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354章 是不是覺得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隨輕風去 本章︰第354章 是不是覺得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第354章 是不是覺得

    又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王老盟主看著外面巡邏的軍士,正在恍惚出神的時候,突然林泰來急匆匆的走進了院落。

    “蓞州公!你那些老伙計一定要來見你!你見不見?”林大官人站在堂外叫道。

    王老盟主想也不想的答道︰“不見!”

    自己現在這樣子,有什麼好見的?讓別人來看自己是如何被蹂躪的?

    林泰來又說︰“但是他們一起向我施壓,我也頂不住,只能幫他們上平山堂。”

    老盟主怒道︰“那�S刮飾易魃 俊br />
    林大官人說︰“我只是想說,是他們一定要見你,並不是我安排他們來的。

    總而言之,他們見到你以後,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和我沒有關系,請您老人家心里要明白。”

    稱霸文壇三十年,王老盟主斗爭經驗何等豐富。听到林大官人的話,瞬間就隱隱約約感到了不對勁。

    自己現在正是最狼狽的時候,老伙計們偏偏這時候一定要來看自己,是何居心?

    或者說別人想來看自己沒問題,但不惜通過林泰來也要來看自己,就很有問題了!

    不一定所有人都懷有惡意,但不排除人群中有一兩個壞分子吧?

    沒關系,這麼多年遇到過不計其數的挑戰者,不都被自己用各種手段擺平了嗎?除了極個別野蠻人。

    林大官人對著院門揮了揮手,然後就看到十多個人魚貫而入,都是僅在王老盟主之下的文壇重量級人物,還有王世貞的弟弟王世懋。

    眾人坐在平山堂里寒暄著,王老盟主應付了幾句問候,目光逐一在眾人身上掃過,最後鎖定了汪道昆。

    在老盟主心里認為,如果人群中有壞分子的話,汪道昆兄弟的嫌疑一定是最大的。

    打著復古派旗號反復古派,說的就是汪道昆。

    王老盟主作為文壇霸主不喜歡被動防守反擊,直接試探道︰“听說汪太函以詩三百為宗尚,集古今之詩,分別隸屬風雅頌,編成了一本《詩紀》?”

    汪道昆答道︰“確有此書。”

    王老盟主又道︰“我又听說,《詩紀》中居然有宋元兩代之詩?”

    汪道昆也坦然的回答︰“確有。”

    王老盟主冷哼一聲,斥道︰“宋人似蒼老而實疏鹵,元人似秀俊而實淺俗,無有可取!”

    汪道昆卻直接反駁說︰“取詩之典要,當以《詩》三百風、雅、頌三體的標準予以權衡。

    不必看時段性區隔,宋、元二代詩歌亦應納入遴選之列。”

    幾個回合下來,王老盟主就明白了,至少汪家兄弟來者不善。

    眾所周知,復古派的口號就是“詩必盛唐”,這是從老一代盟主、前七子之一李夢陽傳承的道統,視宋元詩歌為垃圾,完全摒棄忽略。

    王老盟主淡淡的說︰“若干年前,李于鱗編纂過詩歌總集《古今詩刪》,選錄古逸、漢至唐代及國朝各體詩歌,中間盡略宋、元兩代之作。

    當時你汪道昆也說,惟道古為洋洋,以及改慮而求唐體,為何今日又反復?”

    汪道昆答道︰“從少壯到老年,經過沉澱,心境自然又有所悟,豈能食古不化?

    你說的學古師法原則,只是滿足老先輩李夢陽等人特定詩歌審美而已,偏狹的限制了詩歌師法範圍。

    早在嘉靖朝時,這種師法原則就被後生英秀稍稍厭棄,很多人更喜歡初唐之體。

    時至今日,也該有所變化了。”

    王老盟主逼問道︰“如此非議李夢陽,看來你汪太函是想要另立門戶了?”

    汪道昆避無可避,正面回應說︰“詩歌之道,不能只有師古,還要師心,李夢陽之持論……”

    李夢陽是前七子的領袖,復古派開創者和源頭人物,當下談論詩歌理論就繞不開李夢陽。

    這時候,最生氣的人不是王老盟主,而是王稚登。

    他覺得自己又被看不起了,你王世貞只知道找汪道昆,卻沒看他王稚登一眼。

    從二十年前起,就一直這樣看不起自己!

    所以王稚登站了出來,強行插入了對話說︰“王鳳洲你身為吳人,對本鄉文壇前輩及當代闡奇發藻之士概不在意,卻獨獨對關西李夢陽咨嗟擊節、命為絕倡!

    我以為李夢陽功崇而業淺,其詩調高而意直、才大而情疏、體正而律庸、力有余而巧不足也!

    如今天下士子相率為浮游濫之詞,靡靡同風,豈不可悲!”

    如果說剛才王世貞和汪道昆還是就事論事,爭的是理論路線,那王稚登就直接對人攻擊了。

    在旁邊圍觀的林大官人終于也看不下去了,這就是天下最高端的文斗嗎?

    再加幾個髒字,就是當眾互相罵街了,那自己可就終于有用武之地了。

    這大明的文壇,果然沒了他林泰來就不行啊。

    所以林大官人站了出來,高大雄壯的身影仿佛把眾人都籠罩在內。

    然後又听到林大官人說︰“王老登是不是覺得,李夢陽作品矯枉太過,和平不及,摹仿刻深,卻沒有融會貫通,缺乏人味?

    總而言之,李夢陽水平根本不行,還不如吳中派幾位前輩比如江南四大才子。

    王老登是不是還覺得,李夢陽也就是靠著善于拉幫結派,以及同時代其他人更差,才得以壯大復古派聲勢,成了文壇領袖?”

    眾人︰“……”

    你最好說的只是李夢陽。

    還有,王老登又是什麼雅稱?

    另外,老登子真是這麼覺得的嗎?

    王世貞也不是沒有幫手,弟弟王世懋憤怒的看了幾眼林泰來,然後選擇對王稚登反擊︰

    “近來好古之士,尤其學問不精者甚多,不能學李夢陽其神,而酷愛取險,飾陋驚愚,好為驚人之詞,而大雅索然。

    喜歡模擬復古派之作品數量多,自然良莠不齊,充數之作泛濫,致使天下人多有誤解!”

    林大官人又站了出來,對王稚登補充說︰“王盟主他弟是不是覺得,復古派名聲下降,都是你們這些科舉撲街的所謂布衣山人太垃圾了?

    畢竟自我標榜布衣山人者越來越多,人數龐大。

    王老盟主他弟是不是還覺得,布衣山人明明對復古宗旨不甚了了,但因復古派潮流浩大,就為了名聲和進身之階,刻意摹仿古人,生搬硬套,廣為流傳,反而把復古派的名聲敗壞?”

    王世懋愕然,誰踏馬的“覺得”了?

    這地圖炮就很大了,直接把整個山人群體都包括在內了。

    自己說的這個“學問不精者”,怎麼就成了布衣山人?

    還有,他叫王世懋,不叫王盟主他弟!

    于是天下第一布衣詩人王稚登听了林大官人的補充解釋後,心里對王世貞更生氣了!

    這王世貞居然連罵自己都不親自罵,只用王世懋這個弟弟出面罵!

    還有,王家兄弟兩個進士及第做官的,果然看不起自己這個布衣山人!

    想到這里,王稚登態度越發激烈起來,直接罵了回去︰

    “王鳳洲你操文章之柄,近古未有,迄今二三十年,誰敢不服你之威?

    寫詩剽竊模擬的風氣也都是你打著復古旗號放縱起來的,所以才有那麼多人視為終南捷徑,群體效仿逢迎!

    雖然你徒子徒孫遍布海內,但也只能得到須臾之名,終將毀滅于萬世!”

    但在座眾人不知為何,下意識看林大官人,你還有補充嗎?

    林大官人卻對王稚登說︰“老登子你消消氣!別這麼激動!”

    又對王世貞說︰“老盟主你說句話啊!”

    王老盟主開口道︰“願聞汪太函師心之高見。”

    汪道昆暗罵一聲王稚登,剛才本來該自己開始坐而論道,王稚登卻跳了出來搶話。

    現在話頭終于回來了,汪道昆語氣很高深的說︰“夫文由心生,心以神用。以文役心則神牿,以心役文則神行。”

    王老盟主沒有直接回應,卻機智的轉頭對林泰來問道︰“你以為如何?”

    作為稱霸文壇三十年的人物,還是很有手段的。

    林大官人皺眉答話道︰“汪太函可說人言否?”

    汪道昆瞥了眼林泰來,順嘴就說︰“若有淺薄之人,听不懂也罷。”

    汪家兄弟里的弟弟汪道貫听到哥哥的話,心里暗叫一聲“糟糕”!

    哥哥沒親眼見過林泰來發威,沒和林泰來直接打過交道,這句語氣太輕蔑了!

    林大官人便立刻大聲說︰“你汪太函不就是覺得,文由心生就該尚安事氣。既以心為精舍,神君之氣輔之,役群動,宰百為,則氣之官,殆非人力。

    你是不是還覺得,唯言志為詩,言心聲也。詩道卓爾,推潛心者得之。坐忘而冥合,官止而神行。其心潛矣,潛則沉深,自然之境所出也。

    以上,是也不是?你是不是這樣覺得的?”

    汪道昆︰“……”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不說人話這種事,誰不會啊。”林大官人最後傲然道。

    眾人驚訝莫名,雖然林大官人經常不說人話,但是像這樣不說人話,還是第一次見。

    準備坐而論道、與王世貞大戰三百回合的汪道昆突然陷入了沉默,他感覺自己再闡述下去,也不能比林泰來更不像人話了。

    王老盟主微微一笑,趁機開口說︰“室衣裳,耒耜舟楫之利,皆古聖人創法,而百世師焉。後聖有作,不能易矣。

    故論說必稱先王,制器必從軌物。所謂古人創法而百世師焉,不可以師心為能,依然師古為先。”

    汪道昆剛才說為什麼要師心,王世貞這就是說為什麼要師古。

    不得不說,王世貞能當文壇盟主還是有道理的,這理論講得深入淺出,非常易懂,傳播性比汪道昆那人話強多了。

    汪道昆還在陷入不說人話居然不如武狀元的悲傷中,忘了回應王老盟主。

    弟弟汪道貫趕緊用了一招“還施彼身”,對林泰來問道︰“你以為鳳洲所言如何?”

    林大官人轉身又朝向王世貞︰“老盟主你這活太糙了,我都看不下去。

    如果要我來幫你歸納,其實只要一句話,你是不是覺得,古人先得我心,師古即師心也?”

    王老盟主瞬間也陷入了沉默,自己一大段話,竟然遠不如林泰來一句“古人先得我心,師古即師心”精妙!

    眾人︰“.”

    今天最大的一個疑惑,你林泰來到底是哪邊的?

    王世懋為了維護兄長,不得不站出來努力的圓場︰“師古是外向法他,師心則是內向法己,謂之師古則無成心,師心則有成法。

    我兄長曾經說過,氣完而辭暢,出之自才,止之自格,沖口之所發,天下之至規萃焉。”

    什麼叫“出之自才,止之自格”?這下大多數人真听不懂了,齊齊轉頭看向王老盟主。

    王老盟主不負眾望的給出了解釋︰“所謂出之自才,止之自格,就是既要格調派的規範意識,又要講求隨意自然。

    最終達到不露蹊徑、不顯模擬痕跡的詩文表現方式。”

    眾人恍然大悟,這個理論听起來挺完美,能把師心和師古、格調和自然融合在一起,難道這就是王老盟主最新的文學思想?

    正當眾人揣摩的時候,王稚登忽然“哈哈哈哈”大笑幾聲,擾亂了別人的思考。

    又听到王稚登說︰“猛然听來似有道理,但若仔細琢磨,便會發現在表面的完滿之下,根本無法自洽!

    在格調規定性存在的前提下運用才思,相當于戴著鐐銬跳舞,並非不能成形,卻很難真正達到神與境會、物我兩忘的境界,反而容易顧此失彼、失去所有神韻!”

    王世貞毫不客氣的說︰“你王百谷能力有限,做不到而已!”

    終于直接被王老盟主點名了,王稚登直接反擊說︰“與其說你新有所悟,不如說是你把師心和師古、格調和自然兩類觀念的勉強牽合的產物!

    這是多麼高的難度,我看就連王鳳洲你自己也做不到!甚至可以說,天下沒有人能做得到!”

    平山堂里再次陷入了沉寂,眾人捫心自問,確實自己也做不到。

    這個理論只是理想中的完美模式,但不現實,更像是一種空想。

    這時候,林大官人的身影忽然再次籠罩了眾人,嬉皮笑臉的開口道︰

    “我覺得,我可以做到,天下可能只有我能做到。除了我,在座的都是不行。”

    這是林大官人今天第一次說“我覺得”。

    這章太難寫了,寫了兩天,頭發都寫掉了一把!這種內容真是吃力不討好,以後還是少寫吧。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話事人》,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話事人第354章 是不是覺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話事人第354章 是不是覺得並對大明話事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