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四個層次,四掌招
令虎與潘蛟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確定自己是繼續攻擊甦北,還是要防御甦北的攻
兩個人再次做出相同的選
任憑箭矢擊碎身上用于防御的氣,也要揮刀砍向甦
峨眉派武學羈絆,300移動速
在令虎與潘蛟的眼中,甦北用肉眼可見的速度,從兩個人的攻擊下躲開
武者使用武學秘籍進行攻擊時,一定要有明確的物體接住攻
否則附加在武器或肢體上的氣,會在得不到釋放的情況下,反向沖擊身體,造成器官內部受
長此以往,就會積累無法有效治療的內
這也是許多武者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拳與腳戰斗的經驗,在體內卻存在諸多內傷的原
其實武者攻擊並不是需要破壞物體,只要可以將聚集的氣成功釋放出去,就不會對身體造成過大損
令虎與潘蛟幾乎在同一時間,大幅度揮動大刀,強行將氣從刀刃位置釋放出
鋼刀強度無法承受在極短時間內快速釋放的氣,也是立即碎成若干
“兩位將軍,不如听我一句
這場戰爭就此停止,兩個國家就當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件事,重新開始國家之間的貿
這樣也可以避免無意義的傷亡,兩國的百姓也可以安居樂
甚至兩個國家可以結成聯盟,共同開拓領”
甦北說這些話,並不是讓令虎與潘蛟真的去采
話雖然,可是執行起來卻是異常的麻
首先就是死在戰場上的士兵家
潘國沒有成功吞並令國,這一大筆的補助錢是拿出不來
保不準潘國百姓在潘國六城高出動
而令國既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死掉的士兵是按照保家衛國的標準給補助錢,還是像甦北說的那樣,就此翻頁,不會給士兵家眷任何
更何況潘蛟是得到潘國君主許可,才發動這場戰場,執行這個吞國計
可以說潘國君主才是挑起這場戰爭的角
潘蛟只是一個大將軍,即便與潘國君主有著親生兄弟的關系,也是要以君臣之禮相
讓潘蛟違抗潘國君主的命令,與令虎握手談和,不亞于登天攬
而令虎需要面對已經攻下豐盛城、萌生城的潘國,需要靠這場戰爭再次奪回這兩座城
否則令國的糧食就會被潘國控
如果令國其他七個城池中出現饑荒、動亂,需要將大量糧食運到各個城池的時候,令國拿出不來,令首城拿不出來,只能求助于已經攻打下豐盛城的潘
到時候,令國雖然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實際上卻成為潘國的附
這種結局,令虎接受不了,令首城的文官們更是無法同
所以,甦北的建議,令虎與潘蛟兩個人自然不會采
看著不遠處的兩個人,再次從人群中找到兩把鋼刀,甦北也知道自己不靠譜的建議,並沒有被兩個人其中的任何一個采
于是,甦北踢起一支長槍,緊緊握
“兩位大將軍,如果我們可以坐下來,慢慢談,我是可以找到兩個國家都可以得到利益,維持兩個國家長久合作的方
如果你們執意要殺了甦某,就不要怪我下手嚴重”
看到兩個人再次沖過來,甦北徹底明白了自己與對面兩個人的關
對于令虎與潘蛟,甦北說什麼不重要,做什麼不重要,不存在很重
只要這個想法沒變,甦北就需要面對兩個六大成武者的合力圍
《武當三槍招
對于這種招式只有個位數的招級別武學秘籍,雖然是將一種武器的使用方法濃縮成幾招,卻需要武者在徹底了解武器的特性後,再學習相應的武學秘
理論就是幾百本的武學秘籍,實踐則需要武者不斷練
理解武學秘籍,僅僅算是入門水
可以應對不同的戰斗場景,則是熟練的程
能夠在使用武學秘籍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則是精通的效
不局限于武學秘籍的招式,而是以更加自然的方式,驅動武器,擊敗對手或抵擋對手的攻擊,才是真正學會武學秘籍的程
如果是普通武者,想要達到學習武學秘籍的第四個層次,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時
資質稍微愚鈍一些,則要五十
即便是天才級別的人,也需要五到十年的時
可是甦北不一樣,擁有的金手指可以快速理解、記憶武學秘籍,甚至是在大腦中進行演練,並將演練的經驗直接轉移到身體
即便是沒有真正練習過這種武學秘籍,也是可以直接用出
並且是武學秘籍的第四個層次,以武學秘籍作為表面的形,以武器作為內在的核,用氣連接形與核,更輕松應對敵人的攻
當然,這種情況只有在甦北有足夠余力的時候才能用出
如果還像是剛才與兩個人戰斗中持續處于下風,甦北則是直接用武學秘籍中的招式,應對令虎與潘蛟的攻
刀法羈絆,300攻擊速
在令虎與潘蛟揮出刀的時候,甦北已經連出三槍,直插頭、咽喉、胸口三個位
兩個人雖然擋下甦北的攻擊,手中的刀卻在顫
此時的刀只是有刀的形,刀的核已經被破壞掉,無法將氣注入刀身
如果稍微用些力氣揮刀,刀也會立刻斷
不過,甦北手中的長槍,也是受不了武學秘籍與羈絆加成的雙重作用,從槍頭位置折斷
令虎與潘蛟沒有任何遲疑,再次沖了過
這次沒有拿著任何的武器,還是握著拳頭,舉起手掌,朝甦北攻擊過
《昆侖四掌招
棍法武學羈絆,300防御
甦北雙手成掌,正面接下兩個人的攻
一瞬間,三個人的氣形成氣浪,朝著整個戰場沖
士兵、將領、將軍,都被這股氣浪掀
不過,他們再次爬起來,沖向對
只有一個人例
在掀翻後,直接趴在地上,觀察著氣浪到底是從哪個方向傳過來
確認是甦北、令虎、潘蛟三個人產生的氣浪後,帶著大刀,便沖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