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

第361章 大明新器圖說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涯濁酒 本章︰第361章 大明新器圖說

    退朝後,見午膳時間尚早,朱慈�步行來到養心殿批閱奏折。

    其中一封“中軍都督府”的奏折上,呈報“上海港”及“皇家上海造艦廠”的運營情況。

    二者自年初開始建設以來,經一個多月時間陸續建成,共用銀五百二十萬兩。

    目前“皇家上海造艦廠”的產能為每月制造一至三級戰艦二百艘,大型商船五百艘。

    戰艦平均每艘生產成本在萬兩白銀,大型商船的生產成本在每艘千兩白銀,“皇家上海造艦廠”每月生產用銀在二百六十萬兩左右,加上三十萬工人的月俸九十萬兩,月支出在三百五十萬兩。

    大型商船除皇家商業集團以成本價從造艦廠購買之外,生產的大多數,以二千兩的價格出售給民間經營外貿的商號。

    朱慈�看罷,問向身旁侍立的大內總管鄧忠道︰

    “大伴,這些帳目司禮監都核對過了嗎?”

    鄧忠行禮道︰“皇爺,奴婢和司禮監的太監們核對了三遍帳目,也去“上海港”和“皇家上海造艦廠”實地考察了一次,已確認無誤。”

    朱慈�點頭道︰“那就好。只要是真實的生產用銀,無論多少銀兩,也是該投入的。未來我大明皇家海軍在海外廣佔殖民地,民間海貿興盛交納的關稅,收益必將遠大于今日之投入。

    若是下面人有虛報賬目,損公肥私,貪污腐敗,便是有百兩也嫌多,朕必嚴懲之。

    大伴,內務府主管的皇家軍隊和皇家商業集團不像全國各地的官府,有民間“咨議局”加以監督,對它們的廉潔就只有靠內務府自律和錦衣衛及佳音系統監督。”

    鄧忠連忙行禮道︰“皇爺,所謂上行下效,“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皇爺行事,正大光明,依法治國,給臣民們的待遇又是極高,奴婢等臣工皆崇尚廉潔,痛恨貪腐。

    奴婢必為皇爺管理好內務府,有違法之人必查,使皇爺無半絲憂慮!”

    兩人正談論如何加強內務府事務的制度化反腐之時,殿外一名太監來報︰工部侍郎王徵求見。

    朱慈�當即將王徵召進養心殿來。

    王徵今年已75歲,須發皆白,頗有老態龍鐘之像。

    見禮後,朱慈�趕忙賜坐,讓王徵坐了下來。

    王徵臉現感動之色,道︰“陛下英明神武,仁義愛民,政經軍之才曠古少有,實乃我中華之福!”

    閑聊幾句後,王徵道︰“陛下,臣本微末小臣,崇禎五年得陛下器重,得以為陛下、為社稷萬民效力,不但臣忝為侯爵顯貴,家族之人也皆得以為國效力,臣幸甚。

    這一年來,臣于閑瑕時將一生所學之技藝,寫入一書中,唯願此書能為陛下、為我大明社稷盡一份力。”

    王徵雙手緩慢的從懷中取出了一卷厚厚的書冊來。

    朱慈�听王徵語氣蒼涼,心中一動,已大概猜到了他的來意,喟然道︰“王大學士精擅火器、機械,乃我大明軍工制造第一人!

    王大學士為朕的大業居功至偉,集畢生所學寫就之,必是煌煌巨著!

    快拿來給朕過目。”

    鄧忠連忙走下玉陛去,從王徵手中接過書冊,走回金鑾寶座前,雙手呈給了朱慈�。

    朱慈�只見書名《大明新器圖說》,打開厚厚的書冊後,見目錄中共分為了六冊。

    第一至六冊分別為︰力的原理、水力、風力、載重機械工具、火器制造、戰艦制造,全書眾達六十余萬字。

    朱慈�越看越欣喜,王徵從天啟年間開始,與西方傳教士交流,對當代的西方物理學知識幾乎做了全盤詳細介紹,並將其獨創的機械制造知識全面的記述了下來,而自己參與設計制造的火槍火炮技術也作了詳盡的總結。

    全書文字敘述之外,尚配了許多畫工精確的圖樣,使繁難之知識、技巧變得通俗易懂。

    在第六冊中,王徵甚至提出了“蒸汽機”的雛形,以及火輪船的構想。

    朱慈�拍案道︰“王大學士此本《大明新器圖說》乃劃時代的巨著,必將開啟我大明帝國科學研究的突飛猛進時代,功勞可與宋大學士的《天工開物》相媲美!”

    王徵听朱慈�的推崇發自真心,感動的熱淚盈眶道︰

    “唯陛下如此萬代明君,真正尊重和優待我等技藝人才,才使我等所學大有用武之地,為陛下、為社稷效力!”

    朱慈�道︰“王大學士此書即面世,朕決定並“工藝研發院”和“火器研發院”為“皇家科學院”,以王大學士的“大明新器圖說”和宋大學士的“天工開物”為必研究學問,廣納天下科技人才!”

    鄧忠連忙笑道︰“陛下任人唯才,天下英雄歸心,“皇家科學院”必能使我大明帝國科學先進,技藝發達,火器上長葆領先世界的地位。”

    三人贊嘆了一會兒後,王徵行禮道︰

    “陛下,臣年老體衰,恐不能再為陛下效力矣,求陛下允準臣致仕!”

    朱慈�面現惋惜之色,嘆道︰“王大學士兢兢業業追隨朕十多年,造“崇禎五號”、“崇禎十號”及“超級火炮”、“王徵炮”,為國立功甚巨,堪稱功高德馨!

    時光匆匆,王大學士已到頤養天年之時,朕亦不能強留王大學士為朕辛勞矣!

    王大學士家學淵源,子佷家人中必有大才,請不吝向朕推薦,朕必擢才重用之!”

    王徵感激無比,當即向朱慈�介紹了五、6名各有才能的子佷輩,道︰

    “陛下,臣祖籍陝西涇陽縣,今天下歸于一統,陛下仁政之下,我大明帝國已是百姓盛世,臣想葉落歸根,回家鄉看看。”

    朱慈�點頭道︰“朕賜王大學士家鄉府邸一座,加太子太保,使王大學士榮歸故鄉。”

    幾日後,大明帝國火器制造第一人,內閣成員、工部侍郎王徵以七十五歲高齡致仕,加封太子太保,朝廷派人在其家鄉涇陽縣建造宏大的“涇陽侯府”。

    聖武帝朱慈�親自舉辦宴席為王徵送別,南京城中眾大臣幾乎全體出席,工部尚書宋應星和新任工部侍郎焦勖尤其不舍。

    喜歡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請大家收藏︰(.)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第361章 大明新器圖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第361章 大明新器圖說並對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