史之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做出了非凡成就,打出了驚天戰績。
這李景隆既然能被後世之人,被稱之為大明戰神,那肯定不得了!
想不到啊,自己大明竟然也出現了這等震古爍今人物!
朱元璋和朱標原本是不相信李景隆可以擔任主帥,但從韓成這里,听到了大明戰神這樣一個稱號之後,想法出現了迅速的改變。
“咱就說,李景隆那孩子自幼就不一般,長得儀表堂堂,學識淵博,談吐非凡,做事情有理有據,說話超好听,又是咱大外甥曹國公的兒子。
大外甥李文忠就是一員虎將,更是一個合格的統帥,給咱分擔了多少的重任!
李景隆這小子,自幼跟著咱大外甥學,耳濡目染之下,那肯定能學一身的好本事!
看看現在如何?
咱沒有看錯人吧?!
這小子果然是名垂青史了,成為了咱大明的戰神!”
朱元璋經過了初步的驚愕之後,馬上就變得臭屁起來,話鋒直接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在不說李景隆難以擔當大任之類的話,瘋狂的往自己臉上貼金。
一副他早就已經看透了一切的睿智樣子。
听到自己父皇這樣說,朱標哪怕是早已經習慣了自己父皇的不要臉,此時還是覺得有些臉紅。
他有心想要提醒一下父皇,稍微要點臉,當著韓成的面不要把話說的太滿,不然等一下翻車了太過于難看。
他總覺得這李景隆,有些不太靠譜,從現在的表現上來看的話,應該沒有那樣大的能耐。
不過,他父皇都已經把話給說出來了,他此時再做提醒也已經晚了。
就將話給憋在了心里。
再想想韓成說的,大明戰神這個稱呼,朱標又覺得自己的擔憂有些多余。
俗話說,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
李景隆能在後世,獲得大明戰神這等神勇無比的稱號,肯定是有了驚才絕艷的表現。
不然的話,這等稱號落不到他的頭上。
常言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李景隆現在看起來不太行,可能只是因為這個時候,大明可以用的大將足夠多。
還輪不到他李景隆施展才華,擔當大任,所以這才會埋沒了人才。
此時距離韓成所說的那些事情,還有十幾年,人都是會變的。
十幾年的時間里,足可以發生很多的事情,令很多人都發生極大的轉變。
李景隆出現蛻變,倒也能夠理解。
韓成听到朱元璋那一本正經說出來的,往他自己臉上貼金的話,一時間有些目瞪口呆。
直呼好家伙!
雖然早就知道老朱臉皮厚,卻從來沒有想到,他的臉皮可以這樣厚!
前一刻還說李景隆能力不行,結果听自己說了李景隆大明戰神這樣一個稱號之後,直接就變成了他慧眼如炬,早就看出來了李景隆的不凡。
只是,李景隆的這個大明戰神,和老朱所想的大明戰神完全不一樣啊!
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
自己只不過是想要讓事情變得比較有趣味性,才將後世人給李景隆封的稱號,給拿出來說的。
結果哪能想到,老朱竟然直接就順著桿子往上爬……
真不知道接下來,自己將全部的事情說出,朱元璋得知了之後,會是一個什麼反應。
一時間,韓成都不知道該怎麼接著往下說才好。
“你與咱說說,景隆這孩子都打出了什麼光輝戰績。”
朱元璋望著韓成如此說道,聲音之中都帶著一些迫不及待。
他是真的想要听听,李景隆這個他自幼就看好的孩子的光輝事跡。
“韓成你咋不說了?在這里愣什麼神?”
朱元璋望著韓成出聲催促。
听到朱元璋這話,韓成更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這老朱……
“那個,李景隆做的事情太大了,我整理一下思路。”
听了韓成的話,朱元璋覺得韓成的這個反應,合情合理。
李景隆都成為了大明戰神,那關于他的事情,肯定很多,確實需要好好的整理一下思路。
韓成在這里思索了一會兒,也沒有想到在接下來,如何不讓事情變得比較尷尬的辦法。
當下就將心一橫,不再猶豫。
開始接著講述。
反正等會尷尬的又不是自己。
老朱是要過飯的,臉皮足夠厚。
可能自己覺得比較尷尬的事情,放在老朱身上,他一點都不在意,甚至于還覺得不夠刺激。
嗯,一定就是這個樣子!
別管別人信不信,反正韓成是信了。
“建文帝任命李景隆為大將軍,築台拜將,執手對李景隆說,挽救大明,平燕逆的事情,就全都拜托李景隆了。
李景隆表示自己一定不會辜負建文帝的信任。
李景隆帶兵而行,至德州收攏耿炳文的散兵敗將,並調集各路兵馬共計五十萬,前往河間駐扎,威逼燕軍!”
調集五十萬兵馬?
朱元璋听到韓成說出的這個數字之後,不由的為之一愣。
要知道,統兵作戰並不是說兵馬越多越好。
沒有相應的才能,僅僅只是安營扎寨,五十萬人的吃喝拉撒就能將人弄的頭暈眼花,手忙腳亂。
就連劉邦這樣的人物,也只能將兵十萬。
只有韓信這種兵仙,才能做到多多益善。
李景隆竟然直接就帶領了五十萬的兵馬?
不過,在想起了韓成說他是大明戰神之後,朱元璋心中這點疑惑,馬上就煙消雲散了。
既然他能被稱為大明戰神,那能帶領這樣多的兵馬進行作戰,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李景隆這邊,匯合大軍向前威逼之時,朝廷那邊也令屯在遼東的江陰侯吳高等人,帶兵圍攻永平。
兩面齊頭並進,聲勢浩大。
要將燕王給碾壓。
面對這種情況,燕王召集自己麾下的眾人開會,然後當眾說出了李景隆必敗的五個理由。”
李景隆必敗的五個理由?
老四這還挺能扯的,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對戰,實力不如袁紹。
郭嘉曾給曹操進言了非常有名的十勝十敗的論述,堅定曹操和袁紹相抗的信心。
結果老四這里,竟然也弄出來了個李景隆五敗論。
他這同樣是實力不夠,要用這樣的辦法來硬湊,鼓舞士氣。
只怕這法子效果不大,不然李景隆不會被稱為大明戰神。
至于為什麼李景隆被稱為大明戰神,結果最終還是南軍敗了,老四取得了天下,朱元璋這里也已經有了十分合理的解釋。
他覺得,這肯定是老四打不過李景隆,被李景隆各種壓著打,最終不得不使用盤外招來解決李景隆。
比如,如同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對戰那樣,想辦法讓人將李牧換下,換上一個只紙上談兵的趙括,自毀長城。
比如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曹魏頂不住壓力了,就讓人前去收買宦官盡讒言,從而將諸葛亮給召回。
再比如大宋,連續十二道金牌將岳飛召回,停下攻勢……
朱元璋覺得,後期的李景隆肯定是有了類似的遭遇。
不然的話,根本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李景隆被稱為大明戰神,偏偏最終卻是老四取得了天下。
再想想朱允�犖j晁鑀耆 揮心宰擁牟僮鰨 煸 熬醯茫 竺婊岱か 庋 氖慮椋 羌蛑輩灰 杴楹俠恚 br />
這種事情,朱允舭N餑源 幻偶辛說墓晁錚 宰齙某隼矗 br />
根本不用韓成多說,朱元璋就已經腦補出來了一幕幕,李景隆是如何奮勇殺敵,一路壓制老四,但最終卻不得不在將要成功的關頭,被聖旨無奈的召回,導致功敗垂成的場景。
覺得李景隆是真的悲壯,真可惜。
“做了這樣的論斷之後,燕王這邊立刻做出了相應的應對。
他親自率兵前去救援永平,令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讓姚廣孝等人對其進行輔助。
並說李景隆帶兵前來之後,只可將堅守,不可出戰!
除此之外,燕王又將盧溝橋的守軍給撤走。
李景隆得知消息大喜,覺得朱棣這是自亂陣腳,被兩路大軍給弄的顧頭不顧 。
當下就立刻揮師攻打北平城。
燕軍守城,幾次將起攻勢擋下。
在這其中,南軍都督瞿能曾經率上千精騎殺入了張掖門,但後援一直不至,只好停止進攻。
李景隆有些貪功,不想讓瞿能斬獲頭功,所以就讓他等待大部隊到來之後,一起進攻,不可孤軍深入。
結果導致錯失良機,燕軍因此得到了喘息之機。
當時乃是冬日,氣溫驟降,天寒地凍,燕軍這邊就連夜往城牆上潑水,使的城牆外外牆,結了一層堅冰!
南軍次日再去攻打,因為太滑,已經無法攀城進攻……
而這個時候,燕王也已經是趕到了永平,戰敗了前來攻打的江陰侯吳高。
吳高戰敗之後,不敢和燕王死磕,退兵山海關。
完成了這些,燕王並不急著回師北平,而是決定拿下寧王朱權所在的大寧。
燕軍直逼大寧城下,燕王朱棣單騎入大寧城見寧王。
哭訴自己被逼迫的無路可走,朱權則將燕王收留在大寧。
燕王趁機令燕軍各種對大寧守軍行賄,收攏人心。
如此過了幾日之後,燕王告辭,寧王出城相送,伏兵盡起,寧王的兵馬也紛紛叛變,投靠燕王。
燕王就將寧王,寧王妃以及世子等人帶回北平。
盡數收編寧王兵馬,除去一方威脅……
隨後,燕軍進行整編,分為五軍,入松亭關,後渡過白河,此時天寒地凍,河水結冰可以行人。
在白河這里,先戰敗李景隆先頭部隊上萬人,而後繼續進軍,和李景隆大軍相遇……”
听到韓成講述到這里,朱元璋終于變得有些熱血沸騰起來。
之前听韓成說了那樣多,李景隆這個大明戰神看起來處處吃癟。
現在,也到了李景隆發威的時候了。
不然的話,真對不起他這戰神之名!
帶著期待,他在這里听韓成繼續講述。
韓成喝了兩口茶,接著開口道︰“雙方大軍相遇之後,就展開了大決戰。
燕王身先士卒,親自帶兵沖鋒,燕軍士氣高漲,來回沖擊,一番激烈搏殺下來,接連打破南軍七營。
當天夜里,李景隆見到情況對己方不利,就下令讓鄭村壩這里的所有兵馬,全部輕裝撤退。
這樣的命令一下達,那所能帶走的東西就十分有限了。
可以說幾十萬人的輜重,絕大部分都留給了燕軍。
李景隆的這次撤退,避免了兵馬大敗。
但也因為走得過于匆忙,都沒有來得及通知圍困北平的南軍兵馬。
所以這些南軍兵馬,被回師北平的燕王,輕易的給擊潰,盡獲其糧草輜重……”
朱元璋被韓成的講述給懵逼了。
就這?
李景隆的表現就這?!!
說好的大明戰神呢?
說好李景隆這次要絕地反擊了呢?
說話的要按著老四捶呢?
這咋變成了這樣了?
原本熱血沸騰的朱元璋,這個時候整個人都懵逼,分外的茫然。
這玩意,咋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呢?
“等一會兒!”
覺得自己頭暈的朱元璋,出聲喊了韓成的講述。
“咋了陛下?”
“這……就是你說的大明戰神?大明戰神就這樣的風采?
他這到底是前去打仗的,還是給老四送糧草輜重的?
他這是打仗?說是老四的運糧官還差不多!”
朱元璋望著韓成連聲吐槽。
李景隆的表現,是真的和戰神扯不上邊。
“陛下,不要著急,�掄椔伝搢d奶 氯ュ 芸煬湍苤 潰 罹奧 文鼙懷浦 竺髡繳窳恕! br />
韓成正色說道。
听到韓成這樣說,朱元璋也就不再多問。
心中暗道,這莫非是李景隆準備來個先抑後揚,先敗後勝,在接下來,來一個厚積薄發,絕地反擊?
朱元璋暗自點點頭,覺得應該就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不然的話,解釋不清楚,景隆這孩子為何會被後世人稱之為大明戰神。
“此戰,南軍損失兵馬十余萬,燕王向建文帝索要齊泰,黃子澄,建文帝不給。
于是燕王用反間計,使得遼東守將吳高被削爵罷黜,東北方向的後顧之憂解除。”
對于朱允�熒m 岫暈飧叨 鄭 煸 暗故遣 輝趺匆饌狻 br />
因為當初在大本堂進行讀書的,可不僅僅只是他朱元璋的兒孫,那些勛貴之家的子嗣,也會到大本堂讀書。
充當親王侍讀。
吳高這個江陰侯吳良的兒子,就是老四的侍讀之一。
“當時天寒地凍,南軍本就缺少冬衣,又因為前面一戰,丟掉了太多的糧草輜重,所以李景隆準備開春再北上和燕王作戰。
于是燕王就趁著機會,出兵攻打大同。
蔚州守將王忠等人投降,隨後燕軍抵達大同,開始進攻大同。
大同地位重要,不能丟失,消息傳到李景隆那邊,李景隆只好帶兵救援大同。
等到李景隆大軍從紫荊關出去之後,燕王大軍卻從居庸關返回北平。
南軍在冰天雪地之中行軍,損失很大,還連一根毛都沒有撈到,士氣低落……
建文二年四月,雙方在白溝河再次發生激戰。
這一次,南軍調遣了更多兵馬參戰,總人數超過六十萬。
李景隆部先鋒平安,對燕王很熟悉,知道燕王喜歡用什麼樣的戰法,于是據此設伏兵。
等到燕軍到時,平安伏兵出,挺矛沖鋒,瞿能父子也一同合擊,燕軍失利……
燕王不敵撤退,結果卻被郭英提前在他們撤退的道路上埋了地雷,損失慘重。
燕王率兵殿後,晚上迷失道路,燕王親自趴在地上辨認河流流向,方才認清方向,返回大營。
令兵馬提前用餐,準備次日決戰。
決戰時,平安,瞿能繞到燕軍之後,偷襲得手。
燕王見勢不妙,令丘福沖擊李景隆中軍,結果沖不動。
于是親自率兵沖陣,雙方混戰。
燕王前後射光三筒箭矢,寶劍都砍斷了,馬也換了三匹,但卻不頂用。
差點被瞿能,平安所斬!
燕王陷入到窮途末路之中,只得來到河堤上,舉起馬鞭,做招呼援軍之狀……”
听到韓成的這番講述,朱元璋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覺得李景隆這次的表現,才多少配得上大明戰神的這個稱呼。
看來,自己方才所想就是對的。
經過了之前的一系列失敗之後,李景隆在失敗之中尋找經驗,迅速的成長起來了!
但韓成接下來的話,卻讓剛剛升起一些信心的朱元璋,再度變得目瞪口呆起來。
“李景隆見到朱棣舉動,果然生疑,下令減緩攻勢,隨後朱高煦帶兵前來救援,燕王轉危為安……”
這什麼玩意?
這李景隆的操作咋這樣優秀?
朱元璋剛剛升起的一些信心,再一次打了折扣。
“隨後,瞿能再次引眾軍高呼滅燕,剛剛穩定的局勢,再一次發生驚變,燕軍再次失利。
結果就在戰事最危急的時刻,忽然起了一陣旋風,刮斷了李景隆帥旗,南軍頓時為之大亂。
燕王抓住機會,立刻繞到李景隆大軍之後放火,南軍更為混亂。
燕軍趁機瘋狂進攻,反撲,陣斬瞿能父子。
南軍大敗,輜重基本全部丟下。
差不多有十萬人投降燕軍,李景隆再次帶兵本部兵馬,返回德州。
燕軍整理兵馬進攻德州,經過一段兒時間相持之後,李景隆棄德州,進入濟南。
燕王再次獲得大量糧草。
燕軍攻打濟南,李景隆所剩十余萬兵馬士氣低落,再次大敗,李景隆逃走,燕軍圍困濟南……
當年十月,朝廷召李景隆回京師,罷黜大將軍職位。
黃子澄等人上書,請求斬殺李景隆,建文帝沒有應允……”
韓成說完這些之後,偏殿里的氣氛顯得異常安靜,朱元璋朱標二人看著韓成大眼瞪小眼。
尤其是朱元璋,那神情和感受,要多復雜有多復雜。
“沒了?”朱元璋望著韓成詢問。
他是準備听李景隆是如何大殺四方,如何成為大明戰神的,結果就听了個這?
“沒了。”韓成點頭。
“就這?”
“就這。”
“你不是說的他被後世人稱為大明戰神的嗎?這就是所謂的大明戰神?”
回想著不久之前,在听了韓成說出了李景隆乃是大明戰神之後,自己對李景隆的那些評價,朱元璋有些急眼。
“那個……他這個大明戰神,是後世戲謔的一種叫法。
前後帶兵五六十萬對戰燕軍,結果卻接連失敗,丟失大量糧草軍械,一敗再敗,所統御的那些兵馬,也都基本上是丟失干淨。
這種輝煌戰績,當得起後人口中的大明戰神這個稱呼……”
合著這大明戰神,和韓成之前所說的臥龍鳳雛是一個意思!都是反著用的!
在明白了大明戰神的真正意思,知道了李景隆的輝煌戰績之後,朱元璋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
過分!
太過分了!
後世的那些人,怎能如此過分?
好好的詞,都被他們給硬生生的玩壞了!
朱元璋覺得自己從今之後,都沒有辦法再去直視臥龍鳳雛,以及戰神這兩個詞了。
得知真相的朱元璋,整個人都懵了。
尤其是想起不久之前,自己所說的李景隆自幼非凡之類的話之後,那叫一個尷尬。
看著那端著茶杯,默默的和自己拉開距離,去喝茶的韓成,再看看那仰頭看著屋頂,似乎在研究這房子是怎麼蓋的朱標,朱元璋嘴角為之抽動。
手默默的抬了起來,想要抽韓成,也想要抽自己幾個嘴巴子。
自己的嘴咋就那樣賤呢?
真氣人啊!一不留神就落入到了韓成這小子挖的坑里!
不過,手揚起距離自己的臉還有一定距離之後,朱元璋還是忍住這個沖動,將手重新放了下去。
這讓端著茶看起來喝的認真,目不斜視,實際上一直在留意朱元璋舉動的韓成,不由的有些遺憾。
他都已經準備好喊‘陛下,別這樣!別這樣陛下’,對朱元璋進行勸阻了,這老朱咋就不抽了呢?
太過于遺憾了。
“你接著給咱講吧。”
努力讓自己不去想李景隆,免得自己會尷尬的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兒,這才望著韓成再一次的開了口。
韓成將手中茶杯放下,點了點頭再次開口道︰“李景隆敗退,燕軍圍困濟南,右參政鐵鉉,盛庸堅守濟南。
後燕軍掘開河堤放水灌城,鐵鉉見勢不妙,決定派人詐降,誘朱棣入城。
燕王第二日果然前去,差一點就被弄死,因為一些意外,鐵鉉計策沒有成功,卻也徹底惹惱了燕王。
他令人大舉進攻濟南城,用大炮攻打城頭。
城中不支,就在這個時候,鐵鉉的騷操作來了。
他讓人弄了一些木牌,在上面書寫‘高皇帝神牌’幾個字,將之掛在城頭。
燕王這邊只得停止炮擊……”
“恁娘個腿!!”
朱元璋听了這鐵鉉都用了什麼騷操作守城之後,不由氣的破口大罵起來。
這家伙真該死!
打仗就打仗,還將自己的神位都給弄出來,掛在城頭。
這是要將自己掛在城頭示眾?!
自己死了都不安生!
太過分了!
邊上的朱標,也是听得有些目瞪口呆。
完全是沒有想到,這些人還有這樣的騷操作!
真是一點臉都不要了!
……
“……經過一系列的戰斗之後,燕王這里準備攻打京師。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準備從浦子渡口渡江,但遇到盛庸抵抗,燕軍作戰不利。
燕王有心議和返回北平,結果此時燕王二子朱高煦帶兵前來支援。
燕王大喜,望著他家老二說,世子多疾,汝可勉勵之。
朱高煦聞言大喜,宛若打了雞血一樣,率兵拼死作戰,戰敗盛庸。
隨後,南軍這邊有水師投降燕軍,燕軍在六月初三自瓜州渡江。
並又一次的,擊敗退守在這里的盛庸。
隨後燕軍至鎮江,鎮江守將投降,燕軍再次向前,駐扎龍潭……”
听到這里,朱元璋忍不住嘆口氣,他豈能不知道龍潭在哪里?
龍潭近距離京師只有五六十里,來到這里,等于是來到了南京城下。
京師這邊,無險可守,只能直面老四的兵鋒。
並且,仗打到了這個時候,朱元璋根本不用再多問韓成,就能猜到,這南京城肯定不是老四攻破的。
必然是有人開城門,迎接老四入城。
歷來都不缺乏打開城門獻降投誠之人,更不要說是老四這種,從北打到南,證明了自己能力,且身份地位又如此特殊的人了。
肯定不缺少獻上城門之人。
“京師震動,建文帝宮殿內徘徊,召來方孝孺來問計。
方孝孺表示城中還有二十萬兵馬,應該堅守待援,並派遣大臣、以及在京城的王爺前去談判。
建文帝依言而行。
不過幾次談判都沒有成功,朱棣表示不要割地,只要奸臣,建文帝不願意交出黃子澄等人。
談判破裂之後,燕王起兵逼近京師。
當時,左都督的徐增壽想要為燕王內應,結果事情敗露,被一群激憤的文官圍起來群毆,毆打之後看押起來。
第二日燕王正式攻打京師,建文帝親自誅殺徐增壽于左順門……
當時,李景隆和谷王朱禙二人守衛金川門,望見燕王麾蓋,于是開門迎接燕王入京師,史稱金川門之變。
燕軍攻入京師之後,宮中的建文帝得知消息之後,開始放火,焚燒宮闕。
燕軍撲滅大火,建文帝已經不知所蹤。
隨後找出燒焦的尸首,說是建文以及其皇後。
燕王拉著建文帝尸首的手哭著道‘傻小子,何苦如此’……”
壽寧宮偏殿之中,韓成的聲音落下,偏殿之內,鴉雀無聲。
氣氛顯得分外的壓抑。
哪怕朱元璋,朱標二人,早在之前就已經通過韓成先一步知道了,老四朱棣取代了朱允𡆇寣@晌 舜竺韉幕實邸 br />
並且老四還是非常出名的永樂大帝。
可在此時,听到了整場戰爭的大致經過,並最終听到了朱棣進入南京城,朱允沲抾ㄞ寣@畽 賴慕峋鄭 誦鬧謝故俏 林亍 br />
不管朱允𠸊╮@岸劑聳裁詞攏 還芏 巳綰蝸胍 崴 煸 啥際侵轂甓 櫻 侵煸 暗乃鎰印 br />
老四和朱允𠸊╮@洌 褪淺魷至飼茲訟嗖小 br />
尤其是听到韓成所說的,老四拉著朱允癀a 椎氖鄭 拮潘瞪敵 櫻 慰噯鞜耍 誦那槎幾叢幽蜒裕 招┐舫隼嶗礎 br />
他們相信,這種事情發生,老四的心情也必然是極為復雜的。
他們都以為,他們朱家的江山傳承之時可以風評浪靜,卻沒有想到,他們朱家也一樣是逃脫不了權力之爭!
權力的傳承,依舊是不可避免的充斥著血腥。
伴隨著累累白骨。
而且,連第三任皇帝都沒有傳承到,第二任之間就爆發了這樣的戰爭。
這等事情真讓人壓抑,為之難受。
韓成端著茶盞,默默的遠離朱元璋和朱標,免得二人會突然暴起,傷到自己,遭受無妄之災。
“韓成,允丄吽@ 嫻娜Ю懶寺穡俊 br />
良久之後,朱元璋那顯得沙啞的嗓音響起,布滿血絲的雙目看著韓成,蘊含著無比復雜的情緒。
朱標聞言,也望向了韓成。
韓成將茶盞之中的茶水喝完道︰“這件事情,沒有定論,成為了一個謎團。
有記載說建文帝就是被燒死了,有的說燕王找到的那燒焦的尸首,並不是真正的建文帝。
之所以會將那燒焦的尸首認作是建文帝,是為了蓋棺定論,向天下宣告建文帝已經去世,免得再起紛爭。
其實,燕王進京之後,並沒有找到建文帝。
有說建文帝後面落發為僧的,有說後來建文帝被悄然帶到宮中,一直圈禁的。
還有的說,建文帝不知所蹤之後,燕王一直都在尋找建文帝。
後來派遣船隊下西洋,其中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他。
不過在我看來,下西洋這個很扯,基本沒有什麼可信度。
當然,還有更為玄乎的,乃是後世人杜撰出來的,說是陛下你給建文帝留下了一個枕頭,名為游夢仙枕,情況危急時,建文帝憑借這那個枕頭,來到了我們生活的那個時代……”
听到了韓成說出這些之後,朱元璋朱標二人心情多少好受了一些。
沒有那樣復雜了。
有了這些結果,那至少說明老四不一定真的就殺了允舭N獯闌 br />
“那,允隁活@褂釁漵啾甓 暮 櫻 且桓鍪裁聰魯。坷縴氖僑綰味源 塹模俊 br />
朱元璋忽然望著韓成再次詢問。
朱元璋這話一問出來,韓成就知道,朱棣要挨揍了!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