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晉

第一一一章 東城之會(續)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大隻果 本章︰第一一一章 東城之會(續)

    “死的好,殺的好。這天殺的狗賊早該死了。”

    “那豬狗不如之輩可算死了,我家娟兒才十三歲,便被他……這狗賊,死了也要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許多人為王光祖之死而歡呼雀躍,但也有人明白,真正該感到高興的是其實不是這些。王光祖死了,馮黑子死了,縣城內外兩大勢力全部被剿滅之後,居巢縣內外將歸于縣衙所治,那也便意味著,五年多來這里沒有朝廷管治的局面結束了。

    李縣令說的很清楚,流民兵馬解散,合適的被並入縣衙為差役。那便意味著,居巢縣縣衙已經擁有了朝廷賦予的管轄權力,更在一夜之間有了大量人手。這對于整個居巢縣的管制權將士極大的保障。

    這才是最值得關注的巨大變化。

    “諸位父老鄉親,這第三件事,和諸位息息相關。本縣五年多來,受匪賊所患,百姓生活艱苦,難以為繼。今年尤其如此。本人看到了諸位的處境,當真心如刀絞一般。還有南下的百姓們,你們的處境更是令人無法接受。現在,馮黑子匪幫和王光祖伏誅,殘害百姓的匪賊已經不復存在了。但三九寒天還在,饑寒交迫還在。本縣自然要為你們負責到底,為你們驅寒送糧,保證父老鄉親們渡過難關。所以,從今日開始,本縣將展開賑濟安置工作。即日起,將開始按照人頭分發糧食物資,確保諸位先吃飽肚子。另外要為南下的流民鄉親們安排住處,抵御風寒。諸位說,好不好啊。”李徽大聲說道。

    “好!”眾百姓激動的轟然叫好,一個個歡喜的心都要炸裂開來。

    有人激動的淚流滿面,跪倒在雪地里磕起頭來。這一跪頓時引發了集體跪拜,男女老少紛紛跪地向著李徽磕頭。這可絕非是敷衍,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感激。要知道,每個人都掙扎在生死線上,經歷著極大的苦難。李徽將他們從生死邊緣拯救了出來,就是他們的救命恩人一般。他們豈能不感激涕零。

    阿珠站在台側也跪下磕頭,不僅是為了她自己,也是為了公子能夠拯救這麼多百姓而感動。

    李徽連忙擺手叫道︰“諸位請起,這豈非折煞我了。都起來,我還有話說呢。否則還如何繼續?”

    眾人紛紛起身來。李徽大聲道︰“諸位,我知道你們當中許多人為了躲避馮黑子匪幫的侵害逃出了縣城,躲在鄉野之中。比如說這位鄭老丈,他的兒子兒媳便躲去了橐皋古鎮周邊的山野之中,不敢回居巢縣城過日子。留下鄭老丈老夫妻在城中。鄭老丈,是也不是?”

    李徽向著站在前排的鄭老丈看去,鄭老丈拱手叫道︰“是啊,沒辦法啊。我們這些老骨頭死了也罷了。兒子兒媳孫兒他們不能被馮黑子那幫狗賊禍害啊。”

    李徽點頭道︰“老丈想他們不想?”

    鄭老丈嘆道︰“當然想了。我都三年沒見我那孫兒了。三年前,還是偷偷在西邊鳳凰山山谷里見了一面。”

    李徽道︰“那就是了。現在沒有任何可以害怕的了,還不趕緊將他們叫回來麼?已近年關,一家子也正好過個歡歡喜喜的團圓的新年,豈不是人間美事?鄭老丈,還有其他人,你們定也有親人逃出了縣城躲在別處,這時候該把他們叫回來了。從此以後,不用骨肉分離,一家子團團圓圓的在一起過日子,這才是真正的安居樂業是不是?”

    台下眾百姓有的點頭,有的卻有些猶豫。場面居然有些冷靜。

    李徽何等聰明,知道他們心里想什麼,這些百姓還是對自己的信任不足。他們自己倒是無所謂,萬一叫兒孫回來,自己誆騙了他們,豈不是害了他們。這也並不奇怪,畢竟他們經歷了太多的侵害,難免有防備之心。

    李徽笑道︰“本人只是建議罷了,叫不叫他們回來,當然是你們自己決定。本縣只是希望你們團團圓圓一家子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就算你們不叫他們回來,本縣也會按照人頭分發賑濟糧食物資的。只需要你們在登記的時候說清楚家里幾口人便可。”

    眾人松了口氣,縣令大人既然不強迫,那可得觀望觀望。天倫之樂重要,性命更重要。

    還有人心中想︰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李縣令居然會為沒有回來的人賑濟,這怎麼可能?

    “當然了,關于賑濟之事,本縣也將丑話說在頭里。賑濟的糧食有限,自然是優先保障現有饑寒百姓。南下來本縣的百姓和本縣原有百姓一視同仁,不會厚此薄彼。第一輪賑濟,會按照現有人頭進行賑濟。待有余量才會顧及那些尚未歸來之人。這一點,鄉親們應該也能諒解。總不能放著眼前的吃不上飯的人不管,去管那些也許吃的飽飽的,穿的暖暖的,躲在外邊的人。這也有違賑濟百姓的規矩和道理。”

    李徽這話一說出口,眾人心中頓時開始嘀咕起來。原來人不回來,賑濟是不會發放的。這反而讓李縣令的話變得可信起來。還從沒听說過賑濟看不見的人的。

    “另外,本縣對你們講誠信,你們也不得欺騙本縣。凡是虛報家庭人口,後來又對不上號的,一律追繳賑濟糧物,且取消下一次賑濟的資格。賑濟本是救急救命,虛報人口,冒領賑濟糧食物資,不但是欺騙行為,更是會害的別人餓死。這是不可容忍的失信行為。故而,本縣不得不將丑話說在前頭。本縣說話一向直接了當,不拐彎抹角,將來你們便會明白這一點。”

    百姓們終于領略到了李縣令的厲害之處。之前听說報人口領救濟的時候,許多人心里已然開始打著主意,要鑽這個空子。這不得虛報些人丁,甚至連死去的親眷也得報上去。多領些賑濟糧麼?結果,李縣令三言兩語便將所有的漏洞都堵上了,更是將此事上升到了極高的高度,跟個人信用掛鉤,未來也不會得到賑濟了。這事兒可不能干了。

    李徽掃視一眼全場,見百姓們都安靜了下來,氣氛有些肅穆,再不是之前那種歡喜涕零的場面了。李徽對此很是滿意。

    李徽想的很清楚,居巢縣百姓雖然遭受了許多苦難,自己需要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他們撫慰和治愈。但是,這里過去數年一盤散沙的狀況,讓人心產生了許多不可捉摸的想法。人心是散的,是不穩定的,是帶著戒備心的,甚至是狡猾狡詐的。自己要想迅速讓這里的局面得到穩定,讓人心穩定下來,一味地溫良恭儉是不成的,更要從一開始便立規矩,樹威信,說到做到,且賞罰分明。否則自己會很快控制不住局面。

    李徽要讓所有的百姓明白一件事,從現在起,緊跟自己的步驟,自己會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反之,則是另外的結果。自己絕不為了得到他們的褒揚而當爛好人,那絕非在這個時代的生存之道。

    當此之世,天下苦難者眾。救可救之人,放棄可放棄之人,殺必殺之人,才是正道。

    “諸位,第四件事,是專門對南下的鄉親們所言之事。你們歷經艱難歸于大晉,理當有安身立命之處。別處我不管,但在居巢縣,本人會妥善安置你們。年前你們是無法離開了,明年你們當中有人想要離開居巢縣,本人絕不阻攔,但年底你們安心留在居巢縣,我不想你們凍死餓死在嚴寒之中。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你們可自行離開。願意留在居巢縣的鄉親,你們听好了。本縣會按照朝廷土斷之策,為你們在居巢縣入籍。按照朝廷的佔田之策,準許你們開荒拓田。我大晉佔田之策規定,男丁可佔田七十畝,女丁三十畝。次丁男次丁女也有相應可佔田畝,于課稅上也有極大優待。而目前我居巢縣有大量待墾荒地,土肥水活,只要肯勤懇耕作,絕對可以安居樂業。另外,本縣會將北城街西大片荒地劃出,作為你們定居建造房舍之所。或者你們可落戶城外村鎮,都是可以的,全憑你們自己的選擇。”

    數百名流民聞言,心中大喜。

    土斷和佔田的政策,正是大晉對于北邊流民的一種本地化的政策。前者好辦,只是本地化的入籍罷了。後者在江南其實已經很難了。

    因為數百萬北方僑民在數十年間南渡江南,江南的土地開發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所以,在邊遠之地和江北居巢縣這樣的地方,是可以實行的。若是在建康和三吳之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本縣願意接納你們,並且保證在你們開荒田畝得到收成養活自己之前,保證你們有飯吃,並給予一些便利。讓你們能夠在明年收成之前得到一些基本生活的賑濟。但本縣也把丑話說在頭里。你們要想好了再做決斷。但凡你們決定離開,再想回來便不可能了。本人不喜歡有人將本縣的好意和優待當成是理所當然。離開了,便休想再回頭。首鼠兩端,患得患失投機取巧者,本縣一律不再收容。所以你們倒也不必急于做出決定。十日之內考慮清楚,再去衙門登記造冊,入籍授權。不知道本縣說的話你們听懂了沒有,本縣說的夠不夠清晰明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代晉》,方便以後閱讀代晉第一一一章 東城之會(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代晉第一一一章 東城之會(續)並對代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