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
江曉楓和王晶花的三個月經紀合約,正式宣告結束。
毋庸置疑,江曉楓和王晶花的這一次合作,絕對是妥妥的雙贏,彼此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利益。
不過,王晶花非常看好江曉楓的潛力,並不想錯過江曉楓這棵搖錢樹,想跟他續簽一份長約。
江曉楓直接拒絕了,並當面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王晶花:“花姐,謝謝您這三個月的照顧和提攜,真的感謝,但是很抱歉,我打算明年去香江發展!”
“不過你放心,我還會再回來的,到時候,只要你不嫌棄,我還會再找你合作。”
王晶花不可置信地看著江曉楓:“曉楓,你腦子沒毛病吧?你現在好不容易在咱們大陸走紅了,你跑人家的地盤上做什麼?”
“難道你不知道,你去了香江,就意味著,你現在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會全部歸零,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嗎?”
江曉楓點了點頭,鄭重其事地說:“花姐,你說的我都知道,但是香江,我是一定要去的!”
見江曉楓的眼神堅定,沒有絲毫猶豫,王晶花疑惑不解地問道:“為什麼?能告訴我理由嗎?”
江曉楓想了想,說:“花姐,我想趁著年輕,去香江闖一闖,王霏和娜英她們都能在港台獲得成功,我認為我也行,我對自己有信心。”
听了江曉楓的回答,王晶花不由啞然失笑,覺得江曉楓的想法實在太天真了,簡直就是自信過了頭,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在王晶花看來,港台樂壇不是那麼好混的,越是繁榮的地方,背後越是滿目瘡痍。
事實上,江曉楓之所以選擇去香江發展,有很多原因,並不是一時沖動。
比如,江曉楓想代表內地樂壇,和香江的四大天王踫一踫。
比如,江曉楓希望自己能夠在香江取得成功,並在港台樂壇佔有一席之地。
比如,江曉楓想見一見周慧敏,並與之交流。
比如……
總而言之,江曉楓要去香江的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是他下山前就有的計劃。
雖然買完四合院之後,江曉楓只剩下10多萬銀行存款,但1995年的香江,物價也不算特別高,江曉楓拿著這筆錢,在那邊待上幾個月,生存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江曉楓要是真在香江混不下去了,隨時都可以回來,根本不用擔心會在那邊風餐露宿。
而且,就算江曉楓去了香江,也不代表他就不再推出國語唱片了,他還是會以國語唱片為主的,畢竟听粵語歌的人,終究還是少數。
得知江曉楓心意已決,王晶花只是無奈地嘆了口氣,就沒有再多說什麼了。
不過,老話說得好,買賣不成仁義在。
王晶花和江曉楓的合作,雖然沒有談攏,但也沒有因此反目成仇,她也在心里斷定,用不了多久,江曉楓就會知難而退,灰溜溜地從香江回來。
11月24日。
在張培仁的帶領下,魔岩四杰和唐朝樂隊等人以售票的形式,在天京舉行了一場小型演唱會,為即將到來的香江紅館演唱會,做最後一場的試演。
由于演出前沒怎麼宣傳,又是需要花錢買票的演唱會,來現場看演出的觀眾並不多。
如果是免費的話,觀眾最少多一倍,至少喜歡湊熱鬧的人肯定不會錯過,但是售票的演出,讓很人覺得不值,感覺還不如回家听磁帶、看電視。
因此,這場小型演唱會的1000張門票,只賣出了523張,面對如此慘淡的虧損,張培仁感覺很無力氣也很無奈。
雖然張培仁是個台省人,但他確實是華國搖滾的重要推動者之一,沒有人比他更希望,以“魔岩四杰”為首的華國搖滾能夠取得成功。
張培仁也無比希望,下個月的香江紅 的演唱會,能夠取得成功,實現“出口轉內銷”,間接推動大陸的搖滾市場。
雖然在舉辦之前,張培仁就知道一定會賠錢。
因為他們已經在常春、常沙、南金試演了三場,結果發現除了南金還行,剩下兩場都特別慘淡。
再算上天京這場,在短期內,張培仁已經不想再搞什麼試演了,打算帶大家伙回燕京老老實實的排練,為下個月的香江演唱會,做最後的努力。
其實在香江開演唱會,不止張培仁心里壓力大,大家伙都憋著一股氣,想在香江的紅 體育場,在香江觀眾面前,證明我們自己,證明我們燕京搖滾樂的實力。
吉他手鄧謳歌和江曉楓一樣,都是19歲,何勇經常跟他說,香江的媒體和觀眾特別看不上咱們,氣得鄧謳歌天天玩命練琴,生怕給燕京的樂隊丟臉。
何勇說得也不算錯。
1994年,香江的人均gdp22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5位。
華國大陸是472美元,全世界排名第130位,還在蒙古、不丹、岡比亞後邊。
很多香江人提到大陸,都會輕蔑地說三個詞︰表哥,阿燦,北姑。
這也是為什麼,江曉楓一定要香江發展的原因之一,他就是想讓香江的觀眾們知道,大陸歌手一點都不土,同樣可以像四大天王一樣,在香江樂壇呼風喚雨。
因此,江曉楓也沒閑著,每天都會抽出七八小時的時間和超載樂隊排練,還跟唐朝樂隊的老五,也就是被稱為“華國第一吉他手”的劉義軍學習彈奏技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