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听從長輩的安排,這其中以那些沒有經歷過社會磨勵的小年輕們為最。
這不,听著祖父讓自己接近陶玉玲,討對方歡心,爭取當上陶家的女婿時,熊萬明整個人就像炸了毛一樣,直接鬧了起來︰“我不去,那陶玉玲不過是一個離了婚的老女人,我憑啥要去討好她,我不管,反正我不去。”
此話一出,乍一被孫子駁了面子的熊老爺子愣了一下,反應過來之後第一念頭就是覺得自己在這個家里的權威遭到了挑釁。
想到這一點,老爺子有些不高興。
他用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子女,試圖從對方臉上看出對方的想法。
而就在這時,遲遲沒有得到回應的熊萬明也不是很高興,他覺得祖父不像以前那樣疼他了。
身在這種家庭,爭奪長輩的注意力已經成了常態,鬧騰也好,努力也好,總之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上面掌握權利的長輩注意到你。
只有讓長輩注意到你,才有機會培養感情,才能得到更多的家產。
而熊萬明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在得到祖父的注意之前,他只是熊家三房里毫不起眼的二兒子。
有道是老大寵,老三慣,老二受氣倒霉蛋,而他熊萬明就是那個倒霉蛋。
可是自從得了祖父的青眼之後,不光是他,連帶著整個三房都翻了身。
所以熊萬明別的都能不在意,但唯獨見不得熊老爺子將目光投注在其他人身上。
這不為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他又鬧了起來,指著熊家的其他幾個孫子輩兒說道︰“家里那麼多人,憑啥非要我去討好一個二婚的老女人?我不服,祖父你這是偏心!”
說到這里,熊萬明眼楮一亮,接著說道︰“他們不是也都沒結婚嗎,為什麼不讓他們去?”
這話一出,另外幾人不樂意了。
熊家最大的孫子想也沒想,便直接開口反駁道︰“憑啥要我去?祖父的明明是你,你現在在這里推三阻四是什麼意思?
而大房的另外幾個子女自然也是力挺自家大哥,你一言我一語,直接將熊萬明說的話給掘了回去不說,還往他身上扣了一點忤逆祖父,大不孝的帽子。
熊老爺子坐在上首,伴著底下或是鬧成一團,或是事不關己,在那里看熱鬧的孫子,他的臉漸漸變了顏色,眉毛擰到了一起,眼楮里迸發出一道道刀一般鋒利的光,大聲的呵斥道︰“好了!別鬧了!”
隨後又有些失望地看向熊萬明,問了一句︰“你真不願意去?”
“不去,我才不要去。”熊萬明瘋狂的搖頭,他傻了才會放著那麼多年輕漂亮的小姑娘不選,去恭維一個老女人。
他可都听說了,那陶家的前任女婿多牛的一個人,只不過是出門應酬時逢場作戲一番,就被在不講理的陶家大小姐趕出了門,丟死人了。
他可不想成為下一個。
見他態度堅決,熊老爺子不再說話,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留下一句︰“你日後不要後悔就行。”
他有那麼多孫子,之所以想讓熊萬明去追求陶家大小姐,也是為對方著想。
熊家現在究竟是什麼樣子沒有比他更清楚的了。
別看熊家現在一副光鮮亮麗,子孫滿堂的繁榮樣子,但實際卻與大家看到的天差地別,雖然算不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也比外強中干好不了多少。
有道是富不過三代,他們熊家倒是打破了這一觀點。
從祖上開始到他這里已經六代了,一直都算得上是富裕人家,可再富裕的人家也擋不住時光流逝。
更不用說,中間還出了他爹這一個“敗家子兒”。
其實熊家上面幾代還好,特別是第二代祖宗更是了不得,傍上個大人物,在對方的庇護下成了鹽商,雖比不上那些大鹽商,但規模也不算太小,一年淨利怎麼也得有個二三十萬兩。
第二代祖宗做了整整十幾的鹽商,直到那位大人物致仕他才急流勇退,跟著一起退下來,一心一意經營起了家業。
恰巧接接下來幾代孩子都不多,甚至到了他爹這一代,整個熊家上上下下只剩下他爹這一根獨苗。
這一切使得家業基本上沒怎麼往外分,這麼多年的積累之下,熊家達到了最頂峰。
可從他爹開始就不成了,他爹好色,又承擔著為熊家綿延此事的責任。
于是,好色好的更加理所當然,府里,府外,有名分,沒名分的女人加起來至少得有五六十個。
這還不算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女人光兒子就給他生了三十六個。
每每想到這里,熊老爺子覺得有口氣上不來,捂著胸口難受半天。
三十六個兒子,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甚至五個,八個都不行,整整三十六個兒子!
這有再多的家產,也擋不住這麼分啊!
更不用提,除了這三十六個兒子之外,他爹還有個一群閨女。
哪怕為了面子上好看,這些閨女出嫁的時候,熊家怎麼也得給一份兒差不多的嫁妝。
于是在他爹走後,熊家家業直接大縮水。
雖還算是富裕,但到底是不比以前了。
但家業少了,早前養成的奢侈習慣卻沒有改,最好的時候,每年的盈利也只不過是正好夠花銷罷了,而這幾年,每年的盈利根本就不夠維持他們的生活,只能夠動用老本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