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十大恨
一夜的追亡逐北後,文搏帶著千余家丁回到沈陽,幾乎前後腳,楊鎬被綁在馬背上悻悻而歸。
這位被拋在棋盤山的遼東經略,經過一晚上的跋涉終于回到沈陽,見到圍城敵軍盡數退去,外頭留下無數建虜尸體,哪還不知道文搏居然真的擊退敵軍?
頓時什麼愁苦疲倦全都一掃而空,進了沈陽又見到無數文武官員前來迎接,他更是容光煥發,都不用旁人幫助,自己三兩下就解開繩索跌跌撞撞的下了馬。
哪怕楊鎬這會兒雙腿發麻腰酸背痛,依然慷慨道︰“讓諸位擔心了,我楊鎬身為遼東經略,為天子牧守一方,豈是拋棄諸君獨自逃脫之輩?還請見諒,之前定下謀劃為了避免內奸里應外合,不得不瞞著大家。好在結果如我所料,沈陽之圍解矣!”
“楊大人高見!”
“多賴楊經略親身犯險,吾等感激涕零……”
不要錢的吹捧變著法的迎上來,楊鎬正要繼續吹噓自己何等英明,恰好文搏帶著千騎回返,嚇得楊鎬立刻肩膀一縮讓開位置。
誰都沒有笑話楊大人前倨後恭,因為他們同樣兩股戰戰。
許多人都在城頭見識到了當先那人勇不可當的畫面。哪怕夜色中看不真切,可那身通紅甲冑所到之處如同劈波斬浪一般無人不為之退卻的景象,在城牆上依舊令人震撼無比。
再看文搏臉上毫無喜色,誰敢觸他霉頭?紛紛讓開位置,任騎兵魚貫涌入。
回到城中文搏來不及洗去一身污穢,立刻找來陸文昭讓他分派人手清理城外壕溝修補城牆城門。
陸文昭雖然也是一夜未睡,看到文搏平安回歸心中終于松了口氣,拍著他肩膀信誓旦旦地說道︰“兄弟你先去歇息,這里一應事務交給我便好,定叫建虜不敢再犯!”
這話並非虛言,後金大軍撤離沈陽,短時間內必須重整軍隊恢復指揮,正好趁機恢復城防建設。等壕溝被清理,尸體搬走,已經找不到充足周邊人口的後金應該無力再攻,如果他們不死心還想從更遠處驅趕人口,那明軍的援兵也差不多到了。
陸文昭這話說出來,不但楊鎬松了口氣,周邊官員、士卒、民夫同樣歡喜,壓抑不住的喜悅動靜很快傳遍沈陽,四處都洋溢著勝利的氛圍。
不怪沈陽軍民如此歡欣鼓舞,一個多月的圍城讓這座很久未經歷戰火的城市每時每刻都在擔憂女真人破城的後果。外頭那些被驅趕填溝壑的百姓許多都是周邊村落的居民,甚至有守軍認出了熟悉的面孔。
可如今這些人都成了城牆下、壕溝里混成一團的尸體,在萬物滋長的春季散發出難聞的惡臭。
因此得知後金大軍撤退,不會像是周邊村落那些未能入城的百姓一樣死于戰亂,眾人的喜悅可想而知。
再說到楊鎬,作為沈陽的管理者,他雖然剛才被文搏入城打斷了他在官吏面前的炫耀,腦子還是不停的運轉。
他知道事情遠未結束,不說城外清理尸體和撫恤守軍,光是奴爾哈赤是否會卷土重來他都沒有絲毫把握。
可此時眾目睽睽之下楊鎬不能表現得太過無能,為何當年壬辰倭亂楊鎬打仗大敗虧輸卻沒遭到追究?就是會擺譜會爭功,直到現在朝鮮人還在平壤給他立了生祠,一有大明使者過去,朝鮮人都要去打听楊鎬現狀。
所以楊鎬這會兒表現得指揮若定,又上來論功許諾封賞。真別說,他這等手段對于鼓舞士氣十分有效,本來還有些惴惴不安的官吏們頓時放松許多,做起事來也不再瞻前顧後。
見狀文搏和陸文昭只得對視一眼,任由他去施為。
“文游擊,稍等!”那邊事情楊鎬差不多分派完畢,見著文搏準備帶兵回去休息,趕忙擺脫手下官吏,三步並作兩步走到文搏馬前,悄聲說道︰“諸位且莫急著離開,咱們換個地方談。”
陸文昭正想著跟文搏詢問戰況呢,被楊鎬打斷很是不滿,皺著眉頭連連揮手,“楊大人,有什麼事以後再說吧,現在我兄弟累成這樣該休息了。”
實際上文搏精神百倍,絲毫沒有疲倦,但他也懶得理會楊鎬因此一言不發,像是默認了陸文昭的話。
可楊鎬像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一路跟隨文搏回到營中,也不多話,就是在邊上杵著,時不時還朝士卒揮手示意,一副前來視察的派頭。
楊鎬這般作態搞得陸文昭都有些無語,只得答應他等處理完戰後事物便去尋他。楊鎬這才放下心來,離去前還千叮萬囑要兩位將軍切莫忘了。
陸文昭趕走了楊鎬,開始在營中清點傷亡,發現這一戰死亡不算太多,除了被阿巴泰攔截那一陣有些傷亡之外,士卒一路都是追殺建虜,沒經歷太多苦戰。
人人帶傷這點難以避免,就連曹文詔、劉結等家丁將領要不是甲冑精良又多層穿戴,估計早就死了好幾次。即便是現在也渾身盡是鈍擊傷導致的淤青甚至骨折,不得不在同伴幫襯下才能下馬,轉頭就送進醫館治傷。
這無疑會讓家丁部曲在短時間內戰斗力下滑,太多人受傷減員了,也是文搏不得不帶兵回城的原因之一。
另外戰馬損失嚴重,護送楊鎬的那一隊並非家丁,而是城中戍卒,只給他們分配了一人一馬,半路上掉隊、摔傷不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