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第234章 鄉人鄉黨 (第13頁)
五月五日,甦澤帶領休整完畢的稅警總團,徹底掃蕩了靖江島上的倭寇,甦澤的兵法經驗也提升到了v7,210300
等到甦澤將倭寇的首級堆在了靖江城邊上的時候,靖江知縣歷瞬陽打開靖江縣城大門,恭迎“王師”入
歷瞬陽能在南直隸當知縣,本身就是學歷過硬關系夠足
這一次倭寇入侵江甦,歷縣令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死死守住靖江縣城,也算是庇護了靖江百
在探明了甦澤的身份後,歷縣令也果斷打開城門,然後安排官署空出來,留給甦澤等人休
歷縣令又強行要求城內大戶出糧,又給甦澤等人送上熱騰騰的伙
這位歷縣令是四十多歲才中的進士,靖江知縣是他第一次當官,也是因為歷知縣的威望還不錯,才能夠在倭寇登島的時候做到這一
“團練使!”
甦澤也拱手向歷知縣行禮︰“知縣大老”
歷知縣立刻扶住甦澤說道︰“團練使解我靖江倒懸之威,是我們靖江的大恩人!”
甦澤沒有心情和他客套,而是直接問道︰
“江北的局勢如何了?”
歷知縣也是個聰明人,這些日子也有不少江北難民登上靖江島上,他也都派人搜集消
“糟透”
歷知縣慢慢說道︰“听逃難的人說,倭寇洗劫了江對岸的泰興縣,听說連縣衙都被燒毀”
“現在巨倭徐海正帶著人攻打江都城,听說也撐不了多久”
歷知縣小心的看著甦澤的表情,要不是甦澤神兵天降,城外的倭寇也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掃蕩干
歷知縣最怕的就是甦澤年輕氣盛,帶領士兵直接北上抗倭,靖江地處長江流域的關鍵節點,很快就會有新的倭寇登島,所以歷知縣需要甦澤繼續留在島
甦澤說道︰“江北大局還是要靠朝廷大軍,我這點團練兵就不北上湊熱鬧”
歷知縣立刻說道︰“甦團練使,可否請您屯兵靖江團練,我全縣上下願意供養大軍備倭!”
甦澤裝作為難的樣子,歷知縣立刻說道︰“軍營和後勤全部交給縣里補給,另外城內大戶湊了一百兩銀子,作為貴軍的酬功銀,以後每個月縣里再給保靖銀,團練使以為如何?”
果然還是南直隸的縣富庶啊,甦澤暗暗感慨,他裝作為難的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在靖江駐扎下”
歷知縣大喜過望,又帶著甦澤去見了靖江的鄉紳,甦澤又提出要在靖江再募一百熟悉水性的新兵,歷知縣自然一口答應下
王錫爵帶著人找到了躲在靖江漁港中的自家商隊,商隊掌櫃見到王錫爵熱淚盈
但是沒有甦澤的護衛,商隊也不敢返航,王錫爵咬牙找到了甦
“元馭兄要讓我護送你家商隊返航上海?不行,我剛剛答應了歷知縣駐防靖江,又怎麼能隨便離開”
甦澤一口拒絕了王錫爵的要求,開玩笑好不容易在靖江打開局面,甦澤可不會放棄這
長江航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靖江又是長江下游第一大島,控制這座島嶼,就能控制整個長江下游水
現在整個長江上到處可以見到零散的倭寇,如果讓王家船隊直接返航,恐怕半道上又要被倭寇劫
在見識過了抗倭總團的戰斗力之後,王錫爵對甦澤的信任已經到了頂點,他對著甦澤說道︰
“汝霖兄,我願意拿出十分之一的貨物助軍!”
听到王錫爵這麼說,甦澤立刻露出笑容說道︰“那等到靖江安定下來,等士卒返回上海輪崗的時候,護送元馭兄家的船隊歸航”
王錫爵雖然損失了十分之一的絲綢,但是滿臉都是笑容,有了甦澤的保證,自己這批貨物總算是保住
前年的江甦倭亂整整鬧了一年才安定下來,這一次倭亂的規模比前年還大,王錫爵這些有識之士都清楚,倭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最新網址︰
第234章 鄉人鄉黨 (第23頁)
亂沒有這麼快平息下
亂世之中,拳頭最大,甦澤這兩百精銳,在哪里都是香餑餑,這十分之一貨物的代價對于王家根本不算什
就在甦澤在靖江整頓士卒,招募新兵的時候,此時大明朝的揚州
在唐宋時期,揚州就是江南第一大港
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
無數船只從長江口航入長江,停靠在揚州進行交易,在唐代的時候揚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
那時候的揚州,是長江航運、運河漕運和海運的三重樞紐,是整個東亞最繁華的港
如今揚州雖然還是南直隸的重鎮,但是已經沒有之前“揚一益二”的繁華,變成了一座內陸港口城
對于大明朝來說,揚州是漕運和鹽業的中心,戰略意義重
為了保障揚州的安全,大明在揚州城外設揚州衛,這是和延平衛一樣的兵員五千的大衛
又在揚州設漕運衙門,漕運衙門下轄三千漕兵,負責運河安
揚州漕運歸屬于南直隸的戶部管理,南京戶部尚書方鈍坐在漕運總督衙門中,掌管揚州漕運的是他的同鄉,負責南方漕運的南京戶部倉儲侍郎陸大
漕運是大明朝的命脈,南北戶部下設一倉儲侍郎,領侍郎餃掌管南北漕
方鈍前一年還在京師戶部做尚書,他既不是嚴黨也不是清流一黨,如果算起來他應該是岳陽
方鈍是湖廣岳州府人,他在京師做戶部尚書的時候就最喜歡提攜鄉
隨著嚴黨和清流一黨的爭斗日漸加劇,方鈍這種沒有站隊的重臣立刻被兩黨圍攻,被嚴嵩彈劾貶到了南
這位方尚書的名聲還算是不錯,世人都稱頌他“清正廉潔”,就是喜歡提拔任用鄉黨,對于同鄉的官員和商人非常的照
方尚書在京師的時候,岳陽商人就在京師建造岳州會館,專門給岳州籍的官員免費居
這位方尚書到任南京之後,南京城內立刻也建造了岳州會館,而大量岳州籍的官員也被提
揚州城內也多了很多操著岳州口音的商
陸大有也是方尚書的岳州鄉黨,在方尚書到任之後,火線提拔成了掌管南直隸漕運的倉儲侍
倭寇進犯揚州,最著急的自然是方尚書這位南京戶部尚書
揚州漕運的倉庫中,還存著三萬旦準備起解運往京師的糧食,這些都是江南去年收上來的秋
若是這筆糧食出了問題,方尚書肯定要別言官彈劾,現在北方有俺達侵邊,又有關中難民需要救濟,內閣已經下了好幾次命令,要求南京戶部保證這筆糧食安全起解運送到京
方鈍親自從南京趕往了揚州,就是為了督辦這批綱糧北上的事
但是方鈍進入揚州的漕運總督衙門,卻發現這里的氣氛有些古
倭寇已經到了江都,但是漕運總督衙門竟然一點緊張的氣氛都沒有,自己的老下屬陸大有竟然還在衙門後宅听
方鈍已經七十歲了,他只覺得血壓高了,一把沖進後宅,用鄉音罵道︰“都什麼時候,還有閑情听曲兒!”
陸大有是方鈍的鄉黨兼老下屬,見到方鈍後一點都懼怕,而是笑著將他迎接坐下來,陸大有揮揮手斥退了府內的歌女,這才對方鈍說道︰
“恩師,您怎麼親自來了?”
方鈍曾經做過陸大有的鄉試考官,又是他的老上級,所以私下中陸大有都是以恩師相
“我再不來,倭寇就要打進揚州城了!城外倉里的糧食已經押解上船了嗎?”
方鈍用濃濃的岳陽鄉音問道,陸大有也用鄉音回道︰“恩師,且听我慢慢道”
陸大有屏退左右,又命令親信守住後宅,低聲說道︰
“恩師,這次倭寇攻打揚州,可是大好事啊!”
方鈍的血壓又要高了,但是陸大有接下來的一句話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234章 鄉人鄉黨 (第33頁)
“城外常平倉中的兩萬旦糧食,學生已經讓城內的岳陽糧商運出揚州”
本來方鈍的心松了下來,但是他很快就听出了不對
“怎麼是岳陽糧商運的?這批糧食不是應該由綱船運往京師嗎?”
陸大有露出笑容說道︰“恩師,您知道這些日子江南的糧價漲了多少倍嗎?這兩萬旦糧食能換多少銀子嗎?”
方鈍愣住了,陸大有繼續說道︰“恩師,常平倉在城外,如今揚州城內的兵力守城有余,常平倉那邊可無險可”
“揚州漕運已經徹底淤塞,根本掉不來綱”
“與其這樣,還不如一把火?”
這下子方鈍立刻明白了自己這個鄉黨兼弟子的想
“你這是要發國難財!”
方鈍怒斥
但是陸大有卻說道︰“弟子怎麼是發國難財呢?這筆糧食還是留在南直隸,今年倭亂江南必定饑荒,到時候再賣出去,能救活多少百姓?”
“詭辯!”
陸大有一點沒有因為方鈍發怒而害怕,而是繼續說道︰
“恩師,這些商人可都是您平日里頗為照顧的鄉黨,參與其中的也都是您的鄉黨故吏”
方鈍的手指向陸大有,看著這個他一路提拔起來的弟子,方鈍卻說不出話
陸大有說道︰“恩師,只等倭寇一來,就是一把火燒的干淨,朝廷就算是問罪,也不是問罪我們漕運衙門,都是揚州守軍不”
“這批糧食都是用官船運到句容,存在我們岳陽商人的糧倉中,經手的都是我岳陽鄉黨,絕對不會走漏風”
方鈍突然打斷了陸大有,他在官場沉浮多年,立刻發現陸大有言辭中的問題︰
“官船?漕運官船都是工部揚州分司在管理?你攀上了嚴世蕃?”
嚴世蕃在前年就已經就任工部尚書,大明朝漕運也是互相制約的管理模式,經營碼頭是戶部,但是運送糧食的船則是歸工
陸大有沒有否認,作為官場老油條的方鈍立刻明白了這個弟子已經投靠了嚴
陸大有繼續自顧自的說著自己的計劃︰
“只等到火起,恩師向朝廷上書,彈劾南京兵部守備不利,就可以將責任推卸干淨”
方鈍只覺得腦袋嗡嗡的,從陸大有的話中,他這些年提拔的岳州鄉黨幾乎全部參與其
若是事情敗露,不僅僅是方鈍自己本人要被知罪,他提攜的鄉黨都要被一掃而
陸大有繼續說道︰“恩師今年已經七十了,按照朝廷舊例您也要致仕歸鄉了,大家都知道恩師一生為官清廉,都願意幫助恩師回鄉建設故里”
方鈍想要斥責陸大有,可如今在朝廷的岳州鄉人中,就已經是陸大有職位最高
按照規定,如果皇帝不繼續慰留自己當官,七十歲就要致仕返回家鄉
方鈍得罪了嚴嵩,和徐階關系也不親近,幾乎沒有可能被皇帝慰留,他咬牙說道︰“這事情我就當不知道,爾等好自為之!等到這次倭亂結束,我就上書辭官歸鄉!”
方鈍幾乎要摔倒,陸大有連忙上來攙扶,卻被方鈍用袖子甩
方鈍沒有看自己這個弟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個樣子的?
他一生做官都是小心謹慎,唯一被人抨擊的就是喜歡任用鄉
可這在大明官場上也算不上是什麼陋習,人皆有私信,方鈍只是更喜歡提攜同鄉罷
可隨著他官位越來越大,來求見的鄉人越來越多,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岳州鄉黨的圈子,無數人豁出去一切追隨
方鈍想到那些自己提攜的鄉黨,最後還是決定沉默下去,只等這次倭亂結束就辭官歸鄉!
五月八日,巨倭攻破揚州屏障江都縣,撲向漕運重鎮揚
五月九日,揚州城外常平倉起火,兩萬旦等待解送京師的秋糧“付之一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