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十八章 這國怎,定體問!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隨輕風去 本章︰第十八章 這國怎,定體問!

    作為甦州城新崛起的社團新星,橫塘魚市坐館林博士最近在縣西江湖這個圈子里,風頭很勁。

    繼兩拳打爆和義堂堂主的神跡後,又傳出了兩條鐵鞭單方面完虐十幾名暴動船民的事跡。

    別看話本小說里,動輒有猛將以一敵萬,但在現實中是兩碼事。

    正面一對十幾,而且實實在在的單方面完虐,在現實里是非常驚人的,這樣的戰績絕對稱得上是猛將之姿了!

    一時間林泰來名震胥江上下游,反映到魚市,就是規費收入暴增。

    這日唐老頭向林泰來稟報說︰“自從坐館深化改制後這十來天,規費就新增了三兩多,一個月增加十多兩銀子不在話下。”

    原本一個月就收十來兩銀子,一半上交給官府,一半上交給堂口。

    增加十多兩就相當于新增一倍多,成績已經算很不錯了。

    林博士今天的主要關注點沒在收入上,而又問道︰“最近有沒有小尉遲之類的名號傳揚”

    他一直想把小奉先這個雅號注銷掉,畢竟總有那麼一點點以下犯上的貶義在內。

    先前用鐵鞭作為武器,也有這方面的考慮,鐵鞭容易讓人聯想到尉遲敬德,說不定小奉先就變成了小尉遲呢

    唐老頭含含糊糊的說︰“或許有吧,新的名號總是需要時間來發酵的。”

    隨後唐老頭又問道︰“還請坐館示下,新增的這些規費,如何處置”

    這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只有林泰來本人才能做出決斷。

    林泰來不假思索的指示說︰“第一,一半歸我;第二,剩下一半里,你們三人各領一份,暫定每人每月一兩。

    第三,再剩下的銀子,就用來繼續招納人手,先招四五個充實魚市。”

    只消三言兩語,林博士將開支說的明明白白。

    “坐館再仔細想想,支出項目是不是少了點什麼”唐老頭提醒道。

    林博士想了又想,還是想不起來,“少了什麼支出”

    唐老頭無可奈何的說︰“坐館是不是忘了,你上面還有堂口,沒想著上交一部分”

    林博士立刻詫異的反問道︰“我憑本事收的黑錢,為什麼要分給堂口”

    魚市設在這里很久了,難道別人不知道多收黑錢但又為什麼只有他林泰來成功了

    這就是知識的價值,知道怎麼進行標準化管理和規範化經營,這個錢只有他林泰來能掙到,是個人價值的體現。

    唐老頭無語,這位坐館的覺悟實在太高了,比三四層樓還要高。

    又再次提醒說︰“按照堂規,招新人要經過堂口允許。”

    林坐館眼皮也不抬的說︰“我招的是橫塘魚市成員,又不用堂口發給安家費,所以這事不歸堂規管。”

    唐老頭很想說,這就是為什麼“小奉先”這個名號更流行,而“小尉遲”不火的原因啊。

    算了算黑錢數目後,林博士感到,應該能解決縣試費用問題了。也不知道章糧書那邊,現在是個什麼章程。

    還有一個多月就是今年縣試了,如果今年搞不定,就要再多等一年。

    最後林泰來指示說︰“以後上交給縣衙的規費,不用通過堂口另派人去送了!

    從這個月起,規費由魚市直接送縣衙,明天我就跑一趟縣衙趟趟路子。”

    所有事情敲定後,但閱片經驗豐富的林博士知道危機仍然存在,叮囑說︰“目前雖然局勢一片大好,但還有兩個隱憂。

    第一,賣魚的船戶一時無別處可去,才會繼續忍受我們橫塘魚市加收的規費。

    如果有其他渠道和市場可以賣魚,收費比我們還低,這些賣魚佬只怕就不來橫塘魚市了,這是外憂。

    所以你務必要注意打听消息,如果出現了搶市場的苗頭,我們就盡早發力,勸對手關閉市場。

    第二,我們魚市興旺起來,堂口那邊說不定就有人要眼紅了,雖然不怕,但不得不防,這是內憂!”

    唐老頭點頭,一一記下。

    甦州府下轄七個州縣,平常所說甦州城其實就是甦州府府城。

    府城以及周邊,劃分為兩個附郭縣,吳縣和長洲縣。

    吳縣大致在西部和南部,長洲縣大致在北部和東部,林泰來就是吳縣的。

    從橫塘鎮到胥門,再到胥門里附近的吳縣縣衙,不過十多里地。

    林泰來次日清早出發,上午就到了縣衙的衙前街。

    天下衙門長得都差不多,衙前街的風貌同樣也差不多,乏善可陳。

    縣衙大門外依舊是經典的八字牆,上面貼滿了各種告示,擠滿了人群圍觀。

    林博士雙手一分,人群友好的給他讓出了一條寬闊的通路,讓林博士輕松的直達榜文下面。

    看了一會兒後,林博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縣尊諭示,三日後審理一批案件,案件目錄里有轟動一時的孝女復仇案。

    隨後他就不用在外面逗留了,直接走進縣衙大門,但二門就沒那麼好進了。

    林泰來報上了章糧書的名頭,又報了個解稅到縣、納銀入庫的名頭,才得以進入縣衙內部。

    如果是剛穿越那幾天,林博士連這個名頭都沒有。現在能找到相關名頭進入縣衙內部,也算是身份上略有進步了。

    這年頭地方惡霸的標配都是號稱“出入官府包攬錢糧詞訟”,前提就是能出入官府,不然也就沒有後面了。

    天下縣衙主要格局大體都是這樣,中路是大堂、六房、後堂,東院是縣丞判事廳,稱為左堂。

    章糧書的公房卻不在中院,而是在東院的縣丞左堂那邊,這又是有原因的。

    在一般的縣里,縣丞大多是擺設,由知縣隨便指派工作,沒有什麼實際權力,但在江南八府卻又有所不同。

    因為江南錢糧實在太太太重要了,東南稅賦就是朝廷的命根子,為了更有效率的催督錢糧,朝廷專設管糧縣丞。

    在府衙又設了管糧通判,管糧縣丞既接受知縣領導,又向上對管糧通判負責。

    而府衙管糧通判又可以向上對江南巡撫負責,于是在江南地區圍繞至關重要的錢糧工作,形成了獨特的條塊結合體制。

    所以說,江南八府的縣丞和別處的縣丞真是不一樣的,絕非擺設。

    而在吏員階層相對應的,從戶房分出了糧科。糧科與縣丞打交道多,所以公房就設在了東院。

    他剛走到院門口,就望見有個人被按倒在判事廳階下,兩個衙役手持水火棍,正在輪流打人。

    地面上那被打的人,連頭都抬不起來了,也不見大呼小叫,真不知道是死是活。

    林泰來掃了幾眼,發現了章糧書正站在東廂房前,面無表情的看著衙役打人。

    于是林泰來沿著院牆,繞到章糧書面前,抱拳行個禮。

    章糧書看到林泰來,說了句“進來說話”,然後轉身進屋。

    林泰來跟著進去,好奇的問道︰“院中那人為何被打”

    章糧書答道︰“那人是善義堂的堂主,他的地盤上,去年欠稅多達五成,今年開春催討欠稅也沒什麼成果。

    所以二老爺發了狠,說要治他一個隱匿錢糧罪名,弄不好把他打死在這里!”

    衙門中人嘴里的二老爺,指的就是縣丞,大老爺當然就是知縣了。

    听到章糧書的解說,林泰來忽然有點兔死狐悲之感。

    果然,還是要考科舉啊,不然即便混成了堂主,依然沒有安全感。

    他大清縣衙對付欠稅,都是直接抓了欠稅的民戶本尊,施刑並枷號示眾,這大明小政府卻只能無能狂怒。

    這國怎,定體問,我陷思,吃藥丸這些三字經用在大明一點毛病沒有!

    不過具體到眼前來說,縣丞為了區區欠稅就把狗腿子往死里收拾,有點不同尋常。

    在林博士的認知里,這不符合大明的欠稅文化,正常玩法不帶這麼狂躁的。

    當然,這些跟林泰來沒有關系,他就是辦事來的。

    對章糧書問道︰“今日到縣衙,特為解送橫塘魚市稅而來。”

    章糧書開了憑證,然後說︰“你將稅銀送到縣庫去,再拿了回憑給我就是。”

    林泰來又說︰“順便還想問問章先生,先前說到過的縣試”

    章糧書反問道︰“已經過去半月了,安樂堂為何還沒有在一都插旗”

    林泰來果斷推脫說︰“陸堂主如何想的,在下也不清楚,在下只是負責魚市而已。”

    章糧書呵斥道︰“我現在問的是你,要你說出其中緣故!”

    林泰來便答道︰“大概是陸堂主心里對申家有所畏懼,故而行動遲緩,或許想靠拖延來應變。”

    章糧書冷笑道︰“不肯做事,還想白要縣試名額”

    林泰來答話說︰“堂主不想做事,在下徒呼奈何但若能過縣試,在下必定赴湯蹈火!”

    章糧書實在理解不了︰“你為何如此執著于縣試名額難道還痴心妄想連過府試、道試,弄一個功名”

    林博士飽經滄桑的感慨說︰“宇宙的盡頭就是考公啊,不上岸的人生就沒有安全感!”

    雖然章糧書听不懂,但最後“安全感”還是明白了,便又說︰“如果只為安全感,也不是沒有其他道路,比如進衙門當吏員。”

    林泰來委婉的說︰“還是科舉為正途。”

    大明官場號稱三途並進,指的是科舉、學校、吏員三途。

    但到了中後期,只有科舉才是正途清流,其他都是雜流了,各方面待遇天差地別沒法比。

    章糧書道︰“難道你不清楚吏員也可參加科舉,從雜流轉變為清流。”

    林泰來︰“!!!”

    冷靜,這個章糧書最擅長畫大餅!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話事人》,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話事人第十八章 這國怎,定體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話事人第十八章 這國怎,定體問!並對大明話事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