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雲依的吃喝拉撒基本上是顧慢照顧的,老太太年紀大了,關諾還在上學,這個責任只能落到顧慢的身上。
飯前,顧慢要先去幫單雲依擦好身體,接尿以及被褥髒了沒有。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今天,關諍言已經都做好了。
顧慢又去廚房端了飯來,是小火慢炖熬成的各種米粥,既要保證營養,還要保證好消化。
“我來吧。”關諍言從顧慢手中接過碗,向她請教了喂食方法,很認識地進行著操作。
“顧慢,你辛苦了,謝謝你。”
顧慢沒想到關諍言會這樣說,他在用什麼立場說謝謝呢?
“她是我媽,照顧她是應該的,不敢說辛苦。還有,關總是不是忘了,你和我媽已經離婚了,你和那個小午應該有婚姻吧?”
“我和午竹君結婚是權宜之計,結婚證是我請人偽造的假結婚證,所以我和她沒有婚姻關系。我和你媽為什麼離婚,其中原因你清楚。我現在不想別的,先把你媽照顧好,等她醒過來再說。”
關諍言的話倒讓顧慢說不出什麼來了,當初讓兩個人離婚,也是因為單雲依總是被針對有危險的緣故,而當時也說了,要是還有感情,以後可以復婚的。嘀嗒小說網
這話正好可以來堵她。
很快,關諾來喊他們,吃晚飯了。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pp。
飯桌上,氣氛不是太好,因為多了關諍言這個人,別人尚能做到和平待之,二老卻是十分不待見他。
飯後,關諍言主動再求和二老談談。
老太太首肯︰“進來吧,我倒要看看你能解釋出個花來?”
關諍言當然解釋不出個花來,他只有一個請求,那就是允許他來看望秋霜,允許他來照顧她。
“我知道您對我有意見,我也確實做的不好。現在秋霜這個樣子,最大的責任在我,您就當我贖罪好了,我干點力所能及的事。等秋霜醒過來,她不能接受我,不能原諒我,我馬上就走。”
二老︰……
顧慢已經在醞釀開第二家店了,因為薛長河的糖葫蘆試驗成功,便暫緩開業了。
顧慢建議薛長河別拘泥于小打小鬧,別滿足于一人一個扛把每天十塊二十塊的收入,完全可以往大里搞嘛。
顧慢以後世的眼光幫薛長河制定了一條路,初期可以請七八個人,統一著裝,統一價格,出現在不同的地方,賣的都是他家的糖葫蘆。
顧慢還特地去包裝廠定做了一批牛皮紙包裝袋,上面印刷的就是薛記糖葫蘆,並且注冊了這個商標。
塔讀小說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現在大街上賣糖葫蘆的不在少數,都是一人一扛把的小商小販。注冊商標,把糖葫蘆當成一個產業來經營的是鳳毛鱗角。
當然了,這些外在的東西誰都可以模仿,內在的東西要不斷創新,除了山楂做原料,隻果、桔子、香蕉都可以制做成糖葫蘆串,味道也是不錯的。
這個原料也是有講究的,選材必須要好,絕對不能在質量上降低標準。為此,薛長河和顧慢專門跑到了種植戶那里,親自挑選了又大又紅的山楂,哪怕多花一分錢也要最好的。
接下來,就全部交給薛長河了。請的七個人都是年輕的小伙子,還有一個小姑娘,一個小媳婦,他們統一穿的是黑褲白色長袖恤,戴紅色長檐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薛長河制定的規矩是統一價格,不許漲價或者降價;對待顧客要熱情周到,遇到問題及時匯報,由老板處理,私自惹上的糾紛自己負責;每天沒有任務額度的要求,但是超出一定的數量有額外獎勵,一支可以提取一分錢的提成。
家里也是請了人的,一個洗山楂,兩個串串的,竹簽是在一個老師傅那里定做的,每天滿足供應三千個。
開業這天凌晨三點鐘,薛長河已經起鍋熬糖了,顧慢和娟姐在一邊給他打下手。因為是第一天,還是遵循原有口味的,帶有隻果和桔子的只做了百十串,先試試水。
等八點鐘那七個年青人來到,糖葫蘆已經裝箱了,這個要到目的地再插。
換上統一的著裝,還別說,吸楮是做到了。
薛長河開著三輪車挨個把他們送到目的地,鬧市區、學校、農貿市場、郊區大集……這些地方都是商機滿滿的地方。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pp,歡迎下載pp免費閱讀。
每個人都有二百串的供應,如果短時間賣完了,可以找一個公用電話,接到通知後,會第一時間趕過來送貨。
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這些年輕人和市場吧。
最早打過來電話的是,負責某大學的子弟學校的那個區域,午飯時間賣掉了二百串後,要求加貨。
接著,鬧市區也打來了電話……
下午五點鐘下班,數學校那邊賣的多,他賣了六百多串;鬧市區那邊也還行,賣掉了四百多串;其次才是廠區,農貿市場……郊區大集最差,因為有同行存在著惡意競爭,大幅度壓低了價錢,導致分在這個區域的小媳婦連二百串都沒賣掉,直接哭了鼻子。
雖然沒有數量上的要求,可是和別人差那麼多,銷量墊底,就說丟不丟人。
小媳婦叫余秋水,顧慢開導她︰“別急,這個東西是有成本價的,降到沒有利潤空間了,他必然會在質量上做手腳,顧客又不是傻子,很快就會識破的。他口碑垮掉了,就是你的機會。”
余秋水期期艾艾地說道︰“我說實話也沒有什麼丟人的,我男人剛死,還有兩個孩子,大的三歲小的一歲,公公婆婆都跟著我……我是要賺錢的,我賣不出去賺什麼錢啊?你們能不能給我換個地方啊?”
區域都是抽簽抽出來的,關系著各自的錢袋子,賣的少的當然希望換一下,賣的多的怎麼能把既得利益拱手讓人?
“我跟她換。”有人舉手走了出來。
是個二十歲左右叫劉廣泉的小伙子,這個人話不多最勤快,幫著薛長河上貨卸貨,是個眼里有活的人。
他那個區域銷量不錯,換作別人肯定不會換的,余秋水感激的又哭了。
“謝謝你,大兄弟。”
“沒事,你要養孩子養老人,壓力大,我要輕松點。”
今天賣掉了兩千七百串,算是開門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