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201章 勸不動的人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隨輕風去 本章︰第201章 勸不動的人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第201章 勸不動的人

    鄉試括號文科一共三場,分別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

    萬歷十三年的南直隸鄉試即將開始,等到那時候,秦淮河上的喧囂就能清淨不少。

    畢竟每一場鄉試過程都很艱苦,需要凌晨去貢院龍門外排隊並點名,進去後又要在狹小的場屋里呆一天,非常消耗體力精神,何況是三次。

    鄉試期間,大部分參加鄉試的士子都在抓緊時間休養,哪還有精力浪蕩。

    所以林大官人承擔的“整飭風氣”差事,也算是過了一個階段。

    這日林泰來來到都察院,向還海青天進行階段性工作匯報。

    “自從接手整飭風氣差事以來,貫徹教化為先,預防為主的方針,從樂戶和客人兩方面雙管齊下,力爭將犯禁之事扼殺在苗頭,極大的減少了對社會的不良影響。

    一、在教化方面,近十五天秦淮舊院樂戶年輕女性掀起了學習的高潮。

    如今能通篇背誦指定教化詩詞的已達百分之三十五,能背誦半篇的達百分之四十二,基本覆蓋到了絕大多數三十歲以下年輕女性。

    二、在預防方面,做到了廣泛發動基層,多方收集線索,增強一線執法力量,加強對重點街道巡視。

    近十五天已經阻止了犯禁事件多達一百零五次,平均每天七次,有效的遏制住了不良風氣蔓延的勢頭。

    雖然成績是喜人的,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形勢依然嚴峻,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在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大.”

    林大官人音色響亮,語調鏗鏘有力,極富有感染力。

    但海青天卻只是面無表情的听著,心情一言難盡,這踏馬的什麼鬼東西?

    听說林泰來是攻易經的,難道把太極的心得體會都融入了工作匯報里?

    “海中丞還有什麼指示?”林泰來詢問道。

    海瑞答道︰“本院只想把你流放三千里。”

    林泰來大吃一驚,是數據不夠亮眼,還是自己態度不夠端正?

    “這是為何?在下兢兢業業,目前成果豐碩,何至于被流放?

    這半月來,在下為了職差勞心費神,日夜操勞,不想竟然老大人如此看待.”

    “你是不是想辭職?”海瑞一語道破了林泰來的心思。

    林泰來愣了愣,這海青天真不傻。

    然後迅速回應說︰“啊,這,既然老大人如此作想,在下也就順便辭職了。”

    鄉試三場考試即將結束,“整飭風氣”這項工作最難辦的階段馬上就要到來。

    可以說,在考試結束之後、結果公布之前這十多天,是應考士子最放縱的十多天。

    在這個階段,已經沒有了備考的壓力,又沒有成績公布後的心理沖擊,剛熬過艱苦考試的讀書人都是急需發泄和松弛的。

    而且考試都已經考完了,無法再用禁考來威懾士子,大家還害怕什麼?

    至于說下次鄉試,三年以後的事情,三年以後再說,到時候海瑞還能不能活著都兩說。

    起碼上千名讀書人呼朋喚友的同時沖進秦淮河南岸,這場面想想就知道壓力有多大。

    反正林泰來覺得自己扛不住,根本不可能擋住這波士子的,除非把秦淮舊院夷為平地。

    面對這種明目張膽的集體犯禁,如果不攔著,那就是公然瀆職。

    如果在各橋頭和街口設關卡,強硬阻攔這幫士子,又肯定會造成嚴重沖突,甚至出現傷亡事件也不是沒可能。

    有過基層一線工作經驗的都知道,這種夾在上下之間的事情有多麼難以處理。

    面對數千士子的洶洶輿情以及背後的無數親朋故舊,最後黑鍋還是林泰來的,所以林泰來才會有了辭職的想法。

    “為什麼想要辭職?”海瑞明知故問的說。

    林泰來回答說︰“武科鄉試在即,在下也要備考。”

    海瑞又問︰“若本院不準你辭職呢?”

    林泰來難得頂撞海青天說︰“掛冠而去自古以來就是美德,在下大不了不考武舉了,直接棄職回甦州去。”

    雖然林泰來心里想要這個武舉功名,但在別人面前總是表現的不在乎,以免被人拿捏。

    海瑞拍案怒道︰“都像�f欽庋吧濾潰 紡巡磺埃 煜潞問驢沙桑俊br />
    這就是價值觀不同了,林泰來感覺海青天有時候也太扯淡了,不分輕重的較勁。

    這種犧牲毫無意義,如果是家國大計也就罷了,但真沒必要為了一個“掃黃”工作犧牲自己。

    林泰來答話說︰“無論老大人怎麼想的,在下敢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換了任何人來,都不可能比在下做得更好。

    方方面面都可以交待的過去,老大人也不至于禁令不行失了威望。

    在下真心勸老大人見好就收,不要等到高壓之下全面失控的時候,尤其最怕出現傷亡。

    否則面對成千上萬人的毀謗,到那時老大人何以自處?”

    海瑞這人優點很多,但同時也是一個偏執的人,不然也不會做出那麼多不合時宜的事情。

    林泰來這幾句勸海瑞收手話,反而像是激將計,激起了海瑞的性子。

    他對林泰來喝道︰“本院豈會不明白你所想,你不就是認為本院懸浮于上,只會逼迫你這樣的底層小吏去拼命,而你又認為賣命不值得?

    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本院還能不如古人?

    既然你貪生怕死,那本院親自去秦淮河督陣就是,不要以為本院就是顧惜自身的人!”

    林泰來無奈的說︰“老大人別這樣,不至于!不至于!”

    然後又說︰“老大人難道就沒想過,如果出了事故,會留下什麼名聲?

    如今你已經是一代名臣,名聲幾近完美。

    如果最後結局是因為和秦樓楚館煙花女子較勁而黯然離開舞台,這也不好听啊。”

    這樣的說辭,足夠讓一般的正直官員心存退意了,正直官員誰不愛惜自己羽毛,但卻對海瑞無效。

    只听海瑞冷笑道︰“你以為本官是在意這些虛名的人?”

    林泰來兩輩子加起來,都沒親眼見過海瑞這樣的人。

    當即也有點忘了身份,直言不諱的說︰“如此多國家大事,老大人身為二品大臣,不去關注國事,卻只在這些小事上螺螄殼里做道。

    因為小問題而不管不顧的激化大矛盾,未免有些輕重不分。”

    海瑞反問道︰“你以為本院不想為軍國大事籌謀策劃?

    本院如今所能用力的,也只有這些小事了。”

    林泰來︰“.”

    第一次遇到這種怎麼勸都勸不動的人,一個靠名聲起家的人,連自己身後名都不在乎,那還有什麼能奈何他的?

    海瑞如果能被說服,那就不是海瑞了。

    想了想後,林泰來又說︰“老大人如果一意孤行,必將加劇對立情緒,激化矛盾,在下不能眼睜睜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

    海瑞毫不客氣的說︰“你已經辭職了,這事就與你無關了!

    你也不必擔心本院強迫你承擔任何責任,你走吧!”

    林泰來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很氣憤,忍不住對海青天說︰“勿謂言之不預也!”

    “滾!”海瑞直接逐客。

    林泰來很貪心的問道︰“那我的詩集,還推廣麼?”

    海瑞答道︰“本官認為是正確的事情,只要是做了,從來不會反悔和修改!

    你的今樂府詩集值得推廣,本官就不會因為你辭職而停止!”

    于是林泰來被轟出了都察院,並且被沒收了身上一切關于差事的憑證,包括官牌在內。

    等林泰來再回到秦淮舊院,直接去了金陵十二釵第一、南曲行首馬湘蘭家里。

    一直呆到晚上才又回到趙彩姬家里,卻見金陵十二釵第二名趙彩姬坐在前廳,粉臉上冷若冰霜。

    “不是說過,不要去馬湘蘭家里麼?知不知道我被她壓著只能當第二?”趙彩姬板著臉問道。

    當初趙彩姬提出過約定,林泰來可以免費住在她這里,但條件就是不許去其她十二釵尤其是馬湘蘭家。

    囊中不豐的林大官人經受不起免費的誘惑,就答應了這個條件。

    林泰來答道︰“也沒干什麼,就是有事找馬姬幫忙。”

    趙彩姬又問︰“那你為什麼不找奴家?”

    林泰來又答話說︰“這事你不行啊。”

    趙彩姬不忿的質疑說︰“有什麼事情,是她會而我不會的?難道她一大把年紀了還學會什麼新樣式了?”

    林大官人無語,這趙彩姬滿腦子都是什麼?

    找馬湘蘭是因為看中了她生性豪俠,威望高,在舊院女子里算是大姐大級別的人物,而你趙彩姬哪有這個份量?

    趙彩姬冷哼一聲,轉身就往里面走,“奴家這幾日累了,暫且自己休息兩天。”

    林泰來不耐煩的說︰“你不就想當第一嗎,等這件事做完了,馬湘蘭就退隱不出了,到時你就是第一!”

    趙彩姬立刻轉過身來,“但你今日奔波了一天,想必更累,天色不早了,不如一起早些休息。”

    “你不是累了嗎?”林大官人調侃說。

    趙彩姬眨著水汪汪的大眼說︰“對啊,我累你也累,所以要一起休息啊。”

    等林泰來休息了一會兒後,感覺又餓了,便吩咐擺飯。

    才吃到一半,門子來稟報說︰“有個自稱姓董的人前來拜訪。”

    林泰來想了想,自己所認識的姓董之人只有一個,便把人請了進來。

    果然是董其昌這個二五仔,林大官人稍微想想,便開口道︰“你來的正好,有件好事正要告知你。

    不過你既然來找我,想必也有什麼事情,就讓你先說。”

    董其昌听到說還有好事,立刻就更有動力了,也不賣關子,主動開始說起來。

    “有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最近讀書人里有句傳言,說《今樂府》詩集的精華在于序文。

    還說這序文的文辭和立意,高出詩詞許多,內含大義,更值得仔細揣摩。”

    林泰來生氣的拍案道︰“這等卑劣無恥的傳言,除了東林派沒人能說出來!

    區區一篇顧涇陽的序文,難道還想壓倒我不成?”

    這件事不能輕忽,有句話說的好,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是真理。

    如果真被三人成虎,《今樂府序》風頭蓋過了《今樂府詩詞》就搞笑了,那以後就是自己的奇恥大辱。

    畢竟顧憲成在士林的傳播能力確實要高過他林泰來,而他林泰來“成名”更依賴于民間社會面的熱度傳播。

    所以如果只比單純的士林渠道傳播能力,林大官人顯然是遠不如顧憲成的。

    前來報信的董其昌並沒有對此做出評價,而是繼續說下去。

    “第二件事,就是費了很大力氣,才打听到顧涇陽先生的下一步動向。”

    “快說!”林泰來迫不及待的催促道。

    董其昌說︰“每每大考之前,南京太學都會放開先師廟大成殿,供考生或者讀書人祭拜”

    “撲哧!”听到這里,林大官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其實大明讀書人有兩套升級體系,一套是科舉升級體系,另一套是學校升級體系。

    科舉就是舉人、進士出身,去國子監讀書就是監生出身。

    在當今時代,以考試決定的科舉體系更受重視,被視為清流。

    而去國子監讀書的,都是考試不行的老撲街,科舉之路走不下去才會去國子監讀書博取一個出身。

    簡單說,在大明去國子監讀書,就意味著考試之路失敗。

    所以林泰來不能理解,五百年後那些考試前去國子監祭拜求保佑的考生,到底圖一個什麼?保佑考試失敗?

    董其昌不理解林大官人的笑點在哪,解釋說︰“考生都是去祭拜聖人的,又不是拜國子監!”

    林大官人擺了擺手,“你還是繼續說正事吧!”

    董其昌又說︰“反正我打听到,趁著現在去太學先師廟的考生多,明天顧涇陽先生也會去人前顯聖!”

    林泰來詫異的說︰“他想怎麼顯聖?”

    董其昌搖頭道︰“這就不清楚了,具體如何做乃是最機密事情,只有顧涇陽和幾個同道好友知曉。

    如果不是和復古派結盟,他們連這個風聲都不會透露。”

    林泰來沉思了一會兒,無論如何去現場看看沒毛病。

    幸虧自己燒冷灶結交了國子監管事的人趙志皋,居然這就能派上用場了。

    不就是裝逼嗎,顧憲成難道還能裝的比自己更高?

    這兩日不得不出門,只能見縫插針的碼字,昨天欠的過兩天回去補。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話事人》,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話事人第201章 勸不動的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話事人第201章 勸不動的人並對大明話事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