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師父•尾聲
“文師傅!”睡夢中驚醒,陳識大聲疾呼一躍而起,拔出八斬刀,雙眼通紅四顧,很快又陷入到深切的茫然之中。
“老陳,節哀。”結實的大手拍在他肩膀,陳識一驚,回頭看到走廊里諸多病人、護士帶著詫異與驚恐的神色看向他。陳識不好意思的點頭鞠躬致歉,半晌方才長嘆一口氣,靠著牆壁坐下。
從東洋回來,陳識一直養成了刀不離身的習慣,甚至肋下還藏著一把勃朗寧,那是故人給他留下的遺物。
“看開些,文師傅他……文師傅吉人自有天相,以他那般性情,絕不會去做沒把握的事。”翁師傅收手陪著陳識坐下,看了看旁邊睡得正香的耿良辰,轉移話題安慰陳識︰“孩子名字想好了嗎?要不讓我這干爹來給他取名?”
陳識勉強扯出個笑容,看向亮著燈的病房,臉上愁緒並沒有消減,“想好了,一早就定了。”
又是一陣沉默,陳識抬頭看向天花板上的白熾燈,輕聲發問,像是怕弄醒了耿良辰。
“你說人要是沒了,會投胎轉世嗎?”
“會的,一定會的,這輩子行善積德之人,下輩子定是富貴榮華享之不盡。”
翁師傅點點頭,他心里清楚,安慰了一圈,陳識還是沒有從大半年前文師傅的離去中走出來。
陳識則是想著,如果按照翁師傅這麼說,那位兄弟,只怕下輩子還是勞碌命了。
回想起當時,翁師傅和耿良辰在津門守了半個月還沒堵住文搏,一線天跟陳識那邊也斷了聯絡,他們兩人就知道壞了,一定是這三個人混到一塊,去了東洋。
焦急之下他們通過各種關系試圖在東洋聯絡上三人,可文搏等人刻意隱姓埋名,怎麼會讓他們找到呢?
直到半個月後,一則輕飄飄的消息出現在津門,或者說華夏各地的報社頭版頭條。
“兵諫推翻文官內閣,天皇于喪亂中橫死”
這語焉不詳的報道還是從泰晤士報轉載而來,提及東洋青年軍官舉義兵變,混亂中東京大亂一周尚不能歇。
最後海軍艦炮幾乎是架在東京灣,又派上陸戰隊上岸鎮壓方才勉強控制住局面。
事後清點,東京元老重臣,文官內閣,陸軍高層幾乎被一網打盡。
最糟糕的還是天皇莫名其妙也死在動亂之中。
一切的緣由竟是一個來歷古怪的普魯士退役軍官。
這官司打到國聯也沒法分個對錯,普魯士拒不承認派出間諜煽動兵變。
至今雙方都還在打嘴仗,而東洋的混亂卻是實實在在的。
看到這頭條時翁師傅就情知不妙,立馬找鄒容幫忙想得到進一步的消息。奈何當時東京在到巨大的混亂中尚未完全恢復,各方勢力爭斗不斷,作為“兵諫”的發起者,少壯派軍官們基本全部喪生,只有留守首相官邸的野中中尉幸存。
各家報社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士的破壞和縱火,一時間身處津門的鄒容也無法探知更進一步的消息。
焦急的等待中翁師傅並未閑著,甚至起意乘船前往東洋,可這時候前往東京的航線幾乎全部癱瘓,不知何時才能恢復。
不等翁師傅出發,一個深夜里,翁師傅期待已久的敲門聲在中州武館響起。
“文師傅……”翁師傅驚喜的開門,等待他的卻是一線天。
這個與文搏一同前往東洋的青年居然在這時候回到津門,帶著一身疲倦與傷勢,還有奄奄一息的陳識。
唯獨沒有那個翁師傅熟悉的身影。
翁師傅當時心就涼了大半,都顧不得詢問陳識傷勢如何,緊盯著一線天雙眼,問道︰“他沒回來嗎?”
一線天冷里的面容此刻再也無法維持平靜,這個青年居然任由淚水在他布滿污漬的臉上沖刷出兩道痕跡。
“不會回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翁師傅做什麼都如同行尸走肉,他們三個人將秘密藏在心里,裝作無事發生,鄒館主也不聞不問,只是偶爾看著學徒們操練著以前沒有的訓練項目時才會發呆半晌,然後默默轉會房間閉門謝客。
日子一天天過去,關外真如文搏所說平靜了很久,東洋的軍隊偃旗息鼓。一線天從宮寶森那邊的電報得知許多東洋的駐軍高層回到了東京,開始新一輪的角逐。
兩三個月的時間東洋內閣換了三茬,第二任甚至只呆了一個月就承受不住兩支軍隊的施壓匆匆下台。天皇則是換成了之前那位的弟弟,登基儀式都沒辦,就在櫻田門視察的時候被朝鮮人襲擊喪了命。
很巧,這下天皇也換了三茬,暫時和內閣打成平手了。
以目前的狀況,他們去東洋前的目的算是勉強達成了,此行,也就不虛。
可惜,回來時少了一個人,或許不止一個。
“我說過,我一定會回來的。”有時候陳識握住趙國卉的手,從她溫暖的手心感受到難得的溫馨時會這樣說。
趙國卉笑著依靠在他肩膀,心里卻有些悲傷,他知道陳識的一部分死在了外頭,沒有回來。好在他還活著。
陳識覺得自己真的不如死了,他深刻地自責,如果不是自己當時身上傷勢和猶豫,以文搏的能耐絕對可以活著回來。
文搏那麼年輕,那麼厲害,他這樣的人,怎麼會死呢?
一線天去了關外又回來,他說他要去投軍了,臨走前猶豫再三,把一封信留給了陳識,讓他看開些,然後就此一去不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