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突圍
“我這不是逃跑!是為了拯救沈陽!”楊鎬面對文搏喝問心頭一跳,強撐著表現出一副義正言辭的神色解釋道︰“外頭建虜勢大,城牆下面堆砌的尸體太多填滿了護城河,哪怕沒有攻城器械建虜依然靠著人命都能堆上來。”
“你知道虜酋現在多麼瘋狂嗎?把領地里所有漢兒全都驅趕出來當做役夫,女真男子從十二歲到六十歲全都充入牛錄,足足兩百個牛錄近四萬人!這樣晝夜不停地攻打持續了兩個月,再不找援兵沈陽真守不住了!”
楊鎬幾乎是聲淚俱下,高強度的作戰讓這個曾經歷過壬辰倭亂在朝鮮被圍數月的高官都快支撐不住,每天都在噩夢中驚醒才意識到喊殺聲並非虛妄。
“楊大人,恕我直言,雖然平時兄弟不大看得起你,可如今沈陽就靠你的威望支撐。若是你離開沈陽,那沒人指揮真是立馬陷落。”這時候陸文昭也不敢威逼,和文搏默契的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勸誡道。
文搏則是擺出後果威脅,“你要是走了,可就是棄城而逃,這罪責我不用多說。你身為朝廷命官比我更清楚!”
楊鎬當然知道自己一走沈陽岌岌可危,而且棄城而逃的罪名對楊鎬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沈陽可不是什麼邊陲小鎮,而是輻射整個遼東的重鎮,一旦淪陷去詔獄長住都是吾皇仁慈,抄家滅族才是歸宿。
然而楊鎬因為白天得知援軍只有五千靠不住的家丁,今夜又被後金打上城頭,終于給他脆弱的精神加上了最後一根稻草,這沈陽真是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所以他為自己找了個充分的借口,外無援軍的情況下久守必失,因此作為遼東經略不得不去尋葉赫部前來支援。若是他都沒到葉赫部領地,或者帶著人回來沈陽卻丟了,那是他御下不力,確實該罰酒三杯,腦袋就暫時不用砍了。
實際上陸文昭覺得內閣再傻,事後也能看出楊鎬想法,哪能輕易饒過他?可楊鎬就是死抓著這救命的稻草不肯放松,一定要離開沈陽去關外找葉赫部援軍。
陸文昭好說歹說根本不能動搖楊鎬心智,哪怕文博作勢抽出兵器架在他脖子上,楊鎬都擺出要命一條的決絕態度,堅決不肯繼續留在沈陽——奴爾哈赤覺得就是楊鎬的指揮讓他損失兩個兒子、數千旗丁和赫圖哈拉,七大恨上加了兩條就說楊賊凶惡害我軍民,勢必剮之。
楊鎬不像變成羊羔被片成一塊塊的下火鍋,所以決心要跑也是看著沈陽不好守了。
哪怕文搏跟他說,有他在沈陽不會丟,楊鎬也信不過這輕易可以要他性命之人的承諾,說什麼不如死在文搏手下,總比死在奴爾哈赤的手下要輕松。
陸文昭心急火燎,把牙一咬就要強逼著楊鎬就範,打斷腿都不讓他離開。文搏卻沉思片刻,居然點頭答應了。
“果然!我就知道文游擊是明事理的,有兩位堅守城池,想必建虜再是凶殘也打不破這沈陽,我也可以安然逃……安然去尋葉赫部援軍了。”楊鎬一直有喜怒不形于色的美譽,這會兒也差點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可文搏搖搖頭,按住他的肩膀,“此去葉赫部三百里路,途中又多有韃子兵馬,楊大人一介窮酸文人單獨前往未免太過危險,有我大哥守城便足夠,我和你同去!”
楊鎬都顧不得文搏堂而皇之的罵他窮酸文人,大驚失色的听見文搏要跟他一同前往。這如何使得?文搏要跟著,他還能跑哪兒去?
然而文搏已經下了決定,給陸文昭遞個眼神,哪怕陸文昭不知道兄弟要做什麼,還是沉穩點頭。
于是接下來幾天,經歷了數次後金的強攻,楊鎬在眾人面前多次詢問援軍為何遲遲未至,直到又一次擊退建虜之後,楊鎬似乎終于支撐不住了。
在一次沈陽文武官員齊聚時,宣布了一個令他們目瞪口呆的消息,鎮守沈陽的擎天白玉柱下定決心去尋援兵,要離開沈陽了。
一時間群情鼎沸,一部分支持楊大人如此犧牲,還希望自己也跟上楊大人的偉大腳步一同離城,一部分駁斥楊鎬坐視沈陽淪陷的怯懦之舉。
直到楊鎬淡定的表示自己出行是由原劉總兵麾下虎將文搏護持左右,留下威震遼東的小奉先坐鎮,大家方才表示這個提議不錯,楊大人安心去吧,有陸參將在,他們能守著沈陽的城牆直到老死。
文搏很快召集部曲,大家這才發現楊大人離開沈陽竟是要帶上最精銳的一千多家丁,這哪兒成啊?
人人鼓噪攔在沈陽城門之前,大聲喊著要離開沈陽得先從自己身上踏過去。
文搏不慣著他們,領軍向前,陣陣馬蹄響起,不等戰馬走到跟前,所有攔在門前的文武官員已經盡數躲開,眼睜睜看著城門就此打開,一行人魚躍而出。
這般行動不僅沈陽城內陷入驚慌,就連外頭圍成的後金軍隊都措手不及。
“哼,內應傳來的消息果然如此,明軍想要突圍。”奴爾哈赤一听這消息頓時哈哈大笑,傳令兵確切無誤的得到消息沈陽城里沖出一彪人馬,人數過千人人雙馬,盡是精銳家丁勇不可當。
“父汗請下令,我率本部人馬必將他們攔截!”阿巴泰當先站了出來,自從黃台吉和代善死後,他的地位直線上升,不僅僅因為李永芳得到重用,也跟莽古爾泰的正藍旗收攏了很多原先代善和黃台吉的人馬有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