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熟人還挺多
給陸文昭找下一個義父,或者說下一個靠山的事情他們商議一段時間後暫時沒個結論,哪怕是文搏有後世歷史作為映照也不會按圖索驥的挑個當下權勢最重的就投效過去。
得考慮對方能罩住己方多長時間,代價是否值得,將來會不會有隱患。何況因為文搏這個不確定因素的加入,後續的歷史發展可能都會出現變故,貿然下注那肯定是要不得的,幾千條性命都肩負在他們身上,不可能隨意決定。
所以這段日子,文搏難得度過了一段來到這個世界後的平靜時光,每日便是操練手下家丁和鍛煉自身武藝、打熬體魄。
一方面是驗證戚少保練兵的方略是否有效,另一方面則是文搏迫切的希望把自己個人武力提升到極致,文搏清楚地知道這個時代雖然火藥武器已經開始登上舞台,但是決定性的還是白刃戰廝殺——除非弄出拿破侖時代的野戰炮,以文搏他們勢力目前經濟狀況來說,還是有些遙遠。
除了練兵之外的事情都交由陸文昭負責,不得不說陸文昭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實干家,往來交際面面俱到,不但跟楊鎬保持著不錯的關系,時不時進行一些物理上的交流。還不忘將繳獲、擄掠來的錢財、胡女拿去和當地勢族打好關系。
所謂勢族就是遼地那些因軍功起家的將門、豪商,他們才是遼地實際的掌控者,就連楊鎬在這邊主管軍政都得通過他們控制地方,否則政令根本沒法出沈陽城。
除此之外陸文昭也沒忘了給家丁們撮合姻緣,擄掠來的數千婦孺暫時寄居在沈陽城內,平日里由謝伯樂為首的女真人負責看管,因為婦孺們本就是女真人,所以對女真降卒比較信任,不會很長時間都處在驚慌之中無法工作——陸文昭已經給她們安排不少手工藝的活計,讓這幫子女真貴冑的家眷先練練手,也免得她們閑下來胡思亂想。
當然家丁當中不少人重組了家庭,出乎文搏預料的是,家丁里不少胡人跟女真人結親順理成章,倒是漢人家丁大多不願選擇胡女,這次勝仗讓他們攢了不少錢,哪怕這些天幾乎人人都去眠花宿柳,到底還是被文搏頻繁的拉練消耗主要精力,所以沒有將錢財消耗一空。
可惜的是沈陽城里一派繁榮驚喜,文搏陸文昭他們手下家丁也是逐漸加強紀律磨煉武藝,壞消息依然不斷地從外邊傳來。
首先是馬林那邊帶著數騎家丁退到開原,如今傳來確切消息手下全部潰散,沈陽城接收到的不足四萬,這還是包括了杜松那一路,也就是他們兩路算是役夫約十萬人,最後有近六萬人不知所蹤。
這等消息讓沈陽城一時間風聲鶴唳,生怕建虜乘勝追擊打進沈陽——沒見著前些天黃台吉都進了城嗎?要不是楊大人指揮若定,現在只怕沈陽都已經易主了。
接著便是寬甸軍情送達沈陽,劉招孫、康應乾率領的東路軍面對建虜圍攻岌岌可危之時奴爾哈赤趕到,當時局勢眼見便如山崩不可挽回。
只是莫名其妙的奴爾哈赤沒有加入到戰斗,反倒是迅速集結阿敏、莽古爾泰部徐徐退卻,直到他們撤得不見蹤影了深河大營當中的明軍都沒敢追擊,生怕有詐。
隨後監軍康應乾心有余悸的小心撤離,事後清點兩萬明軍剩下一萬五,看上去損失不多,但那五千大多數有些戰斗力的戰兵而非役夫。朝鮮主帥姜弘立則是泣血上書,奏報劉 以鄰為壑,讓朝鮮士卒頂在前頭消耗,死傷慘重十不存一。
雖然有些夸大,但是朝鮮兩萬大軍建制基本被打散了,回去之後光是重組旗號補充兵源就足以讓老李家頭疼。
為何說這是壞消息呢?因為劉招孫得知劉 率軍伏擊建虜大獲全勝之後急著就要趕來沈陽拜見義父,陸文昭當時就嚇得面色全白,要是讓劉招孫趕了過來,那他們的所有計劃都得告吹。
于是他連忙以劉 名義囑咐劉招孫看好大軍莫要輕動,免得建虜殺個回馬槍雲雲,總之就是不讓劉招孫離開東路軍,免得讓人戳穿謊言。
最後李如柏部按照老規矩退守清河堡,並沒有其他事情發生,甚至都沒出現歷史上那樣被人追擊又死個數千人的情況,全程一個建虜都沒有踫到就打道回府,相當于武裝郊游一番。
至此為止,跟後金的戰事就算暫時結束,明軍這邊損失慘重,四路大軍半數折損,不可謂不是大敗虧輸。
奈何後金方面也覺得自己輸了,赫圖哈拉兩次被偷襲,第二次之後人口幾乎喪失一空。能住在赫圖哈拉的全都是後金方面中堅部隊的家眷,留在赫圖哈拉的男丁完全損失殆盡,婦孺全都被擄掠遷徙。
這也是為何奴爾哈赤趕到深河大營卻不合兵擊破明軍的原因——手下三旗戰意全無,各個失魂落魄,要不是野豬皮威信卓著,早就該嘩變生事了。
也因此讓東路明軍逃過一劫,那是後話不提。
除此之外後金方面損失兩位貝勒和他們旗下精銳近六千人,別看文搏他們斬獲就兩千多首級,但是黃台吉和代善手下編制全都被打碎了,骨干軍官,敢戰士卒盡數不在,對于戰兵總共不到兩萬人的後金來說,六千人的直接損失已經是極其慘重,可謂傷筋動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