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343章 林氏鹽業走私了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隨輕風去 本章︰第343章 林氏鹽業走私了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第343章 林氏鹽業走私了

    萬指揮這人善于見風使舵,為人處事滑不溜手,先前林大官人雖然可以與萬指揮合作,但不敢徹底信任。

    如今約定兩家婚姻後,便可以對萬指揮稍稍增加一點信任了。

    畢竟在這時代,婚姻還是個很嚴肅的事情,定下婚約往往就等于是兩家結盟,退婚悔婚也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比如那位反張居正奪情起家,挨廷杖後又把掉落皮肉制作成臘肉作為紀念的趙用賢,幾年後就因為女兒退婚問題,遭到攻訐。

    結果一個快入閣的大學士種子選手,就因為女兒退婚這點說不清的破事,被罷官了。

    這無厘頭的程度,堪比歷史上的申首輔辭官。

    東林黨領袖之一高攀龍,也是在趙用賢退婚這事上勇于發表意見,被貶後又辭官,回老家講學去了。

    不得不說,萬歷朝黨爭特點真的就是廟亂妖風大、水渾王八多。

    很多人都是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事情,就莫名其妙的倒台了。

    想到這里,林大官人更堅定了自己的決心,就算混官場,也不能放棄武力。

    萬指揮不知道林大官人思路有多麼深遠,還在很積極的詢問說︰“下一步怎麼鬧事?控制在多大規模?嘩變還是兵變?”

    林大官人答道︰“運司還沒有報復我呢,哪來的鬧事理由?我們不可妄興無名之師啊。

    等我再逼一逼運司,爭取讓他們早日開展報復。”

    萬指揮想了想說︰“運司除了從鹽業動手,確實也沒有其他報復你的辦法了。”

    要玩武力大概率是打不過,上告估計也告不動,鹽務衙門想要報復林泰來,除了在權力範圍內的鹽業動手,還能怎麼辦?

    送走了萬指揮,林大官人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等二哥林運來到了,然後加上陸君弼和萬指揮,林氏集團在揚州分部的組織架構差不多要成型了。

    一個“虛君”名義東主,一個“首相”大掌櫃,一個鎮守邊關的“總兵”。

    三個人各有側重,各司其責,然後又能互相制衡。

    唯一比較難安排的就是吳氏夫妻了,主要是吳田氏的定位比較尷尬,林大官人目前也沒明確思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又回了內院,進屋安歇。一夜無話,次日天亮後,林大官人高臥不起。

    有婢女站在臥室門外稟報說︰“那位吳田氏到了院門,等著大官人起來。”

    白秘書一語雙關的問︰“你們兩個之間有事?”

    林大官人翻身要下床,嘴里答道︰“我們能有什麼事,只是今天還要一起去運司衙門,繼續尋釁滋事!

    大概時間不早了,所以吳田氏等不及,我也該走了!”

    白秘書卻捏住了林大官人的把柄,“你昨天不是說,要在床上講講為什麼朝廷肯順�棠n猓 舶 宕蟺愫投 〉悖br />
    昨晚你也沒顧得上說,現在不來教導教導奴家嗎?”

    林大官人一氣呵成的說︰“第一,黃淮水利十分緊要,一旦出問題,運河這條生命線就斷了。

    所以這里天下河工最重要的地方,朝廷不敢不重視,有地方主動請求運糧賑災,朝廷當然樂見其成。

    第二,甦州到淮安府交通便利,也不算太遠,從甦州運糧到災區快捷方便。

    第三,朝廷決策有個原則,就是喜歡遵循舊例,參考成法,遇到拿不準的事情,就看有沒有先例作為依據。

    運糧到災區,然後換取鹽引,明顯是引用了開中法舊套路,朝廷那邊就沒道理反對了。

    第四,這兩萬石糧食明面上是吳縣濟農倉出的,並不是私人市恩,所以也不存在原則性問題。

    第五,最重要的是朝中有人好說話,所有的道義都有了,那順水推舟就很容易。”

    白秘書︰“.”

    這里面還真有這麼多條條道道?

    還有,難道她留人在床上,真是為了听這長篇大論嗎?

    林大官人說完了後,就穿衣服出去了。

    到了外面,與吳田氏匯合,然後又聚集了八十名“家丁”,大搖大擺的前往鹽運司。

    到了地方,林大官人也不深入,就大馬金刀的坐在了鹽運司前堂。

    八十名手下就羅列在堂前,使棍弄棒練習身手。呼喝之聲不絕于耳,場面熱火朝天。

    本該在大門、前堂、前院值守的書吏、鹽丁,都盡忠職守的遠遠在邊上看著。

    有個胡姓年輕鹽商今天恰好到運司衙門來辦事,但是才進大門就嚇了一跳。

    恍恍惚惚間,他還以為到了綠林好漢的聚義廳。

    林大官人坐在檐下太師椅上,正百般無聊,看到有個遍體綾羅的年輕人進了大門探頭探腦,就招手道︰“過來說話!”

    年輕人膽氣壯,就上前道︰“這位官爺請了,在下徽州胡萬安,今日到運司來辦事。”

    林大官人隨口道︰“這麼巧?我也是來辦事的。”

    然後又抱怨說︰“就是這運司衙門的服務越來越差了!我已經在這里坐了半個時辰,連個出面接待的人都沒有!”

    胡萬安還要在鹽業吃飯,哪敢接這話,只能尷尬的笑了笑作為回應。

    林大官人又問道︰“你也是鹽商?有多少鹽引啊?”

    胡萬安答道︰“小本經營而已,窩本二千引。”

    其實他們胡家有錢,但卻是木材行業的,父親決定準備進軍鹽業,他這個當兒子的先試試水。

    林大官人大手一揮,“運司做事這麼差,我看鹽業以後肯定越發難做了!

    你們小鹽商何必還費這勁,不如把鹽引租給我們林氏鹽業,每年白拿個分紅豈不輕省?”

    胡萬安︰“.”

    再見,不,最好再也不見。胡萬安轉身就走,頭也不回的逃離了鹽運司。

    如此這般,林大官人就堵在鹽運司前堂,遇到來辦事的鹽商,就直接請求租鹽引。

    看看坐在檐下的雄壯巨漢,再看看周圍八十個大漢,但凡是被林大官人問話的鹽商,沒有不被嚇跑的。

    這個時候,其實費運使已經不在鹽運司里了。他微服從後門出去,直奔巡鹽察院。

    之所以說七品巡鹽御史是從三品鹽運使的上級,從方方面面都能看出來。

    比如說,鹽運使按規定一般是由知府升上來的,而巡鹽御史則是都察院外放差遣。

    但凡對大明官場制度有所了解的,都能明白這兩者之間的區別,而且是根本性的區別。

    簡單說,一個是從天上下來的,一個是從地上爬起來的。

    見了蔡御史後,費運使也不說別的,只問︰“如何是好?”

    蔡御史反問道︰“你覺得應當如何?”

    費運使答道︰“不妨給林泰來一點賠償,就算不能息事寧人,也能堵上他的嘴,叫他找不到由頭繼續胡鬧。”

    蔡御史喝道︰“哪有這麼辦事的?鹽務衙門威信何存?以後鹽商還會把鹽務衙門放在眼里麼?”

    費運使心里很明白,蔡御史希望他干點什麼,但是他也害怕成為炮灰啊。

    所以費運使裝傻說︰“那我也無計可施了,侍御身有言官之責,不妨上奏疏彈劾林泰來。”

    蔡御史答道︰“就算要上彈章,也要有可彈劾之事啊。

    而且必須是那種證據確鑿的罪行,然後盡力往林泰來身上攀扯,不然沒用。

    鹽運司那麼多分司、哨卡、批驗所、鹽場,用心去查查,一定能找到罪行。”

    費運使沉默了片刻後,無可奈何的說︰“知道了。”

    遇到這種不願意擔責、喜歡把風險和壓力下沉的上級,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臨走前,費運使忍不住又說︰“如果真查到了什麼問題,根據以往經驗,林泰來肯定會煽動鬧事,把水攪渾後渾水摸魚。”

    作為鹽運司主官,若想在鹽業里查誰的問題,那太簡單不過了。

    更別說他們鹽務衙門對林氏鹽業監控大半年了,甚至還幫著林氏鹽業二掌櫃吳登大批量走私,線索就在手里。

    但最大的問題是,查出來問題來之後的問題。

    蔡御史說︰“怕什麼?被查出罪行了,還敢無理取鬧,那就多一條罪名,正好一起上奏朝廷!”

    費運使提醒說︰“听說林泰來是首輔門客出身。”

    蔡御史笑道︰“朝中多有正義之士,首輔也不能一手遮天。”

    其實蔡御史還有些機密,沒有對費運使說——申首輔可能快要自顧不暇了,到了那時,申首輔還未必顧得上包庇林泰來。

    甚至相反,林泰來的事情沒準還能給首輔累加一條罪名。

    這樣的話,他蔡時鼎也算是立下一功,以後的前途不就越走越寬了嗎?

    如果不是當年申首輔作祟,他蔡時鼎早已當上六部郎中了,何至于蝸居在揚州遲遲不得升遷?

    費運使並不知道這些機密,他又舍不得鹽運使這個官職,便只能在蔡御史的強逼下,抱著僥幸心去做事。

    此後一連數日,林大官人天天到鹽運司坐鎮,直接導致鹽運司業務陷入了癱瘓狀態。

    在這日,甦州衛副千戶、揚州水次倉備御營把總趙大武正在倉中巡視。

    目前正是春天漕運開始的季節,不能疏忽大意。

    剛在倉中轉完一圈,就看到有個親兵飛奔而來,叫道︰“出事了!我們的鹽被泰州分司的鹽丁扣住了!”

    按說這件事很壞,足以讓任何一個鹽業從業人士心驚膽戰。

    但趙大武想了想背後靠山林大官人,很有底氣的說︰“不要慌!給我細細說清楚了!”

    根據林大官人那收取人心的意圖,以及當初的約定,林氏鹽業的大部分鹽貨都是由甦州衛漕軍承運。

    其他家鹽業集團的內部架構里,一般細分為場商、運商等環節。

    在鹽場負責收鹽支鹽的叫場商,從鹽場運鹽到引區批發的叫做運商。

    林氏鹽業內部,熟悉兩淮鹽場的二掌櫃吳登就承擔著場商的角色。

    而林氏鹽業與其它鹽商卻有個不同之處,就是運商這個角色連帶這部分利潤,一起交給了甦州衛漕軍,這是林氏鹽業的最大特色。

    不算還沒有發下來的五千新引窩,林氏鹽業目前租有一萬二千引窩本。

    按照目前官方規定,每年可以支運正鹽二百四十萬斤,以及同等數量余鹽,加損耗合計約五百萬斤左右。

    超過了這個數目的鹽貨,就是所謂的“走私”了。

    按照林大官人的計劃,在二到九月漕運季節,每月運鹽六十到八十萬斤。

    而常駐揚州水次倉的趙大武,除了保衛水次倉之外,還兼職著協調和分配漕軍運鹽的事務,算是替林大官人“干私活”。

    所以運鹽那邊出了問題,第一時間就向趙大武來稟報。

    那親兵便繼續說︰“有我們甦州衛兄弟連帶漕船,以及三十萬斤鹽貨一起被扣押了!”

    三十萬斤?趙大武听到這個數目,稍稍疑惑了一下。

    運鹽計劃都是他制定的,這批應該是二十萬斤,怎麼多出了十萬斤?

    隨即趙大武立刻反應過來了,破口大罵道︰“吳登這個綠帽子的王八!”

    他已經想明白了,這多出來的十萬斤,一定是吳登自己的私貨!又搭著林氏鹽業的順風船走私!

    趙大武心里迅速做出了判斷,林氏鹽業那二十萬斤應該問題不大,都是有憑證的,無非就是增加的損耗可能多點。

    這次被扣押,肯定是吳登那十萬斤完全沒有任何憑證的私鹽出了問題。

    沒有任何依據的十萬斤私鹽,足以把所有關聯人員判個重罪了!從支鹽到運鹽的,都跑不掉!

    想到這里,趙大武忍不住長嘆一聲,憤憤的吟了一句詩︰“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難道英明神武的林大官人,也要被紅顏禍水?

    早就听說吳登不是個好東西,一年至少運了七八十萬斤私鹽。

    但林大官人偏偏肯就放任不管,任由吳登借著林氏鹽業的旗號走私,賺著私人的外快!

    如果不是為了吳田氏的美色,誰信林大官人能這麼寬容優厚?

    趙大武一邊想著,一邊轉身就往外走,他要親自去揚州城拜訪林大官人!

    不,是進諫!要犯顏直諫!勸林大官人清醒過來,斬斷妖姬禍水,不要拿基業開玩笑!

    還有月票嗎?搜刮一下啊!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話事人》,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話事人第343章 林氏鹽業走私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話事人第343章 林氏鹽業走私了並對大明話事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