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等候多時的曹化淳,走進了偏
“奴婢見過皇爺,見過各位大”
曹化淳年紀不大,儀表堂堂,年紀也不大,剛好二十五
朱由校也很好奇打量著,這個王安的干兒子,自己弟弟的親隨內
畢竟這可是個長壽之人,歷史上他熬死了最少七位皇帝,萬歷,天啟,崇禎,皇太極,南明,順治,康
直到康熙元年末,才因病去
都說是曹化淳開的京城門,放李闖王入城,其實輪不到他曹化淳,況且當時他已經回老家養病六年,不管事
不過王安倒是個牆頭草,除了魏朝是大行皇帝委派的之外,朱由校弟弟們身邊的太監,都是他安排的,這是在多方下注,賭他命不
看來這個司禮監掌印,也該換人了!
魏朝不能動,唯一合適的人選,就是倒霉蛋史賓了,在南京當守備太監多年,手段、眼界都不缺,也該上位
不過這也提醒了朱由校,他服完喪期之後,就要開始著手大婚
沒太子,這對于皇帝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大明就有兩個活生生的例子,景泰帝無子,才導致知名留學生,英宗叫門成功,他人如同野狗一樣拖出去掩埋,其皇後死後被挖出,挫骨揚
這個主意可是一代賢王,宣宗的一母同胞的弟弟襄王出的,真是夠賢良
第二次就是武宗無子,自己太爺爺嘉靖帝的故
就連漢武大帝,在衛子夫沒生出太子劉據之前,也是人心浮
他的親舅舅,武安侯田汾都暗中給淮南王劉安寫信,說天子無子,大王賢名天下皆知,天崩地陷之日,便會有人迎他進宮,坐南面
還有漢昭帝、漢宣帝的叔佷相
這些歷史典故,都在朱由校的腦袋中過了一遍,為什麼史書中有大學問,這吃人不吐骨頭的斗爭,都寫在其
宋以前,為何天子身邊都有史官跟隨,就是怕政治斗爭中,一時想不起來這些典
這也是為什麼,大戶人家的男人結婚都早,十五六就要娶妻生子,就是為了三十歲時辦大事時,後方無憂,隊友無
各個都跟柴榮一樣,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打下多大江山都沒有用,那都是別人
大行皇帝也為他開始選妃,甚至先帝也非常關心,即便是病重之時,也是每過五日一
禮部已經篩選好淑女,都已經送進宮中,尚宮局和尚儀局正在挑選,最優者為
朱由校心里打定主意,讓魏朝為盯著點,選幾個超過十八的,要身體健康的,別病病歪歪的,柔弱是美,但也需要好生養
對于皇家來說,多子多孫才是
“起來吧!”
“你身旁的是豐城侯,他就是絲布局的總辦,你兩個相輔相成,盡心當”
“知道嘛?”
朱由校讓曹化淳先起來,告誡了兩
“臣遵”
“奴婢領”
至于說買股的銀子,朱由校也沒有忘記,讓曹化淳準備好一個大銀庫,好準備收
正事辦的差不多了,時間也臨近中午,朱由校便命人擺了三桌素席,算是慶祝君臣們第一次商業合
吃完飯後,朱由校留下了英國公張惟賢,成國公朱純臣,魏國公徐弘基,定國公徐希 ,懷遠侯常胤緒五人議事,其余勛貴們,要去為大行皇帝守靈祭
懷遠侯常胤緒,是常遇春的子孫,成祖之後,廢爵很久,弘治帝不忍開平王無人祭祀才復
此人為人老實木訥,喜歡附庸風
但他就任懷遠侯之後,主動減免田賦,讓佃戶們感恩戴德,算是一個好人,這也是朱由校留下他的原
大明朝廷上太多的聰明人,但好人太少
“常愛卿,你在南京多年,一定精通水事,朕有個差事要給你,不知道你能不能辦妥?”
常胤緒年過四十,擔任南京世襲督指揮使,這個官就是他們家的,整日無事,不多的公務,也讓幕僚們處理完了,正閑的蛋疼,听到聖上有事委派,立刻答應下來,馬屁嗑說了一大
听著不重復的馬屁,朱由校也是哭笑不得,大明要是有春晚,他都能去當主持人了,絕對稱
“常愛卿忠君之心,朕知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你的長子擔任南京留守世職,你留在京中,擔任靖海大將軍,正二品,主管天下水”
“天下碼頭、船港,皆歸靖海大將軍府管轄,至于該如何管理,收稅,朕會理出章”
大明有水軍大都督,船還不少,戰斗力也很可觀,算上組建不長時間的天津水師,大明一共有三支王牌戰
“跟大小弗朗機人、紅毛鬼做生意,必須要船強兵多,諸位愛卿也不想賺到的錢,全讓這幫紅毛鬼,黃毛鬼搶去吧!”
“加上江浙,南直隸一直有水匪,倭寇,絲布局的運貨船,根本保證不了安”
“所以朕要徹底清剿舟山附近的水匪,而後在舟山建全大明最大的港口,用來販賣貨”
“先建軍港,成立東海水師,軍港旁邊就是皇家船港,可以屯放貨”
朱由校說到這里,看向了魏國公徐弘基,開口下令道︰“魏國公,你是南京守備,朕的皇港選址,你來負責,要秘密,同時動作也要快,要能容下千料海船,弗朗機人那種的遠洋大”
“你回去之後就開工,如有人問起,就說是新成立的靖海大將軍府的公務,其余不知,南京守備太監會幫助”
“軍議府要把福建、江浙三省的水軍衛所之兵,全都劃歸到靖海大將軍,還有他們麾下的戰船,具體的軍制,軍議府要盡快完”
“喝兵血是最下賤的事,只要絲布局的生意好了,大家何愁沒有銀”
“軍餉要按月發放,不可延”
“具體軍餉數,朕會讓司禮監下發到靖海大將軍”
“至于天津水師,改為渤海水軍,軍港定在煙台,朕要用它剿滅韃”
“軍議府要盡快拿出細則來,煙台港最晚要下個月動”
“成國公,命你為軍議府參議,幫助英國公盡快處”
點到名勛貴,立刻下拜領
最高興的還是常胤緒,每次來京城,都有好事,上次先帝賞了官爵,這次直接來了個正二品的靖海大將軍,真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