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趙

第113章太後你就從了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李白才不白 本章︰第113章太後你就從了吧

    幽州城外,蕭普賢女暫時松了一口氣,趙軍果然沒有食

    並沒有趁他們集結契丹人出城的時候襲擊他們,只不過,不遠處有一支部隊在監視他們的行

    片刻的功夫,有蕭家的家將過來稟報說道︰

    “回稟太後,一切都準備妥當,有些不配合的族人已被暗地里誅殺,咱們兵馬還剩下不到2000人,剩下還有幾萬戶人畜跟著咱們一起往西北方西”

    “我知道了,迅速撤離,以後咱們契丹人就要定居在西域了,以後有機會,本宮一定帶你們再打回”

    蕭太後臉上露出了一抹詭異的笑容,姣好的面容,因為嘴角傾斜而變得猙

    心中卻是在默念︰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

    她心中無比的怨恨女真人和那個楚王,可不得不接受現實,只能把這一份恨意隱瞞在心底的深

    ……

    趙軍當然不能和梁國明目張膽的勾結,否則會落人話

    于是在整個燕北之地出現了奇怪的一幕,趙軍在佔領幽州之後,在楚王的帶領下,陸陸續續的收復了一些州

    一路上搜山檢海,趙軍的口號喊得震天響,聲稱勢必要捉梁國皇太

    燕州幽州)、薊州、順州、檀州、儒州、瀛州、莫州、涿州、新州、媯州、武州等十一個州,再加上郭藥師張覺獻上的平洲,趙軍整整收復了十二個州,不過這個平洲並不算在燕雲十六洲里

    由于太行山北支和內長城的分割,其幽、薊、瀛、莫、涿、檀、順州位于東南部分,多為平原,稱“山前七州

    這尤其關鍵;而新、媯、儒、武、蔚、雲、應、寰、朔州則處在西北,多屬山地,被稱為“山後九州“

    說這場戰爭打得有點奇怪,就是大梁的皇太後蕭普賢女不斷地裹挾著數量龐大的契丹人一路往西北逃

    明明趙軍在後面死死的咬著,卻總是追不上這些由民眾組成的隊

    每到一處城池,當地的漢軍只有輕微的抵抗,然後就痛快的投降

    甚至見不到一個契丹人的士兵,宋構和蕭普賢女打著默契球,一路上都是追追停

    趙軍進攻,梁國潰

    梁國退守城池,召集民眾撤

    然後又退到下一個城

    然後又重復著趙軍進攻,梁軍撤

    對于兵不血刃就能收獲諸多城池,大趙的士兵也是歡喜的緊,很多人就覺得這戰是不是打的太輕松了?

    底層的士兵根本就不知道上層的交易,就覺得咱們趙軍真的是天下無敵,輕易就擊潰了大

    咱們楚王大人沒有打擊士兵們的積極性,反而是在軍中好好的勸導了一

    然後又告誡了他們,切記戒驕戒躁,一定要做好穩抓穩打的準

    在收復城池的行動中,確實是有一營士兵輕敵冒進追擊導致太上頭了,直接被忍無可忍的梁國人偷襲了一波,導致損失了幾十個弟

    宋構趕緊把這個例子通報了全軍,並狠狠的處罰了那一營的都

    將士們趕緊引以為戒,老老實實的步步緊逼著梁國的部隊,然後慢悠悠的收復城

    等最後收復了武州之後,宋構趕緊叫停了所有部隊,他帶過來的兩萬人開始分別駐扎在收復的十二個大

    隨後他親自帶著一萬人來到了前線的戰場,這一萬大軍緩緩的朝著耶律大石逼

    ……

    目光再回到西軍和梁國主力對峙的前線、經過第一日的兩軍苦戰,似乎把雙方主力都打崩潰

    所以第二日的時候,雙方是相安無

    等到了第三日的時候,才有零星的試探,或許是有了前一日的教訓,所以雙方並沒有大打出手,反而是不停的試探著對方的實力,全是些小打小

    因為傷亡不大的緣故,趙軍內部的一些不滿的聲音也被壓了下去,面對楊太尉的布置,大伙還是盡心盡力的在完

    原本說頂住三日就撤退,可在對方沒有攻勢的情況下,西軍大將們又陪著楊太尉拖了一個星

    要不是看著對方人馬還在迎戰已方,還沒有撤離?北伐軍的這些將領都該摸著腦袋問︰對方怎麼不打了,難道想把我們給拖死?

    耶律大石這邊的軍帳內,耶律大石和蕭干有些沉默不言,他們已經得到了幽州純陷落的消

    甚至還得知了他們已經丟失了十二州之事,幾乎把所有的退路都給堵死

    耶律大石有心帶著部隊回去救援的時候,就得到了皇太後帶著大隊人馬一路向西而去的消息,就在這時,皇太後蕭普賢女也傳來了詔

    “大梁滅國之勢,已成定局,然而契丹不可滅,可速速前往經營西

    吾與楚王約定,以燕雲十六城換取我大梁國一線生

    須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韜光養晦,前往西域經營二十載,未嘗沒有復仇之

    還望耶律大將軍珍重,若有跟隨輔佐之意,可隨本宮前往經營西

    若雙方情誼已盡,名份已盡,將軍可速速北上投奔先帝,然先帝氣量狹小,為大梁國國運計,還請將軍惜”

    ……

    同時,蕭干也收到一份差不多的信,而他作為皇太後的叔叔,自然會答應這位皇太後的請求,所以他立刻就找上了主帥耶律大

    簫干作為副帥,在軍中也統領了不少兵馬,素有威

    所以他的意見很重要,哪怕是耶律大石也不得不安撫一

    只見簫干說道︰

    “俺們大梁國的氣運在這邊算是斷了,與其在夾縫中求存,不如跳脫出這番天地,跑去西域經營一番,沒準還能再造大

    今時不同往日了,現在咱們連後路都丟了,難道還要越過重重阻隔,穿越千山萬里去尋找太上皇不成,就憑咱們這點兵馬,現在連趙軍都對付不了,更別提女真人”

    前去經營西域的策略,本就是耶律大石提出來的,這還讓他與楚王產生了英雄惜英雄的化學反應,所以當初他與楚王接觸後,又仔細分析了一下對方的

    確實是在大梁國走投無路的時候,前去經營西域是最好的選項,至少對于大梁國而言便是如

    耶律大石狠狠的嘆了一口氣說道︰

    “唉,都怪俺沒有提防這個趙國的楚王,其實俺們和他早就有生意上的互通,沒想到他昨日之言,到了今日居然成了現實,俺也不得不從”

    咱們副元帥立刻被勾起了興趣,趕緊插嘴問道︰

    “元帥,你還和這個楚王做過生意?到底是怎麼回事?”

    耶律大石只好慢慢的說道︰

    “你可知道俺當初在上京府的三千精銳重甲營?也就是俺現在手底上的親衛”

    “這誰人不知,哪個不曉,軍中大小將領都知道元帥親衛營的厲害,當初可是他們萬里迢迢從上京府殺出了一條血路,一路奔襲千里殺到了幽州,可這和趙國楚王有什麼關系?”

    簫干疑惑之

    耶律大石嘆了一口氣這才說道

    “唉,當初俺可是拿了不少的精良戰馬,才跟他們換取了幾千套精銳的盔甲,這才死守了上京府一個多

    也多虧了這幾千套盔甲,俺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打退完顏宗

    後來俺們上京府戰敗,梁國岌岌可危的時候,俺寫了一封信去威脅了一番這個楚王,讓他給俺們梁國找條出

    他也是提了這番出征西域的意見,甚至說願意用3000套盔甲換取咱們手上的燕雲十六州,可咱們形勢一片大好,又恰逢擊潰趙國北伐軍,俺怎麼可能答應這種條件?”

    簫干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頓時急道︰

    “那俺們不是上了楚王的當了嗎?原來他早有陰謀詭計布下,這才讓咱們大梁國吃了大虧,俺們可不能答”

    頓時覺得自己吃了大虧的副元帥,覺得不能這樣輕易答應對方的條件,應該為大梁國謀取一些利益才

    耶律大石苦笑道︰

    “開戰之前咱們還有談的資格,現在俺們大後方都丟了,幽州城都丟了,連退路都沒了,拿什麼跟人家

    或許皇太後的明哲保身,才是俺們大梁國最後的救命稻草,罷了,俺最後再跟這個楚王談上一番,看看能不能為我們大梁國謀取一些利”

    簫干頓時失落無比,卻也無力反駁,他不僅是奚族的領袖,更是皇太後的族叔,他得為梁國的未來考慮,只能做出一些妥

    然後他悶著聲問道︰

    “元帥,那按照你的意思,俺們今後該怎麼辦?”

    耶律大石苦笑道︰

    “這樣,你帶著一部分騎兵和所有的步卒先撤向西域,先為我大梁國打下一塊根據地再說,皇太後身邊沒有什麼名將,俺也只能指望上你

    然後俺帶著剩下的游騎在這邊與趙軍周旋,俺們手中還握著五州之地,還能跟楚王談攏一些條件,總不能讓俺們空著手去西域”

    “元帥考慮的周密,俺遵從帥令!”

    簫干辦事從來不是拖泥帶水之人,立刻去集結自己的部下,然後拿著耶律大石的軍令,帶走了所有的步卒和他的部

    梁軍的異動引發了趙軍的一陣騷亂,還讓前線的斥候以為對方要發動大規模的襲擊了,瞬間讓雙方都動起來

    最後一些斥候開始廝殺,然後不少騎兵你來我往的互相襲

    眼看梁國這邊沒有出動主力,趙軍也是草草應付了事,楊太尉甚至親至一線觀察,卻發現對方雷聲大雨點小,似乎沒有什麼動

    四野當中,一些破爛營寨煙焰騰天而起,卻沒有人去救

    只是讓這些他們辛苦鑄造的營寨自己燒

    周遭竟然是出奇的安靜,完全不象這里還是一個戰

    只有偶爾嗚咽之聲,宛若鬼哭,在四野當中幽幽響

    耶律大石沒有妥協,雖然知道自己已經身陷絕境,依舊帶著自己的騎兵在戰場上游蕩

    時不時的騷擾一下趙軍,卻不曾深入追擊,就這樣又過了七八日,趙軍和梁軍相安無

    時間已經來到了大照宣和四年七月初三,距離趙國開始北伐,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

    汴京,由于消息不通的緣故,楚王這邊的戰報還沒有送到東京汴

    反倒是咱們寫作文的小蔡相公寫的很勤快,每天都是事無巨細的打著自己的小報告,然後勤快的給官家送上了自己的問

    對于大軍被困在前線,不得寸進的事情,咱們小蔡相公表達到自己的憂郁,他對于第一天的血戰記憶猶深,然後狠狠地吹噓了一把對方的國朝名將,突出了自己這邊的困

    然後希望官家再派些援軍,或者再派些資助過

    至于對北征軍的不滿,其他大大小小的西軍將領全部都是隱晦的提了一

    眾人覺得楚王這三萬人馬根本沒起到什麼作用,害得他們北伐軍損失慘重,卻只是為了拖住對方的主力,然而沒能取得任何的成效,不少將軍都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和不

    小蔡相公念在自己和董非交好的情況下,愛屋及烏,並沒有禍及咱們楚王殿下,反倒是為他說了一番好話,然後前線的情況就這樣穿到了大臣們耳

    宋佶一直在心憂前線的戰事,這可關乎著他的身後之名,他不僅好大喜功,更想成為千古一帝,甚至想像真宗一樣去泰山封

    自從前線楊太尉的消息傳來之後,還有不少軍中的將領上書,尤其是範瓊和劉延慶兩人最為積

    不知道是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還是急著搶功勞,又或者有人暗中指使,反正他們把所有的鍋都甩到了楚王的頭

    咱們的太子太師,宰相蔡京大人上書,言稱︰

    “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亡國

    然,夫觀楚王之用兵,如同兒

    恰似古之烽火戲諸侯也,親王掌兵實為之大忌,官家不可不防

    望官家速速召回楚王,小懲大誡,以儆效”

    隨後就有無數的官員上書彈劾楚

    然後邊關悲觀的傳來了無數的風

    楚王年幼,不懂戰事,居然帶著我三萬大趙健兒死在了大梁國腹

    楚王兵敗羞憤自殺……

    又或者是西軍為了救援楚王,導致自己損失慘重,所有的壞消息接踵而來,謠言鋪天蓋

    就連咱們官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自己是不是辦錯事了?就派了一個十三歲的小孩上戰場,我十三歲的時候還在陪著宮女嬉戲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趙》,方便以後閱讀逆趙第113章太後你就從了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趙第113章太後你就從了吧並對逆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