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新鄭越近,這代表著秦國的勝利也近在眼前。
    李賢的眼里氤氳著秋日的霧氣。
    所有人都在聆听夜的嘆息。
    韓安頷首,他將象征韓國王權的縛劍舉過頭頂。
    伴隨著降臣悲哭,嬴騰鄭重從他口中取出玉璧。
    嬴騰轉身,面對秦軍,將這塊小小的玉璧放入漆盒傳回咸陽。
    這一切都宣告這以示國亡君喪的儀式即將正式完成。
    忽然,火把從矩形方陣變化成線條樣的隊列,最前的一隊秦國衛士聚攏上了城樓。
    許梔看著手中裂帛,沒有從震撼中緩和過來。她只覺得心很空,前一秒手中還有桃夭的溫熱。
    旁邊韓安的聲音更像是陰霾,重新籠罩了許梔。
    他的嘶吼更證明了女子離開了的事實。
    在眾目睽睽之下。
    許梔沖到韓安的面前,她揪著他的衣領,“你,知道她向往自由嗎?”
    韓安死氣沉沉地看了他一眼,不屑道︰“嬴荷華,你懂什麼?”
    她看到韓安極傷的神情,他的靈魂已經遠離了他的身軀。
    韓安起身,失魂落魄地走下了城樓。
    她是真的不明白這種感情。
    何以相愛相殺至此?
    何以要用如此慘烈的方式結束所有?
    “公主。”看著她發紅的眼楮,李賢再又開口用現代話喊了她,“許梔。”
    許梔勉強抬起臉,他沒再著楚地的衣袍,這身黧黑的秦國官服顯然反應出一個事實︰他在她入宮的這兩夜,在韓國辦了不少的事。
    比如許梔不知道,史書上輕描淡寫一句︰五國坐視韓滅,無人來援。夾雜了多少人的奔走,其中,楚國動過心思援韓的心思,只不過楚王開出了若偷襲秦軍勝,必讓韓割讓南陽郡與潁川郡給楚。這等同直接亡國的割讓韓安大怒,求援不成,從而讓他想到了鋌而走險的辦法——將秦國公主作為要挾的俘虜。
    至于為什麼楚國敢這樣獅子大開口,這就是秘密了。
    李賢以為她要說什麼了,他卻發現許梔的眼神是越過自己的。
    許梔看見張良于不遠處垂眸,他都不忍望下城樓。
    李賢順著她的視線回過頭,恰好與張良的眼楮撞在了一塊兒。
    李賢初看時覺得這是一道非常緩和的目光,清晰地可以看見他眼底的哀愁,但就在他與他目光接觸的一瞬間,他斗轉發現那哀愁之中裹挾了一種悲涼。
    李賢太懂得這種悲涼的含義,他在臨終望天時也有這種感觸——無奈與憤恨交融,網織成深切的遺憾。
    這是目視亡國的無可奈何,這是悔恨亡國的痛苦。
    張良倏然朝著韓安跪了下來,這是他最後一次對他母國的君王跪拜俯首。
    “臣請大王節哀。”他說著桃夭跳樓的哀悼,心里是一片關于韓國的廢墟。
    他喃喃道︰“韓非先生,良讓你失望了。韓國,它沒有變好。它已經失去了機會。”
    在李賢回看打量張良的時候,許梔注視著眼前的人,李賢的眸子里倒映著火把的焰色,許多的陰影在他的面容上跳躍移動。
    縱然剛才有一個人死在了他的面前,這個人還是他們朝夕相處了半個月的人,他卻是那樣地平靜。
    她不由得問了出來︰“你究竟在謀劃什麼?”
    李賢低下頭,連同他墨色的眼楮,里面藏著太多她看不懂的東西。許梔莫須有地感到一種害怕,她不敢往深處再想。
    城樓上象征著韓國的標志被大秦代替,黑色旌旗隨風而揚。
    許梔的心底張弛著一個十分詭異的聲音。她不願意再多想。
    她不給李賢開口回答的機會,突然地攬上了他的脖子,她閉上眼楮,在他的耳邊念了一遍︰“桃夭死了。”
    李賢沒想到當著這樣多人,她會做出這個舉動,他把她顫抖的聲音認為是她極端恐懼的結果,他的眼神不受控制地回歸柔和,抬起手,輕輕地拍了她的背,安慰道︰“很快就可以回宮了。”
    “回哪里的宮?”她的尾音不穩,因為她覺得他的懷抱遠沒有她想象中那樣溫暖安定。
    “秦國,你的家。”
    “李賢,咸陽也是你的家。但桃夭,我都不知道她的家是不是在新鄭,她卻一直留在了這里。”
    許梔在離開新鄭的城牆時,她看到了張良遠去的背影。
    遑論這是時代車轍的理所應當,可于韓國的王公貴族們來說,這是國喪。
    于韓國最普通的人們來說呢,他們深知在天下戰亂不休之時,君主更替是家常便飯。為了上位者的規劃,他們只能拋灑鮮血。他們時常疑惑,為什麼隔壁秦國自願參軍的人有那麼多?韓國的百姓們考慮更多的是秦國君王是否會保留他們的耕地?是否會將他們貶斥為戰敗國家的下等人?畢竟戰敗之國,收為奴婢,這是在春秋時期常有的事情。
    ——
    在嬴騰登上城樓時,許梔也沒有看見李斯。
    嬴騰身上還有沒散的血味,他原本擔心沖撞了公主,連想要交給她的東西也想讓李賢代為轉交。
    但嬴荷華點名了要見他。
    嬴騰五官英氣端正,是個高大魁梧的青年人。他卸下重甲,只穿了軍裝。嬴騰上前,躬身抱拳道︰“公主有何吩咐?”
    他抬頭的時候,許梔忽然怔住了,嬴騰的著裝與長相與她朝夕修復了一年的一尊將軍俑完美重疊。
    她頭皮發麻,良久沒有回過神來。
    嬴騰忍不住再問了句︰公主有何吩咐?
    “將軍請上座。”
    嬴騰本在軍中行走,性格自然不似文臣,他面對公主的要求,直言問了為什麼要放了張平與張垣?
    “張平乃韓相要與韓王入咸陽,在此之前自然要以禮相待。而其子張垣不知我的身份,將我誤認作李廷尉之女,隨後他放火燒樓可見其愚鈍無知,不足為秦懼。”
    “張垣之罪由廷尉敲定,嬴騰在刑律上做不得主。”
    “是有何罪?”許梔忽然有些慌。
    “誅殺。”
    “可已行刑?”
    “還未,當在大軍返秦時執行。”
    許梔長吁一氣,好在有轉折,“張垣之事,荷華可否親自監問?”
    嬴騰雖在軍中也听聞了嬴荷華在秦宮一人面對刺客毫不慌亂的事情,今日城樓一見,就沖她直接去揪韓王的領子來看,果然有秦人的一股子的狠勁。
    “公主話中有話,嬴騰是粗人,還請公主直言。”
    許梔抬眸,握住手中茶盞,笑著說了個假話︰“將軍休要此言。張垣的兄長,張良在韓宮時于我有恩,請將軍將其隨軍帶回咸陽,我想請父王予以褒獎。”
    “既然于公主有恩,何不直言相告,請其隨公主一同回秦?諒他不會拒絕。”
    張良有兩次都想殺了她,他才不會願意和她去秦國。
    《留侯列傳》上記載他的弟弟死後,他連安葬都沒有,將所有的錢財都變賣為制造鐵錘與尋找力士,做好了行刺嬴政的準備,想要在博浪沙將其刺殺。
    既然有機會,許梔怎麼會讓張良游離在她的視線之外。
    許梔故意用了些王室的詞匯。
    “將軍有所不知。張良乃是桀驁不遜之人,尚且需要一些外力相助,還請將軍借我用其弟一事,令之听服。”
    听服。
    嬴騰想著哈哈大笑起來,“公主小小年紀有此馭人之法,我王定然欣慰。”
    年紀小,這倒是提醒了她,她偶爾還是得裝得像個孩子。
    “將軍這是答應了?”
    嬴騰點了頭。
    “回秦後,荷華定將自己如何平安一事如實秉明父王。將軍行軍本就疲憊,荷華就不多留將軍了。”
    在韓國滅亡的這一天,連同晚風也暗啞。
    張良站在分岔的路口,他喉頸處的傷依舊顯眼。
    他對面不是許梔,而是李賢。
    “賢並非阻攔于君。”
    “那,你是要放我走?”張良反問。
    “為何要走呢?”
    遠處一個笑眯眯的小女孩,懷里抱著一竹簡,朝他們走了過去。
