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41章︰三渡汝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殆火 本章︰第241章︰三渡汝水

    “陛下,岳少保親自領兵從正面拖住了蒲前部的兵馬,敬將軍和巴將軍各領偏師突破蒲前部封鎖,想來不日就能抵達西平縣!”

    元福抹了把臉上的汗水,帶來了個還算好的消息。

    岳少謙已經出兵了,另有巴尼漢、敬道榮兩支偏師突入汝南郡。

    起碼能有一支兵馬抵達。

    “朕先前所派遣,攻打荊北諸城的狄邯、侯君延等人,現在怎麼樣了?”

    劉恪又問起了主力大軍的情況。

    岳少謙所部的兵馬一直在打江夏,打完江夏郡之後收到消息,應該就立即北上試圖攔截蒲前部兵馬了。

    狄邯那邊的兵馬如果能拿下一兩城倒是好說,拿不下的話,就有一點麻煩了。

    元福就是從大軍里出來的,對此很清楚︰

    “大軍北上之後,雖然一時間沒能攻破新野、宛城之類的堅城,但一些小縣拿下了不少,打通了沿途補給。”

    “只是有一員名喚周方圓的將領,一直騷擾我軍後方補給線,與李將軍戰得難解難分,我軍補給稍有不暢。”

    “此外狄將軍身中流矢,末將離開兩日後,就打探到東胡人在到處宣揚,說是.狄將軍戰死了。”

    “啊?”

    一旁的袁深听得駭然,狄邯這種在漢軍之中,地位僅次于岳少謙的大將,竟然戰死了?

    那這次豈不是完蛋了??

    劉恪也是听得駭然。

    這周方圓到底是哪里冒出來的將領,居然能跟李景績打得有來有回,你沒搞錯吧?

    至于狄邯的事兒,他壓根沒放在心上。

    這家伙老愛中流矢,打一仗得被造謠死上兩三次,等年紀大了喝口水估計都得渾身漏。

    如果對漢將陣亡記錄做一個統計的話,狄邯估摸著已經死了十七八次了。

    這麼看,大體上來說,主力軍雖然沒能拿下新野、宛城,但也有一定斬獲,不用擔心。

    靠譜的將領有好幾個,還有薛嘉出謀劃策。

    後方也不用擔心,能跟李景績這玩意打的有來有回,就注定後勤不會出岔子。

    那麼需要擔心的,就只有孤軍深入的自己了。

    劉恪讓袁深繼續撫慰將士,轉而找到那幾個及時投誠的侯萬醒親信,問明白情況。

    到底是什麼,讓侯萬醒突然反水?

    親信說不太上來。

    他們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蒲前光派人,和侯萬醒密會過,而後侯萬醒就開始謀劃著什麼了。

    好在劉恪特意搜索了一番,搜出了幾封書信。

    得虧是侯萬醒死的太突然,來不及做準備,不然估摸著書信也翻不出來,他還得被蒙在鼓里。

    “這換了朕,朕都得反水啊”

    劉恪此時已經帶著元福,回到城中,召來諸將密議。

    種軒、呂奉父、臧禮等人,看著書信上的內容,越看越覺得提心吊膽。

    “恨不能手刃侯萬醒啊!此等反復賊子,該死!!”

    呂奉父率先罵了一句侯萬醒,不捅這人幾個窟窿,他都覺得不舒服。

    而後便是無人出聲,一陣沉默。

    好久之後,眾人才算是消化完了信中的信息量,終于有了聲音。

    “這全翼我也听說過,其人智謀不在劉賓之下,且深得蒲前永固信賴,掌豫州一州之軍政。”

    “這次發豫州之兵,圍剿陛下,定是其人在背後出謀劃策調兵遣將。”

    臧禮皺著眉頭,書信上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如今汝南郡之中的兵力分布圖。

    但內容足夠震撼人心,所以才讓他們過了這麼久,才反應過來。

    那全翼竟是趁著皇帝在西平縣,和蒲前光大軍打攻防戰的時候,將整個豫州的可用兵馬,都調集到了汝南。

    尤其是西平縣周邊。

    青陵、舞陽、遂平、冶爐.

    全都布有重兵把守。

    偏偏西平縣因為一連多日的固守,精力都放在蒲前光所部大軍身上,根本沒反應過來,就任由他隨意調兵遣將。

    可以說,蒲前光這邊,雖然局部攻城失利。

    但東胡人卻贏在了總體的戰略上,佔據了大優勢。

    如今的西平縣雖說是守住了,但也被東胡人徹底圍困。

    堪稱十面埋伏,插翅難飛。

    這讓臧禮隱隱有些熟悉。

    他當年在泰山當流寇的時候,就是這麼被出其不意的調兵遣將給圍剿的。

    以他多年流竄的經驗,都沒能跑掉,被東胡人生擒。

    想來當時也是全翼,在背後出謀劃策。

    不過臧禮沒有多余的想法,這十面埋伏能圍住自己,未必困得住真龍。

    一直負責處理西平縣政事的呂奉父,補充了一句︰

    “城中糧秣,尚有三月可用。”

    眾將眉頭皺的更深了。

    西平縣雖然固若金湯,蒲前光都被打得不敢來攻了。

    但僅限于固守。

    他們看得出,皇帝在練兵,是為了打出去,打開一條生路。

    但在這個十面埋伏之下,真的困難重重,還不如固守呢!

    種軒倒是不太怕,直言道︰

    “按照元福將軍的說法,有岳少保在前,與蒲前部大軍迂回作戰,又另派敬道榮、巴尼漢兩位將軍,取小道深入。”

    “只要能打通一二郡縣,就能保我軍無恙。”

    “縱然無法脫身出走,也能多撐上四五月。”

    “到時候等到開春,方便進軍,無論是岳少保率大軍匯合,還是狄邯將軍攻取宛城、新野,都能反過來圍剿東胡人。”

    “一切布置,不過覆手間可破!”

    說是這麼說著,不過一向膽略出眾的種軒,都覺得只能依仗外部支援,陷入如此被動的境地,也足以說明當前局勢有多麼惡劣了。

    劉恪手指敲擊著桌案,身旁的鯤燭火光在輕微顫抖,映照出他臉上陰晴不定的光影。

    “算上城外的歸義軍,我等手中可戰之兵,僅有萬余人。”

    “想要突破各地駐守的東胡兵馬,著實不易。”

    “不過既然城中糧秣,仍夠三月可用,那便先等上一陣。”

    他目前也沒什麼好辦法。

    本來是打算,等到岳少謙派來將領之後,仗著歸義軍的堅韌意志,來一次急行軍,直接打到荊北蒲前部大軍的後方。

    然後配合前方的岳少謙、狄邯所部,前後夾擊。

    直接將蒲前部派往荊北的大軍,給一口氣吃掉。

    到時候無論是繼續在汝南搞事情,還是攻取荊北諸城,直取襄陽,都能進退自如。

    甚至還能夠分兵兩路,雙管齊下。

    但全翼悄無聲息的,將將整個豫州的兵馬,都聚在了汝南,這就讓人極為被動了。

    以歸義軍的萬余兵馬,極難突出重圍,局勢很不樂觀。

    以種軒的文武雙全,也覺得確實只能先等一陣子︰

    “不過全翼此番調動,並非萬無一失。”

    “豫州兵馬齊聚汝南,其他各處布防便會極為空虛。”

    “陛下早前一步,讓陳瑞去往普六茹部,讓普六茹部出兵,陳兵于豫州之南,威脅蒲前部南方。”

    “一旦普六茹部發兵,即便無法攻城略地,也能讓全翼不得不再度調兵提防。”

    “如此一來,我軍在汝南郡的壓力,也會頓減。”

    種軒雖然不知曉普六茹阿摩的為人,但以目前的局勢來看,蒲前部理應會出兵。

    畢竟東胡八部的內亂,才是大漢北伐的基礎。

    即便普六茹阿摩不當好大兒了,見著豫州空虛有機可乘,也必然會發兵,再不濟也會出兵威脅,為自己換取一定利益。

    甚至不僅僅是普六茹部,在蒲前部這麼傾力調兵,對抗大漢的同時,後方必然空虛。

    東邊的慕容部,也應該有一定動作。

    “那就再等一陣子。”

    西平縣中的君臣,暫時達成了一致。

    以汝南的東胡兵力分布來看,他們固守在西平縣,是有一些被動。

    但他們現在確實也需要更多的情報,更多的兵馬,以及更優秀的將領。

    可一旦指望普六茹部的時候,他們就一定會讓人失望。

    張淮陽是如此,乞顏思烈是如此,種軒也是如此。

    普六茹部在讓人失望這方面,從來沒有讓人失望。

    半月之後,已經是十二月末。

    劉恪並沒有等到什麼好消息,局勢反倒是越來越差勁。

    敬道榮雖然抵達了西平縣,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場大敗。

    他確實是抄小道,領著三千兵馬,成功突破了東胡人的防線。

    但按照岳少謙的布置,沒有急著去往西平縣,而是稍微在西平縣以西的舞陽縣,繞了一繞。

    同時選擇出兵攻打舞陽縣。

    這是一個絕對正確的選擇。

    岳少謙雖然不知道,全翼在汝南郡之中的四面埋伏。

    但他隱隱猜到了可能性,同時選擇了一個,最為穩妥的做法。

    只要敬道榮成功拿下了舞陽縣,舞陽和西平就能夠連成一片。

    同時只要在道中,修建大量柵寨,就能像一顆顆釘子一樣,扎在了蒲前部大軍的必經之路上。

    哪怕做不到前後夾擊蒲前部大軍,也能極大影響到蒲前部的糧秣運輸、兵馬調動。

    而且有兩縣之地互為犄角,劉恪與歸義軍,也算是徹底安全了。

    但戰略很美好,實際執行起來,卻失敗了。

    因為敬道榮沒能拿下舞陽縣。

    所部兵馬也因為經歷一場大敗,一個個垂頭喪氣,萎靡不振。

    蒲前光甚至都沒有派兵去阻攔這支兵馬,任由其與西平縣的歸義軍匯合。

    畢竟這群敗軍就是去西平縣吃干飯消耗存糧的,沒多少戰斗力。

    “那聶羌好生厲害,雖說其人在听聞末將大名之後,被嚇了一跳。”

    “可縱然是末將,百十個回合之間,竟也拿他不下來。”

    如果不是敬道榮渾身帶傷,還中了幾箭,劉恪真就信了這等鬼話。

    敬道榮的統率有69,武力值有88。

    雖說不能獨當一面,但率軍突襲一個小縣城,幾乎是萬無一失。

    但依然敗了這個“聶羌”手中,可見其能力不俗。

    而且能讓無比自信的敬道榮,說出“竟也拿不下來”這種話,說明聶羌真的有點不一般。

    “臧卿,這聶羌是何人?”

    劉恪轉而問向臧禮,有個悉知蒲前部情報的內鬼,還是挺好使的。

    臧禮听聞聶羌之名,便是一震,眉宇間,甚至生了幾分懼意︰

    “那聶羌堪稱萬人敵。”

    “末將當年在泰山時,曾有三個結義兄弟,武藝都在末將之上。”

    “當時蒲前部率兵布下十面埋伏,便是以這聶羌為矛,四處追擊,末將的那三個結義兄弟,前後進退不得,想借著武藝殺出一條生路來,卻全都命喪其手。”

    嘶.

    劉恪微微側目,臧禮的能力屬于二流將領,放在大漢軍中,也算得上不錯。

    甚至比常用作先鋒的雷蘭,還稍微高了一個檔次。

    這聶羌卻能連挑三個,和臧禮差不多水平的將領,其能耐可見一斑。

    不過他並沒有太過擔心。

    如果只是武藝高強,他是不怕的。

    大不了讓臧禮詐降聶羌,逼出最強呂奉父,三兩下就能給他砍了。

    劉恪自己也成。

    把袁深、元福什麼的都往車底下扔,超高速漂移偷襲,也就一個棋盤的事兒。

    再不濟把聶羌的兒子弄出來認個義子,弒兄殺弟一箭給他射了。

    但如果聶羌還有統兵之能,就讓人比較忌憚了。

    本就有一個蒲前光,再來一個大將。

    配合上全翼的十面埋伏,加上蒲前部的兵馬優勢。

    汝南當真就跟深谷暗淵一樣,讓人看不見希望。

    不過臧禮有些疑惑,不解道︰

    “只是這聶羌在賈無忌封王之後,便被蒲前永固派往南邊,鎮守合肥,防備普六茹部。”

    “此時怎會出現在汝南?”

    難道蒲前部完全不要南方了嗎?

    甚至拼著被普六茹部北上攻城略地的可能,也要拼盡全力圍殺皇帝?

    這不是沒可能。

    但以臧禮對蒲前永固的了解,蒲前永固應該沒這個魄力才是。

    下面的王略、全翼倒是可能有類似的謀劃。

    但沒有汗王的意思,不可能調得動聶羌這種,鎮守一方的大將。

    除非

    聶羌把普六茹部給打的,不敢過江了。

    臧禮都被自己這個想法,給嚇到了。

    怎麼可能!

    普六茹部自十萬水師覆滅之後,一直在休生養息。

    雖然沒什麼有名的將領,但也不至于,被聶羌給打垮了。

    合肥的守軍也不多,更多是以守勢為主,也不可能主動進攻。

    但很快種軒帶來的消息,就坐實了臧禮那不可能的猜測。

    “聶羌.聶羌大破普六茹部十萬兵馬,如今引兵入汝南,我軍危矣!!!”

    元福都有些失去了冷靜,匆匆將哨騎探到的情報,遞交給劉恪之後,竟是都沒有多余話語,好似整個人都痴了。

    這是東胡人故意放出來的消息,就是為了擾亂歸義軍軍心,西平縣中君臣之心。

    現在看來,效果很好。

    鯤燭將縣衙的牆壁,映得一片暖黃。

    但此刻的氣氛,卻凝重得仿佛能抽干空氣,呼吸都有幾分困難。

    劉恪深深皺眉,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消息。

    普六茹阿摩親自率兵北上,對外稱之十萬大軍,雄赳赳氣昂昂,走長江,過巢湖,進兵肥水,勢要將合肥拿下。

    普六茹部大軍架設飛樓、撞車、雲梯于合肥城下,並挖掘地道配合,晝夜不停地,連續猛攻二十日。

    非但沒能拿下合肥,反而被城中的聶羌,奇襲成功。

    聶羌率領八百精銳,趁夜襲擊普六茹部十萬大軍,一直沖殺到普六茹阿摩的主帥旗下。

    如此神勇之舉,令整個東蒲前部兵馬,士氣大漲,所向披靡。

    普六茹阿摩被嚇得割須棄袍,趕忙撤軍十里,想要暫且休整,等到來日再行攻城。

    可聶羌非但沒有放過,反而繼續窮追猛打。

    聶羌一口氣大破普六茹部大軍,斷後的普六茹部猛將呂光不敵,被打得身受重傷。

    聶羌連追帶突,差點直接把普六茹阿摩,給活捉了。

    種軒往常都是鎮定無比,有勇有謀,膽略十足。

    此刻卻也額頭冒汗,雙手不自覺地緊握,嘆了一聲︰

    “普六茹部兵馬,竟然如此不堪大用!”

    普六茹阿摩確實太菜了,治理地方還行,爭權奪利也行,御下收買人心,都有一定手段,可打仗他真不行。

    猛攻合肥二十日沒拿下就算了,還被人帶著八百兵馬,突到了中軍。

    你踏馬也姓孫啊?

    可能是江東自有一番傳承,也可能是建業風水不行。

    劉恪對好大兒,也不好做出什麼評價。

    要說他不行吧,他也行。

    從猛攻二十日就能看出。

    基本是在陳瑞抵達江東,要求普六茹部出兵之後,普六茹阿摩就立即著手準備了。

    能在短時間內調集兵馬,準備充足的糧草,供給大軍猛攻二十日,這要隨便換個人來,絕對做不好。

    這一手調度,就足以說明能力。

    可要說行吧,他還真不行。

    四年前十萬水師打瓊州,給燒得一干二淨。

    現在又是十萬兵馬打合肥,給聶羌帶著八百人攆的屁滾尿流。

    臧禮更是被嚇得臉色有些發白,好似完全失去了血色,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

    “這聶羌堪比古之李牧、張遼,若是他率兵入汝南,在配合全翼的十面埋伏之計,我軍威矣!”

    他早年就體驗過聶羌的勇猛難敵,在這等匪夷所思的戰績之下,更是生不出幾分抗拒之心。

    而且敬道榮是被聶羌所敗,也就是說,聶羌在攻破普六茹部大軍之後,就轉進到汝南了。

    甚至臧禮心中,已經升起了,幾分無力感。

    全翼調兵遣將,謀劃整個汝南郡,布下天羅地網。

    再加上聶羌為矛,各處奔襲追擊。

    這和他在泰山被擒時的局勢,無比相似!

    他體會過那種絕望,跑根本跑不掉,到處都是人。

    打也打不過,聶羌太強了。

    而現在甚至比那時,還多出了一個屢敗屢戰的蒲前光。

    當真沒問題嗎?

    呂奉父沉默不語,但眉宇間也顯露出了對聶羌的忌憚。

    聶羌不僅僅是個萬人敵,更兼具極強的統兵之能。

    只怕領兵的能力,甚至在狄邯之上。

    大漢之中,除了岳少謙,都沒人能穩壓他。

    夜里的冷風吹襲,穿透牆沿縫隙,嗚呼聲就像是隱隱傳出的幾聲長嘆。

    無論是劉恪還是其下眾將,都覺得局勢不容樂觀。

    種軒終于是坐不住了,汝南被重兵層層把守,布下天羅地網。

    眼見著西平縣的存糧,也越來越少。

    好不容易盼來的援軍,還吃了一場打敗仗,也不知道戰斗力還剩多少。

    甚至一並帶來了最壞的消息,有個極為生猛的名將,帶兵來到了汝南。

    整個蒲前部可以說將近半的身家,都壓在了汝南。

    如果再固守西平縣,就是坐吃山空,斷糧。

    如果主動出擊吧,勝算渺茫。

    種軒思來想去,只覺得心急如焚。

    今時不同往日,他想要拼一把試一試,但還是得以皇帝的安危為重︰

    “還請陛下以元福將軍為護衛,乘驢車走小道,先出汝南。”

    “如此一來,末將才能無所顧忌,率兵與東胡人拼死一戰。”

    眾人比較認可種軒的提議。

    如今援軍士氣不振,又多了三千張吃飯的嘴,糧草消耗得更快了,又被重重包圍,困死西平。

    除了讓皇帝先悄然退走,還能有什麼辦法?

    就在此時,劉恪心中忽而涌起一陣鬼魅,情不自禁的大笑三聲。

    “哈哈哈!!!”

    “哈哈哈——”

    不對啊,這笑聲怎麼還自帶回聲的??

    劉恪瞪大了眼,望向敬道榮。

    我笑一笑就算了,畢竟是開掛的,多少有點自信。

    你也笑?

    “敬卿可是有什麼破敵良策?”

    劉恪試探著問了一聲,敬道榮作為唯一和聶羌交過戰的將軍,難道是看出了什麼破綻?

    無怪乎他都被觸動了,著實是敬道榮的笑聲,很具備感染力。

    “沒有。”

    敬道榮搖了搖頭,但他煞有介事的說道︰

    “但不就是聶羌嗎,打贏他不就行了。”

    理是這麼個理,但打贏聶羌,談何容易?

    不過敬道榮陽光開朗的笑聲,確實讓眾將一時間忍俊不禁。

    就像是蘊藏著一種深不可測的自信,仿佛世上無任何事,能夠令其動容,以至于任何的擔憂和不安,都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

    屋內緊張嚴峻的氣氛,都忽然輕松了許多。

    而且皇帝也笑了。

    種軒、臧禮、呂奉父等人,都積極的望向劉恪。

    “陛下何故發笑?”

    “我笑那全翼無謀,聶羌少智.”

    “我笑那全翼無謀,聶羌少智.”

    算了,我攤牌了,不裝了。

    劉恪心里現在有一個很大膽的想法。

    對方百般算計,那就得跳出算計之外,做對方完全算計不到的事情。

    不退反進,直接奇襲汝南郡城。

    他覺得時機很合適。

    原先的漢軍,是只要東胡將士,一律全砍。

    到了荊州之後,就開始將東胡降卒,帶到洗浴中心,好好地做一番心靈按摩,有選擇性的收降。

    而等劉恪入了汝南之後,更是寬仁。

    一應降將、降卒,劉恪都會親自出面,擔當他們的心理輔導老師,給他們講解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積極改造,重新做人的俘虜政策。

    在全拉去監獄政審之後,就跟尋常士卒一個待遇。

    包括跟隨侯萬醒的那些親信也是。

    再加上劉恪的【演說家】天命,以至于,直接就將很多降卒給徹底感化了。

    以臧禮為代表的的一應降將、降卒,不僅投漢,還把蒲前部兵馬的真實情況,如實匯報了出來。

    再加上蒲前光透露給侯萬醒的汝南兵力調度情況。

    可以說,除卻一些微小的變動,以及一些細節的地方之外。

    汝南的地形地貌,以及蒲前部在汝南的兵力分布,全都在劉恪面前,一覽無余。

    而劉恪目前手中,除了握有汝南的地形地貌,兵力分布之外,還有這這些東西︰

    一個熟悉敵情,知己知彼的內鬼——臧禮。

    一個善于奔襲,卓有膽略的將領——種軒。

    一個身板厚實,頗有武藝的肉盾——元福。

    一個自信無比,嘎嘎猛沖的先鋒——敬道榮。

    再加上劉恪特意訓練出來,一支意志力足夠頑強,難以被輕易打散的兵——歸義軍。

    這符合直接奇襲汝南郡城的一切條件。

    雖說知道侯萬醒暴露之後,汝南的兵力分布肯定會稍加變換,但肯定不會有大的變化。

    畢竟全翼的主要目的,是十面埋伏,包圍西平縣,困死歸義軍。

    那麼距離西平縣較近的縣城,才是主要布防的地方。

    相對更遠,且具備更堅實城牆的汝南城,再怎麼變,都必然不會有太多兵馬駐守。

    甚至就連敬道榮的敗仗,也敗的恰到好處。

    這一敗,讓他們知道了聶羌的消息,有了提前準備。

    同時也會讓東胡人,有一定程度上的輕敵。

    但是,劉恪覺得還不夠。

    還得多做幾層準備。

    而且也沒必要現在就跟眾將攤明,說要奇襲汝南。

    太容易走漏風聲。

    奇襲這個東西,但凡無意間泄露出半點消息,就成不了事。

    倒不是說劉恪不信任這些將領,主要是他對某些人的智略著實不太放心。

    算了直接點名,就是智略僅有3且滿口大話的敬道榮。

    劉恪沉住氣,說出了下一步的戰略計劃︰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咱們棄了西平縣,攻打遂平。”

    一直心向漢室的種軒,對這十六個字並不陌生。

    就連臧禮這種蒲前部的降將,也有所耳聞。

    當年皇帝就是以此為基礎,在成功攻取夷州之後,又迅速棄地回師瓊州。

    這才有了當年那震動天下的一把火。

    以至于後頭的夷州雖然一直處于自治的狀態,但也不敢大聲說話,每年該有的稅賦,一點也沒少。

    甚至後面那號稱“一步百計”,天下罕有的智謀之士劉賓,在守荊州的時候,也是采取的這一方針。

    如果不是意外頻發,又有關聖帝君現身,水淹長沙,漢軍說不定現在還在荊南,不得寸進。

    而在當下的情況,似乎也較為適用。

    既然固守西平縣會被困死,那就試著主動棄城,找一條生路來。

    反正皇帝特意練兵,也是為了後續的出城作戰。

    而蒲前光也是在十里之外的地方屯兵駐守,並未有逼得太急切。

    他們有棄城出走的行動空間。

    眾將稍作思索,一致稱贊了劉恪的高瞻遠矚。

    這似乎是當今唯一的應對之策的,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掌握主動。

    臧禮甚至更進一步提議道︰

    “不如讓將士們備好十日的糧秣,直接焚城。”

    “一則失去了最後的根據地,能讓將士們背水一戰,二則能讓蒲前光忙于治理,牽制住部分兵馬。”

    流寇不愧是流寇,除了沒想著再度叛變之外,道德底線還是很低。

    烈火焚城這個法子,更是十足的流寇作風。

    不過這次沒什麼人反駁,畢竟看起來,著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主要就是能牽扯住蒲前光所部兵馬,令其無法輕易追擊。

    那麼棄城而走的歸義軍壓力大減,只需要面對全翼調集的各路兵馬,以及聶羌所部精銳。

    而所謂的背水一戰,也是可行的。

    但劉恪顯然是不同意的,他自認為是一個很有道德底線的人。

    “不妥,焚城有傷天和。”

    他轉而望向呂奉父,問道︰

    “呂主薄,你拿一個章程出來。”

    “這些日子里,那些不配合講學的高門大戶,遲到的世家子弟,不樂意給束的豪族.”

    “有一個算一個。”

    “他們不願意听孔孟之道,是會被聖人懲戒的。”

    “宅子被天火燒了,那也很正常吧?”

    “是。”

    呂奉父猛地點頭。

    那些世家大族,門板都被拆了,還沒來得及填上。

    那麼屋子里就容易漏風。

    所謂風助火勢,有風就容易起火,那麼三兩點火星,被風一吹,形成了大火,也是很合理的。

    什麼叫天火啊?

    天子放的火唄。

    確定下一步是攻打遂平之後,西平縣里世家大族的宅院,就開始紛紛起火。

    西平袁氏倒是幸免于難,雖然有些小動作,但在講學上還是很配合,歸義軍守城時,他們也提供了足數的援助。

    不過族長袁深被劉恪封了個官兒,綁走了。

    袁深在安撫將士們這方面,確實有一定能耐。

    單單只是靠著顏值,往那兒一站,就能穩定人心。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汝南城是汝南袁氏的大本營,有袁深在,多少能攀上關系。

    後續肯定能派上大用場。

    原本西平縣的歸義軍、侯萬醒帶來的歸義軍,以及敬道榮的三千兵馬,滿打滿算湊足了一萬兩千人。

    劉恪將之分做了三部兵馬。

    其一,由種軒、敬道榮率領四千人,作為前鋒,在前面開路。

    其二,由自己率領四千人,作為中軍指揮行動。

    第三,由臧禮統帥四千人,作為後軍隨時支援。

    平均分配,強迫癥狂喜。

    劉恪在趕制了一批三級戰敗勛章,給敬道榮所部兵馬發上,緊急拉一波士氣之後,就趁著城中騷亂,有序離開了西平。

    至于一級戰敗勛章,是給李景績所部專門備上的,敬道榮的這些敗卒,顯然還不夠檔次。

    當所有人禁聲行軍的時候,種軒用著異常堅定的聲音,鼓舞道︰

    “誓不與此胡虜共生!”

    忽然,有什麼東西落在了他臉上,讓他不由得眨了眨眼。

    “這這是雨??”

    歸義軍才剛走出城門,天公就不太做美。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卻突然下起了雨來。

    而且下起來沒完沒了。

    隨著十二月末的寒氣,雨水還有些微凝固,落在人臉上,怪疼的。

    臧禮面露憂愁之色,這算是出師未捷吧?

    剛放完火,就下雨了。

    和天意相駁逆。

    也不利于他們行軍。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劉恪皺了皺眉,不為所動,

    老天爺這個兒子如今有點逆反心理,可能是到了叛逆期,不過問題不大,終歸還是得听老子的。

    他只是干脆利落的吐出兩個字︰

    “南下。”

    “南下!!”

    眾將士一陣齊喝。

    種軒望著無邊無際的天空,以及路邊蕭蕭的落葉,頓時百感交集。

    忽而有一種惆悵,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破敗不已的西平縣。

    回頭偶爾再看一眼,西平縣中的火勢已經漸小。

    心中不知作何滋味。

    前路漫漫,便是想要從汝南郡中脫身而走,已是如此艱難。

    更遑論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大漢那麼多百戰名將都寸步難行,自己能行麼?

    為了造東胡人的反,種氏三代人,身在胡營心在漢,從來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為了造東胡人的反,他幾乎耗光了所有的家底,將九族栓在褲腰帶上,悍然跟著張議平起事。

    為了造東胡人的反,他不惜五十騎劫五萬人大營,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他一意孤行,雖千萬人吾往矣,而今終于有了些起色。

    可是,就要這樣功虧一簣嗎?

    西平縣,就像是他這輩子努力的縮影。

    今天,他卻不得不主動棄城而走。

    忽而,他又看到了驢車上在元福的護衛下,親自趕驢的劉恪。

    看到這里,種軒不由地氣血上涌,又是如往常一樣,一陣意氣風發。

    千難萬險,有聖天子在,又有何懼?!

    于是乎種軒又回望西平縣,暗自在心中發誓。

    賊若一日不除,則一日不回!

    已是這種境地,不成功,便成仁!

    劉恪也恰巧回頭望了眼火勢。

    他沒有選擇直接焚城,而是只燒了幾個不听話的世家大族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很快,他就得回來。

    拿下汝南郡城之後,配合岳少謙所部,完全能將整個汝南郡給拿下來。

    這是自己家的地盤,燒不得。

    歸義軍在小雨之中,來到了遂平縣。

    遂平縣雖然距離西平縣很近,也是全翼的駐防之地,但因為早前侯萬醒的動作,防守較為薄弱。

    且城牆也更為低矮,容易攻打。

    都不用劉恪上陣,他只要做個戰術核彈拉滿威脅就行。

    種軒帶兵,以敬道榮、臧禮為爪牙,很快就攻破了外城。

    直接斬殺了一千多人,又讓將士們累積了不少攻城經驗。

    但就在種軒要帶著兵馬,攻破內城的時候。

    劉恪卻突然下令鳴金收兵,不許再攻城了。

    “陛下,這是何故??”

    臧禮殺得滿臉是血,激昂奮勇,听著鳴金的命令,雖然退兵了,可還是急匆匆前來問詢。

    敬道榮也是一臉茫然︰

    “陛下,那守將听聞末將大名,已經被嚇得喪膽!”

    “只要種將軍一聲令下,我這把開山大斧,就能直接砍了守將腦袋,給他城門生生劈開來,怎麼就退兵了?”

    諸多將士,也都是一臉不解,明明破城在即,為何收兵?

    這跟你臨門一腳,突然出不去了一樣難受。

    只要破了城拿下遂平,他們就能有地方休整,也能取用城內物資補充糧秣。

    對士氣,也有著極大的提升。

    這難道不是一場彌足珍貴的大勝嗎?

    可就此鳴金收兵,等到遂平縣守將有了準備,連夜加固城牆,再與蒲前光或是聶羌所部求援。

    他們不僅無法在短時間內破城,更有被大軍追殺的風險。

    就算是要休整,你在城外安營扎寨休整,哪有去城里頭舒服?

    可劉恪只是輕描淡寫的應了一聲︰

    “這並非朕的謀劃。”

    敬道榮瞪大了眼楮?

    不是謀劃?

    可您老棄西平縣之前,不就是說要攻打遂平縣嗎?

    臧禮本來想說些什麼,但也想到了此處。

    沒錯,是攻打,不是攻破。

    一字之差,差別卻是很大的。

    “攻打嗎”

    種軒若有所思。

    他大抵能猜到,皇帝可能是想引誘蒲前光,與聶羌所部追兵。

    與其被敵軍追擊,提心吊膽。

    不如主動讓敵軍追擊,特意控制敵軍往哪里追擊,這樣更能充分掌握敵軍的動向。

    “南下的話.”

    種軒腦子里,浮現出汝南郡的地形圖。

    往南走確實是突圍的辦法。

    南方多山,遂平縣再往南走,過了汝水再走一陣,就是確山。

    一旦能深入山林之中,蒲前部再多的兵馬,也不好來圍剿他們。

    而且還有一支援軍沒到。

    巴尼漢所部的兵馬。

    他對巴尼漢有所耳聞,這位將軍是交州的南越土著。

    在山林之中如履平地,尤其擅長山地作戰。

    “但是.”

    種軒覺得,以全翼的智謀,肯定能算到這一籌,必然提前有所防備,不會讓他們那麼順利的進入山林。

    “南下!”

    次日一早,劉恪就喊著口號,率軍渡過了遂平縣以南的汝水,如種軒所料一般,徑直前往確山。

    可歸義軍遭到了阻攔。

    舞陽縣和西平縣之間沒能打通,布下柵寨。

    反倒是全翼在各處要道布下了柵寨,直通確山的要道上,遍布東胡兵馬。

    雖說並非精銳,也無大將駐守,但也足夠拖延一時。

    一旦歸義軍在此陷入交戰,必然被蒲前光或是聶羌率部趕上,前後夾擊,進退不得。

    劉恪也只等再度調軍,北走返回,再次渡過了汝水,直逼文城縣。

    歸義軍二渡汝水,回師汝水以北,這完全出乎了聶羌的預料。

    他收到急報,帶著大軍支援遂平,听聞歸義軍南下後,又匆忙渡過汝水,料敵先機一般,追往確山。

    只要歸義軍多在確山附近停留一天,他就能追上。

    哪曾想歸義軍又走小道,再次渡回了汝水以北?

    大軍渡水向來困難,但事已至此,聶羌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再度渡過汝水追擊。

    同時讓蒲前光增援,往文城縣急進。

    如果真讓歸義軍在文城縣有所斬獲,局勢可能會發生些變化。

    因為文城縣以北就是喳 山,以南則是汝水,過了汝水就是馬鞍山。

    這都是東胡兵馬一時間難以拿下的地方。

    劉恪這邊帶著歸義軍抵達文城縣城下,但沒急著攻城。

    那全翼無愧于智謀不在劉賓之下,將文城縣這個最薄弱的地方,提前布以了重兵。

    不用多想,無論是北方的喳 山,還是南方的馬鞍山,肯定都布置有柵寨攔截,歸義軍無論去哪兒都會被堵。

    稍有耽擱,就會被聶羌所部逼上。

    劉恪只在文城縣下,讓敬道榮挑釁一番,撒開驢蹄帶著大軍就跑。

    第三次渡過了汝水。

    他將汝南郡的地形,以及兵力布置都熟記在心。

    主打的就是一個秦王繞柱。

    我就繞你。

    繞不動了還可以提供一點點微末的助力,比如下馬栽倒讓人往前沖一波,或是臨陣授勛再演說一波。

    總的來說,花活兒還是挺多的,渡汝水也簡單,汝水不比長江,別說澡盆子了,人手一根浮木也能給你渡了。

    但終歸只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手段,光這麼繞,也不是個事兒。

    因為等到三渡汝水之後,已經是離開西平縣的第十天。

    歸義軍沒有補給,隨身干糧,已經不夠了。

    現在雖然距離遂平縣很近,但這時候想像之前一樣,輕松攻破遂平縣,已經很困難。

    而且天氣也惡劣了起來。

    沒人能想到,剛進入昭武五年,氣溫就急轉直下。

    寒風凜冽,北風咆哮。

    大雪如銀花般紛紛飄灑,彌漫著濃濃的寒意。

    天空中銀灰色的雲塊匯聚成一片,仿若騰龍,時而翻滾,時而聚攏。

    而那些被歸義軍看做希望之地的層疊山脈,也被寒意籠罩,冰雪包裹。

    現在都不用柵寨阻攔,保暖措施不夠,沒人會深入山林。

    汝水一些水流緩慢,流域面積小的地方,已經被寒冰覆蓋,

    想要再通過渡汝水,和東胡追兵拉扯,也不現實。

    大地一片死寂,草木凋零。

    好些個歸義軍將士,看著這蕭瑟的天地,只覺得心有戚戚,生命的痕跡,似乎在這股凜冽的寒風中徹底消散。

    劉恪也不太喜歡這個天氣,換做他,寧願在嚴寒里圍著火爐吃火鍋。

    但人類的悲歡偶爾是能夠共通的。

    他不喜歡,其他人也不喜歡。

    這時候,歸義軍抵達遂平縣和確山之間的一個村落。

    張柴村。

    由于大雪紛飛,大家都不喜歡寒冬,都想圍著火爐吃火鍋。

    以至于張柴村中,全翼布置的幾百東胡守軍,被歸義軍輕而易舉拿下。

    只是敬道榮一個人,就殺了十七八個。

    並在同一時間,控制住了所有烽火台。

    為了防止行軍消息泄露,劉恪又派出了敬道榮領著小股部曲,拆除了張柴村前往周邊地區的所有橋梁。

    最後取用存糧,短暫休息一陣後。

    劉恪也下達了最後的軍令。

    “直取汝南,活捉全翼!”

    本章完(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方便以後閱讀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第241章︰三渡汝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第241章︰三渡汝水並對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